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 述
一、本指南的目的:规范我国尿动力学检查技术,提高我国尿动力学检查水平。
二、尿动力学检查的目的:再现患者的症状以探究造成这些症状的原因,并分析其相关
的病理生理过程。
尿动力学检查包括一系列检查手段,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检查项目来回答其储尿期和排尿期的问题。检查包括:
1 常用尿动力学检查:项目包括尿流率测定、膀胱充盈期容积-压力测定、压力-流率测定及同步盆底肌电图测定,这些检查可以满足大多数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检查需求。
2 选用尿动力学检查:是针对常用尿动力学检查项目不能解决的情况,包括影像尿动力学测定、尿道压力测定、漏尿点压力测定、儿童尿动力学检查、盆底神经电生理检查及动态尿动力学监测,其中盆底神经电生理检查所配备的仪器及操作技术要求高,仅少数尿控中心开展。
三、本指南的制定方法: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托,在尿控学组领导下,成立
尿动力操作协作组,编写本指南,并经尿控学组全体委员审核。
协作组主要依据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ICS)标准化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2002年公布的众多相关文件为蓝本,主要包括:①Standards for urodynamics training,②Good Urodynamics Practices: Uroflowmetery, Filling Cystometry, and Pressure-Flow Studies,并参考2005年北美泌尿临床杂志公布的Office Urodynamics,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完成本指南。写作内容以介绍标准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方式为主,简述相关指标的临床运用。
四、本指南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国有尿动力学仪器并开展尿动力学检查的单位及其操作
人员。
第二章 人员和设备的要求
5
一、尿动力学检查操作人员的要求
由于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性,尿控学组今后将逐渐提高对尿动力学检查操作人员的要求。从事尿动力学检查操作人员应当满足下列要求:
1. 泌尿外科相关知识培训:检查人员应具备泌尿外科疾病的基本知识。
2. 尿动力学相关知识培训背景:目前多数检查人员为从事尿控工作的泌尿外科医师兼职,如为专职检查人员,应当有一定的尿动力学相关知识培训背景。
3. 尿动力学检查规范操作培训:尿控学组将以培训基地和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对检查人员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规范操作培训,要求以后从事本检查的操作者均需接受尿动力学检查规范操作培训。
4. 资料收集:要求检查人员根据疾病的特点,结合本单位检查设备特性,完善相关的临床资料收集工作,为临床科研服务。
二、尿动力学仪及耗材的要求
1.尿动力学检查床的要求
开展常用尿动力学检查要求检查床可根据需要调整受检者体位。而开展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则还需配备X线或B超机。泌尿外科检查床可以胜任包括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内的所有检查项目。
2.尿动力仪的要求
开展常用尿动力学检查的尿动力仪必须配备尿流率计、2个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膀胱压和腹压)、灌注系统、括约肌肌电图检测功能和显示器及打印机。具有尿道压力测定功能的仪器则需增配1个压力传感器和一个牵引器。在常用尿动力学检查仪基础上增加影像组件及其相关的同步影像软件则可完成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国外某些高级尿动力仪还具备盆底神经电生理检查功能及生物反馈治疗功能。 3.尿动力仪的校准
对尿动力仪各检测通道进行定期校准是获得准确检查结果的重要保证。虽然各个厂家生产的尿动力仪的校准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基本原理都一致,即通过校准程序比较仪器的检测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由系统完成调整。推荐每月校准一次,使用专用校准登记本记录每次校准的时间、校准人员及各通道的校准情况以及仪器使用情况,下面对各通道的校准分别进行介绍。
6
1)尿流率计的校准
目前国内常用的尿流率计主要包括称重式尿流率计和旋压盘式尿流率计。校准前应确保尿流计内无残存液体及异物。校准过程中倒入液体的速度一般以10~40ml/s为宜,液体应从集尿漏斗侧壁流下,倒入量依据仪器要求决定。误差范围应当满足仪器的要求。每周校准一次。
2)压力传感器的校准
压力传感器分为内置式精密传感器和外置式压力传感器。内置式传感器内嵌在测压管上,校准时采用配备的专用校准器进行。
外置式压力传感器校准时应严格按照仪器的校准提示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校准前应排尽连接管内的空气。调零和变动连接管位置后应待连接管内液面完全稳定再继续操作。校准完成后应注意比较新校准系数与前次校准系数的差异,如果差异过大,则需更换传感器或相关附件。每月校准一次。
3)牵引器速度的校准
校准前应首先将牵引器置于水平位置,回到起始处。每月校准一次。 4)灌注泵的校准
灌注泵用于膀胱尿道压力测定的灌注。校准前应注意排掉灌注连接管内的空气,根据当前校准的灌注速度选择不同容量的量筒,比如用250ml的量筒量取200ml的液体的准确性明显高于500ml的量筒。如校准超过允许范围,常见原因是水泵管老化,建议更换,再重新校准。每周校准一次。 4、常用耗材及消毒准备
尿动力学检查的常用耗材主要包括:灌注液、膀胱尿道测压管、直肠测压管、灌注连接管、压力传感器、肌电图电极(针式、贴片式及肛塞式)。
由于尿动力学检查为侵入性检查,为了充分保障受检者的安全,耗材消毒按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第三章 尿动力学检查
7
第一节 尿动力学检查原则
一、选择尿动力学检查的原则
1. 由于尿动力学检查属有创检查,应避免不适当的使用。一般情况下,通过病史、查体及无创辅助检查即能明确病因的患者无需行尿动力学检查;.患者有复杂的下尿路症状、既往治疗效果不佳或准备接受有创治疗时应考虑行尿动力学检查;由于神经源膀胱患者的治疗计划非常依赖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前,建议有尿动力学的检查结果作为治疗依据。
2. 由于不同的尿动力学检查项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应避免选择不能良好反应患者 病情的无效检查。在选择检查项目时首先应当深入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争取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检查项目。
二、结果分析应遵循的原则:
1.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只反映尿路的功能状况,即只对尿路的功能状况作出诊断,完整的临床诊断应在结合病史、体检及其它辅助检查的基础上做出。
2.尿动力学检查是一种方法学,与其它方法学一样,对有些异常能得出确诊性结果,对有些异常能得出参考性结果,还有些异常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果,因此,未获得异常记录并不能排除异常的存在;不是全部的异常记录都有临床意义;与患者症状不符的检查结果不能作为诊断。
第二节 常用尿动力学检查
一、尿流率测定
1. 检查目的及适应症
尿流率测定是一种简单的无创检查方法。可用于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的初筛,疗效
评价,也可与其它尿动力学检查项目同步联合测定,如压力-流率测定、压力-流率-尿道括约肌肌电测定等。
2. 材料、技术参数设置及操作要点 1)尿流率以ml/s为单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