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教材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题

DACAA;DDB(注:B是具体的业务,而非管理职能)DC;DB(A/D)AB;A 二、多选题

BCD;BD;CD;ABCD;ABC 三、问答题

1.什么是管理?谈谈你对管理的内涵和职能的理解。

答:管理就是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了有效地实现一定的目标,对其所能支配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简单地讲,管理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一系列活动过程。 对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1)管理的对象(或客体)是完成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资源,如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其中,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是管理的主要对象,所有的资源与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

(2)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世界上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目标的管理。有效指的是一切活动既要有效率,还要有效果。效率是管理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然而,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管理还必须使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即追求活动的效果。在管理活动中效果与效率同等重要。

(3)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配置资源、组织活动、推动整个系统运行、促进目标实现等等所有这些管理行为都要靠管理者去实施。管理者是整个管理系统的驾驭者,是发挥系统功能,实现系统目标最关键的力量。作为管理的主体,管理者既可以表现为单个管理者,又可以表现为管理者群体及其所构成的管理机构。

(4)不同的环境不能不能采用同样的管理方法,即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管理环境是指实施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管理行为依一定的环境而存在,并受到管理环境的影响。管理环境变了,意味着管理对象变了,因此,管理的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

(5)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核心。因为实现目标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也就是说,要实现管理目标,就必须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

等管理行为与过程。因此,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是一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都要履行的管理职能。

其中,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制订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也就是“找到要做的事情”。

组织职能是“确定所要完成的任务、由谁来完成任务以及如何协调这些任务的过程”,也就是“把事情交给合适的人去做”。

领导职能就是“激励和引导组织成员以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做贡献”,也就是“让做事情的人会做、愿意做”。

控制职能就是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也就是“确保事情安要求进行”。

管理的四个职能之间相互联系的,四个职能之间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管理正是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2. 谈谈你对管理二重性的理解并谈谈生活中该如何把握管理的二重性。 答:管理的两重性,是指管理所具有的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自然属性和为一定的生产关系服务的社会属性。一方面,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管理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管理工作要适应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按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来合理组织生产力,采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提高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管理的自然属性告诉我们,管理工作,不分社会形态,相互之间可以借鉴学习,因此,认识管理的自然属性,有助于我们及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知识。例如,一些资本主义企业所采用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技术,在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中,只要适用,是完全可以借鉴的。

管理的社会属性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出现,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其有效性往往同生产力水平及社会历史背景相适应。实践证明,一个适用于古今中外的普遍的管理模式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学习和运用某些管理理论、原理、技术和手段的时候,必须结合本国、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

第二章

一、单选题

AACCA;ADDCA;CBABC. 二、多选题

ABCD;BCD;BD;ADABC. 三、名词解释

1. 经济人——按照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设,“经济人”指的是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的人。

2. 社会人——按照梅奥的“社会人”假设,“社会人指的是”不仅追求金钱收入,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的人。

3. 例外原则——高层管理者应把例行的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者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或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四、问答题

1.现实生活中,有的企业靠严厉的制度管理员工,提高了生产效率;有的企业靠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措施笼络了员工的心,同样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两者看起来是矛盾的,你如何理解?

管理者对员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往往取决于管理者信奉什么样的人性假设。

信奉X理论的管理者认为员工必须严加管理,往往会通过严厉的管理制度来提高生产效率;而信奉Y理论的管理者就可能会通过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来提高生产效率。两者看起来矛盾,但并不矛盾,因为现实中不同的情况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只要适合管理对象和环境,管理方式就能取得成效。

2.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谈谈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工作定额——规定每个工人每天必须完成的最低工作量,即所谓的“合理的日工作量”。

(2)标准化——将作业环境、工具、机器和材料、操作方法、程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一切制度化、明确化和科学化,不因人而异。

3

(3)合理用人——根据工人的能力把他们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即工作与能力相适应原理),并进行培训和激励,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4)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按照工人完成定额的程度采取不同的工资率。对那些用较短的时间完成工作、质量又高的工人按较高的工资率付酬;对那些用时长、质量差的工人按低工资率计算收入,以此来激励工人努力工作。

(5)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实行专业分工。泰勒的计划职能实质上就是管理职能,由管理当局(或管理者)建立专门的计划部门来履行计划职能;执行职能则是工人的劳动职能,由所有的工人和部分工长承担,按计划进行生产。

(6)例外原则——高层管理者应把例行的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者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或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认为一切管理问题都可以而且应当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加以解决,从而否定了靠经验办事的传统管理思想,把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理论,对当代管理实践具有加强的指导意义:

(1)在管理过程中要用精确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寻求标准化,代替个人的经验,追求最高效率;

(2)在管理实践中要精心选人、用人并加以培训,能力与工作相适应,让他们能够做最适宜和最有效率的工作;

(3)要专业分工、适当授权,等等。

3.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并谈谈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梅奥提出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一系列思想,主要包括: (1)关于生产中人的看法:人是“社会人”

(2)关于对领导问题的看法: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3)关于对组织的看法: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

人际关系学说给我们启示主要在于:管理者应该在保证一定的物质待遇的同时,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改善人际关系,满足员工的社会、心理等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4.简述麦格雷戈的“X—Y”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并谈谈如何在管理实践中应用。

X理论所代表的是“关于指挥与控制的传统观念”,其假定如下。 (1)人一般生来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就想逃避工作。

(2)人一般愿意受人指挥,希望逃避责任,把安全感看得重于一切。 (3) 大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满足基本需要,没什么进取心,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工作。

(4)由于厌恶工作是人的本性,因此,对大多数人必须采用惩罚、强迫、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