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下载本文

7.1地基

7.1.1通信管道的基地基处理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凡采用天然地基而设计又没有具体证明如何处理的,遇下列情况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反映。待提出处理方案后方可施工。

1.地下水位高于管道及人(手)孔最低高程的; 2.土质松软,有腐蚀性土壤或属于回填的杂土层; 7.1.2

天然地基 7.1.3

通信管道沟底宽度

无基础管道沟底宽=管群宽+40cm 基础宽>63cm时,沟底宽=基础宽+60cm 沟底夯实抄平 高程符合设计,允许偏差±10mm 基础宽<63cm时,沟底宽=基础宽+30cm 7.2基础

7.2.1通信管道一般宜采用素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的标号、基础宽度、基础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凡设计规定管道基础使用预制基础板或加钢筋的段落,应按设计处理。 管道基础

中心线符合设计规定,左右偏差≤10mm 高程误差≤10mm 宽度、厚度负偏差≤10mm 进入人(手)孔窗口部分,按要求加筋,钢筋搭在窗口墙上不小于100mm表7.2.3 12

浇灌前核对加钢筋段落,钢筋绑扎符合规定清除横板杂物 浇灌的混凝土捣固密实,初凝后养护断裂 拆模后无蜂窝、掉边 表7.2.3 管道基础进入人(手)孔窗口处配筋表

管道基础宽度(mm) 350 460 钢筋直径(mm) ∮6 ∮10 ∮6 ∮10 615 ∮6 ∮10 735 ∮6 ∮10 835 ∮6 ∮10 880 ∮6 ∮10 1140 ∮6 ∮10 根数 8 4 8 5 8 7 8 8 8 9 8 9 8 11 长度(mm) 310 1565 420 1565 590 1565 690 1565 800 1565 840 1565 990 1565 总长(m) 2.48 6.26 3.36 7.83 4.72 11.00 5.52 12.52 6.4 14.09 6.72 14.09 7.92 17.16 7.3管道铺设

7.3.1通信管道铺设前应检查管材及配件的材质、规格、程式和断面的组合必须符合设计的规定。

7.3.2改、扩建管道工程,不应在原有管道两侧加扩管孔,在特殊情况下非在原有管道的一侧扩孔时,必须对原有的人(手)孔及原有

13

电缆等做妥善的处理。

7.3.3水泥管块的铺设应符合规定

水泥管群铺设

管群的断面须符合设计规定 管块的径向连接间隙≤5mm 管块层间及管块与基础间隔15mm,允许偏差≤5mm 管块接缝行间、层间错开1/2管长 管道进入人孔窗口处,应使用整根水泥管 管块的弯管道及有特殊技术要求的管道接缝及垫层按设计规定 管道的管底垫层砂浆标号,按设计要求砂浆饱和度不低于95% 管块间的竖缝充填的水泥砂浆标号应按设计规定,饱和度≥75% 管顶缝、管边缝、管底八字抹1:2.5水泥砂浆 7.3.4铺设水泥管道时,应在每个管块的对角管孔用两根拉棒试通管孔;其拉棒外径应小于管孔的标准孔径3—5cm;拉棒长度,铺直线管道宜为1200—1500mm,铺弯管道(曲率半径大于36m)宜为900—1200mm。

7.3.5水泥管块的接续方法宜采用抹浆法。

抹浆法接续水泥管块

管带纱布宽80mm,允许±10mm误差 纱布包好后先涮清水,再涮素浆 刷完素浆后,立即抹1:2.5砂浆 砂浆厚度12—15mm,下宽100mm、上宽80mm 允许正偏差≤5mm 14

7.3.6各种管道引入人(手)孔,通道的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其管顶距人(手)孔上覆,通道盖板底应不小于300mm。管底距人(手)孔,通道基础顶面应不小于400mm。

7.3.7引上管引入人(手)及通道时,应在管道引入窗口以外的墙壁上,不得与管道叠置。引上管进入人(手)孔通道,宜在上覆盖板下200—400mm范围内。

7.3.8弯管道的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宜小于36mm。其水平或纵向弯管道各折点坐标或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弯管道应成圆弧形。通信监理

7.3.9钢管通信管道的铺设方法、断面组合等均应符合设计规定;钢管接续宜采用管箍法。

钢管铺设规定

7.3.10通信管道采用塑管的,其铺设方法、组群方式、接续方式等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两根钢管旋入管箍长度的1/3以上,端口锉成坡边 有缝管管缝置于上方 钢管接续前将管口磨圆或锉成坡边 严禁不等径的钢管接续使用 直线路由最大段长150m,高速公路最大不超过200m 弯管道经自然弯曲形成,弯曲半径≥15m弯曲管道段长不超过150m, 同一段弯管道禁止出现“S”弯,弯曲段的塑料管道接口处360度混凝土包封。包封长度2m厚度100mm,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