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达到稳定时,物料温度tm与湿球温度tw相比较:( )
A tm=tw B tm>tw C tm
C
25、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认为接近于恒定的干燥条件 1) 大量的空气干燥少量的湿物料;2) 少量的空气干燥大量的湿物料;则正确的判断是______。 A (1)对(2)不对 B (2)对(1)不对
C (1)(2)都不对 D(1)(2)都可以 A
三、填空题(每空2分)
1、不饱和空气中水蒸汽分压越高,其湿度越________。
高
2、判断正误: 干燥过程中,湿物料表面并不总是保持为湿球温度。________ 对
3、对不饱和空气进行加热,使温度由t1升至t2,此时其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露点 ,湿度 。
上升,下降,不变,不变。
4、将原湿空气(温度t0、湿度H0)经预热器加热,温度升高至t1后再送入常压干燥器中,
现若t0、H0及t1均已知,则该预热过程所需热量Q的计算式为Q=____________________ kJ/kg绝干气。
Q=(1.01+1.88H0) (t1-t0)
5、 ①以空气作为湿物料的干燥介质当所用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时,湿物料的平衡水份相应____________,自由水份相应____________。
②常压下,空气中水汽分压为20mmHg时,其湿度H=_____________。
③物料干燥时的临界水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比物料的结合水份____。 ①较大 较小 ②0.0168 ③由恒速干燥转到降速阶段的临界点时物料中的含水率; 大
6、对于湿物料不允许快速干燥而干物料又能耐高温的情况,干燥流程宜采用气固两相_________方式操作。 逆流
7、已知湿空气总压为101.3kN/ m, 温度为40℃, 相对湿度为50%, 已查出4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Ps为7375N/ m2, 则此湿空气的湿度H是____________kg水/kg绝干气,其焓是____________kJ/kg绝干气。
H=0.0235 kg水/kg绝干气 I =100.73 kJ/kg绝干气
41
2
8、若维持不饱和空气的湿度H不变,提高空气的干球温度,则空气的湿球温度___________, 露点_________, 相对湿度________。(变大, 变小, 不变, 不确定) 变大,不变,变小。
9、对于既有恒速段又有较长的降速段的粉粒状物料,可以采用____________干燥器与____________干燥器串联起来进行干燥较为有利。
气流,流化 . 10、流化床干燥器适宜于处理_______________物料。 流化床干燥器中的适宜气体速度应在__________________速度与__________________速度之间。 粉粒状 起始流化速度 带出速度
11、①干燥传质速率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传热速率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在t=50℃、P=1atm时空气中水蒸汽分压pw =55.3mmHg,则该空气的湿含量H=___________;相对湿度φ=_________;(5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92.51mmHg)。 ①U=-GC dx/(Adθ) q=Q/(Adθ) ②0.0488,0.598
12、湿球温度是______量空气与______量水充分接触后__________的温度,对空气--水系统,当空气速度_______时,可取α/KH≈CH。
大 少 水面 流速>5m/s
13、对不饱和湿空气,干球温度_______湿球温度,露点温度______湿球温度。(>、 =、 <) >,<
14、恒定的干燥条件是指空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都不变。
湿度、温度、速度、与物料接触的状况。 15、已知在常压及25℃ 下,水份在某湿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平衡关系为: 相对湿度为?=100%时, 平衡含水量X* =0.02kg水/ kg绝干料;相对湿度Φ=40%时, 平衡含水量X* =0.007。现该物料含水量为0.23 kg水/ kg绝干料, 令其与25℃、?=40%的空气接触, 则该物料的自由含水量为 ____ kg水/ kg 绝干料, 结合含水量为___________kg水/ kg绝干料, 非结合水的含水量为 kg水/ kg绝干料。
自由含水量X-X* =0.23-0.007=0.223 结合水量为Xh=0.02 非结合水量X-Xh=0.23-0.02=0.21
16、非结合水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物料表面和大孔隙中附着的水份。
17、进干燥器的气体状态一定,干燥任务一定,若干燥器内部无补充加热,则气体离开干燥器的湿度H越大,干燥器的热效率越_________。 高
18、当物料干燥过程存在降速阶段时,气流干燥器与流化床干燥器两者中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较为有利。 流化床干燥器
19、影响降速干燥速率的因素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料结构、含水类型、物料与空气接触方式、物料本身的温度。
20、对于为水蒸气所饱和的空气,其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w、绝热饱和温度tas及露点温度td间的大小关系是t tw tas td 。
42
=、=、=
21、进干燥器的气体状态一定,干燥任务一定,若干燥器内部无补充加热,则气体离开干燥器的湿度H越大,干燥器的热效率越_________。 高
四、问答题(每题3分)
1、什么叫做空气的露点?若已知空气的总压和湿度,如何求出该空气的露点?试列出所用的公式并加以说明。
将不饱和的空气等湿冷却至饱和状态,此时的温度称为该空气的露点td。
∵Hd = 0.622ps ? (P-ps) ∴ps = HdP ? (0.622+Hd)
由于露点是将空气等湿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因此只要知道空气的总压和湿度,即可由上式求得ps,再由水蒸汽表查出对应的温度即为该空气的露点。
2、已知:干球温度T,及湿球温度Tw、总压P=101.3KPa,用湿度图或焓湿图示意表示空气的状态点(A),并标出相应的状态参数HA、φA、TdA(露点)、IA(焓) 如图示
3、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前常需进行预热,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先预热,t升高、H不变、j降低,从而提高湿空气的吸收水分能力;另外,t升高,加大传热温差,从而提高干燥速率。
4、湿空气的干球湿度、湿球温度、露点在什么情况下相等, 什么情况下不相等? 饱和空气条件下相等,即t=tw=td 不饱和空气条件下不等。
5、恒速干燥阶段除去的是非结合水,对吗?为什么? 对的。因为恒速阶段去除的是以机械方式附着在物料表面的水,这部分水恰好属于非结合水分。
6、降速干燥阶段除去的全是结合水,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降速阶段的第一阶段去除的水分为非结合水分,第二阶段去除的水分才是结合水分。
7、用湿空气干燥某湿物料,该物料中含水量为50%(干基),已知其临界含水量为120%(干基)。有人建议提高空气温度来加速干燥,你认为他的建议是否可取?为什么?
43
由干燥 U~X图可知该制品处于降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速率主要取决于材料内部自由迁移的速率。而与外界湿空气风速、压力等因素关系不大,只有升高空气温度才能提高物本身温度从而加速内部水分向表面迁移的速率。所以说他的建议是可取的。 8、何谓空气的湿球温度,如何测定?
大量未饱和湿空气与少量液体(水),在绝热条件下充分接触,进行热、质传递,液相(水)所达到的平衡温度称为湿球温度。温度计的感温泡用湿沙布包裹,并始终保持表面湿润,这样温度计测得温度为湿球温度。
五、计算题
1、湿度为0.02的湿空气在预热器中加热到120℃后通入绝热常压(总压P=101.325kPa)干燥器,离开干燥器时空气的温度为49℃。求离开干燥器时空气的露点温度 td 。
水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如下: 温度t ℃ 30 35 40 45 50 55 60 蒸汽压p kPa 4.242 5.623 7.375 9.583 12.333 15.731 19.910
解:I1=(1.01+1.88H1)×120+2490×0.02=175.5kJ /kg绝干气 绝热干燥器中 I1=I2
175.5= (1.01+1.88H2)×120+2490H2 ?H2=0.0488)
(5分)
ps= H2P / (0.622+H2) = 0.0488×101.325/ (0.622+0.0488) = 7.371kPa
由水蒸汽表 td?40℃ (5分)
2、在直径为1.2m的转筒干燥器内,将含水30%的湿物料干燥至2%(均为湿基),干燥介质为常压空气。空气进入干燥器的干球温度为110℃,湿球温度为40℃,出干燥器的干球温度为45℃,湿球温度为40℃。为了避免颗粒被吹出,规定湿空气在转筒内的最大质量流速不超过0.871kg/(m2?s)。试求每小时最多能得到多少kg产品。 由t-H图,t1=110℃ tw1=40℃ H1=0.02kg/kg干气 t2=45℃ tw2=40℃ H2=0.046 kg/kg干气
解:X1=30/70=0.429 X2=2/98=0.0204
转筒内的最大质量流速应在干燥器出口处,于是,允许的最大干空气流量为: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