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品系中,勐海种和勐库种比较适合制作普洱茶,而凤庆种则适合生产高档红茶。”张成仁说。凤庆种茶叶面宽大肥厚,内涵物质多,结实力较强,产量也高。其中所含茶多酚与儿茶素含量高,适合生产红茶。“用凤庆大叶种生产的红茶,香气高、汤色好,味道更浓。”茶叶专家、滇红集团监察部经理杨明柱说。
我国著名茶学家湖南农学院教授陈兴琰曾在凤庆考察得出结论:“顺宁(凤庆原名)之自然环境,极易于茶树生育,茶树品种有类似于印度及锡兰所植之阿萨姆种,单宁成分甚多,极宜于外销红茶之制造,且可试植于全国之低级红茶区,以求增进全国红茶之品质,进而与印锡红茶相竞争。”1984年凤庆大叶种被评为国家级良种,开始在云南、四川等地大量引种。
凤庆茶厂在上世纪70年代末建立了茶科所,在凤庆大叶群体种中继续寻找更优的植株。经过30多年的研究,陆续培育了“清水三号”、“凤庆九号”、“早春翠芽”、“探春银毫”,用于高档茶的生产。张成仁告诉我们,培育一个优良品种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
一种特殊“蜜糖香”被认为是滇红的独有气息,而在此基础上通过拼配产生出玫瑰花香,则是目前最高品质滇红的标志符号。滇红的汤色橘红,通透明艳。如果用白瓷杯盛放,则看到茶汤边缘有一环金圈,茶水冷却后呈乳凝状,被称为“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质更优。
作为大叶种红茶,滇红的味道更加浓烈、厚重,富有刺激性,如同云南高原肆意奔放的生命力,带有一股野性的魅力。尤其是以外销为主的红碎茶,口感冲击力强悍,需要牛奶调饮,很少用于清饮。“别的红茶往往三泡之后味道就淡了,滇红可以冲六七泡都没问题,所谓?七碗至束味?。”杨明柱说。
岁月的味道
滇西的大山层层叠叠,似乎永远绕不出去,从凤庆县城到锦绣村不到50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两个多小时。其中有一多半的路程穿行于浓雾中。
路的尽头是一处名为香竹菁的小村寨,村子的山坡上有一棵被称为“茶祖”的古茶树。2003年2月,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蔡新亲自测量了茶树。树高10.2米,树幅11.1米×11.3米,树根周长5.67米,直径1.59米,要四五个人才能合围抱住。
锦绣村村长李玉禄告诉我们,1986年小湾镇茶叶推广员毕文才来村里指导茶叶种植,发现了这棵长在村民李文朝家田埂上的大茶树。由于茶树体形庞大,枝丫繁多,极为罕见,引起了毕文才的注意。于是他将这棵古树的信息通报了凤庆茶厂。茶厂随后派人实地考察,初步认定是一棵上千年历史的古树,县茶叶学会迅速将古树进行了保护。
古树的发现引起了生物学界广泛的注意。北京市农展馆馆长王广志教授,采用同位素方法,推断香竹箐古茶树树龄在3200年以上。随后,广州中山大学植物学博士叶创新对香竹箐古茶树进行考察,得出和王广志一样的结论。2004年初,日本农学博士、茶叶专家大森正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林智博士对香竹箐古茶树做了测定,认为树龄在3200~3500年。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年龄最古老的茶树。
3200年——当这棵古树萌发的时候,中国还处于商朝末期。算起来,它比商纣王还年长
近100岁,比孔子大近700岁,1000年之后秦始皇才出生。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棵古树有明显人工栽培的迹象,即使不是为人所植也是经过了人工驯化和利用。“我们这里自然生长的古茶树都会长得很高,不会有太多的分叉;而这棵树并不高,分叉也多,顶端明显经过了修剪。”李玉禄说。
换句话说,在3200年前的商朝末期,滇西大山中的先民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茶树,采撷茶叶了。
东晋《华阳国志》中曾记载,巴蜀军队支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并向武王进献茶叶,这是中国最早有茶的记载。也恰好也是在3000多年前。有学者认为。献茶者为巴蜀军中的濮人。而古代濮人则是现在德昂族、布朗族和佤族的祖先,就居住在滇西澜沧江、怒江流域。或许周武王所得到就是这一类古茶树所产的茶叶。
目前,这棵栽培型的“茶祖”品种尚难确定。按照茶叶高级工程师夏祥明的观察,从性状来看,既不同于茶系中的茶和(C.sinensis)种,又不同于阿萨姆(C.sinensis
var.assamica)种。相较之下,叶面光滑平展,手感较硬,叶脉细直,叶背无茸毛。这类茶,本地人称为园埂茶,基本上种植在房前屋后的菜地边。
3000多年过去了,香竹菁古茶树依旧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李玉禄告诉我们,每年4月15日左右,村里开始采摘古树的茶叶,每年可采鲜叶400多斤,制成70~80斤干茶。每年的5月1日,都要举行盛大的活动祭拜茶祖。2007年,一块498克重,由这棵古树茶叶制成的普洱茶饼,拍卖到了40万元。
香竹菁古茶树的发现和确认,进一步证实了茶树原生地在中国云南的澜沧江流域。关于茶树原生地在哪里,茶学界最早认定的是印度的阿萨姆。直到20世纪,在西双版纳发现勐海巴达贺松野生大茶树后,全世界的茶学专家才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中国。中国茶学家吴觉农1923年撰写了《茶树原产地考》,对茶树起源于中国做了详细论证,用史实驳斥英人勃鲁士(R.Bruce)于1826年提出的“茶树原产于印度”的观点。吴觉农根据当时掌握的茶叶资料和地理学、生物学的有关原理推断,茶树的原产地应该在云南,中心地带就在澜沧江流域。
随着对澜沧江秘境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古茶树、古茶林被不断发现。从上世纪50年代起,凤庆县政府曾经先后4次对境内的古茶树资源进行普查。2005年5月最后一次普查也是最详细的一次普查,历时3个多月,考察组走遍了县内澜沧江两岸的原始森林。最后统计出凤庆共有古茶树群落5.6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3.16万亩,民国以前栽培的古茶园2.13万亩。
杨明柱对这次考察印象深刻。“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进入了大、小尖山地区,海拔1900米至2600米,位于距澜沧江约40公里的大丫口山。”杨明柱说,“那里山如同刀削斧凿,人迹罕至,只偶尔有猎人才能上去,当地有50多名彝族和汉族居民。”
那里的古茶树群让杨明柱震惊不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野生古茶树群”。在这片原始深山中,他们发现了野生茶树8000亩,约3.2万珠,最高的茶树有四五十米高。野生古茶树与黄竹、云南松、各类藤本植物混生,没有极好的辨别力很难发现。最大的一株茶树生长在大尖山的一个熊窝边上,根部周长1.49米,直径0.45米。“大、小尖山野生茶林的发
现,充分证明了凤庆是世界茶叶原生地的中心地带,到目前为止还保存着原始野生茶的品种基因,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茶叶基因库。”杨明柱说。
我们在锦绣村香竹菁考察的古茶树则是另一番景象,由于这里早有居民点,古茶树也多为人工栽培型。它们以3200年树龄的“茶祖”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海拔在1759至2580米的山间,面积约5000亩。除了“茶祖”外,直径1米以上的有3株,直径在0.5米左右的有2000多株。最使人难忘的,是在锦绣村上甲山村民小组,古茶树的造型姿态各异。有的像睡美人,有的像奥运火炬,有的像龙口衔珠,有的像大象。
大寺乡平河村与永新团结村的古茶树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凤庆大叶种的祖先,其中根部周长1.88米、高12米的白岩大茶树是典型凤庆大叶种的代表。它正是滇红茶的最佳原料。
在临沧,野生、半野生茶树南起糯良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从海拔1200至2700米的范围内,全市8区县均有。沿着澜沧江画出一条线:双江勐库大雪山、永德大雪山、云县白莺山、凤庆香竹箐,这些地方都发现了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茶树、古茶林,这是世界上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带。
如果将这些已发现的古茶树群落用一条线连接起来,正好形成了一条沿澜沧江西岸向南通往今天普洱市、西双版纳的古道。还有一条则沿着怒江东岸通往今天的缅甸、老挝的古道。“在第四纪冰川期内,澜沧江下游地区并没有被冰雪覆盖,从而保留下来了很多原始物种,古茶树就是其中之一。”杨明柱说。这两条茶叶之路,也体现了茶树传播移植的通道。
村民韩国景一家就住在香竹菁茶祖树附近。他家一共6口人,有十几亩的茶园分布在附近山坡。“我们家地头上就有上千棵古树,直径50厘米的古茶树就有40多棵。”韩国景的儿媳李映松告诉我们,最大的一片古茶林在对面山顶,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每到春天,家里人都会背着书包爬上树采茶,每棵树都能制出10~20斤的干茶。
茶叶的制作保持着原始普洱茶的方法。鲜叶采回后先在大铁锅里大火杀青,然后反复揉制成条索,再到太阳底下暴晒。同时新茶不能吃,否则会拉肚子。按照老人的说法,野生古树茶要放在袋子里3个月后,泛出成香后才能食用。这种办法做出来的茶也就是青毛茶。
火塘中的木柴噼啪作响,火星蹦出,把脸膛映红,白色的炭灰轻轻飞舞。我们围坐在火塘边,将湿漉漉的裤子烤干。60多岁的韩国景为我们烧上一壶“百抖茶”。他把老树的芽茶放在陶制的茶罐里烤,一边烤一边抖,防止茶叶烤焦。渐渐茶叶变得焦黄,茶梗发泡,一种酥香味溢出。然后加入滚热的开水,茶罐顿时就像开了瓶的香槟,泡沫喷涌。这时韩国景顺势一吹,将上层泡沫吹出,再注入少许开水,放在火塘里煮一会儿就可以饮用了。
这种独特的饮茶方式与古树一样久远。老茶似苦非苦,谈不上爽口,但是粗犷醇厚,回味悠长,就像岁月的味道。
创制滇红
与历经沧桑的古茶树相比,滇红的历史则短暂得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久,长江中下游的传统茶区相继沦陷。中茶公司技术员冯绍裘被疏散离开安徽皖南的祁门茶叶改良厂。
祖籍湖南衡阳的冯绍裘生于1900年。1923年他从河北保定农业专科学校毕业,1933年担任江西修水实验茶场技术员,负责宁红茶的初、精制试验工作。后受祁门茶叶改良场场长胡浩川的聘请,到祁门试制红茶,并在该场设计了一套红茶初制机械设备,开创了我国机制红茶的先例。1938年春,冯绍裘应旧中国中茶公司寿景伟、吴觉农先生电邀到汉口参加该公司工作,任技术专员,搞茶叶产销技术工作,同年8月随旧中茶公司迁往重庆工作。
红茶是当时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茶叶贸易是赚取外汇的重要渠道。但战争爆发,使传统安徽、福建等红茶产区相继被切断,中茶公司必须开辟新的红茶产区,恢复出口,以购买军用物资,坚持抗战。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1938年9月冯绍裘受命前往云南调查茶叶产销情况。当时,云南各茶区只产青毛茶,属绿茶一类,高温杀青后,再揉捻晒干。茶商从茶区收购后运到市场,设厂压制成各种“紧形茶”以便运销。能否生产红茶还是疑问。这年10月,冯绍裘从昆明出发,乘汽车沿滇缅公路颠簸了3天到达大理下关。他在下关仔细考察了沱茶,对来自凤庆的大叶茶非常感兴趣。
于是冯绍裘向南又走了10天山路,沿茶马古道的路线,翻过无量山,在巍山渡过黑惠江到达鲁史镇,跨过澜沧江最后到达顺宁(原凤庆)。
当时正是秋末冬初的季节,长江南北的茶区都已停止产茶。而此时顺宁附近的凤山上,茶树成林,一片黄绿,生机盎然。茶树有一丈多高,芽壮叶肥,白毫浓密,芽叶生长期长,顶芽长达寸许,成熟的叶片大如枇杷叶,嫩叶中含有大量的叶黄素,产量高品质又好。这些凤庆大叶种茶非常符合冯绍裘的要求。
于是他到风山上采了鲜叶十几斤,分别制成红茶、绿茶各一斤多。结果令人振奋。红茶样:满盘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橘红),香味浓郁,是国内其他省小叶种的红茶所不具备的。绿茶样:满盘银白毫,汤色黄绿清亮,叶底嫩绿有光,香味鲜浓清爽,也为中国国内绿茶所稀有。随后冯绍裘将样品送到香港茶市,获得良好反响。
1939年初,旧中国云南小经济委员会决定由冯绍裘筹建顺宁茶厂,争取尽快投产。顺宁地处山区,交通困难,300余里山路,只能靠骡马驮运,制茶机器很难运到。为了争取早日试制,冯绍裘在机器和动力设备没有配齐安装完毕的情况下,采取土法上马,使用人力手推木质揉茶桶、脚踏烘茶机、竹编烘笼烘茶等办法,保证云南红茶试制工作顺利开展。1939年,第一批约500担云南红茶终于试制成功了,成箱16.7吨。当时没有木箱铝罐。就用沱茶篓装,由茶厂60批骡马组成马帮,经顺宁道运到昆明,再转运香港,改木箱铝罐出口。
茶叶通过香港富华公司转销伦敦,深受客户欢迎。与印度大吉岭、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比香气更高,味道浓厚。每磅售价高达800便士,仅此一批红茶便可换得近13万英镑的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