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公司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专业知识考试题库(修改版) 下载本文

A.项目名称 B.使用范围 C.作业方法 D.劳动组合 E.操作步骤 F.安全措施 G.所需工具

15.现场可对绝缘工具进行检测的仪器有(A.B.C.D)。

A.2500V 绝缘电阻表 B.高压绝缘测试仪 C.表面泄漏电流测试仪 D.5000V 绝缘电阻表 E.钳形电流表

16.常规型绝缘绳索高湿度下交流泄漏电流试验的条件有(A. C.D. E)。

A.相对湿度 90% B.相对湿度 80% C.温度 20℃ D.放置 24h

E.试品长度 0.5m F.放置 168h

17.绝缘工具机械试验合格标准有(A. B.C. D)。

A.无变形 B.无损伤 C.无卡住 D.机构动作灵活

18.带电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 如遇(A.B.C. D.E) 不得进行带电作业。

A.雷电 B.雪 C.雹 D.雨 E.雾

19.带电作业不得使用的绳索有(A.B. D.E)。

A.钢丝绳 B.白棕绳 C.锦纶绳 D.迪尼玛绳 E.棉纱绳 F.蚕丝绳 20. 防潮型绝缘绳索电气性能中, 高湿度下工频泄漏电流实验条件是(A. B.C. E.F), 泄漏电流不大于100μA。

A.相对湿度 90% B.放置 168hC. 温度 20℃

D.放置 24h E.试品长度 0.5m F.加压 100kV 21.衡量供电电能质量的标准主要有(B.C. D)。 A.供电可靠性 B.电压 C.频率 D.波形

22.以下属于带电作业工具的机械试验内容的是(A.B)。

A.静荷重试验 B.动荷重试验 C.操作冲击试验 D.耐压试验 23.引起线路操作过电压的原因通常有(A.B.C. D)。 A.线路合闸与重合闸 B.故障与切除故障

C.开断容性电流和开断较小或中等的感性电流 D.负载突变 24.带电作业(A.B. C) 应由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专责监护人 D.工作许可人 25.现场勘查应查看的内容,主要包括(A.B.C)。

A.现场施工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 B.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其它危险点 C.保留的带电部位 D.天气情况

26.通常被称为环氧玻璃钢的材料由(A.B. C.D) 主要成分组成。 A.玻璃纤维 B.环氧树脂 C.固化剂 D.偶联剂 E.石英砂 F.玻璃

27.绝缘遮蔽用具的绝缘设计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C.D )

17

A.以绝缘板、管作为主绝缘的绝缘遮蔽用具,其直接接触带电体的绝缘部件的层间绝缘水平应能承受带电作业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操作过电压。

B.绝缘遮蔽用具的外表面,应标明允许作业人员接触的区域,该区域至带电体的沿面闪络电压可适当小于带电作业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操作过电压。

C.对于不直接接触带电体的绝缘隔离用具,该绝缘隔离用具的层间绝缘水平加上它与带电体之间空气间隙的绝缘强度应能承受带电作业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操作过电压。

D.使用塑料薄膜叠层制作的绝缘覆盖物,应尽量采用同一种材料制作。需使用不同材质的叠层组合应用时,应注意避免这些材质的介电常数相差太大。 28.在以下情况中应对安全工器具进行试验的是(A.B. C.D)。 A.规程要求进行试验的安全工器具 B.新购置和自制的安全工器具

C.检修后或关键零部件经过更换的安全工器具

D.对安全工器具的机械.绝缘性能发生疑问或发现缺陷时 29.关于带电作业工具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 D)。 A.带电作业工具使用前应根据工作负荷校核满足规定安全系数

B.发现绝缘工具受潮或表面损伤.脏污时,应及时处理并经试验或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C.进入作业现场, 应将带电作业工具放置在防潮的帆布或防潮垫上, 防止绝缘工具脏污和受潮

D.带电作业工具使用前,仔细检查确认没有损坏、 受潮、 变形、 失灵,否则禁止使用

30.线路检修时的危险源主要有(A.B. C.D)。

A.高空坠落 B.触电 C.物体打击 D.起重伤害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B.C)。

A.带电作业工作负责人在带电作业工作开始前,应与值班调度员联系 B.需要停用重合闸的作业,应由调度值班员履行许可手续 C.带电作业结束后应及时向值班调度员汇报

D.带电作业应设专责监护人,监护人可以适时进行辅助操作

32.带电作业工具在管理上应做到(A. B.C. D)。

A.统一编号 B.专人保管 C.登记造册 D.建立试验.检修.使用记录

33.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如遇设备突然停电,为保证安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 C)。 A.作业人员应视设备仍然带电 B.工作负责人应尽快与调度联系

C.调度未与工作负责人取得联系前不得强送电 D.向本单位主管生产领导汇报

34.带电作业新项目和研制的新工具应满足以下条件中的(A. B.C. D),方可进行和使用。 A.进行科学试验,确认安全可靠 B.编出操作工艺方案 C.制定安全措施

D.经本单位主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

35. 触电伤员 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 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即采用下面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是(C.D. E)。

18

A.脱离电源 B.就地平放 C.畅通气道

D.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E.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F.严密观察 36.以下情况中会使流过带电作业绝缘工具的泄漏电流增大的是(B.C.D)。 A.在干燥晴天作业 B.在雨天作业

C.在空气湿度较大时进行作业 D.工具表面有少量划痕 37.《紧急救护法》 中规定,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A.B.C)。 A.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B.减轻伤情,减少痛苦 C.根据伤情需要,迅速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救治 D.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38.两个力大小分别为 10N 和 20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A.B. C)N。

A.10 B.15 C.25 D.32 39.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原则是(A.B. C)。

A.技术先进 B.经济合理 C.安全适用 D.规划协调 40.带电作业用脚扣分为(A. B)

A.木杆脚扣 B.水泥杆脚扣 C.钢杆脚扣 D.爬冰脚扣

41.要做到带电作业时人体没有电击的危险,而且使作业人员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要求(B.C.D)。

A.流经人体的电流不超过 10mA B.人体体表局部场强不超过 240kV/m C.流经人体的电流不超过 1mA D.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42.下列属于绝缘承载工具的有(A.B. C)。

A.绝缘斗臂车 B.绝缘梯 C.绝缘平台 D.绝缘绳 43.下列属于人体安全防护用具的有(A.B. D)。

A.绝缘服 B.绝缘手套 C.绝缘毯 D.绝缘安全帽

44.配电带电作业新研制的工具在运行设备上进行作业必须经过(A.B.C. D)。

A.技术鉴定合格

B.通过在模拟设备上实际操作,确认切实可行 C.制定出相应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技术措施 D.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

45.更换针式绝缘子的带电作业中可采用(A.C.D) 支撑导线。

A.绝缘斗臂车小吊臂法 B.用绝缘斗臂车的斗 C.羊角抱杆法 D.吊.支杆法 46.在带电断.接引线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 C.D)。

A.严禁带负荷断.接引线,接引流线前应查明负荷确已切除 B.所接分支线路的接地线确认已经拆除

C.所接分支线路或配电变压器绝缘良好,相位正确无误 D.相关线路上确保无人工作

19

47.绝缘杆作业法可以采用在(A.B.C)。

A.斗臂车的工作斗内

B.绝缘平台上 C.登杆作业中 D.起重吊车上

48.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属于作业人员防护用具的有(B. C)。

A.屏蔽服 B.绝缘服 C.绝缘手套 D.导电手套 49.使用斗臂车作业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 C.D)。

A.应根据地形地貌,将斗臂车定位于最适于作业位置,要充分注意周边电线和高低压线路及其他障碍物,选定绝缘斗的升降回转路径,平稳地操作

B.斗臂车在使用前应空斗试操作 1 次,确认液压传动.回转.升降.伸缩系统工作正常,操作灵活,制动装置可靠

C.斗臂车应良好接地

D.作业人员进入工作斗应系好安全带

50.在裸导线上接引流线可采用以下方法中的(A. B.C)。

A.缠绕法 B.引流线夹法 C.并沟线夹法 D.穿刺线夹法

51.在起吊.牵引过程中,物件的下方和受力绳索(A.B.C),严禁有人逗留和通过。

A.周围 B.上下方 C.内角侧 D.外角侧

52.线路检修人员的“三熟” 是指(A. B.C)。

A.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 B.熟悉检修工艺质量和运行知识

C.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制度 D.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 53.故障巡视是为了 (C.D)。

A.保证安全供电

B.为检修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C.查明线路上发生故障接地.跳闸的原因 D.找出故障点并查明故障情况

54. 导线损伤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接( A.C.D )。

A.复合材料导线(如:碳纤维芯绞线)的线芯有断股。

B.钢芯铝绞线在同一处损伤的强度损失已超过总拉断力的5%,但不足17%;且截面积损伤也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25%时。

C.金钩、破股使钢芯或内层铝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 D.铝、铝合金单股线的损伤程度达到直径的1/2 及以上。 55.金具的分类有(A.B.C. D) 等几种。

A.连接金具 B.接续金具 C.保护金具 D.拉线金具 56.安全帽使用前,应检查(A.B.C. D.E) 等附件完好无损。 A.帽壳 B.帽衬 C.帽箍 D.顶衬 E.下带 57.上杆塔前应检查(A.B. C) 是否牢固。

A.根部 B.基础 C.拉线 D.横担

58.感应雷过电压幅值的大小与(A.B. C) 等因素有关。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