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氯气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活动应真正着眼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师应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为学生的真正需求而教。同时应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落实,使学生真正地懂得化学是怎么学的,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体现学习的成就感。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主动、合作的学,教师结合实际的情况精心点拨要点拨的内容而全面地落实新课改。在分析氯水的成分时,采用分组实验探究形式,学生首先根据氯气的性质等分析推测氯水中可能的成分,再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比、交流讨论、归纳从而确定氯水的成分,通过成分再分析得出氯水的性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转换情景联想氯气的性质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上的应用知道氯气的用途,通过介绍新型来菌消毒剂—-二氧化氯,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突出学好化学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这一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氯气的性质”选自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专题 2 ,是在学生已经学习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氯碱工业”, “氯气的生产原理”等知识之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具体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学习 “氯气的性质”的“学习方法”指导后面硫、氮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也为必修2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基础。这节课的内容在高中化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氯碱工业”,“氯气的生产原理”等知识,并已经把这些实践初步上升到理论高度,用所学的理论指导“氯气的性质”的学习,并对“氯气与水的反应”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从导入新课,学生演示,教师演示,学生探究,交流总结使学生的认识从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逐步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氯水的性质”等,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巩固氯气的化学性质。

2.初步掌握氯水的性质和Cl-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氯水的性质,学习科学家研究化学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2.过在氯水性质的学习中,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等信息加工的方法;

3.通过问题情景和反馈练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体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养成关注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3.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

进行交流;

4.结合实际事例讨论遵守实验安全守则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五、重点难点

重点: Cl-的检验方法、氯水的性质 难点: 氯水的性质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力图使这堂课既有严谨规律的学习过程,又有生动活泼的主动探索和实践过程,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七、课前准备

学生:1、班级学生分组。 2、学生完成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准备讲解。

教师:收集资料,设计问题以课件形式展出。 八、教学过程

教学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内容 新课知识回顾,复习氯气学生书写氯气与铁、氢气、石灰乳、氢氧巩固所学引入 的性质。 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内容引出课题 推进问题情境:1.通过上实验探究:[实验1]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新 新节课的对比实验,我制氯水和稀盐酸,滴在pH试纸上,观察并 课: 们发现干燥的氯气没比较现象。 实验有漂白性,而在潮湿[实验2]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 探的环境中却能起到漂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两滴品红溶液,观 究,白作用,氯气在水中察现象。 通过实验氯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实验3]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创设情境,的成化? 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激发学生分 2.氯水中含有哪些微几滴稀硝酸,观察现象。 学习兴趣粒? 观察总结: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促使学生实验结论,并填写下表(见附一) 主动探究、氯水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学生经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然后进行主动学习。的成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如下结果:氯气的水溶液培养学生分 归纳总结 称为氯水,氯水因溶有氯气而呈黄绿色。的观察能 溶解在水中的部分氯气能与水发生反应,力、动手能(解释符号生成盐酸和和次氯酸。 力、实践能“ ”,简要介绍力,以及思Cl2+H2OHCl+HClO 可逆反应概念及初步维能力。 知识。) 氯水问题情境: 学生由刚才的实验进行分析讨论。 的性1.氯水为什么能使品经过学生的研讨活动,教师多媒体演示相 质 红或有色布条等有色关的Flash动画课件,并进行归纳总结次 物质褪色? 2.把氯水久置后性质会发生变化吗?如果会变化又将发生什么变化? 氯酸的性质: 氯水中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的HClO的氧化性很强,能杀死水中的病菌,也能使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可用于漂白。次氯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放出氧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次氯酸的分解速率加快。 2HClOO2↑+ 2HCl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讨论,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体会团队精神 氯离问题情境:如何检验学生由[实验3]进行讨论,从而得出Cl-子的氯水(或溶液)中的的检验方法。试剂: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检验 Cl- ?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结论:溶液中有Cl- 氯气情境转换:根据你掌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的用握的知识和已有的常概述“氯气的用途”: 途 识,请你举出几个氯 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的例子。 及时巩固新知,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 新型拓展视野: 灭菌介绍“新型灭菌消毒消毒剂 二氧化氯” 剂 二氧化氯” 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氯(ClO2)是开拓学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沸点为视野 11℃。在常温下,1L水中约能溶解2.9g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的应用十分广泛,除用于一般的杀菌、消毒外,还广泛地用于环保、灭藻、漂白、保鲜、除臭等方面。二氧化氯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I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由于其他含氯消毒剂易形成致癌物质,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课时知识小结: 学会归纳+---小结 1.氯水的成分:分子:H2O、Cl2、HClO离子:H、Cl ClO、OH 总结 2.氯水性质:具有Cl2的性质,H+的性质,HClO 的性质,Cl-的性质等 方法小结: 探究物质的性质与成分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随堂检测: 1.下列物质不具有漂白作用的是( ) A. 氯水 B. Ca(ClO)2溶液 C. 活性炭 D.盐酸 2.氯水可用来消毒、杀菌,又可作为漂白剂,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Cl2 B.HClO C.HCl D.H2O 3. 完成下列表格: 氯气 液氯 新制氯水 物质类别 状态 组成微粒 漂白性 久置氯 水 参考答案:1.D 2.B 3. 氯气 物质类别 纯净物 状态 气态 组成微粒 Cl2 漂白性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