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下载本文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课前10分钟循纲忆知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

┄┄┄┄┄┄┄┄┄┄┄┄┄┄┄┄┄┄┄┄┄┄┄┄┄┄┄┄┄┄┄┄┄┄┄┄┄

(1)国家及其根本属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国家性质及其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国体)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我国的国家性质及其本质 我国的国家性质

(3)我国的国家性质

①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特别提醒] 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②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③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特别提醒]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公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享有的民主,而不是全民享有的民主。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①必要性: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庄严地载入我国宪法。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第一,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第二,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人,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②新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

[学法指导] 运用概念比较法,加深对国家性质的理解 ┄┄┄┄┄┄┄┄┄┄┄┄┄┄┄┄┄┄┄┄┄┄┄┄┄┄ (1)民主与专政

①区别: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就是依靠暴力实行的阶级统治,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内部。

②联系: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民主与专制:是根本对立的两种国家制度,要么是民主制度,要么是专制制度。专制制度是对民主制度的根本否定,其突出特征在于,在统治阶级内部,权力高度集中在个人手中,实行个人专断。专制不等于专政。

(3)公民与人民: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比人民的范围大,公民包括一国的全体社会成员,因而也包括人民;而人民不包括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

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2012·广东卷·T27-③)(× )

理由: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

2.民主是一种与个人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这个“多数人”是指全体国民中的多数人(2008·全国卷·T16-B)(× )

理由: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个“多数人”是指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而不是全体国民中的多数人。

二、选择题常考点

[典例1] (2011·江苏高考)2011年4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在中国人大网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人大常委会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解析] 选A 解答本题时抓住题干的限制性条件“根本原因”,即可选出A。题干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B不选。C是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意见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不选。D不符合题意。

[典例2] (2012·四川高考)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该修正案首次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强化了证人出庭和保护制度,还在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等方面作出了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的重大突破。该修正案的通过( )

①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②削弱了国家惩罚犯罪的职能 ③保障了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 ④提供了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 选A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增加的条款,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①正确;完善相关制度、程序和措施,有利于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③正确。该修正案并没有削弱国家惩治犯罪的职能,②错误;④与题意无关。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表现 权利广泛 广泛性 主体广泛 内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制度 真实性 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法律 我国至今已制定了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一千多件 物质 公民选举所需经费均有政府开支;在选举期间,国家掌握的报刊、电视、广播等都为选举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 实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深化理解]

┄┄┄┄┄┄┄┄┄┄┄┄┄┄┄┄┄┄┄┄┄┄┄┄┄┄

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内在要求。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得到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得到保障。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学法指导] “关键词”区分广泛性和真实性

┄┄┄┄┄┄┄┄┄┄┄┄┄┄┄┄┄┄┄┄┄┄┄┄┄┄

广泛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享有政治权利的主体:“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等。材料中出现这些关键词时,大都指“广泛性”。

真实性:“制度保障”“物质保障”“提供物质服务”“制定法律”等等。材料中出现这些关键词时,大都指“真实性”。

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及农村低保标准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政治保障(2013·福建卷·T25-A)(× )

理由: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及农村低保标准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