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案例分析习题库1 下载本文

的载体,没有电子化的手段就难以实现流程的优化、跨部门的互动与共享。因此,由注重技术导向转变为注重政务导向、由技术与政务的分离转变为二者的有机融合,必然是中国今后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新趋向。其具体内涵就是要把电子政务建设与新技术的运用有机融合起来,与政府职能的转变、组织结构的调整、行政业务流程的再造、行政许可制度的改革、政府机关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2) 由注重建设转变为注重整合与应用。

中国以往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强调各个部门为主进行建设。各个部门从自身的业务需求出发、从本部门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考虑自己业务系统的建设和技术的使用。其结果虽然提高了各个部门自身的办公自动化技术,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也方便了公众办事。但由于各个部门使用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不一致,导致各个部门之间、各应用系统之间相互不能联通、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了一个一个的技术孤岛和信息孤岛。这样,当申请的行政许可事项涉及到若干个部门时,公众不得不多次传递相同的信息,政府各部门不能以政府整体的面貌展现在公众和企业的面前。这是新技术进一步固化部门鸿沟和各自为政的明显表现。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就是要由注重建设转变为注重整合与应用,也就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跨部门的业务、资源与服务的整合与集成。

(3) 由注重政府部门自身效率的提高转变为注重对社会的服务和兼顾管理。从根本上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西方发达国家在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把改善传统的政府服务范式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推进电子政务对社会的服务,就是要在政府内部业务网络化的基础上,推动政府部门开展对企业和公众的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由注重政府部门自身效率的提高转向注重对社会的服务,首要的是要转变行政理念。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所要求的服务行政和法治行政理念尚未真正转变和形成。

(4) 由简单应用转变为高层次应用

许多地方政府,诸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管理国际化的发展需要,纷纷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政府的发展计划。由于受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已有的应用更多的只是处在传递政府信息、政府内部的公文流转和办公室自动化、网上表格下载等方面,还处在低层次、简单应用上。这些应用以单方面信息沟通为主,互动性差;以信息传递为主,网上办事差;以各政府部门的业务系统应用为主,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办公差,部门之间、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共享程度低。目前,中国的电子政务还基本不能为公众提供无缝式的一体化电子化服务,还根本不能满足公众快捷、方便地获取政府服务的需求。因此,将来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在进一步深化“政府上网工程”、结合行政改革和再造行政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由简单应用向高层次应用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实现政府内部网络化办公,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内部资源整合、内部决策支持;二是整合各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综合的、只有一个窗口对外的政府服务系统,在跨部门的网络化办公环境下,为公众提供无缝的电子化服务。

第10章习题

一、选择题

1.列关于行政立法要求的说法,正确的说法是( ) D 行政立法应坚持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统一

2.( )不具有一般授权立法的权力。 A.各级县政府

3. 我国许多地方行政法规都附有实施细则,制定实施细则的行政立法属于( )。 A.补充性立法

4.国务院不能以( )的形式发布行政法规。 C.命令

5.从国家行政法规的效力看( )。 A.它高于行政规章的效力

6.我国行政立法的作用是( )。 A.对宪法及法律以及上级行政法律文件进行展开和运用

7.依据特定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据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国家行政机关通过专门 决议的委托,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属于( )。 B.特别授权立法

8.国务院职能部门制定行政规章的根据主要是( )。 A.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

9.国务院行政法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由( )编制。 B.国务院办公厅

二、多项选择

1.法治行政的特点包括()。

A、法律保留 B、法律优先 C、职权法定 D、依据法律 E、职权与职责统一

2.行政复议的合法性审查包括()。

B、法定程序的审查 C、滥用职权的审查 D、法定权限的审查 E、法定依据的审查

三、名词解释 1.行政立法

答:行政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授权,根据国家宪法、法律和程序制订、颁布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活动

2.行政立法体制

答:指国家行政立法的体制及其立法权限的划分。它是整个国家立法体制的一部分。一个国家的立法体制,通常是由该国的宪法及有关组织法规定的。

3. 行政立法程序

答: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制定、修改和废止行政法规或规章的活动程序,是行政立法行为合法成立的必要程序条件。它是行政行为程序的一种类型,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立法程序比较,其特点是简便、灵活、讲求效率。

四、简述题

1.简述行政立法的要求。 答:行政立法的要求主要有:(1)制定行政管理规范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并旨在执行宪法、法律;(2)行政立法不仅应符合法律的字面含义,而且要符合法律的目的;(3)享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立法必须在各自的权限内进行;(4)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和形式;(5)坚持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统一;(6)坚持计划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2.行政法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第一,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点。政府及政府人员要树立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与信仰,根据行政管理法、行政组织法和行政程序法的规定来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提供服务,接受监督,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依法行政要求各级人民政府不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继续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推进综合执法工作。对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逐步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第二,控制行政权力。行政法治原则“构成了现代政府权力运作的外壳,规约了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的深度和广度。”这不仅为制止行政权的滥用提供法律保障,而且也促使政府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政府及政府人员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以控制行政权力的滥用.保障行政的效率。任何权力都可能导致滥用,行政权力由于自由裁量权的大量存在,使得行政权力也存在着失控的可能。一是行政机关显见的违反法律规定,超越职权、错误适用法律、违法收集证据、违反法定程序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行为。二是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违背法律的价值、目标、原则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行为。不管是何种行政权力的滥用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行政法治所要求的并不是消除广泛的自由裁量权而是要求政府部门能够控制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就是要明确职权范围,厘清政府权力、核准授权依据、划清职权范围、明确执行主体;更要求重塑行政流程,规范权力运行的程序,解决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随意和滥用问题,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结果等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公开透明,实行阳光操作;强化社会监督;也进一步要求建立权力运行的长效监管机制,做到信息公开,实施绩效考核,建立责任追究和效能监察制度。第三,行政法治化。行政法治原则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体现在国家社会发展的每~ 个时期。我国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就必须走行政法治化道路,WTO的加人是我国市场经济迈向国际化的一种必然选择,使得行政法治化的任务更加艰巨 为了提高我国政府的行政能力,在未来更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要把法治行政化作为一项战略性选择,实现政府在行政方式上的根本性变革。就要树立正确的行政法治观念,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完善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制,建立一套系统化的、高效率的与我国行政活动相适应的行政救济体系。

17

3.行政立法的必要性。

答:行政立法的必要性由行政管理的性质决定。行政立法是我国的主要立法活动。它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既要依法保护公民、法人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又要维护行政机关的权威和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合法权力,对于健全国家立法制度,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行政立法是政府“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标志;

(二)行政立法是实现民主与法制的统一,法与权的统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的要求; (三)行政立法是进一步加强政权建设、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理顺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关系的需要。

4. 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 答:(1)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2)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3)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4)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5)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五、论述题

1.运用行政管理学中的有关理论论述我国实施《行政许可法》的意义。 答:(1)理论:行政环境理论,我国转轨时期行政环境的变化,要求改变行政行为的方式;行政职能理论,行政许可权行使方式; (2)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方式的改革在我国推进的过程、现状; (3)《行政许可法》实施的意义。

2.论述我国行政立法权限的划分。

答:行政立法权限的划分,是关于行政机关立法权项的明确规定,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的立法权限划分和享有行政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之间,主要是指国务院与国务院各部委之间、国务院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立法权限划分。亦即哪些事项应由哪级机关制定、颁布法规。换句话说,哪些事项应由法律来规定,哪些事项应由其他形式的法规、规章来规定。

(1)国家权力机关的行政立法权限: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立法权项;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限;。 (2)国务院的行政立法权限;

(3)国务院各部门的行政立法权限; (4)地方人民政府的立法权限。

六、案例分析题

1.张某根据财政部、国家计委联合发布的第152号文关于“取消火车站厕所收费”的规定,将某火车站起诉到法院,要求该火车站退还其三毛钱,并赔礼道歉。该火车站以铁道部规定的不是所有的火车站厕所都不能收费,只是站台上的厕所不能收费为依据提出反驳。一审判决依据省物价局下发的收费许可证驳回了会计张某的起诉。在上诉期内,财政部又下发了一份新文件,规定火车站所有的厕所都不许收费。会计张某决定上诉。

请仔细阅读案例材料内容,然后根据问题,选择唯一合适的答案

(1)在这则材料所提及的文件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文件是( ) B.财政部的文件

(2)决定行政规范性文件法律效力大小的因素是( ) C、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的性质 (3)你认为张某的上诉结果是( ) C、撤消一审判决

2.某市某公司经向市工商局申请,办理了户外广告登记证,在公司自有门店悬挂了一块总代理的招牌。该市城管监察大队以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牌为由,对其罚款200元,当场出具了行政执法处罚决定书、罚款收据,并发给该公司一份户外广告登记表。这块广告牌到底归谁管。市城建监察大队认为,他们的执法依据是《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的“户外广告牌的设置必须征得负责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部门同意后,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对违规者“责令采取补救措施或限期改正,并根据情节轻重,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省户外广告管理实施办法》也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申请人的经营资质等法定条件进行审核,经审核同意后,在《审批登记表》上加盖印章。由申请人将其与申请材料一并转达请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等有关管理部门审查”。市工商局广告科认为,根据国务院《广告管理条例》的规定,“户外广告的设置、张贴,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工商行政管理、城建、环保、公安等有关部门制定规划,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监督实施”;《省实施〈广告法〉办法》规定,户外广告的具体规划经政府批准后,由工商部门监督实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也明确了工商部门是户外广告的登记管理机关。 【问题】

(1)在本案例中,造成多重审批、多重执法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解决这块广告牌到底该归谁管的问题? 答:

(1)在本案例中,造成多重审批、多重执法问题的原因是:法律法规之间的相互冲突。行政法规与国家基本法律之间、地方人民政府规章与中央行政法规之间、地方人民政府规章与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中央行政法规之间,有关条款规定的矛盾和冲突,导致职责不清、多重审批、多重执法。

(2)如何解决这块广告牌到底该归谁管的问题:要对多头执法进行彻底清理,明确执法主体,规范执法程序,减少审批环节,从而进一步改善地方投资软环境;工商、城建两家要协调统一,不能重复审批,互相矛盾;严格依法行政,所依之法不包括部门规章,坚持行政法规与国家基本法律相冲突时行政法规无效,地方行政法规与中央行政法规相冲突时地方行政法规无效的法治原则

3.中共XX县委向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提交了19个乡、镇长职务任免建议名单。第二天,县人民政府便将这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发至县直属单位和有关区、乡、镇,县人大常委会收到以上任免通知后,认为县政府的任免通知违背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但未能引起县政府的重视。事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又向县委反映这一问题,县委也没有明确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就此问题举行了常委会议。在常委会上,委员们一致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撤销县人民政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乡、镇长任免通知的决定》,指出县政府对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不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撤销。 【问题】请用行政学有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⑴上述案例中县政府的做法不正确,乡镇长必须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⑵县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正确,按照宪法规定,它有权“撤消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第11章习题

一、选择题

1.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A、准备阶段

2.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 B、实施阶段

3.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 )。 C、纠正偏差

4.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 )。 B、横向沟通 5.( )沟通不宜采用命令或指示的沟通形式,而只能通过协商、合作的办法。 D、平行

6.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 )。 A、确定评估对象

18

7.某网吧内部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有关行政部门强令其停业整顿,这种行为属于 ( )。 C.行政执行

8.传统的行政方法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 )和思想教育手段。 C.经济手段

9.经济手段的最基本的特点是( )。 A.利益性

10.行政执行的实施环节不包括( )。 A.决策

11.行政管理活动属于( )。 A.执行性活动

12.影响和制约行政执行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 C.国内政治、经济体制的调整

13.某单位建有违章建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规定勒令其拆迁。上述行为属于( )。 B.行政执行

14.行政执行大致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和( )。 C.实施阶段

15.下列不属于行政执行主体的是( )。 C.北京市政协

二、名词解释 1.行政干预

答:行政干预手段是指通过行政系统,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计划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垂直性、强制性的特点

2.经济手段

答:经济手段是指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要求,通过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间接性、诱导性的特点。两种手段都是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手段。

3.行政执行

答:是指按照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为实现行政决策目标而进行的行政活动。广义上指,为实现已作出或最后批准的行政决策而进行的全部 活动。狭义则指,为实现某种决策所做的具体工作。

4.宏观调控

答: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

三、简述题

1.简述行政执行的基本手段。 答:行政执行的基本手段:(1)行政执行的基本手段包括行政干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奖励与惩罚手段、行政诱导手段;(2)上述各种手段各有特点,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2.简述对行政权力控制的必要性。 答:(1)行政权力是一种支配他人的力量。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凭借这种支配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确保行政活动有序进行。

(2)行政权力是一种强制他人服从的力量。行政权力的强制性可以使行政机关仅依自己单方面的意思表示而作出具有约束力的行政决定,而无需考虑被管理者同意与否,被管理者是必须服从的。否则,行政机关就要运用权力的制裁性和强制性,或则通过行政处罚或则采取行政强制执行措施来保证其意志的实现。

(3)行政权的支配力和强制力孕育着权力的任意性与腐化性。权力不受管制,常使某些行政工作人员利令智昏,反仆为主,置法律于不顾,以权欺人,以势压人,无所顾忌,任意妄为。

3.行政执行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答:(1)指挥执行决策。指挥是指领导者为完成任务,指导、协调下属实施活动的过程。其宗旨是落实决策规定。指挥的方式方法是指导协调。指挥的功能在于: 第一,高度统一有权威的指挥,可将多样复杂的行政执行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其持续有序地沿着决策目标推进,更好地完成使命;

第二,保证领导核心坚强有力的统一指挥,可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起团结奋斗的高昂士气,为同一目标协同行动,使行政管理各机制的运转善始善终,取得较佳成效; 第三,基于前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可有效地避免松散混乱现象,防止无 政府状态及发生战乱或导致集体的覆灭。

(2)沟通信息,传递情报。行政沟通是指行政机构与各方面人员对共同任务和问题获得共识的方法和程序,也是交流思想、互通信息的过程。沟通的方式有各种各样,传递就是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

(3)控制执行情况和进程。控制是指行政领导者和工作人员为保证实际工作能和计划相一致而采取的管理活动。执行阶段的控制,主要是保证执行工作按决策目标和计划有程序、有节奏、和谐一致地、好快省地完成任务所采取的措施。

(4)监督执行的效能。监督是控制手段。没有有效的监督,不可能有真正的控制,决策的执行就没有保障。监督是行政管理的重要问题,本书将专章阐述。 (5)协调各部门执行的步调。协调亦称调整、调停或调剂。

4.行政执行的法律特征。 答:(1)它是具有相应职权的行政机关,或经过合法授权的其他组织、公民,就一定行政管理事项实施的行政执法活动。 (2)行政执行,就其基本职能或主要内容来说,它是针对特定的相对人和特定事件而采取行政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 (3)它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来调整和制约社会行为,达到管治社会的目的。

5.简述行政执行的前提。

答:决策合法、正确;物质条件基本具备;组织措施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先。

四、论述题

1.如何从法律上控制行政权力。

答:对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主要从三方面来保证:一是强化行政权力的法律约束;二是严格 行政权力运用的合理要求;三是通过行政法制监督,加强控制。

(1)严格规制行政权的存在与行使必须有宪法和法律的根据。这是政府和法律关系的根本准则。法高于行政。具体包括:(1)权力法定;(2)任何行政活动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据,不能违反、超越宪法和法律,或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3)行政权的行使不得侵犯或损害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

(2)确定行政权行使的合理性原则,是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行使的法律控制。这是行政职权的强化,政府行政自由裁量权不断扩张,加强行政法治的必然结果。行政活动关系复杂多变,活动内容广泛纷繁,专业技术性强,讲求行政效率。要把所有行政活动全都纳入法律、法规规范、调整的范围是不可能的。

(3)通过行政法制监督,加强对行政权行使的控制。行政法制监督是控制、制裁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的特殊手段。通过检查、监督、审查,对于不依法和不适当作出行政行为和实施行政管理,都要使其承担法律责任。法治社会,就是责任社会,任何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行政机关也不例外。有权力就必须有责任,行政权力就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五、案例分析题

1.某省人民法院为适应非诉行政案件申请强制执行难的需要,在全省各地成立了法院行政法规执行室,派驻各行政机关,如在国土行政部门设“国土法规执行室”,在交通行政部门设“交通法规执行室”等。此类行政法规执行室的设置,通常由行政机关申请,经法院同意后发文成立。执行室实际上是由法院和行政机关联合成立的。执行室主任由法院领导兼任,副主任由行政机关领导兼任,工作人员由法院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联合组成。执行室名义上是法院派驻行政机关的机构,执行公告、裁定等均署法院的名。执行案件时,行政机关负责装备等后勤工作并由行政机关派驻执行室的执行联络员协助执行。执行室实际上成为了法院和行政机关的联合执行机构。 请仔细阅读案例材料内容,然后根据问题,选择唯一合适的答案 (1)这则材料叙述的是( )

19

C、行政强制执行中存在的乱执行问题

(2)某省设置行政法规执行室的结果包括( ) A、助长了行政机关的任意行政

(3)为解决我国行政强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 ) C、对行政强制执行制度进一步系统化、具体化 (4)某省的这种做法会产生那些危害? 答:产生的危害主要有:(1)导致行政专横,出现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结合;(2)破坏了依法行政原则,破坏了我国有关行政强制执行的制度框架;(3)减少了公民的救济渠道。

2.某市工商局从2000年开始就在全系统内逐步推行执法规范化,实施“四五六工程”,不但严格规范执法的怠账、程序、制度,而且也因此杜绝了执法的随意性。有一次该局在执法检查中发现一经营户没有证照,却在从事金属切削加工业务。在办案过程中,说情者不断,当事人也多次找到办案人员,希望能大事化小。执法人员不为所动,对当事人进行教育的同时,按程序和制度办事,最终当事人心服口服,自愿接受处罚。在案件审查过程中实行听证制度;在作出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等重大处罚决定时,给当事人申诉的权利。一次,执法人员在办理一起案件时,没有进行听证程序,就作出了处罚决定。案件审查小组发现后,当即退回案卷,要求重新办理,让当事人履行听证权利。执法应该规范,但也不缺少“人情”。工商人员在巡查中发现一家由下岗职工集资兴办的锻造厂,未经登记就擅自经营。执法人员对其违法行为按规定处罚后,又主动上门为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帮助联系会计师事务所验资。现在该局又推出一系列新的制度、案件主办员资格考试、法制员资格考试、岗位大比武等等。 【问题】

(1)根据这则材料,分析某市工商局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某市工商局是如何推行执法规范化的? 答:

(1)某市工商局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执法的随意性,不依法执法;执法不规范,不按照程序执法; (2)某市工商局推行执法规范化的措施:逐步推行执法规范化,实施“四五六工程”,不但严格规范执法的怠账、程序、制度,而且也因此杜绝了执法的随意性;案件主办员资格考试、法制员资格考试、岗位大比武;严格执法程序,按程序和制度办事,在案件审查过程中实行听证制度。

3.某省会城市在城区街道上设立咪表,实行泊车收费。在市内几条大街(路)边设立咪表的同时,路两边划了白线框,随之还出现了身着制服、头戴大沿帽的收费人员。只要车一停,收费人员马上上前收费,每辆车两元,先交钱,后停车。这种办法对整治在马路上随意停车的现象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否非得采取这种泊车收费的形式,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一是该市车流量较大的几条主要街道都划定了泊车线,给本来就十分紧张的道路增加了新的障碍;二是收费程序不够完善。我国已加入WTO,按照公允原则,凡涉及全民生活和生产负担的政府收费行为,都应当履行听证程序,实行公示取得认可后方可实施;三是收费方式不够合理。道路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公共设施,收费权应当归政府,收费部门应当由政府行政执法部门执行,而不能由任何个人或集团获取收益;四是对城市形象有影响,这支收费队伍本身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经常衣着不整,对执法人员的形象和该市的投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问题】

(1)在某省会城市城区街道上是否应该实行泊车收费? (2)应如何解决在城区街道上泊车收费的问题? 答:

(1)在某省会城市城区街道上可以实行泊车收费。其理由是:这样有利于整治在马路上随意停车的现象。在城区街道上实行泊车收费并不是某市首创,在西方国家的许多城市,特别是一些人口众多的特大城市也都早就实行了在城区街道上泊车收费制度。

(2)解决城区街道上泊车收费问题的措施:第一,应当根据城市主干道情况、车流情况具体明确城区的哪些街道可以实行泊车收费,并不是城区所有的街道都可以实行泊车收费;第二,完善收费的程序,通过听证会来决定收费标准;第三,明确收费权归政府,收费部门应当由政府行政执法部门执行,任何其他没有经过授权的个人或团体不能成为收费的主体。

第12章习题

一、选择题

1.某乡政府强令全乡农民将大片农田改成果园,给农民利益造成很大损害。为此,该乡农民向法院状告乡政府,这种行为属于( )。 D.复核

2.协调者可以折中处理,实现各方都能接受的权利再分配,这是( )的协调方式。 D.中间数法

3.从协调性质看,可以将行政协调分为( )。 B.促进式协调和纠偏式协调

4.行政沟通的机制不包括( )。 A.刚性机制

5.从协调范围看,可以将行政协调分为( )。 A.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

6.行政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是( )。 C.促进传播沟通,赢得公众理解

7.公共关系调查内容首先做到( )。 B.了解政府机构自身状况

8.行政沟通与一般沟通不同点在于( )。 C.它比一般沟通更具全局性

9.构成政府系统的各单位和各成员之间的协调是( ) A.政府内部的协调

10.行政沟通分为思想沟通、情报沟通、心理沟通的依据是( ) D.行政沟通渠道产生方式

11.行政沟通把行政过程看做是一个系统,系统中的( )是其“神经”。 A.信息沟通

12.如果在行政协调过程中,出现了个别问题,牵涉到个别人或者个别单位,不便行文,也不需要召开会议。这时,宜采用的协调方式是( )。 D.谈心法

二、名词解释

1. 行政公共关系

答:行政公共关系特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一种管理活动。行政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的一般理论在政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2. 行政协调

答:行政协调是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的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

三、简述题

1. 我国推行行政公共关系的意义。 答:(1)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2)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有利于维护转型期社会秩序的稳定; (4)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国际形象

2. 简述行政公共关系的任务。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