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直角坐标纸上作Ng/N——Na曲线,确定常数a, b或 a’, b’ 六 实验结果讨论
Np随Re的变化规律;搅拌流动型态与搅拌雷诺准数的关系;影响搅拌功率的因素。 七 思考题
1搅拌功率曲线对几何相似的搅拌装置能共用吗? 2 试说明测定Np—Re曲线的实际意义?
实验七 填料吸收塔性能与空气(氨)—水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原理和实验方法;
2测定干填料塔单位填料高度的压力降Δp与空气气速的变化关系;
3在一定的水喷淋密度下,测定湿填料塔单位填料高度的压力降Δp与空气气速的变化关系,并确定载点、泛点速度;
4以氨吸收为对象测定填料塔的传质单元数 NOG、传质单元高度HOG、总体积吸收系数KYa.
二 实验原理: (1)液泛现象
填料塔的压力降与填料的性质有关。
当无液体通过时,压力降与空塔气速成正比,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为线性关系。而有一定喷淋密度的液体通过填料层时,气速变化小时压力降的变化与空塔一致;当气速增大到某一值,压力降的变化突然加大,此时填料表面载液量增多,气体通过受阻,达到了载点;当气速再增大,压力降变化急剧增大,此时液体不能顺利下流,填料塔充满液体,产生了液泛现象,塔工作不正常,刚开始产生液泛的速度称为液泛速度UF 。实际操作气速u=(0.5---0.8) UF. 以转子流量计测空气、水、氨的体积流量,空气和氨的体积流量需校正。故必须测进入流量计的空气和氨的温度,再查标准校正曲线(见说明书),确定实际流量。 以U型管压差计测填料层压力降Δp(mmH2O)。 (2)吸收操作浓度计算:
以清水逆流吸收Air(NH3)中的氨气,清水中X2=0 ;原料气Air(NH3)中氨含量Y1靠流量计控制,V NH3/VAir = 0.015——0.02. Y1 = 实际V NH3与实际VAir之比。
塔顶尾气中氨含量Y2通过预先装有5ml、0.005M的硫酸吸收瓶来分析,靠量气管量取达到终点所需尾气的体积V量,若量气管温度为T量 ,则:
Y2 = [2MH2SO4*V H2SO4]/[( V量*273/ T量)/22.4]
塔底吸收液的浓度X1靠滴定分析,移取10ml塔底吸收液,加2滴甲基橙,再以0.05M的硫酸滴定至橙红色。记录所消耗的体积V硫酸 ,则:
M1 = [2MH2SO4*V 硫酸]/10 ,X1 = 18M1 /1000 (3)NOG、HOG、KYa.的计算
测出吸收液的温度,从相平衡曲线上查出相平衡常数m. ΔY1 = Y1 - Y1* = Y1 – mX1 ,ΔY2 = Y2 – Y2* = Y2 – mX2
则平均推动力为: ΔYm =(ΔY1 -ΔY2 )/ ln(ΔY1/ΔY2) , NOG = (Y1 - Y2) /ΔYm
填料层高度Z = HOG·NOG ,HOG = [(V空气*273)/(22.4*T空气)]/ KYa*Ω, Ω-塔横截面积。 Z已知,则可求HOG ,最后求出总体积吸收系数KYa。
三 实验仪器与试剂: 填料吸收装置一套,配有空气鼓风机、氨气钢瓶及减压表。塔系硼酸玻璃管,装10*10*1.5 瓷拉西环,填料层高度Z=0.4m , 塔内径D=0.075m
分析:50ml酸式滴定管一支,铁架台,5ml、10ml移液管各一支,250ml锥形瓶2个,吸耳球一个,0.05M、0.005M硫酸各500ml, 甲基橙指示剂一瓶。
(新)填料塔的塔体为Ф100×5mm有机玻璃管制成,填料层高度Z=0.4m。
四 实验步骤:
1 空气旁路阀全开,只启动鼓风机,调空气流量由小到大,依次读取压力降Δp、转子流量计读数、和空气温度。标绘Δp/Z——u的曲线。
2 先将空气流量调至0,打开水保持喷淋量为40L/h, 慢慢调空气流量,直到观察到液泛现象,并确定液泛气速。读数同1,并记录。
3 将水流量调到30l/h, 控制原料气中氨浓度,氨流量选为0.02 (m3/h),靠减压阀控制。在空气、氨气和水的流量基本稳定后,记录各流量计读数以及空气、氨气温度,塔底排出液温度;并分析塔顶尾气及塔底吸收液的浓度。
4尾气分析:(见说明书)
( 请认真听老师讲解,示范 )
5吸收液分析:接取200ml 的吸收液加盖。再取10ml进行滴定分析。 6实验结束,先关氨气、再关水,最后关空气。
五 数据记录与处理:
1 干填料层Δp/Z---u关系 Z=0.4m , D=0.075m 序号 填料压降Δp(mmH2O) Δp/Z 空气流量空气温度 mmH2O/m 读数(m3/h) ℃ 校正后空气流量(m3/h) 空塔气速(m/s) 1 2 3 4 5 6 7 8 9 2喷淋量为40l/h时, Δp/Z---u关系 Z=0.4m , D=0.075m 序填料压降ΔpΔp/Z 号 (mmH2O) mmH2O/m 1 2 3 4 5 6 7 8 9 空气流量读数(m/h) 3空气温度 校正后空气3空塔气速塔内操作现象 塔内正常 ℃ 流量(m/h) (m/s) 开始积液 塔内积液 液泛 严重液泛 10 11 12 13 3 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作出Δp/Z---u变化曲线 确定载点气速与液泛气速。
4 氨吸收传质实验数据与计算;
气体:空气—氨混合气;吸收剂:水;
10*10*1.5 瓷拉西环,填料层高度Z=0.4m , 塔内径D=0.075m 实验项目 空气流量 空气流量计读数(m3/h) 空气在流量计处温度℃ 校正后空气流量(m3/h) 实验结果 30.0 0.005左右 5 0.05左右 10 0.785D2 氨气流量 氨转子流量计读数(m3/h) 氨的温度℃ 校正后氨的体积流量(m3/h) 水的流量(L/h) 塔顶Y2的测定 尾气分析用硫酸浓度M 尾气分析用硫酸体积ml 量气管内空气体积ml 量气管内空气温度℃ 塔底X1的测定 滴定用硫酸浓度M 滴定用硫酸的体积ml 吸收液的体积ml 相平衡 求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 塔底液相温度℃ 相平衡常数m 塔底气相浓度Y1 塔顶气相浓度Y2 对数平均浓度差ΔYm NOG 求总体积吸收系数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 空气的摩尔流量V 塔的横截面积Ω KYa
六 实验结果讨论
回收率Ф=(Y1 -Y2)/ Y1 比较干填料层压降与湿填料层压降随气速的变化;传质系数测定时如何减小实验误差? 七 思考题(1,3)
1水吸收空气中的氨属于气膜还是液膜控制?为什么?
2 当进气浓度不变时,欲提高溶液的出口浓度,可采用哪些措施? 附:相平衡常数m与吸收液温度T的关系 T(℃) m 0 0.293 10 0.502 20 0.778 25 0.934 30 1.250 40 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