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规划 下载本文

是突破3亿元,其中有50%的装饰建材销售到合川周边的铜梁、潼南、遂宁、广安、武胜、岳池、华蓥等地。

——合州旧货交易市场占地115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主要经营旧机动车、废旧钢材、机械电器设备、农业生产资料、废旧物资加工等。从2003年4月2日开业以来,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年成交额已经上亿元,向市外销售的比重达80%,市场辐射渝西片区、川北及甘、陕地区,成为全国第二、西南第一的旧货交易市场。

——合州市场占地40亩,面积2.5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1800平方米。市场经营集批发、零售为一体,涉及肉食、禽蛋、水产、干鲜、蔬菜、水果、副食、日用百货、服饰等2000多个品种。1995年建成以来,常年在市场内经营的商家达1000多户,从业人员5000多人,年交易额超过2亿元,每年上缴利税上千万元,市场辐射合川周边川北、渝西十几个区、市、县,是重庆市区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集贸交易市场之一。

(二)专业市场发展的优势条件 1、区位环境优势

合川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汇处,素有“小重庆”之美称,是重庆的北大门,距重庆主城区仅57公里,是重庆辐射渝西北、川东南地区的桥头堡,与周边10个县(区、市)相接,东接渝北区、华蓥市,南邻北碚区、壁山县,西南靠铜梁县,西北毗邻蓬溪县、潼南县,北邻武胜县,东北与岳池县接壤。在渝西北、川东南地区的各区县中,合川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渝西北和川东南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人口达1800多万。这是合川发展专业市场,建设市场大区的优势条件。

2、水陆交通优势

合川水陆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上交通四通八达,交通干道

4

纵横交错。境内通航河道3条,有铁路1条、国省道公路2条,基本形成了“三江”、“两线”为主体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络。渝合高速公路、襄渝铁路和国道212线穿境而过,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渝遂快速铁路、渝武高速公路,全区公路总里程达3195公里;区域内江岸线全长610公里,有客货码头45个,水路上可直达南充市、达川市,下可直达重庆朝天门码头。随着草街等三个航电枢纽及港口码头体系的完善,千吨级船队可直达上海;渝合高速公路开通,拉近了合川与主城区的空间距离,合川至重庆主城区仅需半小时车程,至重庆江北机场只要1个小时;渝遂快速铁路和草街航电枢纽的建成,将极大便利合川与铁路沿线、长江沿岸城市和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渝武高速公路建成后,合川的出口将进一步畅通,大大有利于合川向川北辐射。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合川发展成为重庆北部最具影响的专业市场聚集地。

3、历史传统优势

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和便利的水陆交通,使合川历史上就成为商贾云集之地,是川东南、渝西北地区和嘉陵江流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也是重庆通往川北、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经济走廊。历史沿袭下来的商流、物流,极有利于合川区域性专业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把合川打造成为重庆北部区域性商贸中心和重要物资集散地。

4、产业基础优势

合川发展专业市场具有良好的资源和产业基础条件:

——农业资源丰富。合川历来就是全国商品粮、瘦肉型猪、白山羊、茧丝绸、柑橘、商品鱼、速生丰产林生产基地,生猪、粮食、葛根、茧丝绸、水果、蔬菜等拳头农产品资源丰富,生产规模大,为专业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煤电和矿产资源丰富。合川煤炭储量18.2亿吨,岩盐储量

5

达320亿吨,石灰石储量55亿吨,具有发展资源型工业的优势。草街航电枢纽和双槐火电厂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00万千瓦。

——园区产业发展开始起步。江城工业园区已成为重庆市30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重点规划了纺织服装园、生物制药园、机械加工园、食品加工园,将为产业的集聚和扩散创造有利条件。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双国宝”之称的钓鱼城风景名胜区,有全国最大的禅宗石刻摩岩遗像群的古镇涞滩二佛寺,重庆市第二大人工湖泊的重庆市级双龙湖旅游开发区,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丰富的资源和产业基础,为合川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5、政策规划优势

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将合川规划进入了“一小时经济圈”,有利于合川发挥区位优势建设区域性专业市场,打造市场大区;合川未来城市规划为达到80万人口的大城市,需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产业,通过市场建设和发展来聚集人气,推动城市的发展,因而在政策和规划上将会鼓励和积极引导专业市场的建设发展;南城商圈和东城旅游度假区的打造,有利于聚集人气,扩大合川的对外影响,将和专业市场发展形成联动。

(三)专业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 1、专业市场太少,市场体系不完善

合川虽然已经形成了重庆北部装饰建材仓储批发市场和合州旧货交易市场两个区域性专业市场,但总的来说,合川上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数量太少,品类单一,市场培育力度不够,专业市场发展缓慢,与区域性大城市和“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例如,汽车交易市场、家具合家居用品市场、农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农副产

6

品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的发展还明显不足,远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市场布局不合理,聚集效应不强,调整难度大

目前合川的专业市场主要分布于城区内而且布局过于零散,没有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市场聚集区,缺乏专业市场群的聚集效应。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张,一些市场明显地处于城市中心地带,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城市交通和管理带来不便,同时也制约了市场本身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合州旧货市场、塔耳门车站小商品市场,已经不适应合川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需要搬迁。其他诸如汽车及其配件的销售、维修以及家具销售,都是分散在城区众多的小门店经营,档次不高,缺乏聚集和规模效应。这些市场和经营门店的形成,有历史沿袭的痕迹,更是缺乏规划、自由发展的结果,搬迁和调整将会有比较大的困难。

3、市场设施陈旧,经营模式落后

多数市场还停留在县城市场的水平,特别是以合州市场和别凡溪市场为代表的农贸市场,突出表现为设施简陋,环境卫生条件差,市场功能单一,经营模式落后。这些市场仍满足于集市贸易式的摊位式交易,缺乏现代商贸意识,技术手段落后,专业化程度低,服务功能不全,管理方式粗放,无法满足客户在加工、配送、仓储、运输、信息传递、指导等方面全过程服务的要求。

4、产业发展水平低,与专业市场发展的联动性不强

专业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合川经济历来就缺乏现代工业支撑,至今没有大型的支柱企业,工业短腿,旅游不旺,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财政收入水平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专业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合川现有的专业市场与产业的关联度不强,联动发展不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