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其政策支持研究
摘要
弱势群体问题作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其研究价值是不言而喻。在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阶层分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带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保障每一个社会阶层都能够与社会发展同步,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对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进行了界定和分类。进而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并阐述了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类型、特征及其成因。面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弱势群体问题已相当严重的现实,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制定相应的政策是针对弱势群体的主要的社会支持手段。从政府在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政策支持中的责任入手,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对社会弱势群体政策支持的价值基础与政策支持机制的构建。阐述了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政策支持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政策支持的具体对策,以确保政府向弱势群体提供特定的保护与支持,从而让他们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关键词:弱势群体;公平;社会转型;社会原因
Abstract
Vulnerable groups being in any era in any society is the existence of widespread phenomenon, its research value is self-evident. In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stratum polarization is clearly picking up, consequently social problems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Guaranteeing every stratums going hand in hand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achieving social harmony. This essay puts forward the defines the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Facing with the serious reality of the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in the new era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the government,a main body of social management, should establish corresponding policy to support the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The essay discusses the value foundations and mechanisms construction at the second chapter,and put forward some important policy to support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to share the achievement of open-up reform with the others in the new era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t last.
Keywords:Vulnerable groups, Equity, Social reas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1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 1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1 1.3 研究内容 ............................................................................................................ 3 1.4 研究方法 ............................................................................................................ 3
第二章 弱势群体理论研究.......................................................................................... 4
2.1弱势群体界定 ...................................................................................................... 4 2.2弱势群体的构成 ................................................................................................... 5 2.3弱势群体的特征 ................................................................................................... 6
第三章 中国弱势群体问题辨析.................................................................................. 1
3.1当代中国社会弱势群体所处的社会背景 ................................................................ 1 3.2当代中国社会弱势群体产生的社会原因 ................................................................ 2 3.3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 4
第四章 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政策支持的价值基础及其机制...................................... 5
4.1政府在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政策支持中的责任 ......................................................... 5 4.2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政策支持的价值基础 ................................................................ 5 4.3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政策支持的机制 ....................................................................... 6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弱势群体日益凸现并已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引起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构成状况复杂,存在问题多样,其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对此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与生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的决定》也强调:对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要格外关注,重点帮助。在2002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并明确提出“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如果说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对我国社会是否存在弱势群体的问题还有怀疑,对是否能使用弱势群体的提法还心存顾虑的话,那么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弱势群体的多方面关注,无疑体现了我国社会观念的一大进步。关注并认真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安定、加快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任务。
任凭社会不平等性发展下去,必将对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带来挑战。因此,在社会学上关注由于社会不平等所引起的弱势群体问题对于实现良好社会运行、社会控制和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等诸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上升为以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为主旨的社会哲学的高度考虑问题,提出和研究弱势群体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实质平等,维护应有的社会公平与社会公正,从而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提供理论支持,这也是我们研究弱势群体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弱势群体问题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已经成为
1
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引起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共同关注。国外自1960年代就开始对弱势群体进行了研究,首先开展了对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的专门研究。尤其是1980年代以来,对社会网络的研究日益兴起,并逐渐成为西方社会学的分支领域,其中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研究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有的注重对支持过程的研究,有的注重研究支持网的结构和模式。代表性的观点包括美国新经济社会学家格拉诺维特(Granovetler)首次提出网络关系力量的概念;托依斯(Thois)认为社会支持能够为个人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工具性援助等方面的支持系统;美国学者弗里曼(Linton Freeman)等提出了对社会支持网络研究的衡量尺度包括规模、结构、密度;韦尔曼(Barry Wellman)以个人为中心,提出了“个人社区”的概念,用以掌握一个人完整的社会支持行动体系。[1]与此同时,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也有了多样性的发展,出现了诸如福利模式、控制模式、发展模式、治疗模式、非正式支持网络模式等[2]。
国内对弱势群体的研究始于1980年代后半期对城市贫困问题的关注。有关弱势群体和社会支持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归结为两种类型:
一是宏观与中观的研究,其代表有陆学艺、李强关于社会分层的研究。陆学艺对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十大阶层,为认识弱势群体的变化及其社会地位提供了结构性的实证支持。其研究所依据的以资源占有差异为分层的标准克服了传统的按个体的属性识别其社会地位的局限性。李强探讨了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贫困层致贫的原因,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对策。
二是微观的专题研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理解与界定形成了不同的看法。其中分别有朱力的“综合特征论”,认为社会弱者是具有多种综合特征的社会群体。[3]万鄂湘的“竞争弱者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即使建立了一整套有关公平竞争的法规和政策,也会有部分社会成员由于受其本身各类条件的限制,经常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4]沈红的“贫困群体论”,认为脆弱群体指的是由于各种外在或内在原因,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在生产和生活上有困难的群体。脆弱
群体的一部分已经是贫困者,另一部分是潜在的贫困者。[5]张左伟的“低收入群体论”,认为目前城镇低收入居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弱者,这是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