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有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共同进化包括两个方面:

(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体现在捕食关系、互利共生等种间关系上。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无氧环境影响生物的代谢类型均为厌氧型,自养型生物的出现产生的氧气使环境变成有氧环境,这又影响了好氧生物的出现。

本题考查生物共同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答案:A

解析:解:A、T时刻甲种群中A的频率为0.8,a的频率为0.2,乙种群中A的频率为0.2,a的频率

0.2×2=0.32,A正确; 为0.8,因此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都是0.8×

B、由于甲和乙这两个种群的大小不知,因此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无法计算,B错误;

C、T时刻甲、乙种群还没有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

D、环境直接通过对表现型的选择影响基因频率,D错误。 故选:A。

分析曲线图: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甲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逐渐升高,乙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逐渐降低。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基因频率的变化,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频率的概念,掌握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5.答案:B

解析:解:A、由于A1A1纯合致死,该海岛上老鼠种群中的个体基因型共有5种,A错误; B、由于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所以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B正确;

C、如果A1A3与A2A3杂交,则后代中会出现A1A2、A1A3(黄色)、A2A3(白色)、A3A3(黑色)三种毛色,C错误;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不能确定是否出现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B。

由题意分析可知,老鼠毛色的性状受复等位基因控制,并且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因此黄色属的基因型有A1A2、A1A3,A1A1纯合致死;白色鼠的基因型有A2A2、A2A3;黑色鼠的基因型只有A3A3。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首先根据题干信息确定每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能够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解题关键是“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 6.答案:D

解析:解:A、血液化验的结果血钙含量偏高,血钙低时才会出现抽搐症状,A错误;

B、由于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若血液中K+浓度偏低,膜内外的浓度差加大,导致K+外流增加,会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B错误;

C、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抑制葡萄糖运出肝细胞,C错误;

D、血液化验的结果血糖过高,原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渗透压增大,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动力减小,导致水分吸收减少,D正确。 故选:D。

1、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2、部分无机盐离子的具体功能分析。

第9页,共21页

无机盐 功能 I- Fe2+ Ca2+ Mg2+ B K+ Na+ 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 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 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含量异常 缺乏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缺乏时患贫血 血钙过低时,会出现抽搐现象;血钙过高时,会患肌无力 缺乏时叶片变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油菜缺硼时,会出现“花而不实” 促进植物体内淀粉的运输;动物细胞内液渗缺乏时植物抗逆能力减弱,易受病害侵袭 透压的维持 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缺乏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无机盐离子的作用和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7.答案:D

解析:解:A氨基酸、B葡萄糖、C无机盐都为小分子,它们可以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相互渗透,对腹部积水没有作用;D血浆蛋白,为腹部积水患者注射血浆蛋白。可以提升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促进水分由组织液回渗入血浆,使其及时随尿排出。以缓解病情。 故选:D。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癌症患者腹部积水是由于血浆渗透压低,导致组织液增多造成的。

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

本题考查内环境理化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8.答案:A

解析:解:A、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葡萄糖需要先在细胞质基质中氧化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分解,A错误;

B、血浆中含有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即抗体,B正确;

C、由于葡萄糖能合成肝糖原,肝糖原也能水解成葡萄糖,因此流经肝脏后的血液,血糖含量可能升高或降低,C正确;

D、血浆渗透压的高低与蛋白质、无机盐(主要是Na+和Cl-)的含量有关,D正确。 故选:A。

第10页,共21页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实例,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9.答案:D

解析:解:A、温度可影响细胞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人生病持续高热发烧可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A正确;

B、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调节体温作用,B正确;

C、若持续高烧在39℃,则此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若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升高,C正确; D、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防卫功能,D错误。 故选:D。

1、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2、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C

解析:解:A、人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排尿量减少,A错误; B、人体大量失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升高,尿量减少,B错误;

C、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故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C正确;

D、水和无机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本题考查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了解抗利尿激素的功能,理解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属于识记层次的考查. 11.答案:D

第11页,共21页

解析:解:A、在a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由于a点离左右两个电极的距离相等,所以没有电位变化,A错误;

B、在b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电位发生两次变化,所以b点对应图5,B错误;

C、在c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电位发生两次变化,c点有突触间隔,所以图3中间在横轴的时间要长一点,C错误;

D、在d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由于突触传递是单向的,所以电位只发生一次变化,所以d点对应图4,D正确。 故选:D。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神经信号传导和传递、膜电位变化,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机理,识记激素调节的特点,并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项。

1、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对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影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完成信息的跨突触传递。

2、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

①突触小体:轴突末端膨大的部位; ②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膜;

③突触间隙:突触前、后膜之间的空隙(组织液); ④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解答】

A.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既能作用于突触后膜,也能作用于突触前膜,说明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A正确;

B.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然后经过扩散作用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又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该过程属于反馈调节,C正确;

D.激素可以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错误。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2、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调节,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起调节作用的物质,激素调节的特点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微量高效。

第12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