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偈》一卷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偈》一卷 沙门善导 集记 劝一切众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六时礼赞偈。 谨依《大经》及龙树、天亲、此土沙门等所造往生礼赞,集在一处,分作六时。 唯欲相续系心,助成往益;亦愿晓悟未闻,远沾遐代耳。何者? 第一、谨依《大经》释迦及十方诸佛赞叹弥陀十二光名,劝称、礼、念,定生彼国;十九拜,当日没时礼。 第二、谨依《大经》,采集要文,以为礼赞偈;二十四拜,当初夜时礼。 第三、谨依龙树菩萨《愿往生礼赞偈》;十六拜,当中夜时礼。 第四、谨依天亲菩萨《愿往生礼赞偈》;二十拜,当后夜时礼。 第五、谨依彦琮法师《愿往生礼赞偈》;二十一拜,当晨朝时礼。 第六、沙门善导《愿往生礼赞偈》,谨依十六观作;二十拜,当午时礼。 问曰:今欲劝人往生者,未知若为「安心、起行、作业」,定得往生彼国土也? 答曰:必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必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二者「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
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故名回向发愿心。 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如《观经》(《观经四帖疏》) 具说。应知。 又如天亲《净土论》云:若有愿生彼国者,劝修「五念门」,五门若具,定得往生。何者为五? 一者身业「礼拜门」:所谓一心专至,恭敬合掌,香华供养,礼拜彼阿弥陀佛。礼即专礼彼佛,毕命为期,不杂余礼;故名礼拜门。 二者口业「赞叹门」:所谓专意赞叹彼佛身相光明、一切圣众身相光明、及彼国中一切宝庄严光明等;故名赞叹门。 三者意业「忆念观察门」:所谓专意念、观彼佛,及一切圣众身相光明、国土庄严等,如《观经》说;唯除睡时,恒忆、恒念、恒想、恒观此事等;故名观察门。 四者「作愿门」:所谓专心,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三业四威仪所作功德,不问初、中、后,皆须真实心中发愿愿生彼国;故名作愿门。 五者「回向门」:所谓专心,若自作善根,及一切三乘、五道,一一圣凡等所作善根,深生随喜;如诸佛菩萨所作随喜,我亦如是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与众生共之,回向彼国,故名回向门。 又到彼国已,得六神通,回入生死,教化众生,彻穷后际,心无厌足,乃至成佛,亦名回向门。 五门既具,定得往生。一一门与上三心合,随起业行,不问多少,皆名真实业也。应知。 又劝行「四修法 」,用策三心、五念
之行,速得往生。何者为四? 一者「恭敬修」:所谓恭敬礼拜彼佛,及彼一切圣众等;故名恭敬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 二者「无余修」:所谓专称彼佛名,专念、专想、专礼、专赞彼佛及一切圣众等,不杂余业,故名无余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 三者「无间修」:所谓相续恭敬礼拜,称名赞叹,忆念观察,回向发愿,心心相续,不以余业来间;故名无间修。又不以贪瞋烦恼来间,随犯随忏,不令隔念、隔时、隔日,常使清净,亦名无间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 又菩萨已免生死,所作善法,回求佛果,即是自利;教化众生,尽未来际,即是利他。然今时众生,悉为烦恼系缚,未免恶道生死等苦。随缘起行,一切善根具速回,愿往生阿弥陀佛国。到彼国已,更无所畏;如上四修,自然任运;自利利他,无不具足。应知。 又如《文殊般若》(卷下意)云:「明一行三昧,唯劝独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一佛,不观相貌,专称名字;即于念中,得见彼阿弥陀佛及一切佛等。」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问曰:既遣专称一佛,何故境现即多?此岂非邪正相交,一多杂现也? 答曰:佛佛齐证,形无二别。纵使念一见多,乖何大道理也。 又如《观经》云:佛劝
坐观、礼念等,皆须面向西方者最胜。如树先倾,倒必随曲。故必有事碍,不及向西方,但作向西想亦得。 问曰:一切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亦应无二;随方礼念,课称一佛,亦应得生。何故偏叹西方,劝专礼念等,有何义也? 答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是故释迦,及以诸佛,劝向西方,为别异耳。 亦非是称念余佛不能除障灭罪也。应知。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忏悔有三品:一要、二略、三广,如下具说,随意用皆得。)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 常与名利相应故;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乐近杂缘,自障 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 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此二行得失,如前 已辨。 仰愿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 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