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题难点95高考作文“有创新”95 下载本文

难点95 高考作文“有创新”

要想使高考作文“有创新”,考生须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立意求新

(1)打破思维定式。考生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接受专门的思维训练,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与时俱进;也可以从反面的例子中,吸取失败的教训,使自己不蹈他人之覆辙。

(2)巧妙选择角度。现实生活中,高明的摄影师通常都会巧妙地选择角度来拍摄出人们喜爱的照片。同样的道理,作文选好角度也至关重要。选取好的角度写出的文章会使人耳目一新,自然会获得高分。一般来说,有这样一些写作角度:正面,侧面,反面,全景式,探究式等。

2.结构求新

(1)片段结构。片段结构是指文章在结构上由几个看似独立的片段组成,可这几个片段又紧紧围绕着同一个主题。这种片段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结构自由,可以避免起承转合、平铺直叙,使写作更为容易;各片段相对独立,但又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描述人物、事件,表达主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表达形式更为自由、灵活。

(2)借用文体。作文要求文体不限时,考生可以借用一些特殊的文体来表现主题,这样往往能出奇制胜。特殊的文体包括小说、寓言、戏剧、童话等;还包括某些应用文体,如讲演稿、书信、日记、访谈录、调查报告、新闻报道以及某些领域内专用的文体,如医疗诊断书、说明书、广告、判决书、招标书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文体,扬长避短。

(3)故事新编。故事新编就是对人们熟悉的经典故事进行改编,在原有情节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即对原故事进行改写、续写,或者借用历史人物、经典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来表达现实生活的内容和主题。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取材便利,方便构思,易于出新;可以借古喻今;使文章显得轻松、风趣。

(4)特殊的视角。观察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考生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表达主题。特殊的视角是指普通人以外的特殊人物的视角,或者动物、植物等人类以外的事物的视角。另外,考生还可以选择多主体视角,比如一个故事设置几个主人公,每个人都站出来讲述这个故事。采用特殊的视角可以使文章收到新奇的效果,使描写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

总之,写好作文,一是要掌握一定的章法,要懂得布局的规范,还要把这些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风格;

二是不要因循守旧,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要打破传统作文的固有模式,自由、灵活地安排文章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挥洒自如,脱颖而出,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3.情节求新

(1)追求曲折效应。古语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作文在叙事时不宜直来直去。若直来直去,文章就会显得呆板、干瘪。要避免文章呆板、干瘪,考生在叙述方式上可用插叙或倒叙,在情节设置上可设置悬念等。

(2)强调背景设置。人物活动、情节开展必然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下,而这一背景就是呈现人物、事件的舞台。为人物、事件设置一个特定的背景,是叙事型结构模式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说,任何优秀的记叙性文章都离不开情景的有效渲染,好的环境描写不仅能渲染气氛,增强文章的情感色彩,而且能使文章富有曲折的美感。

(3)挖掘典型意义。写记叙文,记人或叙事是基础,但所写的人或事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者通过文中的人或事传达某种情感或思考,这就是人或事的典型意义。很多记叙文,总是让读者觉得缺少点什么,也很难打动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挖掘出人或事的典型意义。

4.语言求新

在写作时,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从而使文脉有流动感。否则,拘泥于一种表达方式,会给人呆板的感觉。

考生在写作时,运用对偶句,可以使语言凝练;骈散结合,则会使语言富有流动性;运用排比,能给语言增加一泻千里的气势;运用适当的反复,则可以使文章富有一咏三叹的韵律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鸟有一个巢,蚁有一个窝,人有一个家,每个人都会对故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歌……都是有翅膀的,老远老远地飞进我们心里,带给我们缕缕温暖。

要求:①力求新颖,有创新。②与“故乡”有关即可。③题目自拟,文体自定。④不少于800字。

【命题指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诗作中挥洒着他

“有创新”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是对文章选材、

们的思乡情怀,“月是故乡明”“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游子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声。与“故乡”内容相关的文章不难写,但写此

立意、结构、表达等方面的要求,它是考生在作文中获得高分的关键。“有创

【佳作展台】

故乡月夜

我的家乡是静谧的,安详的,它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小镇的繁杂。它只不过是在山峦环抱中,绿树成荫里建造的几排茅草屋。草屋前宽阔的打麦场里,总能看到人们坐在一块儿聊天的情景,那是一幅多么温暖、惬意的画面。尤其是在月光洒满清辉的夜晚,更令人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玄奥、美妙和温馨。

傍晚的几朵彩霞笼罩在农舍上空,几缕炊烟袅袅地从西边山头上飘过去了。鸟儿们归巢了,叽叽喳喳地唱着催眠曲。夜幕慢慢降临,像人们熄灯前的窗帘挂在了湛蓝的天宇中,只有那像撒了把碎金般的星星发出几许光芒,看那牛郎和织女正隔河相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透过浓密的树叶向东方望去,正东的半边天出现了淡淡的清辉,近处的柳枝轻轻地抖动着柔美的身躯,像婷婷的舞女,在微风中摇曳着,它是为圆月而舞的。看吧,它是那么尽兴。月亮迫不及待地在东边探出了圆圆的脑袋,眨着眼睛向人们做鬼脸,顿时,万物都镀上了淡黄色的、祥和的光。月亮像一个玉盘,嫦娥在月宫里舞得正欢呢!她那薄如蝉翼的轻裳,在“高处不胜寒”的月宫里“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亮很快与轻风中“哗啦啦”歌唱的杨树凑到一起,柔婉的旋律,轻盈的舞姿,何等的和谐!何等的美妙!

月亮高高地挂上树梢,久久不愿离去,周围的气氛有几分幽深,也有几分寂寥。牛郎和织女抑制不住久压内心的激情,借此时机相互倾心诉说。“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不知时间过了几许,风更冷,树叶的“沙沙”声似细语谈情,似离别哭诉,又似无限惆怅的哀号,使人心神不宁,忐忑不安,乃至毛骨悚然。抬头望月时,那月亮已悄然向西边移去。“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树摇摆着柔嫩的身躯,伴着嫦娥不停地舞啊舞,如水的柔情频频传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可怜世上多情子!“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情更切,愁断肠,更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多么悲怆啊!牛郎和织女只有憾恨“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了。这圆月的

新”要求考生做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使文章“有创新”的技巧:写记叙类文章时,如果想让文章看起来比较新颖,就可以描

夜是多么美妙,月夜的情是多么圣洁。

萧瑟秋风吹得人们像寒蝉般打起战来,地面上晶莹闪亮的冷霜告诉人们月亮快要从这幽蓝的天宇上滑过去了。清冷的月宫好似在人间,嫦娥不知疲倦地舞动着衣袖,轻轻地向人们挥别:“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她那娴静的姿态令人陶醉,最后在西边的山头上向人们点头微笑,向人们告别。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慢慢地向西移动,那样的诡秘难测,眨眼之间,东边已露出鱼肚白了,公鸡一遍又一遍地啼叫不停,打破了整个乡村的夜的沉寂,鸟儿们醒了,在树林间飞来飞去,清脆的叫声传遍了整个山村。

乡村的月夜,使人有一种脱离红尘,脱俗超凡的感觉,令人如痴如醉,如狂如幻。这是我们平常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找不到的一方净土。我喜欢乡村,喜欢乡村月夜,更喜欢乡村月夜的静谧与温馨。

写一些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写一些自身经历中独特的、他人笔下所没有的事。写议论文时,如果想让文章看起来比较新颖,就不能一味地袭用陈旧的事例,要敢于用一些他人少用或没用过的材料。

“立意”出新的几种方法1.变换角度法。

2.逆向思维法。

3.引申拓展法。

1.(2018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2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高晓松 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远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汪国真 远方是另一种生存,星星的呼吸那么明净……——安·别雷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

2.(2018届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火车站自动取票机前面的队伍很长,一个女孩子好像快误了火车,她跑到第一排焦急地和最前面的小哥哥说:“可以让我先取票吗?我火车快误了。”小哥哥说:“好,一会慢点跑,小心摔倒。”然后让出了位置,自己走到了队伍最后面重新排队。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命题指津】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阅读材料,可以从中提炼出“远方”的话题。 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所以文章中的“远方”可以实

写,也可以虚写。可以写到远方旅行,也可以写远方诱人的风光美景、人文历史,还可以把“远方”理解为理想、目标和某种理想的境界。由此看来,此则文章选择虚写更好立意、选材,更容易得高分。

2.【命题指津】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次作文是材料作文,需要分析“小哥哥”的言行来立意。在“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