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祁红、滇红、川红:红茶的性格 下载本文

还是绿色的,但外形上已经不符合绿茶的要求了”。当年江元勋尝试着做了300多斤,龚雅玲买了下来,“其实也没怎么卖出去,多数都送给朋友喝了”。

到了2005年,又来了几个开启江元勋思路的人,张孟江、阎翼峰和孙连泉,这几名北京茶客身份各异,各有渠道和门路,对于品茶舍得花钱也很有心得。江元勋再回忆起来,细节依旧清晰,是当年7月,茶季基本结束的一个下午,他和这些客人在茶厂外的树下乘凉聊天,客人们建议他用正山小种的芽头来制作高档红茶,还许下了“做得好,我们8000块钱一斤买走”的承诺。这价码高得离奇,“大红袍也就几百块钱一斤”。刚好路边有去修建茶树压枝的村妇路过,江元勋叫住她,上山采了2斤4两芽头回来,交给厂里的制茶师傅梁骏德、江进发和胡结兴。芽头到底要怎么用红茶的工艺来做?完全是集思广益的摸索,江元勋指着办公室里的一块玻璃板,“当时揉捻就是在这块板上做的”。芽头嫩,从萎凋开始,揉捻、发酵、烘干,每道工序都需要改变,最后做出来茶汤色金黄,香气浓郁。

金骏眉的名字也是大家一同取的,“金”指的是茶带金色;“骏”有崇山峻岭之意,也有当时的茶芽不均,形似海马之意;而“眉”指的就是用芽头制成的茶。“2005年总共只做了几斤,分给几位北京客人,2006年做了不到200斤,号称茶痴的孙连泉以成本价3600元一斤拿走了绝大部分。”江元勋回忆。金骏眉的传奇从这里开始,当年孙连泉就带来重要级的客人邓琳到访武夷山,接着,金骏眉的名字就传到了福建省领导那里,接着南平市的领导打电话过来,“要10斤金骏眉”。江元勋笑,“哪里还有那么多茶叶”。一来二去,金骏眉越来越得到自上而下的重视,2008年,金骏眉正式量产面试,定价8800元/斤。

如果说最初的定价是北京客人的戏言,现在8800元/斤的定价,就是被茶青倒逼出来的价格了。茶师江进发是传统正山小种的生产负责人,也是第一泡金骏眉的见证者,他回忆:“这个茶的研制,成本真的很高。2005年的芽头已经200元/斤了,阴天,5斤2两茶青能做1斤金骏眉;雨天,5斤半做1斤;晴天5斤做1斤。第一泡金骏眉是薯香味,现在已经固定为兰香,气味雅致了很多。就是江总不停地在试验,改进工序。2006年的茶青已经到了250到300元/斤,2010年是700元/斤,最贵的半个月到了750元/斤。”除了金骏眉,正山小种的价格也在涨,茶青的收购价平均都到了20元/斤,原料松木也在不断涨价。“松木都要去黄坑买,今年1立方米松木卖到了800至1000元,我们算过,平均做1000斤干,要用8000多斤松木”。

梁骏德和胡结兴一直是金骏眉工艺的负责人,2008年4月梁骏德离开自立门户后,胡结兴就挑起了大梁。同事们取笑他,一到茶季就忙得“用风油精洗脸”。他自己说没那么夸张,但每年茶季三个月下来,“起码瘦4斤以上”。茶师梁骏德是一个微妙的话题,叶兴谓说:“算起来梁骏德还是江元勋的徒弟。”1991年,梁骏德从桐木锯板厂调入桐木茶厂,跟江元勋学做茶,1995年江元勋升任厂长后,梁骏德负责生产技术,1998年江元勋自己办厂的时候,梁骏德也跟了过来,一起过来的还有江进生、江进发、温永胜和胡结兴。当年一同打拼的人,只有梁骏德和温永胜离开了。江元勋并不愿多说这个话题,他说,各做各的茶,只要能把茶做好,都是好事情。

倒是陈贵宝很有些看不过去,带我们上山的时候,顺着话头也会说上几句:“钱是挣不完的,我现在每年工资和卖毛茶,总共收入十几万元,我也觉得很好了,挣那么多钱,对不起良心,有什么意思。”他家里的生活很惬意,家中茶山每年能收茶3000斤干,父亲自己做毛茶卖,妻子和母亲去年采芽头一共卖了3万多块钱,这是一种不用看表的生活,他领我们上山的那天,刚好遇到他的母亲缪伏莲上山挖竹笋,不到10米的山路,眼尖的陈贵

宝已经帮母亲找到了5个大春笋,晚饭有新鲜美味了。

等待陈贵宝的是马上就要开始的“收茶大战”,一点也不夸张,还是一部“谍战片”。茶青造假是金骏眉热的后遗症,收茶的人不仅要懂得看茶,还要懂得旁敲侧击、察言观色。“那些穿着皮鞋、骑摩托车来的,肯定就是拿外山芽头来骗人的。”麻烦的还有“抢茶青”,各路老板拿着现金在茶园里守着竞价,跟拍卖场也差不多了,“有的纯粹就是恶意竞价,把价格抬起来,收几天就跑了”。所以,如何辨别茶青,如何识别外山人,如何与正山范围的茶农维系长久而良好的合作关系,都是陈贵宝要花心思的问题。为人豪爽、人面广、人缘好大概是他能够担任这个职位的最大优势。“今年的?战争?还是会很激烈的”,陈贵宝吐出一个烟圈,很有些大哥的气势,茶农的幸福生活,在他这里才刚刚开始。

孙连泉现在不怎么来桐木了,叶兴谓说,他看中了更为偏颇的坳头,还在云南找了一片地。金骏眉带动的桐木迅速发展,也让叶兴谓有些担心,茶叶贵了,农民富了,汽车多了,新房多了,空调也进山了,对茶农的生活的确是好事,可是原生态和现代化之间的利弊到底该怎么衡量?其实他也明白,任何一个原生态基地都差不多,经济利益的拉动,必然带来微妙的变化,关键还是度在哪里,而这显然是需要桐木与武夷山共同来完成的长久课题。

老阎的正山小种缘

自2003年起,每年老阎都会在武夷山住上2~3个月。老阎列举了那里吸引他的三个要素:山水、茶、人。

老阎喜欢玩,擅长神聊,有北京侃爷的气质。在他的寓所里,除了一间专门的茶室,还有另外两间屋里展示了他收藏的相机和飞机模型。无论你驻足哪里,他都会滔滔不绝地开始讲他的藏品故事。一旦泡茶,老阎又变得出奇地安静,房间里只能听到银制烧水壶中水滚的声音。

老阎为我泡的是金小种,它比武夷山的特级正山小种还要再高一个等级。从干茶看,芽头数量更多,条索状的嫩叶也更细小。老阎提着银壶,将水贴着盖碗的杯壁,缓缓注入杯底的茶叶,很快又将鲜亮的茶汤倒入白瓷云杯中。待我开始品尝,老阎才解释他的冲泡方法:这样温润的方式,可以慢慢唤醒茶,桂圆香气也就散发得柔和缓慢;而高冲倒水,就好比将熟睡中的孩子猛然拽起来,香味一下子溢出,整个气场会兴奋起来。我听说老阎也会玩茶:一个盖碗,一泡茶,20个杯子,要保证第1杯到第20杯,汤色一模一样。这考的是对茶的了解,第一汤的时间把握非常重要。老阎却一直没有为我表演。他说:“练一个星期你也会。还是老老实实喝茶吧。茶怎么能成为道具呢?”

老阎说他第一次接触武夷山的正山小种,是在2003年。其实,他喝岩茶还要更早些。1996年老阎应邀去武夷山参加一个与航空旅游有关的会议。“会场里坐了十几个旅游界的人士,市政府特批了一泡从那6棵大红袍树上加工制成的茶叶,招待人员把水沏上,就有事急忙出去了。我和3个同伴趁机把茶具和茶叶都拿走,结论是这个茶耐泡。”老阎说他当时对茶的了解还是一张白纸,所以形容不出那次难得的体验。2002年,他为好茶的朋友送钱去武夷山买茶,依然没机会上山。“因为山下是旅游区,山上是自然保护区,有哨卡阻拦轻易不能进。”2003年,老阎托关系拿到了批条,上山便受震撼了。“山上的空气是

甜的,水也是甜的。我们就像羊吃草一样,趴在地上贪婪地吃着野草莓。”老阎住在专家楼里,旁边的楼中还有几个高校生物系的学生。“他们需要采集标本,于是晚上在院子里拉上一块白布,在后面架个灯泡,不一会儿白布上便趴满了各式各样的虫子。你见过手掌大小的蛉子么?我拿根枝子点它的脑袋,它?咔?就转过来,露出两颗牙。”

第一次住在山上,房间四周鸟鸣的高低婉转,窗外猴子的奔腾翻越,以及山间烟云的浮动变化,老阎说,他被这自然美景迷住了,几天才缓过神来,去看如此造化下长成的正山小种的茶树。“很多人脑海中的茶园,是江南的茶园。我们管那个叫非生态茶园,除了天与地什么都没有,机器就能完成采摘,这种茶园出产的茶只有土和雨水的味道。武夷山上的是生态茶园,茶树毫无规律地东一丛,西一簇,其他植被给它们遮阳、挡风,循环整个气场,茶叶的香是环境的香。哪个山头的茶你能喝出来,一片竹林附近肯定是竹叶清香。”

机缘巧合,老阎被朋友带到了元勋茶厂。“当时山上除了这家茶厂,只有另一家叫做桐木茶厂,历史更早。”老阎在这里喝到了元勋厂的正山小种。“他们告诉我,这种茶汤的味道就好像桂圆汤,可北方人哪里喝过这个?后来我去了用来给正山小种加温萎凋的?青楼?,才知道这是松木燃烧产生的松烟味。”老阎让我去闻金小种的干茶、杯盖、泡过一壶水的湿茶及茶汤,松烟的味道很明显。“有人也会拿别的地方产的红茶到这里来熏松烟,这种茶闻着香,但一泡水之后味道尽失。而在武夷山上,即使像在自然中萎凋的金骏眉,也有淡淡的松烟味。家家户户烧松木,万物生长都呼吸着松烟的味道。”

2003年,元勋厂的制茶师傅是梁骏德。“先入为主吧,要是第一次喝的不是老梁做的茶呢?会不会像现在对于正山小种,我只认?梁骏德?3个字?”老阎对我说,“梁师傅技艺高超之处,都是我观察着总结出来的,他不善于语言表述。我总问他:?你和他们做茶为什么不一样??他就一句话回我:?搞不清楚咧。?在我看来,就是每道工艺的火候把握太微妙了。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每道工艺都做完美,最后的结果却不会完美。因为工艺之间需要衔接过渡,要在这段时间中,留出让茶叶继续完美的空间。闻一下香气就知道发酵程度,试一下叶片的弹性,就知道揉捻有没有完成,这就是老师傅的功力。”

老阎接着为我冲泡了同样出自梁骏德之手的两泡茶,分别是2007年的金小种和2003年的正山小种特级。“你会说,这两个相比,必然是2007年的胜出。但实际不然,两者各有各的好。2007年的金小种,芽头多,自然香气就高;2003年的正山小种,香气淡些,但是品饮起来,味道要更润更甜。2007年的金小种,到了第三、四泡,汤色会减淡;2003年的,则可以保持汤色稳定。前者就像一个年轻气盛的运动员,用200米冲刺的速度来跑5000米长跑,只能越跑越慢;后者则经验丰富,可以基本保持匀速。两者实际谁也不逊色,说明了制茶者经验带来的稳定品质。”

因为武夷山的山水之美,也是和梁骏德这样茶师之间的感情,老阎自2003年起每年都要去武夷山待上2~3个月。老阎在北京有自己的公司,交给别人去打理,已经没有生计之忧。他在上世纪90年代做过民航杂志的摄影师,2000年之后,他有个计划,想要故地重游那些祖国的边边角角,重新拍摄那些人物,可没想到他们中大部分已经不在当地。就在失望的时刻,武夷山和茶出现了。这里面可研究的东西太多,让老阎整个身心全都扎了进来。老阎的柜子里有全部近10年来,每一年梁骏德做的正山小种的茶样。“我想看看如果茶师的技艺稳定,究竟还有什么因素,导致了正山小种质量的差异。”结果老阎发现了条“自然规律”。“武夷山上有一种红豆杉,是一种第四纪冰川留下的古老物种,上面结的红豆是软的,很甜,我们总是拿来泡米酒。红豆一般11月份来采,结得多,第二年雨水就丰

沛,收获的正山小种泡出茶来茶汤浑浊,有雨水味,品质不佳。”老阎收集每年的红茶,也有特别原因:“打开每罐的时候,我都能想到那年收获茶和制茶的情景,还有茶师在好茶出来时的快乐。”

老阎淡化了有关金骏眉的往事,虽然他和梁俊德都是事情的主要参与者。他拿出了第一泡金骏眉的茶样,上面的标签写着这样几个信息:日期:2005年6月8日;重量:140克;名称:正山骏眉;备注:首研古法。这些信息构成了老阎所知道的金骏眉诞生时的故事,其中的每一项又都充满了争议。只是说到第一泡金骏眉的味道时,老阎的眼睛发亮:“干茶就可以闻到蜜味儿,是武夷山特有的冬蜜,来自那些冬天山上吐蕊的植物。这种蜜略带一丝苦味。”

老阎觉得,金骏眉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在他2003年刚刚上山的时候,有人把正山小种的茶树砍了,改种毛竹,因为出口的经济价值高;山上的年轻人都去山下的旅游区当导游和出租车司机了,茶树管理处于一种自然状态。而本来产量不高的正山小种红茶,用做出口的只是其中的四级和五级,给国外制作茶包做拼配的原料。“金骏眉的横空出世,首先就让人们了解了正山小种这种红茶,接着又带动了整个红茶产业,让红茶在国人心中,不再是?低档、小众?的印象。”

但金骏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老阎的饮红茶习惯。“因为嘴刁,所以会喝金小种。这是2007年时,我让梁师傅试着做的。也就是正山小种达到特级的标准后,再做进一步筛选。”老阎说他不想选择金骏眉,“武夷山保护区内茶树能长出多少芽头啊?我太知道金骏眉的数量”。这也是由于老阎看到了其中并不光彩的人事,“比如邻居之间,撕毁原来租种茶树的合同。我还听说有个老汉,清白几十年,有天把别人茶园的芽头摘了。还有那些无所事事的茶二代……”但这些都没能改变老阎对武夷山风土人情的看法。“快10年了,毕竟我是看着他们一点点发展起来的,他们做的我都可以理解。好人出好茶,这是我对武夷山能有好茶的基本看法。”说到这里,老阎又又开始盘算,想赶快逃离空气污染的京城,回归那片山清水秀的茶园。

当年轻人恋上红茶。

在六大茶类中,红茶因其历史文化和自身特性,最有可能在年轻人中形成品饮的潮流。

小衣说他几岁的时候,偷喝过爸爸的茶。“大概是某种绿茶,茶缸里的茶舒展起来占了缸子的2/3。我喝了一口,然后觉得昏沉沉的,以后再也不想碰茶。”直到2005年,小衣去参加印度麦卡巴里茶叶公司的一个时尚“派对”,他才发现茶原来可以是这种滋味。“当时我在为广告和一些歌手作曲,麦卡巴里辗转找到我,希望我能去现场做配乐。活动一共要推介四款茶。首先喝到的是印度阿萨姆CTC红茶调饮的奶茶(CTC是指茶叶在揉切工序中,采取压碎(Crush)、撕碎(Tear)和揉捻(Curl)的过程,CTC茶呈颗粒状),要知道,在此之前我只喝过奶粉冲的台湾奶茶。派对接近高潮,我大汗淋漓的时候,公司奉上了阿萨姆Orthodox和薄荷叶调的冰红茶;接着是印度大吉岭红茶,最后以带有佛手柑香气的伯爵茶收尾。那次的感觉很棒。每款红茶上场,我需要相应弹出合适的音乐,比如配合大吉岭红茶的是印度瑜伽曲。通过短片放映,我也知道了费雯丽出生于大吉岭富商家庭,宝格丽还有款大吉岭男士香水。我接受的是一套立体传播出来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