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套试卷合集】广东省惠州一中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次联考试卷 下载本文

38.B 变化的磁场 39 4 0

41.坐车时,身体与车一起向前运动。----1分

当车受力后运动状态改变,向左转弯。人的下半身受到摩擦力,随车一起向左转弯----1分 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相对于车向右倾倒。----1分

42.电熨斗通电时,熨斗与连接熨斗的导线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1分 熨斗的电阻远大于导线的电阻,----1分

根据焦耳定律,熨斗上电流产生的热量远大于导线的,所以熨斗面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热。----1分 43.解:(1)G=mg=1500kg×10N/kg=15000N ----1分 因为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所以

F=G=15000N ----1分 (2)f=0.05G=0.05×15000N=750N

因为汽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F牵=f=750N -----1 分 由v=s/t得,s=vt=72km/h×1h=72km=72000m -----1分 W=F牵s=750N×72000m=5.4×107J -----1分 t=1h=3600s

P=W/t=5.4×107J/3600s=1.5×104W -----1分 (3)Q=m油q=4.6×107J/kg×4kg=1.84×108J ----1分 W有/ Q×100%=5.4×107J /1.84×108J×100%=29% ----1分 44.解:(1)Q吸=cm(t2-t1)=4.2×103J/kg?℃×1kg×(90℃-20℃)=2.94×105J --2分

(2)由P=UI得,I=P/U=1100W/220V=5A --2分 (3)由I=U/R得,R=U/I=220V/5A=44Ω --2分 (4)t=5min=300s

由P=W/t得,W=Pt=1100W×300s=3.3×105J ---2分 45(1)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 ----1分 取下最小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1 分

1.476×103 ----1分

(2)能使选取的橡皮泥浸没且不超出量筒量程----1分 1.476×103 ----1分

(3)密度小,相同体积时可以减轻飞机和汽车的质量,以提高速度、节约能源----1分 46(1)N ----1分 (2)向右---1分(3)BC----1分

(4)在玻璃板上螺线管周围撒上铁屑后,闭合开关,轻敲玻璃板,根据铁屑的分布情况可以观察到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1分 (5)调整(改变)有机玻璃板面的方向和位置多次实验。---2分 47(1)如图---2分

(2)第一次灯丝电流1.00A改为0.2A ---1分 (3)小华在不同电压下测得不同的实际功率,进行多次实验,方法合理; 小刚测量额定电压3.8V灯泡的额定功率,受到电压表(分度值)限制,会产生较大误差,在额定电压下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方法也合理。---1分 (4)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 分 大于---1分

物理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某水电站的年发电量在8亿千瓦时以上,“千瓦时”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电能 B.电功率 C.电压 D.电流 【答案】A

【解析】“千瓦时”可根据

得到,当功率单位为千瓦,时间的单位为小时,此时可得单位千瓦时,是电功

的单位,也是电能的单位。 选A。

点睛:“千瓦时”因为其中有个千瓦,所以有很多人会当做功率的单位,应理解清楚其含义,千瓦时即千瓦乘以小时得到是电功的单位。

2.如图所示,用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

C.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 D.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摩擦起电现象是通过摩擦的方式是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用丝绸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接触后的验电器带负电,故C错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也带上负电,即验电器的金属球和两个金属箔片上都带上了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其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故D正确;故应选D。

【考点定位】摩擦起电的实质;正电荷与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铁块,由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重5N的沙桶相连且保持静止.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使用定滑轮是为了省力 B.铁块受到绳子的拉力为5N

C.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剪断绳子,铁块由于惯性将向左运动 【答案】B

【解析】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A错误。沙桶保持静止,受平衡力作用,细绳对沙桶的拉力等于沙桶的重力5 N,根据绳子的力学特点,细绳对铁块的拉力等于细绳对沙桶的拉力,也等于5 N,B

正确。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和铁块的重力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错误。若剪断绳子,铁块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会向左运动, D错误。故本题选B。

【点睛】要会根据力的三要素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 4.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时要吸热,故A正确;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凝华,故B正确;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干冰升华吸热,故C错误;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正确;故应选C。

【考点定位】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5.下列做法,属于从噪声的接收这一环节来防治噪声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市区内禁鸣汽车喇叭 C.室内打靶时要佩戴耳罩 D.用吸音材料来装饰内墙 【答案】C

【解析】A.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在市区内禁鸣汽车喇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室内打靶时要佩戴耳罩,是人耳处减弱噪声,即从噪声的接收这一环节来防治噪声,符合题意; D. 用吸音材料来装饰内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选C。

点睛:重点是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阻挡、反射或吸收、在人耳处减弱。

6.“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意识。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A.电线和用电器达到使用寿命后要及时更换 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要先断开电源开关 C.放风筝时要远离高压电线

D.雷雨天气要尽快到大树下避雨 【答案】D

【解析】电线和用电器达到使用寿命后要及时更换,避免由于线路老化引起短路,造成损失,故A正确;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要先断开电源开关,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故B正确;根据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放风筝时要远离高压电线,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故C正确;由于雷雨天气,极易发生雷击事故,因此要避免到大树下避雨,故D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应选D。 考点:安全用电

7.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 乙车速度不变 【答案】B

【解析】A. 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A错误;B. 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甲做匀

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2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

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B正确;

C.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所以,如果两车反向运动,则5s可能相遇;如果两车同向运动,则两车不能相遇,故C错误;D.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速度均不变,故D错误。故选B.

点睛: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①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③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④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8.济南和青岛是山东省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的双中心。海滨城市青岛的昼夜温差较小,而济南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 )

A.海水的比热容小,砂石的比热容大 B.海水的内能多,砂石的内能少 C.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的比热容小 D.海水的内能少,砂石的内能多 【答案】C

【解析】因为水的比较容较大,所以在白天同样吸热时,温度升高的低,到夜晚放出同样的热量时,温度又降低的少,相反内陆地区的土壤、沙石等比较容小,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也快,故形成了沿海城市温差小,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重点是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要注意总结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实例,如作为热机的冷却物质,作为北方冬季的取暖物质,本题中解释海陆性质的不同等。

9.小强骑着自行车从平直的山坡上下来,他并没有再用力踩踏脚蹬,仍然发现他骑的自行车越来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大家提出的下列科学问题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A.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 B.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 C.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D.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答案】D

【解析】A.小强骑自行车从山坡下来时发现自行车越来越快,所以“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只是一个作为可回答的普通问题,不是探究的科学问题;

B. 骑自行车从山坡下来时,路程会逐渐增大,所以“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不具有探究价值;

C. “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属于科学探究的问题,但自变量没有表达清楚,不易于进行探究; D. “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是值得科学探究的问题,速度的变化也便于进行探究。 故D符合题意。

10.将一个小塑料泡沫块和一个大铁块同时放入水中,发现小塑枓泡沫块在水中上浮,而大铁块在水中下沉,则它们在水中

A.小塑料泡沫块受到的浮力大 B.大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C.受到的浮力一样

大 D.不能确定谁受到的浮力大 【答案】B

【解析】物体在水中上浮还是下沉决定于密度的大小,而浮力的大小决定于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大铁块的体积大,所以在水中下沉时,排开水的体积大于小塑料块排开水的体。 根据故B正确。

,排开水的体积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即大铁块受到的浮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