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官职教案icrosoft Word 文档 下载本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官职》教案

常德市第七中学胡永红

一、教学目标

1. 由《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陈情表》等传记文探讨古人姓名文化常识和官职文化常识。

2. 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第一板块姓名文化

1、给名字找家。把下列四个选项的字填入横线上。

A . 孟坚 B. 子房 C.平子 D.籍 (1)项,字羽, (2)张衡,字

(3)班固,字。 (4)张良,字

小结常识一:古人姓名有姓、名、字或号。名和字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补充:名是婴儿出身后几个月后一般由父亲命名的; 字是20岁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名和字是有关联的。

号是一种别名,因此又称别号,一般是自己起的。帝王将相死后有谥号,谥号是根 据生前品德行为来定的,

2、连线题,是谁在和项羽说?(左边加横线词语全是指项羽) 臣与将军戮力攻秦。 范增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 刘邦 不然,籍何以至此? 司马迁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项羽 再拜献大王足下。 项伯 唉,竖子不足与谋。 张良

小结姓名常识二:古人自称名,称人称字或尊称、蔑称。平辈间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 练习题:

3.根据以上常识,判断谁说话最谦虚?( D )谁最傲慢?( E ) A.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羽 B.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王勃

1

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李陵 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 E.且相如素贱人。——廉颇

小结姓名文化常识:(1)古人姓名有姓、名、字或号。名和字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2)古人自称名,称人称字或尊称、蔑称。平辈间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

第二板块官职文化 古代官职分为君与臣。

4.填表题。根据你的常识,你觉得在哪些方框中填入“大”字。 生 皇 后 嫡长子 其他儿子 封王的机率 大 大 立太子的机率 建储的机率 大 大 嗣位陛位的机率 大 妃嫔生的儿子 5.填空,在横线上填入“大”或“小”字。

“昭帝既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苏武传》)”汉昭帝是汉武帝小儿子。 填动词: 夺 项王天下必沛公也。(继 、夺) 小结常用识一:帝位一般由皇帝嫡长子继承。

6.选择题,下列谁做官的途径与其他三人不同。( A ) A.苏武——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B.张衡——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C.李密——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蔺相如——臣蔺相如可使,……拜相如为上大夫。

小结常识二:汉以前选官制一般是世袭制、察举制。补充:隋朝开始科举制。 7.填表:

2

院试 县试 各省举派 省城 中央特派 会试 礼部 宫殿 考场 主考人 参加者 钦差大臣 皇帝 贡士 童生、儒生 生员、秀才 举人 举人 贡士 中考名称 生员、

8.排序,下列三句话中的三种官职按离皇宫的远近排序。 (1)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 (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排序:(1)>(3)>(2) 9.给官职分类

(1)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4)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地方官有:( ) 中央官有:(

小结常识三:古代官职有中央官和地方官,两者可以调动。中央官以皇帝为核心的三公九卿(隋以前),或三省六部(隋以后)。 补充:①.填空,三公: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②将六部填在相应的位置。

10.给下列句子中表官职升贬调辞的词语画横线,并解释该字。 (1)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授予官职) (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提升)

(3)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 (4)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转任)

(5)所居之官则积年不徒,自去史职。(提升)(离开) (6)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升) (7)出为河间相。(离开朝廷)

(8)上书乞骸骨(辞官。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小结常识之四:常见官职升贬辞的动词:举、除、拔、 擢、 拜、转、徙、去、迁、出、乞骸骨、 致仕、移疾。 总结知识点。

第三板块:找规律,寻方法。 11、综合练习:

3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顼是( D )(3分) A.补、授、擢均为古代官员的任命方式,补:补充空缺官职。授:授给、给予官职。擢:在原官上提拔。

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中进士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C.谥号、古人死后,朝廷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及其它有名望的人,谥号由朝廷赐予。有美谥、恶谥之分。

D.经史:“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如《四书五经》;史,即正史,是由皇帝钦定的,以纪传体为体例的二十四部史书,如《资治通鉴>>等。

错误类型:解释不当

解题方法:知识迁移法、排除法。

史:除正史外,还有一些有史料价值的野史。如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宰相:文中是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B.朕,文中为皇帝自称。“朕”原为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号:别号,指人名字以外的称号,一般是长辈起的。如欧阳修号醉翁。

D.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以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长官为兵部尚书。

错误类型:偷换对象。解题方法:审察对象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成。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分析,偷换概念,应嫡长子) 错误类型:扩大范围解题方法:找实例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D)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