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 - 图文 下载本文

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赖金雄)

(2016-02-16 23:02:47)

转载▼ 标签: 分类: 董氏针灸 董氏针灸

董氏奇穴 赖金雄

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

针灸经验

董氏第一奇穴———灵骨,大白

(明医网摘录自《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赖金雄编著)

灵骨,大白为吾恩师 董公之第一大奇穴,现就个人临床二十年心得,不揣愚陋,作一简介,以飨读者。要用董氏奇穴,第一个步骤,当然须先明位置,第二明穴性,第三须有正确的诊断。如能将前三点了然于心,那么用起来就可得心应手了。

一,位置(略) 二,运用

以上就吾师原著录述,今就个人临床所得,简述如下:

(1)用于坐骨神经痛:灵骨,大白常两两合用。所谓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医者请特别注意这“肺机能不够”五字,我们董派学生,从掌诊上可以很轻易的从董氏掌诊上看出来肺机能不够,但未入董氏门者,请将中医脉诊应用就可以了。只要病人右寸虚而无力,这样的病人若有坐骨神经痛,一针下去,马上见效,不必拘泥于十四经之经络流注,将病分分为胆经,膀胱经,或肝经,肾经...等等。记住,只要“肺机能不够”,这是董师临床之真决。

(2)各种头痛:主要运用于各种偏正头痛。但要注意,此处之头痛,必须是肺经或大肠经引起者,因为气虚,气逆,皆足以治病,当然是右寸过于浮大或过虚,若掌握此要领,无不针到病除。

(3)应用于咳嗽:本病若风寒风热皆足以引起,临床上,只要不是急性扁桃腺炎引起者,皆能立刻奏效,尤其是脾胃气逆引起者,真是混如“汤泼雪”。记住,右关脉浮大,右关为脾胃之诊处,但脾胃之邪上逆,肺金受影响,能不咳那才是怪事,但是,只要针上那么两针,二十分钟后,就可以不咳。此外伤中气之咳,不必讲脉,针之即愈。

(4)心脏病:若脾胃胀气,则横膈膜受气之挤压必略上升;横隔膜上升,则胸腔之压力必增高;胸压增高则心脏受压迫,能不胸闷心跳心慌乎?如此之病,很多医学博士无法治之,但董师却谈笑间,病去人安。记住董师妙决:病人腹胀而右关脉浮大者,针之神效。 (5)耳鸣耳聋:本病我们的庄师兄,临床最多,只要诊断是肺或大肠之病,不论气逆或气虚,无不著手回春;但临床上,以气逆的收效较快,而气虚的余用驷马而获安。记住若肾虚引起者,当酌配补肾穴位如肾关,复溜,太溪等,以收速效。

(6)四肢扭伤:不论伤手伤足,灵骨,大白与四肢穴加倒马(加三阴交),无不立刻收效。此处外伤,不必论脉,左治右,右治左;或四肢倒马用对侧,灵骨大白用同侧,皆可。

(7)肠胃胀气:本病在临床上常见,只要右关脉浮大,即可用之。针后肚中如响,此为欲矢气之故,请走远点,味道不太好。

除了董氏掌诊或赖金雄师兄介绍的肺机能不够的脉象外,也可以用骨科检查法,即问病人用力咳嗽,擤鼻涕,或用力大便时,会不会产生从腰到腿的坐骨神经痛,若会,也是肺机能不够的坐骨神经痛的一个佐证。

是的,在西医的骨科检测里,称之为Dejerine's Sign(很抱歉,不知中文的翻译)要求病人咳嗽,擤鼻涕或用力向下如用力大便般来做测试。其中用力向下如用力大便般的测试,又叫做Valsava's Maneuver(仍不知中文翻译)。如果病人做以上测试时,会产生放射性的痛到肩膀或上肢(尤其到小臂或手),是因增加增力到颈椎。如放射性的痛到腿部(尤其到小腿或脚)),则增加压力在腰椎。代表了颈椎或腰椎有所阻滞(a space-occupying lesion),诸如椎间盘退化,骨刺,或有肿瘤等等。从中医而言,肺主气,即与这个骨科测试相合。再举例,有过便秘的人都知道,当便秘严重时,一次大便下来,几经

向下用力,都会有气虚脱的感觉。故Dejerine's Sign是肺机能不足坐骨神经痛诊断的一个佐证。

由此,灵骨大白主治许多痛症,为董氏针灸最重要的组穴(倒马穴)的道理,亦可推知。而灵骨大白两穴对应到掌侧的重子与重仙穴治背痛(尤其膏肓痛)的机制,也就更为明白了(咳嗽也会激发背痛)。

董氏奇穴“小节穴”治疗踝关节扭伤疼痛最有特效,屡用屡验,极少失手。 体表位置:在手掌大鱼际赤白肉际线上,第一掌指关节结合处那个点即是。

针刺方法:取健侧穴。用1寸半——2寸32#毫针,从该穴进针,针尖朝向腕横纹中点,进针约1寸——1寸半,得气为度。行针得气的同时,令患者活动踝关节,施动气针法,收效出针或留针半小时。

曾治澳门林医师之子,16岁,右踝关节扭伤3个月,疼痛,活动不利,右踝关节呈明显硬性肿大,口服、外洗中药及理疗,未见显效,依上法施针,第3天即见右踝关节硬性肿大消失大半,疼痛明显减轻,继针3次而愈。见者程奇。 董氏奇穴特效治疗胸痛

大家都知道“心胸内关谋”,内关,覃中等治疗胸痛好用吗?或效或不效,或效速或效迟。董氏奇穴四花上穴或足三里直刺三寸,可止胸痛于顷刻!适应证各种原因所引起之胸痛,如若不信,盍不一试?

其实四花上穴对胸部疾病有特效,大家平时用为什么效不著呢?关键在于针刺深度,一定要达到3寸,兹再举一例。一胆石症患者,多发性小结石,左侧(非右侧)胸胁部顽固性胀闷不适,多方治疗无效,查心电图正常,胃镜正常,为之刺四花上穴,当时胀闷不适感消失,留针期间胸部有气流蹿动感,病人自述就像跑步一样。一次治愈以治病为是,不以炫技为是!我一般取双侧,临床效果奇快奇好!

李梅村教授有三针消痛方

李梅村教授有三针消痛方治疗颈、肩、背部之病症及疼痛等效果显著。 取穴:后溪透中渚,列缺、阳陵泉。 功效:疏筋利节,通经活血止痛。

用法:后溪穴透刺中渚,列缺穴与阳陵泉针尖逆经刺入,针刺深浅视患者体形而定。针刺得气后,嘱患者活动针之部位及疼痛处,活动范围以患者舒适或能忍受为度,这也叫作患者自我行针候气。最好是自觉针感达患处效果更佳。留针15~35分钟,1日1次或隔日1次,5~7次为1疗程。

坐骨神经痛——“四花穴”针刺治验

[取穴]主穴:四花穴(膈俞、胆俞)。配穴:环跳、丘墟、阳陵泉、承山、风市、承扶、命门、54次髎(均患侧)。

[方法]患者俯卧位,尽量放松腰背部肌肉,穴位常规消毒后,取26号6寸长毫针,先垂直快速刺入膈俞穴皮下,得气后将针向下透刺至胆俞穴,边推进边捻转,使针感沿足太阳经脉向下传导至腰骶、臀部。然后根据疼痛部位,局部选配穴,用26号2.0-3.5寸长毫针针刺,得气后行提插手法,使之产生明显的酸、麻、胀或沿经传导的针感,留针25分钟。起针后,再在疼痛明显或压痛点处,施以闪罐或走罐术,至局部皮肤红润、温热为佳。疼痛重者每日针治1次,疼痛减轻后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疗效]本组共303例子,痊愈249例,显效37例子,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8.3%。

[医案]张某,男,36岁。因晚在工地办公受凉后,发生左腰、臀、大退后侧、小腿外侧至足后跟持续性酸胀、疼痛半月余,近日来症状加重,影响睡眠。腰骶椎正侧位X线摄片,以及血沉、抗“O”化验均无异常。查体:患者行动困难,需要人搀扶,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验阳性(20°),环跳、阳陵泉、踝点等处有明显压痛,舌淡暗,苔薄,脉弦。诊为左侧坐骨神经痛。治疗以长针透剌四花穴,配刺环跳、丘墟,25分钟后起针,继施走罐术,术后即感疼痛大减。又如法治疗6次,症状、体征全部消失而告痊愈。

[按语]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痹证有瘀血“,说明经脉瘀阴不通为坐骨神经痛的病理变化基础。因其疼痛多在下肢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循行线上,所以选取膀胱经、胆经的腧穴予以治疗。四花穴位于膀胱经上,其中隔俞是八会穴之一“血会”,针刺之可直达血所而起到活血祛瘀通经的作用;胆俞是胆腑之输注之处,肝与胆相表里,针刺之可疏调气机以行气活血消滞。二者配合,并施长针透刺,可使气行、滞消、血活、瘀祛、痛止;同时,再辨证选项用这两条经脉上的有关局部腧穴,并辅以拔罐术,从而较快地疏了经络气血,达到了“通则不痛”的目的,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治療坐骨神經常用董氏奇穴

1、腕順穴、三叉三穴、中白穴、外白穴、三河穴等區域 2、明黃穴、其黃穴、天黃穴道(上三黃穴) 3、靈骨穴、大白穴

4、大腿後側(委中上下左右區段,整條後側)青筋點刺放血 5、耳針,由臀穴扎向坐骨神經穴 6、八關三穴、八關四穴 7、上曲穴、下曲穴、肩中穴 8、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 9、針玉火穴、中白穴,配合腕順穴 10、三河穴 11、木魁穴、木科穴 12、骨關穴、木關穴

13、人士穴 反后绝穴治验一则

前些天治一患者,女,75岁,主诉:肩关节疼痛年余,与以肾关针刺4次,症状基本消失,但遗留一症状,不能后伸,针刺反后绝穴2次,症状消失,疗效之佳,不可思议。此患者呈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反后绝穴治疗肩关节疼痛不能后伸效果明显。 灵骨下一寸.拇指本节之前凹陷中,赤白肉际摸之有凹处取穴.下针深4-6分.留针30分钟.主治:肩背痛.

取健侧的第一掌指中点尺侧(手背)[董氏奇穴---反后绝穴]进针.透鱼际.再取掌面第一掌指关节纹头)[董氏奇穴---小节穴]向碗横纹中点透刺 反后绝穴 这是董氏奇穴里的密穴 。

在灵骨下一寸二分,靠拇指边针深 四到六分。有简称反后的 董氏奇穴针法临床应用验案

偶得董氏奇穴一书,发现其中穴位精辟。简单。

1 正有一个偏头痛的病人,已经月余,痛苦难当!来求治,随给予针刺董氏奇穴 答拜 反后绝 重子 重仙四穴没想到奇迹发生,四个穴位扎完,疼了30多天的头,竟然不疼了!!!患者欣喜若狂!!!

2 一个坐骨神经疼的患者,疼了有10来天,平素吸烟,每天清晨咳嗽,根据症状,处方:灵骨大白 中白 上白 腕顺一 腕顺二 ,也是奇迹,一次治愈!至今有15天了。 3 手解穴 可以解除针灸后由于气穴错乱造成的浑身酸楚乏力等症状,下针即愈!!!

董氏奇穴值得我们特别是农村的基层的医生们学习使用!希望有志力于事业发展的仁人志士,能够联系董氏门人,在国内开办《董氏针灸》的培训班,让这个医林奇葩盛开,并结出甜美的果实!!!

陈某某,女,38岁,落枕两天,又连续用电脑,颈部疼痛加重,左右旋转障碍,头后仰疼痛加重。查体:颈3、4、5棘突向右旁开1寸处摸到硬条索压痛。 取穴:同侧正筋、正宗

1.5寸0.30mm毫针直刺1寸左右,间歇动留针,留针30分钟,正筋穴因针身穿透跟腱,针下比较沉紧,留针期间可不用运针。

留针期间,患者配合颈部运动,症状逐渐缓解,治疗一次,颈部疼痛完全消失,活动自如。 第二天晚上电话随访,诉颈部已无任何不适感,活动自如。我要求她明天再做一次以期巩固。

看来董氏奇穴,真有奇效,至少正筋、正宗治颈椎病的确有效。 附定位:跟腱后正中线,与内外踝连线之交点,取正筋穴, 正筋穴上两寸,取正宗穴。

针法:俯卧位,足踝露出床边,踝下垫一小枕头,让踝部完全放松。

直刺,刺正筋穴时,针身穿透跟腱抵骨。跟腱非常坚韧,要小心用好着力点,凭针感稍缓进入,可以不痛。

患者是一位对针较敏感怕痛的人,我也是第一次打这样的穴位,但是没有引起患者的任何不适感。

类风湿董氏奇穴下三皇特显功效

董氏奇穴下三皇: 天皇副穴(肾关)、地皇、人皇 位在小腿内侧沿脾经分布

天皇副穴(肾关)的位置在阴陵泉下一寸半,内踝上十寸半,又名肾关 人皇则相当于正经的三阴交的位置,内踝上三寸 地皇约为天皇副穴(肾关)与人皇的中点,内踝上七寸 天皇穴:膝下胫骨头内侧陷中处(阴陵泉微分处)

董氏火主穴的临床拾遗 穴位说明 火主

位置:第一、二趾缝上一寸五分至二寸处是穴。

主治:难产、肝病、胃病、痛经、子宫炎、高血压、子宫肌瘤、神经衰弱、脚软无力、步行艰难、骨骼胀大等。 针法: 针深五分至一寸五分。

运用:该穴亦即肝经之太冲穴,故治疗时可合并太冲之治疗范畴加以考虑。本穴与火硬合用,治疗阴部淋痛及妇科病颇效。据杨维杰经验,该穴与灵骨并用治疗手脚痛,远比开四关更佳,针刺一寸五分时,可斜向(透)涌泉部位,经酸用或麻电感向足底放射为宜,唯孕妇禁针禁灸。该穴点刺出血,尚可治疗脚掌局部疼痛、溃疡(可伍制污穴)。又,该穴治疗眶上神经痛极妙。笔者尝以此穴治疗腰扭伤,疗效亦佳。 火硬上一寸,火主骨胀大。 口眼歪斜症,难产心脏夸。 肝胃功能弱,手脚痛不差。 宫炎及宫瘤,当可锦上花。

相关资料

1.该穴治疗癔病性语言障碍,强刺激,3次内多可治愈。

2.李天荣用5号皮试针头,用1ML注射用水注入,治疗慢性咽炎51例,痊愈64,显效20,好转16。

3.杨云贵、刘大伟按压该穴治疗闪挫胁痛18例,痊愈17,无效1例。

4.石少伟、秦元兆按照同侧取穴治疗头痛160例,痊愈128,显效26,好转6。 概说

该穴亦即肝经之太冲穴,素问.咳论曰:“治脏着,治其俞。”五输穴之一,本经输穴,五行属土。肝之原穴。其调节和改善肝脏功能及相关脏腑功能有相当作用。故临床多用于肝胆疾病,神经精神疾病,以及眼病等,现在广泛用与高血压病。归纳如下———— 1.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遗尿,癃闭,淋病,阴缩,泌尿系感染;3.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咳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泻;4.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5.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胸肋胀痛;6.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淋巴结核;7.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

当然,我个人说的是简单了些,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临床时细心揣摩才能不断进步,穴不在多而在于精。另外,我希望每位朋友在转帖时请注明转帖,也是对医学的尊重,谢谢。

董氏奇穴木关穴临床体会

[穴位]:手掌於腕橫紋正中央下五分偏內側五分處。

[主治]:腰痛(特效)、心悶、兩脇痛、黃疸病、坐骨神經痛、腿痛、腹膜炎、 全身關節痛(特效)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

这是董氏奇穴中木关穴的定位与主治,此穴位于心经上,透过心胆相通(是杨维杰老师提出的五脏别通理论),可以治疗与胆有关疾病,治疗心悶、兩脇痛、黃疸病、治疗与胆经有关疾病坐骨神經痛、腿痛、在透过董氏对应取穴法手足逆对:手与髋相对,治疗臀痛特别有效此穴位于心经上,与肾经为同名经治疗腰痛特效。

董氏奇穴治疗腰痛一例

今天我学习了董氏奇穴的22部,看到灵骨.大白,配合起来治疗的范围很广,腕顺1,2穴配合使用,治疗骨刺有百分子百的效果.于是我就想治疗腰椎增生,效果一定不错.也正巧,今天来了一个"试验田"让我来种.

任玉强,男,63岁.以:腰痛以左侧为著半月余.为主诉来我处.自诉腰椎X光片示:腰椎增生,具体哪一腰椎不详.

于是取穴:右手灵骨,大白,中白,下白,以及腕顺1,2穴,下针后患者有针感了,我让他动腰部.

患者说:" 不可能这么快吧?"

我告诉他:"你试一下!"

"呵呵, 真神了,这么快就不疼了!"患者笑道.

这是我今天学习董氏奇穴的收获.我的试验田钟成功了!

今天照搬你的方法,用灵骨配大白治疗腰痛,果有卓效,

去年在奥地利曾以小节穴治疗一例踝关节扭伤病人,疗效明显,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董氏奇穴之神奇。

病人女,五十岁,七年前因左踝关节扭伤,一直疼痛至今。左足不能着地,不能双足行走,起坐均困难。

遂宗董氏奇穴之法,取右小节穴,刺向大陵,进针一点五寸深。稍作手法,即嘱病人左足踩地。未觉疼痛。于是叫病人走路试试。病人初似不相信能走路,但还是走出了诊室,未见任何疼痛。初走几步有些歪倒不便,但数步后即正常。 病人喜极而泣,抱住我跳起了慢四步。

董氏奇穴之神奇,有时是不能以常规思想来看的。其显效的机理尚需针灸同道进一步思考。

五虎穴临床应用

五虎穴是董氏奇穴中治疗:全身骨肿。根据杨维杰老师《董氏奇穴针灸学》赖金雄前辈《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还可治疗脚背痛,脚跟痛,腱鞘炎,手指痛,脚趾痛等应用极为广泛。

五虎穴的位置参考杨维杰老师《董氏奇穴针灸学》在此从略。现将杨维杰老师,赖金雄前辈的经验总结如下:

杨维杰老师:五虎一治手指痛酸,腱鞘炎,手掌痛。五虎三治足趾痛酸。五虎四治脚踝。脚背酸痛。五虎五治脚跟酸痛。五虎二作为五虎三,五虎四的倒马针。 赖金雄前辈:1五虎一五虎二治手指麻痛。 2五虎二五虎三治足趾麻痛。 3五虎三五虎四治足背麻痛。 4五虎四五虎五治足跟痛。 5五虎四五虎五配小节治足跟痛 。

6五虎四五虎五配中白,下白治内外踝痛甚效。 7五虎四五虎五配肩中治膝痛。

前些时运用杨维杰老师,赖金雄前辈经验治疗几个病例效果很好,总结如下:

病例1:赵某某,女,75岁,右脚麻1年余,其间经过中西医治疗未见效果,于是以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配合木斗,木留治疗三次麻木基本消失。

病例2:商某某,女,34岁,左踝关节扭伤10余日,表现为左踝关节,足背疼痛。以五虎四五虎五配小节治疗二次,基本痊愈。

病例3曹某某,女,60岁,右足背肿痛10余日,经过中医治疗(活血化淤类中成药)足背疼痛如初,而且越来越严重,以五虎四,五虎五治疗约10分钟,疼痛减半。留针30分钟,疼痛消失,后见到此人询问,自从那一次治疗始终没有复发,患者连连称奇。 体会:五虎穴董师原用于治疗全身骨肿,按此五穴之分布及主治 有全息意味属手足顺对法, ,配合动气针法,获效神速。董师在治疗疾病时,强调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贴骨进针治足跟痛效果尤佳。浅刺皮下治疗足麻木效果很好。五虎穴内涵[脏腑别通][体应针法][对应针法]理论体系。

运用董氏奇穴治疗半身不遂、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秘验

一.初诊病人首用木火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健侧取穴)。针尖向小指方向斜刺一 ~ 二分,针感为微酸疼痛。术前仔细观察寻找发青、发乌的点,找到后在此下针。 此穴一定要配合董氏奇穴的动气针法(后面有详解),注意本穴限用6分钟(董氏原为第一次限用五分钟,五日后限用三分钟,又五日后限用一分钟。后经我们计算每次限用六分钟。)特别要强调的是即使病人行动困难,也要由家属搀扶活动。

说明:木火穴只适用于早期治疗,对患侧运动有激发功能之作用,治疗后期不再用它,可改用健侧的小节穴也是配合动气针法。

木火穴本四穴现在我们只用除小指的123穴。此穴原为放血穴位,现在我们为了配合动气针法,把它改为针刺穴位。但我们如果下针在发青、乌的点上,起针亦可放出黑血数滴。 木火穴部位:木火一穴在手背食指第二節、三節間橫紋正中央處。 木火二穴在手背中指第二節、三節閒橫紋正中央處。 木火三穴在手背无名指第二節、三節閒橫紋正中央處。

木火四穴在手背小指第二節、三節閒橫紋正中央處。

动气针法具体操作:(1)先决定针刺穴道。(2)进针后又酸麻胀痛等感觉,即为得气。,然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患部稍微活动,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相引,达到疏导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出针。(3)如病程较久,可留针稍久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可令患者再活动患部引气,或不动亦可。(4)如病在胸腹部,不能活动,可用按摩或深呼吸,使针与患处之气相引,疏导病邪。

二.木火穴起针后,针灵骨穴、大白穴双侧(此二穴有调气补气温阳的作用),;一、二、三重穴(此穴有活脑部血液循环及祛风化痰之功效)。特别要注意的是以上几穴都有活脑部血气之功,所以针头针后在针本穴,可使头针之效果加强甚多。上几穴与补阳还五汤的功效大致相同。

如患者手指拘挛张不开,可对灵骨、大白行提插泻法,再针上白、次白、中白、下白。 靈骨穴:在手背虎口、拇指與食指叉骨間,即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接合處。與重仙穴相通。 大白穴:在手背面,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中间之凹处。 一重穴:在外踝骨尖直上三寸向前横开一寸。 二重穴:在一重穴上二寸。 三重穴:在二重穴直上二寸。

头针使用: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

三.有语言障碍的患者,用失音穴、上瘤穴、廉泉穴、外金津、外玉液穴。 注意:失音穴施术时,针尖向委中的方向平刺,针深5—8分。 上瘤穴针深不超过5分,过量会引起心中不安。 上瘤穴:在足底后跟硬皮之前缘正中央是穴。 失音穴:在膝盖内侧之中央点及其下二寸。

四.流涎不止者可用止涎五穴,由内往外斜刺2~3分。用法与木火穴相近。

结语:治疗治疗半身不遂、中风后遗症的方法是我老师多年临床总结出来的,我以倾囊相授,希望能够为我赢得一些积分权限,分享大家更多东西,我还会贴更多的东西,请大家关注,大家有什么问题请发信息给我,我会一一解答。最后引用恩师常教诲吾的一句话做结束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无定法,万法归宗,手中有穴,心中无穴,针法成英。

董氏奇穴的一点体会

我接触董氏奇穴有2年了,平时应用不多,可每次应用都有效.先谈谈我常用的,小节穴,位置我就不说了,适应病,踝扭伤,急性腰扭伤,膝滑膜炎(有积液有水的).动气针法10到15分钟.1到2次即可.滑膜炎要5次左右.这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可能大家都会应用

.肩中穴只针一次的病例

1,初学董氏针灸时正好回老家,一堂婶,32岁,生二胎7个月,自述下蹲、坐起需手扶旁物,说可能是月子里无事常将脚伸到墙上(都是土墙,很潮湿的)而引起,身高1.55。体质一般,随用0.3x40针,入肩中穴约25mm,稍作捻转,令抬腿活动,膝部没有什么感觉。后留针约25分钟,中间行针一次。原来还说怕针的,这次感觉到一点也不痛。第二天问之,“不痛了”,真有点不信,半年后回老家问之,未痛,一年后询之,未发。 2、同事之母,65岁,由同事领来,自述上下楼梯膝痛,有时走路走不巧时也痛,身体略胖随用0.35x50针,入肩中穴约30mm,稍作捻转,令抬腿活动,说膝部有点感觉。后留针约25分钟,中间行针一次。说一点也不痛。第二天同事出差,其母也未再来。心里还想,真是的,不好的话也得来啊,你病有多长时间了啊,哪有一招就治好的,这招不行咱再换招啊。过了三月的时间,因坐骨神经痛又来,问起膝痛之事,说“真好,就那一次就不痛了”。

3、儿子的幼儿园老师,30岁,经常膝痛,上下楼梯痛甚,常常因此提心吊胆。针肩中,并针其他配穴,还在四花中附近刺血。只一次,后来问之,无效。

4,80岁老人,膝痛,经常贴风湿膏,和自己知道的能治膝痛的膏药。不愿老人痛苦,只取肩中一穴。针一次,当时也没有感觉,无效。

董氏奇穴法在临床应用中确有奇效。以下是近来的临床实例:

1、患者 奥诺尔加拿大人教师,患左侧足跟痛一年以上。多方治疗而无明显效果。即应用董氏奇穴五虎-五,刺其右手,得气留针30分钟。两天后,患者来感谢,云其疼痛大减,而称叹针灸神奇。又两次基本痊愈,遂后其夫人来学习针灸。

2、学生赵某针灸科实习,下班后打篮球不慎扭伤右踝关节,局部肿痛不敢着地。当晚其同学予刺右踝解溪、丘墟、照海,针后疼痛缓解,足可着地。但仍剧烈疼痛不敢行走。翌日,上班后求治,余令其同学刺其健侧五虎-四,针后穴周酸胀明显,而右踝立刻疼痛大减。30分钟后出针,行走已毫无疼痛,惟有胀感。当晚其同学又针局部腧穴一次,翌日行走自如。

3、学生陈某、刘某均患伤风,鼻塞流涕不止。均刺木穴,旋即止涕。

董氏奇穴“小节穴”治疗踝关节扭伤疼痛最有特效,屡用屡验,极少失手。 体表位置:在手掌大鱼际赤白肉际线上,第一掌指关节结合处那个点即是。

针刺方法:取健侧穴。用1寸半——2寸32#毫针,从该穴进针,针尖朝向腕横纹中点,进针约1寸——1寸半,得气为度。行针得气的同时,令患者活动踝关节,施动气针法,收效出针或留针半小时。

曾治澳门林医师之子,16岁,右踝关节扭伤3个月,疼痛,活动不利,右踝关节呈明显硬性肿大,口服、外洗中药及理疗,未见显效,依上法施针,第3天即见右踝关节硬性肿大消失大半,疼痛明显减轻,继针3次而愈。见者程奇。

关于\木穴\的应用经验介绍出来,以供您参考---- 【木穴】

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内侧。计有两穴点。 解剖: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肝神经。 主治:肝火旺、脾气躁。

取穴:当掌面食指之内侧,距中央线二分之直线上,上穴距第 二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二节横纹六分六,共二穴。 手术:针深二分至三分。 发挥:

●本穴位对于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感冒、手皮发硬等皆有疗效。

●本穴治疗手掌皱裂,手皮肤病尤具特效。以此治愈数十例富贵手,平均三至四次即愈。 ●本穴治疗鼻涕多,不论清涕浓涕皆有效,尤其感冒流涕可止于顷刻。 ●本穴治手皮肤病及手掌皱裂,以患侧为主。治其它各病以对侧为主。 ●本穴对外感风邪所致之皮肤瘙痒亦有著效。

●本穴具有清利头目,开窍疏肝的作用,位在食指上,亦系透过“肝与大肠通”(脏腑别通实乃气化相通,与开合枢原理有关)之关系治疗多种疾病。其治鼻病,一系经络作用,一则与疏肝亦有关。

●本穴与胆穴相配(均左右单取)治疗更年期妇女烦躁、易怒效佳。

●曾治一沙姓男孩,11岁,患者双手掌干燥,皱裂五年,每年春秋季节加重,手掌皱裂,出水,瘙痒,经用木穴(双)治疗4次,配合尺泽穴刺血治疗一次,手掌皮肤光洁如新,随访一年未发。

又:治疗多种慢性皮肤病(尤其是手上的皮肤病)特效配方---- 主穴:木穴配制污穴(左右交替取用)隔日一次.

配合刺血(根据皮肤病所在区域,循经刺瘀络出血).久病必瘀,治风先治血,血去风自灭.此之谓也.

还可在距皮损区1.5寸处,循经在皮下刺一到数针,针尖指向皮损区,针法与腕踝针相仿,无胀痛感.病在皮刺至皮,此乃董氏奇穴同气相求原理. 此法见效快,远效佳. 【制污穴】

部位:在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解剖:桡神经浅支。

主治:久年恶疮、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水不止,不结口。 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手术:以三棱针刺出黑血当时见效。 发挥:

●本穴治疗一切疮疡、刀伤、烫伤或手术后伤口溃疡出水,久不收口,仅以患侧制污穴点刺二次即见痊愈。

●制污穴顾名思义可制血中之污毒,可用治脉管炎、痤疮。

●有这么一个病历是我亲眼所见,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吴老师之女,14岁,左足内踝前创口两年不愈,红肿出水,经用多种抗生素及外用药物治疗无效。从台湾来北京攻读博士学位的邱雅昌师兄,经用制污穴点刺放血三次(每五天一次),痊愈,吴老师每每提起均啧啧称奇。

为母求救:

每年秋冬季双手掌皮下有脓包骚痒干硬脱皮致使鲜肉暴露疼痛难耐 用董氏奇穴木穴针治三、四次即愈。

如不会针灸,可每天将手用酸醋浸泡10分钟,每日三次,睡前也得浸泡一次,浸后任其自乾,连浸七天便能痊愈。

小节穴与五虎一离得远着呢!五虎穴在拇指第一节挠侧线上,远心端为五虎一,近心端为五虎五。而小节穴在大鱼际赤白肉际线上,第一掌指关节结合处,进针时用2寸的针,向大陵穴的方向刺1--1、5寸。

董氏奇穴治疗周围性面瘫

董氏奇穴针灸临证,尤重整体观念,任何疾病的治疗,均主张整体着眼,局部着(传统针灸亦是如此)。特别讲究在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下足功夫:最特效的穴位、形神兼调的针法、最佳的治疗时机,以期最大限度、最快速地激发调动整体的潜能,最定向最集中地冲击病灶,消除局部的疾患。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应对,可操作性强。 应金针渡世君要求,谈一下恩师杨维杰先生运用董氏奇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仅供参考——

原则:1、针灸早期介入,最好是刚发病即针灸。 2、远端取穴主治,局部少针,引导气机。 3、动气针法,形神双调。 4、刺络放血,活血利水消肿。

一、主穴:侧三里、侧下三里 杨老师有时也善用足三里、上巨墟、下巨墟,取双侧,针尖朝上,深针2寸半——3寸,大补阳明气血。久留针45分钟。 以上二组穴位可交替使用。

二、配穴:1、患侧迎香、地仓轻浅刺,为牵引针。

2、患侧医风深刺不留针,自然针法,引导气机。 3、伴流泪者,加木穴有佳效。

三、针法:1、动气针法:先针主穴,后取牵引穴。主穴行针得气的同时或留针期间,令患者不断做鼓腮闭眼动作。 2、刺血针法:主张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最宜刺血,有利于面神经炎症消退。另外,久治不愈的面瘫更宜刺血(久病必瘀、久病入络)。刺血部位:(1)患侧面颊内咬合线处见青黑色瘀络刺血;(2)耳后完骨穴周围,找瘀络刺血,亦可拔罐。每周刺血2次。

临床应用,当灵活化裁,参用其它方法,绝不可执一方而失圆活,此乃临床大忌。

董氏奇穴中的足三重治偏瘫有奇效

朋友得了脑血栓,左半部手脚不能动,我在网上学到了利用董氏奇穴中的足三重穴针灸治偏瘫,三个星期后,能站起来了,他本人和我都非常高兴。中风患者,除可用足三重,还可取木火,健侧的灵骨、大白、肾关等穴。

董氏特效奇穴——下三皇应用解析 天皇

位置:屈膝,胫骨内侧髁下缘,胫骨后缘和肌肠肌间凹陷处。 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糖尿病、蛋白尿、肾炎、泌尿系统诸症等。 针法:针深五分至二寸五分(沿骨缘下针)。

运用:本穴即脾经之阴陵泉。董氏常用此穴治疗心脏病,对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亦常用之。臂痛、失眠、颈项胸膂强紧亦有疗效。此外,因该穴功颤化湿滞、利下焦,故予阳萎、早泄、月经病、阴痛、腹水等均宜用之。而对于急性腹泻小腹绞痛极其特效。又,该穴点刺出血,治疗膏淋(乳糜尿)极验。 肾关

位置:天皇直下一寸五处是穴。

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精神病,眉棱骨痛、鼻骨痛、头晕。

针法:针深一寸至三寸。

运用:本穴为补肾要穴,凡肾虚诸症皆有显效,对于两手麻木疼痛,笔者素喜并取水全,疗效卓绝。对于肩痹尤具特效。此外,该穴用于多尿,夜尿极效,透过肝开窍于目,肾水以滋木理论,治疗眼球歪斜,飞蚊症(伍以正光1,正光2)极其特效。该穴之主治范围亦颇有争议,尝有医家直言谓该穴功能系著者言过其实,此言谬极。概言之,系其针法之误。如治眉棱骨痛,前头痛等症,针需斜刺而获效。直刺则多取胸闷胸痛,强心之效。又如医界传言,景昌奇穴无须补泻即能获效,皆谓手指部诸穴而言。若对大穴而言(即肌肉多处),

下针无针感,下针何益?下针而不行针,而难达到某些疾病的特殊疗效,皆谓著者妄言,岂著者之过?

注:正光1处于攒竹与鱼腰的中点;正光2穴处于鱼腰与丝竹空的中点。 天皇下一五,其穴是肾关。 共与倒马用,倒食并胃酸。 单用治癫痫,眼歪散光专。 鼻骨眉棱骨,疼痛亦不难。 头晕曾有名,精神贫血患。 地皇

位置:胫骨内侧,距内踝骨七寸处是穴。 主治:泌尿糸统诸症。

针法:针与脚呈四十五度扎入,针深一寸至二寸。

运用:本穴治疗诸如肾炎、糖尿病、淋病、阳萎、早泄、遗精、滑精、梦遗、蛋白尿、血尿、子宫肌瘤、月经不调、肾虚腰痛等均有显效,唯孕妇禁针。 内踝上七寸,地皇淋肾病。 与脚四十五,阳萎肢浮肿。 宫瘤蛋白尿,早泻遗滑精。 尿血经不调,肾亏腰痛禁。

本穴组在董氏奇穴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区区三穴,堪疗数十种疾病,若予加减变化,为治疗诸虚第一要穴。笔者尝以该穴组行自血疗法,不唯对上症极效,对习惯性感冒及提高自身免役功能堪称一绝(有医者不明注血剂量,不持进针深浅,不谓补泻迎合,而妄言笔者言过其实,奈何!

第四章 其他疾病

一、前后阴病

(一)睪丸炎

1.内踝到三阴交一带点刺出血(放血)。 2.针大间、小间、中间、浮间。 ③内踝至人皇一带点刺放血。

(二)尿意频数

1.肾关穴特效。 2.针海豹、木妇有效。

3.针马快水、下三皇、通肾、通胃,效果佳。

(三)浊淋〈乳糜尿〉

1.针通肾、通胃、通背、下三皇,效果奇佳。

2.马快水穴。

③针水金、水通效果亦佳。

(四)遗 精

1.针通肾、通胃、下三皇,效果奇好。 ②腰部肾区沿皮透穴,特效。

(五)小便出血

1.下三皇穴针刺有效。

(六)尿道痛

1.针浮间、外间穴。 2.马金水穴、马快水穴。 3.灵骨、火主穴。

4.云白穴、李白穴(可配下三皇)。

(七)小便癃闭

1.针天皇穴、四花上穴。 2.针下三皇穴。

3.针肩中、云白、下曲。

(八)龟头炎

1.针下三皇。

(九)阳痿早泄

1.针通肾、通胃、下三皇穴针刺(配水金、水通穴更佳)。 2.大敦穴、肾关。

*腰部肾区皮透穴,特效。

二、妇科病

(一)子宫痛〈经痛〉

1.针门金穴特效。

2.妇科穴、还巢穴、驷马中穴。

(二)输卵管闭塞

1.妇科穴特效。 2.配还巢穴更佳。 ③姐妹穴配感冒穴特效。

④腰部酸痛,可在疼痛部位点刺放血,止痛。

(三)子宫肌瘤

1.还巢穴、姐妹三穴。

2.在重子穴、重仙穴直线上点刺出血有效。 3.妇科穴甚效,配还巢穴更佳。

4.内踝至三阴交之间点刺出血有效。

(四)赤白带

1.还巢穴。 2.妇科穴。

3.姐妹三穴、木妇穴。

4.通肾、通背、通胃、下三黄穴亦可。

(五)阴 肿

1.还巢穴。 2.妇科穴。

(六)阴道炎

1.云白、海豹穴。 2.妇科穴。

3.火主穴、火硬穴。

(七)月经痛

1.门金穴特效。 2.木妇穴。 3.妇科穴。

(八)难 产

1.针火包穴,配灵骨。

(九)久年不孕

1.妇科穴特效。 2.还巢穴有效。

3.妇科、还巢穴左右交叉针刺应用效果最好。

(十)乳房肿痛

①心肺区点刺放血。

②阳陵泉向前一寸处,配三重穴,效果佳。

(十一)妇人阴道痒〈尿道炎,小便流血〉

② 针李白、云白立刻止痛痒。 ②马金水穴、马快水穴也可。

三、中风症

(一)中风〈昏迷〉

1.十二井穴点刺(放血)。

2.人中、内关、涌泉、太冲穴针刺。 3.正会、前会、后会、灵骨。

(二)半身不遂〈偏枯〉

1.针上三黄、灵骨、大白、中白穴特效。 2.九里穴倒马针特效。

3.对侧重子、重仙穴治疗效果很好。 4.肾关。

5.正会、后会穴。 6.五岭穴放血。

⑦背部2、4、6寸及膏肓线点刺放血。 ⑧后头区放血,可使脚部轻便。

(三)中风舌强不语〈失语症〉

1.针上三黄、正会、前会、后会、灵骨。 2.总枢穴四周点刺出血。

(四)四肢发抖〈帕金森症〉

1.肾关、复溜、明黄穴。 2.明黄、其黄、肾关穴。

3.上黄、正会、前会、后面、木枝穴。 ④后溪透劳宫,公孙透涌泉(左右对侧)。 ⑤三叉、八风、八邪(左右对侧)。

(五)中风手拘挛〈痉挛〉

1.针对侧重子、重仙穴有效。 2.曲陵放血。

(六)中风血压高

①后头区点刺放血,立可降下。 ②大椎及侧三里放血亦可降。 ③双灵骨,曲池丁字刺。

(七)中风后小便不禁〈肾中风〉

①三黄、正会、下三皇、通肾、特效。 ②马金水穴,马快水穴。

四、杂 症

(一)高血压

1.五岭穴(第四胸椎~第七胸椎两旁1.5寸,膀胱经线上厥阴俞、膈俞)、火云至土泄穴点刺放血。

2.委中穴青筋点刺出血。 3.四花中、四花外点刺出血。 4.中白穴有效。 5.耳尖刺血。

6.太阳穴刺血。 7.火菊、火硬穴。

(二)黄 疸

1.针上三黄穴。

②明黄、其黄配火枝穴。 ③再针隐白,脾胃两俞。

(三)糖 尿

1.针下三皇、通肾、通胃,效果甚佳。

(四)四肢浮腄

1.针下三皇和通天穴。

②针地黄、通肾、通胃效果甚佳。 ③浮肿区点刺放血。

(五)风疹块〈荨麻疹〉

1.天皇到人皇穴的在线、以及门金穴点刺出血,再针驷马、九里穴。 2.耳背点刺出血特效,再针驷马、九里穴。

(六)失眠症

1.下三皇穴配镇静穴效果极佳。 2.针大白、九里极有效。 3.耳尖刺血特效。

④神门、人皇、合吾特效。

⑤膝下、心、胃区、前头区点刺放血,特效。 ⑥镇静穴、下三皇、通肾。

(七)发高热

1.针大白穴退热效果极佳。 2.背部五岭穴点刺出血亦佳。 ③重魁穴、大白穴,效果良好。 ④大堆下总枢及下一寸点刺放血。

(八)酒 醉

1.刺耳环出血,配针素髎更佳。 2.火包穴。

③针上三黄,立可消胃气,再针灵骨立止呕吐。

(九)癫 痫

1.肾关、上瘤穴。 2.腕顺一、二穴。 3.金前上、下穴。

4.背部第3椎旁1.5寸金吉、金陵(肺俞、厥阴俞)点刺出血,治疗效果很好。 ⑤针上三黄、通天、通关。

⑥耳针、脑干、脑点、肝、肾配灵骨。 ⑦百会、前会、后会。

(十)昏 迷

1.神识昏迷:针地宗、火硬、正会、前会,五岭穴配用点刺。 2.火硬、火主。 3.十二井穴放血。 ④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

(十一)解晕针

1.针手解穴透下白穴特效。 2.针足之解穴针刺亦甚效。 *针地宗穴。

(十二)解经血错乱

1.针解穴有效。

(十三)感 冒

1.针三叉穴。 2.木穴。

3.五岭穴点刺出血能退热。

4.鼻塞时取侧三里穴甚效,针门金穴或木穴也能很有效。 ⑤针腑格三穴、灵骨、合谷。

(十四)失 音

1.针失音穴。 2.总枢穴点刺出血。

(十五)霍乱抽筋

1.四花中、外穴点刺出血,针博球穴。

(十六)脂肪瘤

1.针明黄、其黄穴特效。 2.针外三关穴有效。 3.四花外放血有效。

④点刺放出黄色,脂肪立即消除。

(十七)静脉瘤

1.在静脉瘤的上下静脉刺血。

(十八)血管硬化

1.委中穴点刺放血有效。

2.四花中、四花外穴点刺放血特效。

3.五岭穴(第4~7椎外傍1.5寸及3寸)点刺法特效。 ④后头区及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 ⑤膝以下青筋,点刺放血。

(十九)白血球过少

1.针其黄穴、肝门穴。 2.针木斗、木留穴。

*针八八部位、心、肝、肾三经。 *背部及后头区点刺放血。

(二十)红血球过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1.针肝门穴。 2.上三黄穴有效。 3.木斗、木留穴。

(二十一)白血球过多

1.三黄穴特效。 2.木斗、木留穴。 3.下三皇穴。

④针其黄、明黄、天黄。

(二十二)睡眠中咬牙

1.针四花下穴特效。 2.腑肠穴。 3.耳尖放血。

(二十三)疲 劳

1.针三叉穴可消解疲劳。 2.针鼻翼穴可预防疲劳。

③针八八部位、心、肝、肾三经。 ④背部及后头区点刺放血。

(二十四)皮肤敏感

1.驷马穴特效。

2.耳尖或耳背刺血特效。

(二十五)牛皮癣

1.驷马穴特效。 2.耳背泻血特效。

(二十六)青春痘

1.驷马穴特效。

2.耳背刺血特效。 3.背部刺血特效。

(二十七)干霍乱

①总枢穴,点刺放血。 ②委中点刺放血。

(二十八)小儿夜哭

①针胆穴。

(二十九)汗流不止

①反劳宫特效。

(三十)食物中毒〈或其他中毒〉

①分枝上下穴,配七里穴、九里穴,特效。 ②肺经驷马穴,配上三黄,效果佳。

一、前后阴病

(一)睾丸炎:1.内踝至三阴交一带点刺出血。

(二)尿意频数:1.针海豹、木妇特效。2.针马快水亦可。3.肾关尤具特效。 (三)淋浊:1.针通肾、通胃、通背。2.马快水。 (四)遗精:1.针下三皇。 (五)小便出血:1.针下三皇。

(六)尿道痛:1.针李白、云白、浮间。2.马快水。3.灵骨、火主。 (七)小便夜闭:1.针肩中,云白,下曲。2.针下三皇。 (八)龟头炎:1.针下三皇(加中极更佳)。 (九)阳萎早泄:1.针下三皇(配水金、水通更佳)。

二、妇科病

(一)子宫痛:1.针妇科穴特效。2.还巢可作配穴。 (二)输卵管闭塞:1.针妇科穴特效。2.还巢、木妇可作配穴。

(三)子宫瘤:1.还巢,姐妹三。2.重子至重仙直线上点刺,再针还巢。3.妇科穴亦特效。

(四)赤白带:1.针还巢。2.针妇科穴。3.针姐妹三、木妇。4.针通肾、通背、通胃亦效。

(五)阴肿:1.针还巢,2.针妇科穴。

(六)阴道炎:1.针云白、海豹。2.针妇科穴。

(七)子宫炎(经痛):1.针木妇。2.针妇科穴。3.门金穴特效。 (八)子宫病:1.针水曲。2.妇科穴。 (九)难产:1.针火包。

(十)久年不孕:1.妇科穴特效。2.还巢穴亦有效。3.妇科、还巢,左右交刺尤效。

三、中风症

(一)半身不遂(偏枯):1.灵骨、大白特效。2.九里倒马亦特效。3.对侧重子、重仙,效亦佳。4.肾关。5.正会、后会。

(二)中风(昏迷不语):1.正会、前会、后会、灵骨。 (三)中风舌强不语:1.商丘、正会。

(四)四肢发抖(帕金森症):1.肾关、复溜、明黄。2.明黄、其黄、肾关。3.正会、前会、木枝。

(五)中风手拘挛:1.针对侧重子,重仙有效。

二十二、难症

(一)高血压:1.五岭穴之(第四胸椎至第七胸椎两旁一寸半,膀胱经线上的厥阴俞至膈俞)火云至土泄,点刺放血。2.委中青筋点刺出血。3.四花中、外,点刺出血。4.中白穴亦有效。

(二)黄疸:1.针上三黄。

(三)糖尿病:1.针涌泉、下三皇(针向内斜刺)。口渴加针通肾。 (四)四肢浮肿:1.针下三皇、通天。

(五)风疹:1.天皇至人皇线上及门金点上放血,再针驷马、九里。2.耳背点刺出血特效,再针驷马、九里。

(六)失眠:1.针下三皇配镇静,效果极佳。

(七)发高热:l,针大白退热效果极佳。2.背部五岭穴点刺亦佳。 (八)酒醉:1.刺耳环出血,配针素髎更佳。

(九)癫痫:1.背部第三椎旁开寸半之金吉、金陵(即肺俞、厥阴俞)点刺出血,经过一个疗程即愈。

(十)昏迷:1.神识昏迷。刺火硬、正会、前会,并于五岭穴点刺。 (十一)解晕针:针手解穴,透下白,一针即醒。 (十二)解经血错乱:针解穴。

(十三)感冒:1.五岭穴点刺出血,热度即退。2.鼻塞取侧三里,一针即通。 (十四)失音:针失音穴。

(十五)霍乱抽筋:四花中、外点刺出血,针搏球。 (十六)脂肪瘤:针明黄有特效,2.外三关亦有效。 (十七)静脉瘤:痛的上下静脉放血。

(十八)血管硬化:委中点刺有效。2.四花中、外点刺亦有特效。3.五岭穴(四至七椎旁开寸半及三寸)点刺亦有特效。 (十九)白血球过少:针其黄,肝门。

(二十)红血球过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针肝门。2.三黄亦有效。 (廿一)白血球过多:针三黄有特效。 (廿二)睡中咬牙:针四花下有特效。

(廿三)精神疲劳:1.针叉三可消除疲劳。2.针鼻冀可预防疲劳。 (廿四)皮肤敏感:驷马穴特效。

(廿五)牛皮癣:驷马特效。2.耳背刺血亦特效。

(廿六)青春痘:1.驷马特效。2.耳背刺血亦特效。3.背部刺血亦特效。

董氏针灸治疗学(三)脏腑疾病

(2016-02-16 21:43:44) 转载

标签: 董氏奇穴

董氏奇穴处方学

董氏奇穴针灸学

董氏奇穴治疗学 董氏针灸

分类: 董氏针灸

一、心脏病

(一)真心痛

1.通关、通山。

2.在火包穴点刺出血甚为有效。

3.肘弯(曲泽、尺泽一带)点刺出血甚效。 4.天宗、地宗。 5.火主、火硬。

⑥手掌中指,每上五分一穴,共有五穴(火山、河火、通火、集火、海火)

⑦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 ⑧针内关、外关(左右)

(二)心下胀

1.心门穴。

2.通关、通山穴有效。

③针侧三里、灵骨、心门效果佳。 ④针通关、通山配驷马,效果亦佳。 ⑤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

(三)心跳过速

1.心常穴甚效。 2.心门穴甚效。 3.通关、通天有效。

4.四花中外穴点刺出血有效。 5.三叉穴。

6.耳尖穴点刺出血甚效。

⑦心门、内关、外关、功效非常。 ⑧地宗、通关、通天、效果亦佳。

⑨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或后头点刺放血特效。 ⑩背部五岭穴,点刺出血亦可。

(四)心脏麻痹

1.曲陵穴点刺放血效果很好。 2.曲花中外放血效果很好。 3.火包穴点刺出血甚效。 4.针火硬、火主有效。 5.针地宗穴有效。 ⑥针内关、外关特效。 ⑦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

⑧点刺放血委中四周,点刺放血,效果亦佳。

(五)心口痛〈心侧痛〉

1.通关、通天、通山。

2.四花中、外穴点刺出血甚效。

(六)心两侧痛

1.四花中、外点刺出血甚效。

2.心口痛及心两侧痛,可针通关、通山、通天。

(七)心肌炎

1.心门穴。

2.通关、通山、通天。 3.耳尖刺血。

4.四花中、外穴刺血。

⑤手掌中指,每上五分一穴,共有五穴(火山、河火、通火、集火、海火) ⑥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 ⑦针内关、外关(左右)

(八)心脏扩大

①后头区点刺放血(或即五岭穴)。 ②针地宗、通关、通天。

(九)心惊悸

①针胆穴、通关、通天。

(十)心脏血管硬化

①②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特效。

②背部五岭穴及后头区点刺放血,效果亦良好。

二、肝胆病

(一)肝硬化

1.四花中、外穴点刺出血,再针上三黄穴。 2.上曲穴点刺出血,再针肝门、明黄穴。

③针三黄、肝门、重者,肝、脾二经同时下针,效果佳。 ④肝俞,上曲点刺放血。

(二)肝 炎

1.肝门、明黄治急慢性肝炎皆甚效,配肠门穴更佳。 ②肝门、肠门、三黄穴,效果佳。

(三)胆囊炎

1.火枝、火全、其黄。 2.木枝。 3.七里、九里。 4.手门金。

⑤明黄、其黄配火枝穴。

(四)胆石痛

1.木枝穴特效。 2.加下白或九里更佳。

(五)手裂、冻裂、脱皮

1.肝经为主,以木黄及木黄上二寸加心经,针下一、二针。(扎十天~二十天,效果良好)

三、肺 病

(一)肺部胀闷〈肺气肿〉

1.四花中穴、外穴刺血有效。 ②针心、肺二经、重子、重仙。

③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出血立感舒畅。

(二)肺 炎

1.重子、重仙。 2.大白穴刺血。 3.曲陵刺血。 4.土水穴。

⑤重子、灵骨、大白特效。 ⑥肺区点刺放血。

(三)支气管炎〈咳嗽〉

1.针水金、水通特效。 ②肺气二穴配灵骨特效。 ③心肺区点刺放血。

④针水金、水通配驷马中穴。

(四)肺结核

1.四花中、外穴点刺,再针驷马穴。 ②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 ③针驷马穴配灵骨穴。

(五)气 喘

1.针灵骨、水金、水通穴特效。 2.重子、重仙甚效。 3.土水穴特效。

4.四花中穴、外穴点刺特效。 5.大白刺血有效。 6.曲陵刺血甚效。

⑦曲池、合谷、尺泽、手三里效果奇佳。 ⑧重子、重仙、大白配马吉、马快亦可。

四、脾胃病

(一)胃 病

1.四花中穴、外穴点刺出血特效。

2.四花上穴点刺出血甚效。 3.刺血后针通关、通山甚效。

(二)胃溃疡

1.四花中、外穴点刺特效。

2.解溪穴至门金穴一带青筋点刺甚效。 ③膝下心、肺、胃区点刺放血。 ④门金、侧三里、灵骨。

(三)急性胃痛

1.四花上穴或中穴点刺特效,合用更佳。 2.针土水穴。

(四)十二指肠溃疡

1.四花中、外穴点刺特效。

2.解溪穴至门金穴一带青筋点刺甚效。 ③膝下前头区,点刺放血。 ④外踝四周,点刺放血。

(五)胃酸过多

1.针天皇穴、肾关穴。 2.针通天穴、通胃穴。

(六)呕 吐

1.总枢穴点刺特效。 2.四花中点刺甚效。 3.水金、水通穴针刺有效。 ④总枢穴点刺放血,效果奇佳效。 ⑤针灵骨、心门效果特佳。

(七)翻 胃

1.针天皇、肾关。 2.总枢点刺放血,特效

③针天皇,肾关及天皇内一寸。

(八)胃 炎

1.针门金穴。 2.四花上点刺。 3.通关、通山。

④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 ⑤针肠门,四花中穴,四花外穴。

(九)食欲不振

1.灵骨穴。 2.四花上。 3.门金穴。

(十)脾肿大

1.针木斗、木留穴。 2.三重穴刺血。

③脾经2、4、6、8寸四针配三重穴。 ④背脾区(沿皮透穴)或点刺放血也可。

五、肾、膀胱病

(一)肾 炎

1.针通肾、通胃、通背配水通、水金更佳。 2.水俞穴三棱针刺出黄水。

③腰部沿皮透穴,配腕顺一、二穴特效。 ④患部点刺放血。

(二)水 肿

1.针通天穴(治腿肿)。

2.针通肾、通胃、通背穴(治脸肿及全身肿)。

(三)肾结石

1.针马金水穴、马吉穴效果甚佳。

(四)膀胱结石

1.针马快水穴

(五)尿道结石

1.针六快、七快。

(六)小便不利

1.天皇、四花上。 2.火主、火硬。

六、大小肠病

(一)急性肠炎

1.门金穴针刺特效。 2.针肠门穴。

3.四花中、外穴点刺特效。 *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

(二)慢性肠炎

1.门金穴针刺特效。

2.肠门、足千金穴。 3.阴陵泉、曲池穴。

(三)小肠胀

1.腕顺一、二穴。 2.门金穴。 3.灵骨穴。

(四)肠出血

1.在四花中、外穴,点刺出血(放血),再在姐妹穴针刺。

(五)痔 疮

1.在委中穴点刺出血(放血)特效。

2.针其门、其正、其角穴有效,亦可放血,配孔最尤佳。 ③后头区点刺放血。

(六)小肠疝气

1.内踝到三阴交、人皇一带点刺出血。

2.大间、小间、外间、中间、浮间穴任意选二~三穴针刺。 ③针上三黄,配肾关、地皇。

(七)盲肠炎

1.四花中、四花外点刺出血有奇效。 2.阑尾穴、门金穴有效。 ③膝下肺区点刺放血。 ④针门金穴配腕顺一、二穴。

(八)便 秘

1.火串穴

一、心脏病

(一)真心痛(心肌炎、心绞痛):1.火包穴,三棱针点刺放出黑血,有特效。 (二)心下胀:1.针心门。2.针通关、通山亦有效。

(三)心跳过速:1.心门有特效。2.针通关,通天亦有效。3.四花中、外,点刺放血亦有效。

(四)心脏麻痹:1.曲陵放血极有效。2.四花中、外,放血亦佳。

(五)心口痛(心侧痛)(风湿性心脏病):1.通关、通天、通山。2.四花中、副,点刺出血亦佳。

(六)心两侧痛(血管硬化):1.四花中、副,点刺放出紫黑色血。

(七)心肌炎:1.针心门。

二、肝胆病

(一)肝硬化:1.肝俞点刺出血,再针上三黄。2.上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再针肝门,明黄。

(二)肝炎:1.针肝门、明黄,不论急性、慢性,均有特效,加针肠门更佳。 (三)胆囊炎:1.针天黄、明黄、其黄三穴;左右足同针。 (四)胆石痛:1.针木枝穴特效。

三、肺病

(一)肺部胀闷(肺气肿):1.四花中、外穴三棱针点刺,出血立舒。 (二)肺炎:1.针重子,重仙、大白。 (三)支气管炎(咳嗽):1.针水金、水通特效。 (四)肺结核:1.四花中、外穴点刺,再针驷马极效。

(五)气喘:1.水金、水通特效。2.大白、重子、重仙亦有效。3.土水穴特效。

四、脾胃病

(一)脾肿大:1.针木斗,木留。2.针三重穴。

(二)胃病:1.四花中、外穴点刺出血,再针通关、通山特效。 (三)胃穿孔(胃溃疡):1.针同(二)。

(四)呕吐:1.总枢穴点刺特效。2.四花中点刺亦有效。3.针水金、水通亦有效。 (五)胃酸过多:1.针天皇、肾关。2.针通天、通胃。 (六)急性胃痛:1.四花中点刺特效。2.针上L水穴。 (七)翻胃:1.针天皇、肾关:2.总枢穴点刺出血。 (八)胃炎:1.针门金。 (九)食欲不振:1.灵骨。

(十)十二指肠溃疡:1.四花中、外、点刺特效。2.解溪穴附近点刺亦效。

五、肾、膀胱病

(一)肾炎:1.针通肾、通胃、通背甚效。2.水俞,三棱针刺出黄水。 (二)肾结石:1.针马金水穴。

(三)水肿:1.针通天。(治腿肿)2.针通肾、通胃、通背。(治脸肿全身肿) (四)膀胱结石;1.针马快水。

六、大小肠病

(一)急性肠炎:1.四花中、外,点刺特效。2.针门全亦特效。 (二)肠炎:1.针门金特效。2.肠门、足千金。 (三)小腹胀:1.腕顺一、二。

(四)肠出血:1.四花中、外穴点刺出血,再针姐妹穴。 (五)痔:1.委中出血特效。2.其门、其正、其角亦效。

(六)小肠疝气。1.内踝至三阴交一带点刺出血。2.大间、小间、外间、中间、浮间任选三至四穴用针。

(七)盲肠炎:1.四花中、外穴点刺出血有奇效。

董氏针灸治疗学(二)四肢躯干

(2016-02-16 21:32:16) 转载标签: 董氏奇穴

董氏奇穴处方学

董氏奇穴针灸学

董氏奇穴治疗学 董氏针灸

分类: 董氏针灸

一、上肢疾病

(一)手指麻

1.针肾关穴、复溜穴特效。 2.针火菊穴有效。 3.九里穴。 4.木斗、木留穴。 5.对侧五虎一穴。 6.双凤穴点刺有效。 ⑦针上三黄、手足四缝穴。

(二)食指痛

1.健侧的五虎一穴针刺特效。 2.四花中穴针刺效果也不错。

(三)手 酸

1.针刺健侧的侧三里、侧下三里。 ②针曲池、手三里、灵骨、手千金。 ③手五金、地宗、合谷。

(四)腱鞘炎

1.五虎一穴甚效。 2.侧三里穴有效。

(五)中指麻

1.胆穴、通关、通山有效。 2.内关甚效。

(六)指关节痛

1.针五虎一特效。 2.针人士穴有效。

③针五虎穴配三黄穴特效。

(七)腕关节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特效。 2.腕顺一、二甚效。

(八)肩臂不能举

1.针肾关特效(对侧)。

2.针四花上(同侧、对侧皆效)。 3.针四花中(同侧)甚效。 4.针足千金、足五金特效。 5.花骨二穴有效。

6.泻曲陵穴甚效。

⑦环跳灵骨、反后立即见效。 ⑧肺区点刺放血。

(九)手痛不能握物

1.针对侧侧三里、侧下三里。 2.重子、重仙穴。 3.肾关穴。

④针公孙透涌泉,立即可握。 ⑤针三黄、通肾、通胃。 ⑥后溪透劳宫(对侧)。

(十)肩关节扭伤

1.针法同肩臂不能举。 2.肩中穴。

(十一)肩凝〈五十肩〉

1.针法同肩臂不能举。 2.针肩中也有效。

(十二)肩 痛

1.针法与肩凝相同。 2.肾关、九里穴。

(十三)肩峰痛

1.通肾、通胃、通背穴。 2.九里、侧下三里穴。 3.针肾关穴甚效。 4.针重子、重仙亦效。

(十四)上臂痛

1.针对侧侧三里、六完穴有效。 2.针肾关穴甚效。 3.针膝眼甚效。

4.四花中点刺出血甚效。 5.七里、九里甚效。 ⑥患部点刺放血。 ⑦针灵骨、曲池亦可。 ⑧针三黄、环跳。

(十五)肘关节痛

1.针刺灵骨穴特效。

2.对侧火腑海甚效。 3.中九里甚效。 4.四花中亦特效。

(十六)手抽筋

1.针对侧火山穴或中白穴亦可。

(十七)两手拘挛

1.泻曲陵穴,针肾关穴。 2.重子、重仙。

(十八)姆指不能弯曲

①针上三黄、肩中穴特效。

(十九)手掌不能弯曲

①针人皇及上二寸一穴,配三黄穴,立即见效。 ②侧三里、侧下三里穴特效。

二、下肢疾病

(一)坐骨神经痛

1.灵骨、大白、三叉穴特效。 2.鼻翼穴针刺特效。 3.金林穴点刺出血。 4.委中穴青筋点刺出血。 ⑤上曲、下曲、云白效果甚佳。 ⑥患部至委中,周围点刺放血。

(二)大腿痛

1.针三叉、中白、下白穴特效。 2.金林穴点刺。 3.七里、九里穴。

④患部有青筋者,点刺放血。

(三)脚抽筋

1.针正筋穴有效。 2.针次白穴。 3.肝门。

④后脑区点刺放血。

⑤针中白、下白、三叉、胆穴特效。

(四)足跟痛

1.针灵骨穴甚效。 2.针五虎五穴。

3.委中穴点刺出血(放血)特效。

(五)足酸难行〈小腿部的病变〉

1.针次白穴或是在委中穴上的青筋放血。 2.精枝穴点刺出血。

(六)腿软无力

1.针肩中、通天穴特效。 2.针木枝穴效亦佳。 3.针水金或水通穴亦效。 ④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 ⑤针正会、肩中、通天、三黄。

(七)腿 麻

1.针驷马穴,再针对侧、肩中、中九里。 ②脚面及委中腺,青筋点刺出血。

(八)脚趾麻

1.针下三皇穴。 2.针五虎三穴。 3.双凤穴点刺出血。 ④手八邪、三叉。 ⑤患部点刺放血。

(九)腿冷痛

1.针木火穴。

2.针肩中穴及九里穴。 3.双凤穴点刺出血。 4.针通天、通胃穴。 ⑤背五岭穴,。

⑥针三黄、通关、通天。

(十)膝盖冷痛

1.针单侧通天、通山穴。 2.针肩中穴。

3.三金穴点刺出血(放血)甚效。 ④膝盖部用梅花针点刺放血。 ⑤背部膏肓腺点刺放血。

(十一)膝盖痛

1.肩中穴特效。

2.三金穴点刺对久年膝盖痛特效。

3.中间穴。 4.胆穴。 5.心门穴。 6.木火穴。

7.四花中、下(贴骨削骨针)

(十二)脚踝扭伤

1.针小节穴特效。 2.针五虎四穴。

3.委中穴点刺出血特效。 ④患部点刺放血。 ⑤针三黄、五虎穴。

(十三)脚 痛

1.九里穴。

2.五虎三穴、四穴。

③后溪透劳宫、配三黄特效。 ④患部青筋点刺放血。

⑤背部2、4、6寸,点刺放血。

(十四)小腿胀痛〈酸痛〉

1.针次白穴特效。 2.针肩中穴。 3.精枝穴放血尤佳。

④针胆穴、中白、下白特效。 ⑤患部青筋点刺放血。

(十五)大腿酸痛

1.针三叉穴甚效。 2.针肩中穴。 3.针七里、九里穴。 4.针水通、水金穴。 5.背面穴的周围刺血甚效。 6.金林穴点刺。

(十六)脚趾痛

1.五虎三穴。

(十七)腿部风湿痛

腿部青筋、点刺放血。 ②三黄穴配中九里穴。

(十八)腿部忽然肿帐疼痛

①背部2、4、6寸,点刺放血。

三、胸腹病

(一)胸腹侧痛

1.针驷马穴,倒马针法。 ②膝下外侧、肺区点刺放血。 ③针驷马穴配灵骨。

(二)胸膜炎

1.四花中穴点刺,再针驷马穴。 ②膝下外侧、肺区点刺放血。 ③针驷马穴配灵骨。

(三)小腹侧痛

1.针驷马、通天、通胃。

2.针门金、火菊、侧三里、侧下三里。 ③针驷马穴配灵骨、下三皇、通肾、通胃。

(四)肋膜炎〈肋间神经痛〉

1.针驷马穴配灵骨。 2.四花中外点刺出血。 ③膝下外侧、肺区点刺放血。

(五)腹中绞痛〈绞肠痧〉

1.腑肠二十三穴点刺放血。 ②膝下肺区点刺放血。 ③针四花中外穴。

(六)胸 闷

1.火山、火陵同时下单手下针,配驷马中穴。 2.四花中穴点刺甚佳。 ③膝下青筋点刺放血。 ④背部、心肺区点刺放血。

(七)少腹痛

1.针门金。 2.针火菊。 3.曲陵点刺。 4.四花中外点刺。 ⑤配驷马中穴特效。

(八)肚脐周围痛、腰痛

1.腕顺一、二穴。 2.中白、下白。

(九)大肠部胀痛

1.针门金。 2.金肠门。 ③针三黄、肠门

④手背、食指与中指、指骨缝间(上白下五分)。

(十)胸部打伤

1.针驷马穴配灵骨。 2.四花中、外点刺亦佳。 3.新伤亦可针解穴。 ④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 ⑤背部点刺放血。

(十一)胸部任脉在线痛

1.针水相穴。

(十二)胸连背痛

1.驷马穴。 2.重子穴。 3.肾关穴。 4.上白穴。

(十三)妇科病(子宫发炎)

①妇科穴、云白、李白。 ②姐妹三穴配通天穴。

四、腰背病

(一)背 痛

1.单背痛(单边背痛),针重子、重仙立止痛。 2.双背痛,针正士、博球。 3.针通背穴亦效。 4.针驷马穴亦特效。

⑤承山穴配正筋,正宗特效。 ⑥针灵骨,反后配驷马穴亦效果佳。 ⑦重子、重仙配中九里,效果卓著。 ⑧患部地区点刺放血。

(二)背连下腿痛

1.针马快水甚效。

2.背痛及腰痛向腿部放散痛,常用马快水穴。

(三)肩背痛

1.针重子、重仙穴特效。 2.针通肾、通胃、通背亦特效。 ③针三黄、灵骨、反后。 ④患部及三重穴点刺放血。

(四)背脊畸型

1.针明黄、其黄、通天有效。 ②针三黄、通天,下针有效。 ③患部点刺放血后拔罐特效。

(五)脊椎骨刺

1.委中点刺甚效,配合针明黄更佳。 2.针九里、腕顺一穴亦特效。

3.针四花中、副穴(四花中、副穴一起贴骨进针,这叫做削骨针)。

(六)脊椎压痛

1.委中点刺甚效,配合针明黄更佳。 2.针九里、腕顺一穴亦特效。

3.针四花中、副穴(贴骨进针,即削骨针)。 ③患部点刺放血配针三黄穴。

④针七里穴、中九里、中白、灵骨、大白特效。

(七)脊椎闪痛

1.针刺正筋、正宗、博球有效。 2.委中穴点刺特效。 3.七里、九里。

④患部及后脑区,点刺放血。

(八)腰 痛

1.灵骨、大白甚效。

2.二角明甚效(向小指方向针)。 3.委中放血甚效,或患部点刺放血。 4.马金水穴甚效。 5.水金、水通有效。 6.下三皇亦有效。

⑦针中白、上白、灵骨、下白。 ⑧中九里委中、腕顺一、二穴。

(九)肾虚腰痛

1.腕顺一、二穴配中白,效果良佳。 2.水通、水金有效。 3.肾关配复溜亦甚效。 4.马金水或马快水亦有效。 ⑤通肾、通胃、驷马中穴合之。 ⑥腰部沿皮透针、外三针同下特效。

(十)闪腰岔气

1.针马金水、水通有效。 2.针二角明。

3.委中点刺出血效果尤进。

(十一)脊椎中央痛

1.委中穴点刺出血,或患部点刺放血,效果甚佳。 2.正筋、正宗、后会、双昆仑。

(十二)尾椎痛

1.心门穴特效。 2.正会、后会。 3.大都海豹穴。

一、上肢疾病

(一)手指麻:1.针肾关,复溜特效。

(二)食指痛:1.针四花中穴特效。2.五虎一特效。 (三)手酸: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 (四)中指(趾)麻:1.针通关、通山。 (五)指关节痛:1.针五虎一特效。2.针人士。 (六)腕关节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特效。 (七)腱鞘炎:1.五虎一特效。

(八)手臂不能举:1.针肾关特效(对侧)。2.针四花中亦特效(同侧)。3.针足千金,足五金效果亦佳。4.花骨二穴。

(九)手痛不能握物;1.针对侧侧三里、侧下三里。2.重子、重仙。3.肾关。 (十)肩关节扭伤:1.针法同手不能举。

(十一)上臂痛:1.针对侧侧三里、六完有效。2.再在对侧上曲,用三棱针放血。3.左臂痛,在膝眼下针即愈,四花中放血亦效。

(十二)肩凝:(五十肩)1.针法同手臂不能举。2.针肩中亦有效。 (十三)肩痛:1.针法同肩凝。2。肾关、九里。

(十四)肩峰痛:(发肿)1.通肾、通胃、通背。2.九里、侧下三里。 (十五)肘关节痛;1.针灵骨特效。2.中九里亦效。3.四花中特效。 (十六)手抽筋: 1.针对侧火山。 (十七)两手拘挛:1.泻曲陵、针肾关。

二、下肢疾病

(一)坐骨神经痛:1.针灵骨、大白特效、2.针鼻翼亦特效。3.金林点刺亦佳。4.委中青筋点刺特效。

(二)大腿痛:1.针叉三特效。2.金林点刺亦特效。3.七里、九里。 (三)脚抽筋:1、针正筋。2.针次白。 (四)足跟痛1.委中青筋点刺特效。2.针五虎五。 (五)足酸难行:1.针次白或委中青筋上放血。

(六)腿软无力(兼心跳):1.针肩中、通天特效。2.针木枝亦佳。 (七)脚麻:1.外驷马。2.再针对侧肩中。 (八)趾麻:1.针下三皇。

(九)腿冷痛:1.双凤穴点刺出血。2.再针通天,通胃。 (十)膝盖冷痛:1.针单侧通天、通山。2.肩中。

(十一)膝盖痛:1.针肩中有特效。2.三金穴点刺对久年膝痛尤有特效。3.中间亦有效。4.胆穴。5.心门。

(十二)踝扭伤:1.委中点刺出血特效。2.针五虎四。3.针小节尤其特效。 (十三)脚痛不能履地:1.针对侧九里,下针即愈。 (十四)下腿风湿痛:1.针对侧九里。 (十五)脚痛:1.背心穴及双风穴点刺。

(十六)小腿胀痛(酸痛):1.针次白特效。2.针肩中亦佳。3.精枝放血尤佳。 (十七)大趾生瘤:1.针天皇,通肾。

(十八)两腿酸:1.刺背面穴出血即愈.2.水通、水全。3.对侧之七里、九里。 (十九)脚掌(背)痛:1.五虎三、四。 (二十)脚趾痛:1.五虎三。

三、胸腹病

(一)胸腹侧痛(压痛):1.针驷马穴,倒马针法。 (二)胸膜炎:1.四花中点刺,再针驷马穴。 (三)小腹侧痛:1.针驷马、通天、通胃。 (四)肋膜炎(肋间神经痛):1.针驷马。 (五)腹中绞痛(绞肠痧):1.腑巢二十三穴点刺。

(六)胸闷:1.火山、火陵同时下针(禁用双手)。2.四花中点刺甚佳。 (七)少腹痛:1.针门金,特效。2.针肝门、曲陵针向下刺亦效。 (八)肚脐周围痛及腰痛:1.腕顺一、二。 (九)大肠部胀痛:1.针肠门。2.针门金。

(十)腹胀:1.针曲陵、门金。2.腹胀痛,单针门金。3.针灵骨、大白。 (十一)胸部打伤:1.针驷马穴。2.四花中,外点刺亦佳。 (十二)胸腹部任脉线上痛:1.针水相穴。

(十三)胸连背痛:1.驷马,然后承山。2.肾关。3.上白。

四、腰背病

(一)背痛:1.单背痛,针重子、重仙立止痛。2.双背痛,针正士、搏球。3.针通天、通背亦有效。4.针驷马穴亦特效。 (二)背连下腿痛:1.针马快水,有卓效。

(三)肩背痛:1.针重子、重仙特效。2.针通肾、通胃、通背亦特效。 (四)背脊畸形:1.明黄、其黄、通天,下针有效。

(五)脊椎肥大生芽(长骨刺):1.委中点刺有卓效,配合针明黄更佳。2.针九时,腕顺一穴亦特效。3.四花中、副(四花中、副又当削骨针用)。 (六)脊椎压痛:1.针同(五)。

(七)脊椎闪痛:1.针正筋,搏球有效。2.委中点刺有特效。3.七里、九里。 (八)腰痛:1.水金、水通,有效。2.二角明有效。(向外扎)3.委中放血,亦有效。4.针下三皇亦有效。5.马金水颇有效。6.灵骨、大白亦极有效。

(九)肾虚腰痛:1.针中白,配腕顺一更佳。2.水金、水通有效。3.肾关配复溜亦极有效。

(十)闪腰岔气:1.针马金水、水通有效。2.针二角明。3.委中,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效果尤速)。

(十一)脊椎正中线痛。l,委中点刺出血,再针双昆仑。

(十二)尾椎痛:1.大都(海豹)。

董氏针灸治疗学(一)头面颈项

(2016-02-16 20:51:14) 转载

标签: 董氏奇穴 董氏针灸

董氏奇穴治疗学

董氏奇穴处方学

董氏奇穴针灸学 ▼

分类: 董氏针灸

一、头 部

(一)头 痛

1.大白穴甚效,配中白或三叉穴更佳。

2.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治慢性久年头痛甚好。

3.针灵骨、合谷,立可缓和疼痛。 4.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亦可立止头痛。

5.太阳穴刺血最特效,久年头痛轻则一、二次,重则三、四次痊愈。 ⑥脚面血管放血,立止头痛。

(二)偏头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佳。

2.针七里穴、九里穴、中九里(风后)、偏头穴,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点刺出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甚佳。

5.太阳穴点刺特效,久年偏头痛轻则一次,重则二、三次可愈。 6.水曲穴。

⑦脚面偏头区血管放血,效果甚佳。

(三)后头痛

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后头穴、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3.委中刺血甚效,治久年后头痛尤佳。 ④后头区点刺放血,立即止疼痛。

(四)前头痛〈眉棱骨痛、鼻骨高、阳明头痛〉

1.天皇穴或肾关穴皆甚效。

2.针通天、火菊、前头效果良好,立止疼痛。 3.四花中穴、印堂部位点刺放血,效果亦佳。 4.五虎一、五虎三亦效。

⑤脚面前头区点刺放血,立即止疼痛。

⑥四腑一、二穴配上里点刺放血,也可止疼痛。

(五)头 晕

1.灵骨治头晕甚效。

2.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血压低的头晕亦效。

3.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④后头区点刺放血。

*针双合谷,涌泉后二寸半,立降血压,曲池丁字刺亦可。

*脑贫血、头晕、针列缺透太渊,配灵骨特效(水通、水金、配通山、通天效果亦佳)。

(六)脑神经不清〈神衰弱〉

1.针正会、前会、后会、镇静效果良好。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上三黄与下三皇效果亦佳。

③心脏区、前头区、偏头区、三重穴,点刺放血,效果甚佳。

(七)脑膜炎

1.三重,用倒马针法。 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 ③针正筋、正宗、三重、效果佳。 ④脚面及膝以下点刺放血,效果良好。 ⑤后头区点刺放血,效果卓著。

(八)脑 瘤

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再在三重穴用倒马针法。 2.上瘤穴配正筋、正宗,效果良好。 ③先针上三黄,再针三重穴。

(九)脑骨肿大

1.针三黄、正筋、正宗配上瘤穴,效果更佳。

(十)脑积水

1.针正筋、正宗、上瘤,有良好效果。

(十一)外感针法

①地宗、腑格三穴、合谷、灵骨。 ②背部感冒得放血特效。

(十二)内伤头痛

①头区、偏头区、后脑区点刺放血。 ②背部五岭穴放血

③如有肿胀受伤处可直接点刺放血。

(十三)脑震荡

①要针后脑区、冲霄点刺放血,效果显而易见。 ②针脑干、脑点、正筋、正宗(强刺激)效果良好。

(十四)手针、头痛特效针法

①灵骨、大白、重魁:治感冒、头痛、发高烧。

②灵骨、反后:治头痛、背痛、颈酸痛。 前头痛:灵骨、合骨配前头穴。 项头痛:灵骨、大白炭项头穴。 偏头痛:灵骨、太白配偏头穴。

后头痛:灵骨、大白、反后配后头穴。

二、眼的疾病

(一)视力模糊〈视物不清〉、高血压引起眼花

1.后头区及五岭穴放血,效果甚佳。 2.肾关、光明亦甚好。 3.耳背穴点刺更佳。

④针下三皇、双合谷、曲池丁字刺亦可。

(二)偷针眼

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 2.耳尖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3.太阳穴点刺出血,效果尤佳。 ④脾俞、胃俞、点刺出血,效果亦佳。

(三)目赤〈角膜炎〉

1.耳尖点刺,效果甚佳。 2.充血重,太阳穴刺血尤佳。 3.背部五岭穴点刺。 4.针火主穴有效。 5.针驷马穴有效。

⑥背部肝区点刺放血,效果甚佳。 ⑦针三黄穴配上白穴、立白穴

⑧耳针目1、目2、眼、肝,效果良好。

(四)目干涩

1.木穴效果很好。

2.针明黄、其黄配光明穴有效。 3.配复溜〈光明〉效更佳。

(五)两眼睁不开

1. 花骨一穴,配三叉、火菊,即可睁开。 2.针光明、人皇。 3.针门金特效。

(六)沙眼

1.睑内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

(七)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

1.针光明,留针,捻转即愈。加针复溜,效更佳。 ②针上三黄,目1、目2、眼,效果甚佳。 ③肾区,两侧点刺放血,亦可见效。

(八)散光

1.针中白、下白有效。 2.肾关、光明有效。 ③目1、目2、肝、眼。

(九)眼球歪斜

1.针上三黄、下三皇有效。 2.太阳穴点刺出血极有效。 ③目1、目2、肝、眼。

(十)白内障

1.针下三皇,长期治疗有卓效。 2.肾关、光明。

(十一)夜盲

1.针夜盲穴特效。

(十二)迎风流泪

1.针木穴特效。

2.针下三黄,效果亦佳。

3.久年老病,可于三重穴先行点刺出血。 ④花骨一穴(四针)特效。

(十三)眼肌震颤

1.腕顺一、二。

2.针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 3.针风市、复溜。 4.上泉、中泉、下泉。

(十四)青光眼

1.火硬、火主甚效。

2.针下三皇、光明穴,有卓效。

(十五)飞蚊症

1.肾关、光明。

(十六)视神经萎缩

1.太阳穴点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