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 下载本文

其他学派敢提出的。这个学派在问世不久即遭到灭绝,实在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损失。 14、名家(又称刑名家)?

答: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邓析的“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公孙龙、惠施的“离坚白”、“合同异”的争辩,都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它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一实际(即“名”和“实”)的关系问题。 15、对匈奴的战争产生的影响?

答:与匈奴贵族长期战争,直接影响着汉帝国的内政;而对付匈奴,又直接引发了西北边疆的开发及通向中亚乃至西方的“丝绸之路”的打通。 16、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大小战争有几次?

答:1)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2)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3)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 17、打通西域的意义?

答:当时的意义是打击匈奴,而其深远意义是文化的交流。著名的“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而佛教的东传,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18、西汉边地民族战争产生的后果?

答:1)启发着强大的秦汉帝国不断地经略四方;也正是在这不断的经略中,中原王朝以暴力为手段,打破了边地的沉寂,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2)打击使敌对的异族远迁,使北方大漠出现空虚,造成新的北方民族南移,如匈奴之后鲜卑族进入漠南。安抚则使大量的北方民族内迁。3)内迁的过程即这些民族汉化加深的过程。问题是汉朝政府并不能公平地对待他们,一方面是官吏平时的欺压,一方面又常把他们当作战争的工具。前者制造仇恨,后者锻炼他们的复仇能力;两方面都为中原文化的灾难埋下祸根,也为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文明同化打下伏笔。两汉边地民族持续内附,终于导致西晋末年永嘉之乱。

19、中央集权制?(建立三公九卿)

答:皇帝之下是所谓“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皇帝的副手,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但秦代有其官无其人;御史大夫掌管重要文件,负责监察百官和司法审判。三公之下设掌管具体事物的官吏,主要有九个部门,在汉代称“九卿”。后来丞相以下的三公九卿称“外朝官”,皇帝的亲近侍从称“内朝官”。秦汉时期历史的走向,显示着中国古代逐渐变成一个“大政治,小社会”的家国。 20、汉武帝对中央集权制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1)在中央的权力上层,是内朝官的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丞相的权力。这大体也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的。2)汉武帝为强化君权,更多的任用尚书办事,而尚书多由宦官充任。许多重大机密事宜,也多与身边的亲近侍从议定。兵权则掌握在大司马、大将军手

13

中,这些人都是皇帝的亲信,实际权力在宰相之上。 21、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

答: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A察举、B征辟、C考试等方法。A 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①孝廉②茂才③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三科中,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两汉是一个重视“明教化”的时代,倡导伦常、兴办学校、鼓励读书等都是明教化的内容。但任何明教化的措施,恐怕都不如察举孝廉 、贤良方正来得得力。B 征辟:后世世王朝用人权在中央,两汉则是中央地方并行,这就是征辟的内容。在中央有皇帝征辟和公府的征辟。C 考试。汉代的考试是与察举相伴而行的。察举出来的人是否任用,还须经过各种考试种类有皇帝策试、公府考试博士弟子课试等等。 22、什么是重农主义?

答: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认为后者不仅是社会浮华、堕落的原因,而且是小农的兼并者和国家利益的侵蚀者。它使秦国获得了统一的成功,在西汉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23、中国小农发展的黄金时代指什么时期?

答:秦末的大起义和楚汉战争,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度破坏,汉王朝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当时边疆没有大战争,汉初的几位皇帝大体也能作到节俭,减少各种开支,所以小农的利益得到照顾。文帝多次下诏提倡农耕,参加春耕典礼;在位期间,有十余年的时间免除了农民的地租,是历史上小农少有的太平日子。汉初许多政策都围着重视农业而定,例如在晁错的建议下,朝廷曾允许以粟换取爵位,既刺激了种粮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加了国库的储备,以至有太仓之粟陈陈相因的说法。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即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 24、什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答: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董仲舒的儒学是熔阴阳家、黄老、名法家等多种学说为一炉的新儒学,讲阴阳五行、好言灾异及天人感应使之充满了神学色彩。

25、“独尊儒术”对文学的影响?

答:1)汉初文学多承着楚辞和战国策士文风发展,到武帝尊儒之后,文学风尚为之一变。2)汉大赋则异趣,它的“曲终奏雅”“劝百讽一”,实际遵循的是《诗三百》经学的“主文而谲谏”“反经以为权”。儒家提倡向君主谏言,但同时也强调照顾君臣大体,所以批评要讲究方式。

26、汉大赋所以名赋的原因?

答:汉大赋所以名“赋”,在当时作家是很明确的,就是要皈依《诗》经学的“六义”大法。

14

更有意义的是乐府采诗制度的实施。 27、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

答: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实行的是内法外儒,安抚与镇压并用的政策。他利用儒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而到汉元帝上台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来主政,使得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不与民争利的言论不顾实际地得到实行。建国二百年的王朝腐败以十分严重,现在全用“宽政”使得王朝政治如脱缰之马般向更腐败的地步堕落。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是“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透顶,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汉家的“失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渐传开来。于是王莽利用这种说法,代竿建立新朝。但王莽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他完全按照《周礼》治理国家,所行的大政没有一样切合实际。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民无法生存,开始造反,他还只顾和大臣们议制度,以为礼制一定,天下自然太平。所以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像“尧舜禅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谁敢提起过。 28、两汉时期士族阶层的养成?

答:两汉儒学独尊的另外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士族阶层的养成。西汉初朝廷依靠的是一批功臣。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之士被提拔任用,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学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开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东汉时已形成“累世公卿”的局面,许多家族的成员连续数代以家学做三公的官,儒学之士更是庞大的官僚机构的骨干力量。这个阶层逐渐形成一种联系紧密的以家族为中心的地方势力。这个阶层与外戚和宦官比是社会的清流,是天下的人望,影响力很大;他们也极其风流自赏,特别注重自己的身份和门第。士人群体出现在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在这个阶层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许多重大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29、魏晋南北朝文化大势有哪些?(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

答:从东汉献帝建安元年到隋文帝开皇九年共393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此期的文化大势约有如下数端:1)北方民族大举入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大融合。2)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互相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

30、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其后果?

答:1)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尽头的结果。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八王都是晋朝皇帝的家族成员,他们对自家皇位的争斗,实际上是曹魏以来皇权建立不合法理的恶果。八王之乱争夺皇权,弄到家族内部骨肉相残的地步,实在是在政权的“继统”一事上失去了道德的表现。2)但继统问题的道德沦丧只是结果和表象,深层的原因是东汉以来

15

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在这不断的动乱背后,都有东汉以来把持了地方势力的士族在起作用。西晋建立后,这种状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这个阶层由于获得了太多的既得利益而变得无所作为、精神腐朽。高官厚禄可以世袭,带来许多腐败。一个重要表现是士人的不恤国事。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奢侈腐朽。奢侈的生活要维持,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千方百计地搜刮民财,贪污受贿之风大行其道。国家如何不亡!这里人们 可以看到如下事实:从西汉重儒术起,几百年培育起一个对维系社会政治有重要职责的阶层,到汉晋之际,已经被权力腐蚀,负不起它应负的政治责任。 31、什么是五胡十六国?

答:永嘉之乱后,内侵的民族一般有所谓“五胡”之说,即匈奴、鲜卑、羯、氐、羌,北方边地民族的内侵也经历二百余年的时间,从永嘉一直到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初期进入内地的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32、南朝士族统治和南朝文化?

答:东晋是世家大族势力获得更大发展的时期,高门大族完全掌握了政权。东晋得以立国很大程度上是世家大族“抬举”的结果。东汉以后,是士族操纵地方权力,经西晋到东晋,中央权力几乎都操纵在大族手里,所谓“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大族在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得势更助长了他们的门阀观念,士庶之别,判若云泥。极盛必衰,大族的炙手可热,埋下衰亡的根子。一个表现是在政治事务上变得极其懒惰,当官一定得是清闲的,任何忙碌的官职通通不干;久之必然实权旁落,寒族势力趁机崛起。当他们在政务上懒得多问时,他们把大量的热情投入到文人的雅事之中。由此起家的士族在魏晋之际却发生了转变,他们日益向虚旷的方面发展,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同时也越发放浪形骸。当世家大族把政务实权避让出去的同时,也更牢固、更出色地把文化大权操纵在自己手里。寒门势力在政权上可以得势,但他们不能不与士族合作,在文化方面不能不向士族看齐。南朝的寒门就是当了皇帝,也不忘当诗人,把士子召集在身边,附庸风雅地吟诗弄赋。全社会地尊重文章一天也没减色。唐代诗歌的鼎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南朝的风尚拖带出来的。 33、玄学的表现及其文化后果?

答:1)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不过他们的贵无尚虚的取向基本在调和儒道,关心理想帝王人格问题,大体仍不离济世之道。玄学之风在稍后的嵇康、阮籍那里有了新的含义。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对此抱极端厌恶态度的嵇、阮等则以标举“自然”唱反调,而他们的放纵、不守礼法,更为世人树立一种名士形象。2)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清谈”,清谈是士流交际中的风雅。清谈时谈士手持麈尾,一主一客,主者称述自己的意见为“通”,客方起而论难为“难”。尚玄学玄理,在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山水诗、山水画的兴起。尊玄重无的要义是在胸襟的高旷,培养起主观的境界,超越现实而与天地自然相接,这就是所谓“道法自然”。诗歌是先直接歌唱老庄之理,继而是以歌唱山水,表示对“自然”的理会。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