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政治伦理的基本观念与当代价值
作者:左乐平 王仕国
来源:《桂海论丛》2013年第03期
摘 要:马克思政治伦理以哲学—人性的分析、实践唯物主义思维方式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实现了政治关系从“应然”到“实然”的转变。马克思政治伦理具有客观必然性,其基本观念蕴含着三个方面,即马克思哲学的政治性质、对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融合、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超越了西方传统政治伦理思想,实现了革命性变革,它对于构建当代中国政治伦理学的理论体系,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伦理;基本观念;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3-0036-05
马克思虽然没有显性的政治伦理著作,但是马克思在其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却始终蕴涵着对社会政治问题的伦理考量以及伦理考量的政治诉求。政治伦理思想内蕴于马克思思想之中,是马克思思想的内在本质之一。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思维方式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超越形而上学和以往思辨思维,颠覆了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政治伦理范式,实现了价值与事实或科学与意义的深度融合。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我们可以从其哲学基础、对西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所表征出的政治伦理观念以及对共产主义理论的政治伦理观念等角度去理解和把握。 一、马克思政治伦理何以“在场”
客观地说,马克思著作中确实没有政治伦理的显性话语以及专门的著作,但其著作中却实实在在地渗透着政治伦理的精神与实质,马克思关于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中渗透着伦理考量、关于伦理问题考量中渗透着社会政治诉求。马克思政治伦理何以“在场”?我们可以从可能性和现实性两个层面来阐释。
从可能性而言,马克思政治伦理具有客观性。对马克思政治伦理的考量可以从社会政治问题的伦理底蕴以及伦理问题考量中的政治诉求两个方面来考察。就前者而言,任何政治活动本质上都是人的社会关系在实践上的展开,政治活动关系是人本质确证的一个方面,它必然涉及人的主观需求以及价值意义的考量,因而伦理底蕴也就必然呈现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实践历程中;就后者而言,任何伦理活动本质上是客观满足主观即人的需要的行为,伦理本质上是一种关系范畴,主观的价值诉求以及意义追求必然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诉诸于现实,而非仅仅是一种玄思,即其不仅具有抽象的普遍性亦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这就使伦理问题考量必然涉及实践取向。所以,政治伦理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政治伦理亦是如此。马克思思想广博精深,其思想超越了当时其它的社会思想流派,而滋润着广大的知识领域。有学者指出:“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