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法律复习相关 下载本文

《治安管理处罚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2006年3月1日施行。

规范、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使人人懂法、守法,既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自由,又不对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造成侵害。规范、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在有效惩治违法行为的同时充分保障人权。 基本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尚不够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 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 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 ★ 应受治安管理处罚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4类,110多种) 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妨害社会管理

治安管理处罚:就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所进行的处罚。 警告: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提出精神上告诫 。

罚款: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责令其在一定的期限内缴纳一定数量货币的处罚。

拘留:是指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在一定的时间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 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治安管理处罚的运用: ★财产的处置问题: ★责任能力的问题:

★从轻处罚和从重处罚的问题:

★数种行为合并处罚和共同行为分别处罚的问题:

★追究时效的问题: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程序:传唤 讯问 取证 裁决

治安管理处罚的执行:就是治安管理处罚的裁决交由公安机关执行。 申诉和诉讼

★申诉:如果被处罚的人或被侵害的人,认为公安机关的裁决在认定事实上有出入,或者是处罚不当,或者是对裁决赔偿不服等,可以在接到裁决通知书之日起5天的时间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的理由,要求重新裁决和处理。

★诉讼:如果申诉人还不服上一级公安机关的裁决,可以在接到裁决通知书之日起5天的时间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在申诉或诉讼期间,原裁决仍需继续执行。

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行为(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宠物扰民将遭惩处(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

发“黄段子”可拘留(传播淫秽信息的行为)

强行乞讨将受制裁(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

强买强卖者要拘留(强迫交易的行为)

噪音也罚款(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音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许可和举行及法律责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1989年10月3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包括总则,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法律责任,附则,共5章36条。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律。国务院1992年颁布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细则》,是关于集会游行示威的行政法规。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有关规定 活动的主管机关:

申请的程序: ①明确负责人。②递交书面申请书:在活动举行前5天。 ③主管机关作出决定:在活动举行日期的前2天作出。 ④举行。

有关法律限制:公民在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活动时,必须遵守法律,不得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的权利②活动应当和平地举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③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④国家工作人员不得组织或者参加违背其职责和义务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⑤时间的限制:举行活动的时间限于早上6点至晚上10点。 有关法律保障: ①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予以保障。 ②对于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主管机关应当派出人民警察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非法的手段扰乱、冲击和破坏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⑥地点的限制:除经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在地,国宾下榻处,重要的军事设施,航空港,火车站,港口等地的周边距离10米至300米内不得进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违反《集会游行示威法》的法律责任:行政处罚 民事处罚 刑事处罚

《道路交通安全法》

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

对于以下 7 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规定了拘留的处罚: 对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或营运机动车的;

对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够成犯罪的; 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2011年5月1日起,最新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正式生效实施!其中对于醉酒驾驶处罚标准更严厉!

刑法修正案(八)显示,“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修改后的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将一律吊销驾照,并在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罚款从200元以上500元以下提高至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期限从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改为6个月。

《民法》

一、民法概述

民法就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平等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有独立的人格,在法律上地位是平等的 财产关系:以财产为直接内容的经济关系

人身关系:与平等主体的人身密切联系而又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的社会关系 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是由《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 一系列法律、法规组成。

二、民事主体:就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民事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公民(就是具有某国国籍,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自然组织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法律赋予公民参与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我国民法规定:在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公民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监护制度: 就是由监护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进行监督保护的制度。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哥哥姐姐---其他的近亲属---其他的组织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亲属---其他的组织 监护人的职责:

第一,保护、教育被监护人,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第二,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包括代理进行民事诉讼活动; 第三,对被监护人的不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宣告失踪就是指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人民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以审判的特别程序宣告该公民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

宣告死亡就是公民下落不明满一定的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以审判的特别程序宣告该公民死亡的一种法律制度。

公民的住所和居所:

住所就是指一个人长久居住的场所: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居所就是公民临时居住的处所

判断题

1、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享有民事权利的资格。 错

2、 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必须首先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并不都具有民

事行为能力。 对

3、 婴儿甲,出生后刚有呼吸随即死亡。因此,甲自始至终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错 4、 公民甲把其民事权利能力转让给公民乙。 错

5、 王倩,14岁,把父母花1800元买的戒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好友张丹(13岁)。王倩的

父母有权将戒指索回。 对

6、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赠予、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欠缺相应

的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对

7、 公民的权利能力的实现有赖于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的人因没有行为能力,就无法实

现法律赋予的权利能力。 错

8、 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除因年龄不同的而不同外,一律平等。 错

9、 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其被宣告死亡之后,虽在法律上其民事主体资格已丧失,但其

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仍应具法律效力。 对

10、李某户籍在张家口,由于经商缘故每年有7、8个月的时间住在北京,但北京不能视为李某的住所。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