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下载本文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

文中,如果只有二三个人对话动作,只对一人进行叙述,另一人省略,以起到简洁作用。但是在现代翻译中一定要添加适当主语,以免句子不通顺。规范格式应以“(XX)”来添加,如: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翻译:(东坡)用公文用笔书画草和枯木竹石,一会儿就画好了。

3.非故负之也:不是故意欠他钱。之:代词,代“他(债主)的钱” 非:不是故:故意负:欠

6.5 铁杵成针

拼音 tiě chǔ chéng zhēn 近义词持之以恒 反义词半途而废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白读书未成,弃去。过小溪,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笑其出。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李白大为感动,遂还读卒业,卒成名士。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349586.htm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

渡过了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您磨铁棍做什么呀?”

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李白吃惊的说:“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铁棍,也难以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您怎么还偏偏找了根鸭蛋粗的铁棍,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把这根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啊!” 老婆婆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现在只有我手里的这一根铁棍啦,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打磨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担心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的比昨天更细那么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 李白听后很有感触,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实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来弥补的,如此一把年纪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时的挫折就随便半途而废,放弃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马上返身回到学院继续读书。

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谢对自己指点的同时,也看到那根铁棍真的细了很多。

若干年后,李白终不负天赋才华,写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诗篇。

出自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349586.htm解释 前途光明的学业或事业,即便有天赋的人去学习、去做事,也是难以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保持平和的心态坚持学下去、做下去,最后一定能成功。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349586.htm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扩展阅读: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 ) 方:( ) 欲 ( ) 还: ( )

33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答:

答案(请做完之后看):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 ) 方:(正 ) 欲 ( 想要) 还: ( 回去)

1)问之,曰:\欲作针。\老妪)

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 )

答: 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答:成语:持之以恒 启示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34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

7 第7单元

7.1 食粥心安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数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988049.htm译文 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院读书时,天天煮一大锅粥,经过一晚上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把腌菜切成几块吃。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告诉父亲范仲淹的事,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但范仲淹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说:“家父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的,可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好心,只是因为我吃粥吃久了,心里安定,你如今要我享用如此丰盛的饭菜,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会平静安心得再吃下这些粥呢?”

词语解释

1)南都书舍:即南都书院。 2)釜(fǔ):锅 4)齑(jī):腌菜 7)同学:一起学习 10)悉:全,都 13)闻:听说 15)何:为什么 21) 归:返回

5)啖:吃 8)置:放

3)画:划

6)留守:官职名称 9)既而:不久

11)败:坏,腐烂 16)盖:因为

12)大人:指自己的父亲 17)安:安定 20)后日:以后

14)遗(wèi):馈赠,赠送

18)遽(jù):一下子,立刻 19)馔(zhuàn):饭菜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988049.htm道理 此文反映了范仲淹知足常乐以及俭朴的品格。 范仲淹不要馈赠的原因是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7.2 鉴真东渡

唐高?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实僧目盲,唯至不渝⑴。天宝十二年,竟⑵至日,翌年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

译文

唐朝有个有名望的和尚叫鉴真,本名叫淳于,是扬州江阳人,14岁出家当和尚。渐渐长大,周游

35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

长安与洛阳,拜访名师,专门研究佛教清规戒律。在天宝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请,从东海去日本。但是东海风急浪高,有时翻船、有时缺少粮食、有时失去方向(迷路)。经历了12年,5次渡海都没有成功。那时鉴真已经失明,但志向始终没变。天宝十二年,终于到达日本。第二年在奈良东面建起了戒台,教授佛教的清规戒律。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8090184.htm词义 指邀请,请求

7.3 少年志存高远

昔有一少年,家贫甚,伐薪自食,夜则映月以览。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恒炫于众。一日富者出猎,左右持弓,鹰犬罗后,途与少年遇。富者众辱之,曰:“尔贫如此,尚不及吾之鹰犬。”少年不应。富者复曰:“尔随我后,与鹰犬同逐狐兔,先得者赏尔。”少年作色曰:“吾虽家徒壁立,然志存高远,非若等鼠类可比!”左右欲殴之,少年瞋目斥之:“尔辈亦鹰犬也!”不顾而去。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743441.htm译文 从前有一个少年,家里十分贫困,靠砍柴养活自己,晚上就照着月光读书。邻村有一位富人,穿锦缎做的衣服,吃肉,常常在众人面前炫耀。一天富人出去打猎,他的左右随从拿着弓箭,飞鹰和猎犬跟随在他后面,途中与少年相遇。富人当着一群人侮辱他说:“你像这样贫困,还不如我的老鹰和猎犬呢。”少年不回答他。富人又说:“你跟随在我后面,和我的鹰、猎犬一同追狐狸和兔子,谁先追到,我就赏他!”少年改变了脸色,说:“我家里虽然只有四面墙壁,然而志向很高很远大,不是你们这些鼠辈可以比的!”左右随从想要打他,少年睁大眼睛斥责他们:“你们这些人也是(别人的)老鹰和猎犬!”(少年)头也不回就离开了。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743441.htm注释 1、薪:柴草。 7、去:离开。 10、览:看。 13、殴:驱赶。 16、则:就。 18、衣:穿。

2、炫:夸耀、炫耀。 8、恒:常常。 11、应:回答。

3、若等:你或你们。 9、昔:从前。

4、罗后:跟随在后面。 5、作色:改变了脸色。

6、顾:回头看。 12、逐:追赶。 15、斥:斥责。

14、瞋目:瞪大眼睛。

19、锦:好的衣服。

17、家徒壁立:家里只有四面墙,形容家境十分贫穷。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743441.htm启示 人没有志向,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修养身心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凡是要修养身心,就必需先树立志向。志存高远,则心自然就纯洁。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743441.htm家徒壁立 家徒壁立,成语,基本含义是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也常常说成家徒四壁)形容家中贫穷。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