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习题库及标准答案 下载本文

(C)

22、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病( ) A、泄泻 B、四肢不用 C、水肿 D、饥不受食 E、腹痛

(B)

23、《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脾与季节的关系是( ) A、脾主长夏 B、脾主四时 C、脾不主时 D、脾主四时末十八日 E、以上均不是

(D)

24、《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脾“为胃行其津液”,其中“津液”是( ) A、水液 B、尿液 C、水湿 D、水谷精微 E25、《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伤于风者”( ) A、下先受之 B、上先受之 C、脏先受之 D、腑先受之 E26、《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脾者,土也,治( )” A、东方 B、西方 C、北方 D、中央 E27、《素问?五藏生成》曰:“肝受血而能( )” A、视 B、步 C、握 D、摄 E28、《素问?五藏生成》曰:“指受血而能( )” A、视 B、步 C、握 D、摄 E29、《灵枢?脉度》指出肺和则( ) A、呼吸微徐 B、鼻能知香臭 C、口能知五谷 D、通调水道 E 30、《灵枢?脉度》指出心和则( ) A、呼吸微徐 B、鼻能知香臭 C、舌能知五味 D、通调水道 E31、据《灵枢?脉度》,五脏不和则( ) A、七窍不通 B、留为痈 C、耳不闻五音 D、舌不知五味 E32、据《灵枢?脉度》,六腑不和则( ) A、七窍不通 B、留为痈 C、耳不闻五音 D、舌不知五味 E33、据《灵枢?邪客》所述,“五藏六府之大主”的藏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E三、多选题

1、《素问?灵兰秘典论》中“仓廪之官”是指( )

① 大肠 ② 小肠 ③ 胃 ④ 脾 、汗液

(D)

、表先受之

(B)

、南方

(D)

、行

(A)

、行

(D)

、气血相合

(B)

、气血相合

(C)

、目不辨五色

(A)

、目不辨五色

(B)

、肾

(A)

⑤ 三焦

(③④)

2、《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的心的生理功能是( )

① 生之本 ② 通于夏气 ③ 其充在血脉 ④ 通于冬气 ⑤ 其充在筋

(①②③)

3、《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肺为( )

① 生之本 ② 气之本 ③ 神之变 ④ 魄之处 ⑤ 魂之居 (②④) 4、《素问?六节藏象论》主要论述了 ( )

① 人体以五脏为本 ② 五脏与五华的关系 ③ 五脏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④ 五脏与五体的关系 ⑤ 五脏与四时的关系

(①②③④⑤)

5、据《素问?五藏别论》,奇恒之府的特征是( ) ① 与五脏相表里 ② 贮藏精气 ③ 传化水谷 ④ 形态中空 ⑤ 形态中满

(②④)

6、据《素问·五藏别论》,奇恒之府包括( ) ① 女子胞 ② 脉 ③ 骨 ④ 脑髓 ⑤ 胆

(①②③④⑤)

7、据《素问·五藏别论》,五脏总的功能和特点是( )

① 藏精气而不泻 ② 传化物而不藏 ③ 泻而不藏 ④ 满而不能实 ⑤ 实而不能满

(①④)

8、据《素问?五藏别论》,传化之府包括 ( )

① 胃 ② 大肠、小肠 ③ 膀胱 ④ 三焦 ⑤ 胆

(①②③④)

9、《素问?五藏别论》所说:“魄门亦为五藏使”说明肛门的启闭要依赖于( )

① 心神的主宰 ② 肝气的条达 ③ 脾气的升提 ④ 肺气的宣降 ⑤ 肾气的固摄

(①②③④⑤)

10、《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后的输布过程中正确的有( )

① 输精于皮毛 ② 散精于肝 ③ 行气于府 ④ 浊气归心 ⑤ 留于四脏

(①②③④⑤)

11、《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饮入于胃后的输布过程中正确的有( )

①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② 毛脉合精 ③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④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⑤ 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①③④⑤)

12、据《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阳道实,阴道虚”,其中伤阴的邪气为( )

① 贼风虚邪 ② 食饮不节 ③ 起居不时 ④ 情志不节 ⑤ 劳逸失常

(②③)

13、据《素问?太阴阳明论》,邪气入六腑的表现为( )

① 身热 ② 谵语 ③ 不时卧 ④ 喘呼 ⑤ 便秘

(①③④)

14、据《素问?太阴阳明论》,邪气入五脏的表现为( )

① 身热 ② 谵语 ③ 满闭塞 ④ 飧泄 ⑤ 久为肠澼

(③④⑤)

15、据《素问?太阴阳明论》,关于脾胃的观点有( )

① 脾胃为仓廪之官 ② 脾者属土 ③ 脾不独主时 ④ 脾主四肢 ⑤ 脾治中央

(②③④⑤)

16、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与胃的生理组织结构关系是( )

① 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 ② 脾胃与四时阴阳“更虚更实,更逆更从” ③ 脾与胃以膜相联 ④ 足太阴脾脉“贯胃属脾络嗌” ⑤ 脾为胃行其津液

(①③④⑤)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主宰全身,其重要性好比君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此而出。心主血脉,血能营养全身,血又为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心藏神,神能支配调节全身脏腑组织,由于心为全身之主宰,故以“君主之官”喻之。

2、如何理解“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为气之本,与人体之气的生成、运行密切相关。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通调水道,使精微之气布散全身。此外,“肺朝百脉”,有助心行血的作用,以上均为肺主治节的体现。肺主治节是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肺主治节的作用,是在心神的支配下进行的。由于肺辅佐心,治理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且肺位最高,为诸脏之华盖,故以“相傅之官”喻之。

3、如何理解“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太过,失于疏泄,易使人急躁发怒。肝内寄相火,肝阳易于偏亢。所以将肝比喻为刚强急躁的将军。谋虑属精神思维活动的一部分。《灵枢?本神》有“肝藏血,血舍魂”的论述。说明肝也协同心参与神的活动。此外,肝主谋虑与肝气的升发作用与肝藏血的功能有关。当人们深谋远虑,筹划谋略,进行紧张思维活动时,需要肝气的升发和肝血的供给,故谋虑出焉。

4、如何理解“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胆主决断,贮藏精汁。胆所藏精汁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决断属精神活动的内容,故胆主决断与其内藏精汁功能密不可分。此外,肝胆相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二者相互配合,才能进行正常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于胆主决断,不偏不倚,如同执法如山的法官,故以“中正之官”喻之。

5、如何理解“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膻中,此指心包络。臣使,是指表达君主意志和命令的官职。膻中有保护心脏,代心行令的功能。外邪侵犯心脏,心包络代心受邪。所以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其作用以“臣使”之职,故称为“臣使之官”。心志为喜,膻中为臣使之官,代心行令,所以能传达心之喜乐情志,故称“喜乐出焉”。

6、如何理解“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仓廪之官,即管理粮食仓库的官吏。五味,指水谷化生的精气。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升,喜燥恶湿,胃主降,喜润恶燥,二者一脏一腑,升降出入,燥湿相济,共同完成对饮食五味的消化功能,故称之为“仓廪之官”。

7、如何理解“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大肠接受小肠传送下来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部分水液,形成粪便,然后由肛门排出体外。所以大肠有传送残渣,并使食物残渣变成大便的功能,故称“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8、如何理解“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肠上口与胃下口会于幽门,故能盛受胃中腐熟之水谷,并进行分清泌浊,清者渗入膀胱,浊者注入大肠,故有主化物的功能。因为无论胃腐熟的水谷,还是脾运化转输的水谷精微,均赖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故以“受盛之官”喻之。

9、如何理解“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作强,指体力强健。伎巧,指智力发达,精巧多能。肾藏精,肾精足能充养骨骼,补益脑髓。骨强则能耐受重劳,动作有力;髓足则精神健旺,精巧灵敏。故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10、如何理解“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位居下焦,全身津液经过升清降浊的气化过程都要下注贮藏于膀胱之中,故曰:“津液藏焉”,以“州都之官”喻之。膀胱所藏之津液,其贮藏和排泄均与肺肾有密切关系。肺为水之上源,津液在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下,通过三焦的渠道,下输于膀胱,然后在肾阳的作用下,由膀胱本身的气化作用而成尿液排出体外,故曰:“气化则能出矣”。

11、如何理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决渎,通利水道之意。水道,指水液运行的道路。三焦具有通行元气,总司人体气化及通调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饮入于胃,由中焦脾胃受纳运化,上归于肺,再由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使水气下行,至下焦再由肾阳的蒸化升清降浊,清者上升,浊者流入膀胱排出体外,整个水液的代谢过程,都离不开三焦的气化作用。由于水液代谢要历经三焦,离不开三焦气化,故三焦与水道通畅与否有密切关系,以“决渎之官”喻之。

12、结合《素问?灵兰秘典论》,阐述“心为诸藏之主宰”的观点?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本文以心君与诸官主次关系,强调了心为诸脏之主宰的观点。因为心主神明,能调节机体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亦能调节机体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协调,使人健康长寿。若心的功能失常,人体脏腑之间的“相使”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出现神志和气血失常,以致全身功能失调而发病,影响人体健康。

13、何谓藏象学说?其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所谓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它是《内经》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内经》藏象学说中的形态结构,是指解剖的知识,而生理活动规律是该学说的重点内容,它是以五脏为中心,联系诸腑、经脉、形体、官窍等五个生理活动系统。这五个系统不仅都受天地四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