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下载本文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目 录

一. 机构的结构分析 ----------------------------------------------- 1 二.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 5 三. 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 ----------------------------------- 8 四.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 11 五.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4 六.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7 七.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20 八. 齿轮系及其设计 -----------------------------------------------23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一. 机构的结构分析

1-1 试画出如图所示泵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解 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首先必须搞清机构的组成及运动传递情况。在图示机构中,偏心盘1为原动件,其与机架4构成转动副A;构件1与带环的柱塞2构成转动副B;A A 1 B A 1 B B 2 构件2在摆动盘3的槽中来回移动,构成移动1 4 4 副,其相对移动方向沿BC方向;构件3与机

2 2 架4组成转动副C,其在摆动盘3的中心处。

3 根据上述分析,再选定一适当的比例尺和视图平面,并依次定出各转动副的位置和移动副导路的方位。就不难画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如答图a或b所示。

由于该机构具有3个活动构件、3个转动副和1个移动副,没有高副,没有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故机构的自由度为

F=3n-(2pL+pH)=3×3-(2×4+0)=1

C 3 4 题1-1图

3 C C a)

题1-1答图

b)

1-2 图示为毛纺设备洗毛机中所采用的双重偏心轮机构,偏心轮1可以在偏心轮2中相对转动,偏心轮2可以在构件3的圆环中相对转动。⑴试绘制其在图示位置时的机构运动简图;⑵当以偏心盘1为原动件时,该机构是否有确定的运动? 解 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首先必须搞清机构的组成及运动传递情况。在图示机构中,偏心盘1为原动件,其与机架构成转动副A;偏心盘1与偏心盘2构成转动副O;偏心盘2与带环的构件3构成转动副O?;构件3与机架组成转动副B。

1 B 3 B 3 2 O? O 2 1 A O? 根据上述分析,再选定一适当的比例尺和视图平面,并依次定出各转动副的位置。就不难画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如答图所示。 由于该机构具有3个活动构件、4个转动副,没有高副,没有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故机构的自由度为

F=3n-(2pL+pH)=3×3-(2×4+0)=1

A O 题1-2图 题1-2答图

1-3 在图示的机构中,偏心盘1绕固定轴O转动,迫使滑块2在圆盘3的槽中来回滑动,而圆盘3又相对于机架4转动。试画出该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解 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首先必须搞清机构的组成及运动传递情况。在图示机构中,偏心盘1为原动件,其与机架4构成转动副O;偏心盘1与滑块2构成转动副A;滑块2与圆盘3构成移动副,其相对移动方向沿AB方向;圆盘3与机架4组成转动副B。

- 1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根据上述分析,再选定一适当的比例尺和视图平面,并依次定出各转动副的位置和移动副导路的方位。就不难画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如答图a或b所示。 由于该机构具有3个活动构件、3个转动副和1个移动副,没有高副,没有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故机构的自由度为

F=3n-(2pL+pH)=3×3-(2×4+0)=1

A O 1 B 2 3 A 1 2 A O 4 B 3 a) 题1-3答图

2 3 1 O B b)

4

4 1-4 在图示的机构中,偏心盘

1绕固定轴O转动,通过构件题1-3图 2,使滑块3相对于机架4往

复移动。试画出该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解 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首先必须搞清机构的组成及运动传递情况。在图示机构中,偏心盘1为原动件,其与机架4构成转动副O;偏心盘1与构件2构成转动副A;构件2与滑块3构成转动副B;滑块3与机架4组成移动副,其相对移动方向沿OB方向。

根据上述分析,再选定一适当的比例尺和视图平面,并依次定出各转动副的位置和移动副导路的方位。就不难画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如答图所示。

O 1 O A 1 4 2 3 B 3 B A 2 题1-4图 题1-4答图

由于该机构具有3个活动构件、3个转动副和

1个移动副,没有高副,没有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故机构的自由度为 F=3n-(2pL+pH)=3×3-(2×4+0)=1

1-5 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请说明在何处。

E 1 A C D H G A 27 C 3 B F 6 5 4 E G B F 题1-5图

D 题1-5答图

解 B处有局部自由度,H(或G)为虚约束。除去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如图所示。 F=3n-(2pL+pH)=3×6-(2×8+1)=1

- 2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1-6 试分析题1-6图a、b所示两个机构:①若在机构中具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请说明在何处;②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分析其运动的确定性,并说明机构的组成

5 3 B 2 1 A 5 C D 4 E B 2 6 A 1 3 4 D C 5 F 7 E (a)

题1-6图

(b) 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应怎样修改? 解

(a):B处有局部自由度,F(或E)为虚约束。 F=3n-(2pL+pH)=3×3-(2×4+1)=0

该机构自由度为零,不能运动,机构的组成不合理。修改方法至少有以下三个:如答图a、b、c所示。

E 3 B 2 1 A F C D 1 A 5 4 B 2 3 C D 4 E F (a)

题1-6a答图

(b) E 3 B 2 D 1 A 5 F C (b):A处为构件1、3、7组成的复合铰链,B处为构件2、3、4组成的复合铰链,C处为构件4、5、6组成的复合铰链;E处(或D处)为虚约束。

F=3n-(2pL+pH)=3×6-(2×7+2)=2 该机构自由度为2,而只有1个原动件,机构运动不确定,机构的组成不合理。修改方法为:将构件1也变成原动件,或将构件1改为固定件(机架)等。

4 (c)

1-7 如图所示为牛头刨床的一个机构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意图是动力由曲柄1输入,通过滑块2使摆动导杆3作往复摆动,并带动滑枕4往复移动以达到刨削的目的。试分析

- 3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此方案有无结构组成原理上的错误(须说明理由)。若有,应如何改正?(试提出2个方案,画出机构示意图。)

4 4 4 ω1 1 5 3 2 ω1 1 5 3 2 ω1 1 5 3 2 题1-7图 a) 题1-7答图 b)

解 F=3n-(2pL+pH)=3×4-2×6=0

或F=3n-(2pL+pH-p')-F'=3×4-(2×7+0-2)-0=0 此方案有结构组成原理的错误。因为它的自由度为零,不能运动。 修改方案如答图a、b所示。

1-8. 设以图示机构实现凸轮对滑块E的控制。试求: ⑴该机构能否运动?为什么?

⑵若需改进,则画出改进后的机构示意图。

D C B D C B E A E A 题1-8图 题1-8答图

解 ⑴ 不能运动。因为F=3n-2pL-pH=3×3-2×4-1=0

⑵ 改进后的方案之一,如答图所示。

- 4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二.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2-1 图示为齿轮连杆机构。试求:⑴该机构的瞬心数;⑵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位置;⑶ω3/ω5=? P 解

⑴ 该机构的瞬心数K=N(N-1)/2=10

B 3 A F C 2 5 P23 244 D P34 P35 A P13 B 3 P12 F P25 4 C 2 D P45

5 ⑵ P13在A点,P12

E E 1 P15 在两齿轮分度圆切点1 F,P24在C点,P23在B点,P45在D点,P15

P14 在E点,P14在直线FC题2-1答图 题2-1图

(P12 P24)与DE(P45

P15)的交点,P25在直线CD(P24 P45)与EF(P15 P12)的交点,P34在直线A P14(P13 P14)与BC(P23 P24)的交点,P35在直线AE(P13 P15)与D P34(P45 P34)的交点。

⑶ω3/ω5= P15 P35/P13 P35=E P35/A P35

2-2 已知图示四杆机构尺寸、位置,原动件曲柄以等角速度ω1顺时针转动。画出机构速度图和加速度图,并在位置图上标出连杆2平面上速度为零的点 E。

E p

vB D B 1 2 A 3 c″ anCB C b′ (b)

题2-2答图

aB atCB b (a) c′a tC c″ ′

anC p′

A 1 2 B 3 vC

vCB

D c

ω1 ω1 C (c)

题2-2图

??????????????????????????????ntntvC = vB+ vCB aC = aC + aC = aB + aCB + aCB

方向 ⊥CD ⊥AB ⊥BC C→D ⊥CD B→A C→B ⊥BC

2大小 ? ω1lAB ? ?32lCD ? ?12lAB ?2lBC ?

连杆2平面上速度为零的点 E为绝对瞬心P24,即AB与CD交点;或作⊿BCE∽⊿bcp且角标字母顺序一致,得到E点。

- 5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2-3 图示为机构的运动简图及其相应的速度图和加速度图。

D 2 B 1 A 3 p

b'3

b3

图2-3

n'3

b'1(b'2)

b1(b2)

k

p'

C ⑴在图示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中注明各矢量所表示的相应的速度、加速度矢量; ⑵以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为已知条件,用相对运动矢量法写出求构件上D点的速

度和加速度矢量方程;

???????????。⑶在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图中,给出构件2上D点的速度矢量pd2和加速度矢量p?d2 解

D d2

2 B 1 vB2

A 3 p vB3 b3

vB3B2

b'3

atB3 题2-3答图

vD

vDB2

b1(b2)

arB3B2 aB3

aanB3

kB3B2 p'

k

aD aB2

n

a) DB2

d'2 atDB2

b'1(b'2

n'3

n'2

C ⑴ 在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中各矢量所表示的相应的速度、加速度矢量如图所示。

??????????????????????????⑵ vB3=vB2+vB3B2 vD=vB2+vDB2

?????????????????????????????????????????????ntkrnt aB3=aB3+aB3=aB2+aB3B2+aB3B2 aD=aB2+aDB2+aDB2

???????????如图所示。 ⑶构件2上D点的速度矢量pd2和加速度矢量p?d22-4 已知铰链四杆机构如图a所示,其尺寸为lAB=30㎜,lBC=78㎜,lCD=32㎜,lAD=80

㎜,构件1以顺时针等角速度ω1=10 rad/s转动,现已作出其速度多边形(图b)和加速度多边形(图c)。试求:

- 6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⑴构件1,2和3上速度为vX的点X1、X2和X3的位置;

???⑵构件2上加速度为零的点Q的位置,并求出该点的速度vQ; ???⑶构件2上速度为零的点I的位置,并求出该点的加速度aI。 解

速度多边形的极点p是该机构中所有速度为零的点的速度影像。 加速度多边形的极点π是该机构中所有加速度为零的点的加速度影像。

I 1 A ω1 4 2 D

p

c

π

3 x (x1,x2,x3) b C 图b

c” b’

图c

B c’” c’

图a

x2 B 1 A ω1 x1 4 Q 2 x3 D 3 C p x (x1,x2,x3) b 图b

q c i’ c’” c’

π c” b’ 图c

图a

⑴在机构运动简图中,作⊿ABX1∽⊿pbx(A与p对应),且两三角形顶角字母顺序

???相同,得到构件1上速度为vX的点X1;作⊿BCX2∽⊿bcx,且两三角形顶角字母顺序

???相同,得到构件2上速度为vX的点X2;作⊿DCX3∽⊿pcx(D与p对应),且两三角形???顶角字母顺序相同,得到构件3上速度为vX的点X3。

⑵在机构运动简图中,作⊿BCQ∽⊿b’c’π,且两三角形顶角字母顺序相同,得到构件2上加速度为零的点Q。在速度多边形中,作⊿bcq∽⊿BCQ∽⊿b′c′π,且两三角形

??????顶角字母顺序相同,得到点q,则矢量pq就代表构件2上点Q的速度vQ。

⑶在机构运动简图中,作⊿BCI∽⊿bcp,且两三角形顶角字母顺序相同,得到构件2上速度为零的点I。在加速度多边形中,作⊿b′c′i′∽⊿BCI∽⊿bcp,且两三角形顶角字

??????母顺序相同,得到点i′,则矢量πi?就代表构件2上点I的加速度aI。

- 7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三. 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

3-1 如图所示机构,凸轮为原动件,并以角速度ω1逆时针转动,滑块4上工作阻力Q已知,各转动副摩擦圆及摩擦角φ如图所示。在图上标出各运动副总反力的作用线和凸轮1上驱动力矩M1的方向。

FR32 2 1 3 FR23 ω32 ω1 3 FR12 2 FR21 v12 ω2 FR51 FR52 1 M1 ω1 5 ω34 FR43 5 4 φ Q 题3-1图

v4 FR34 FR54 Q 4 φ 题3-1答图 解

⑴ 对于构件1:

驱动力矩M1与ω1方向一致,逆时针;

凸轮1正在推动从动件2转动,所以FR21指向凸轮,FR21与v12成(90°+φ)角; FR51与FR21平行,方向相反,ω1为逆时针方向,所以FR51切于摩擦圆左下方。 ⑵ 对于构件3:

构件3是受压杆,ω32为顺时针方向,ω34为逆时针方向,因此FR23和FR43均切于摩擦圆左侧,二者共线,方向相对。 ⑶ 对于构件4:

FR34和FR43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根据FR34、Q、FR54三力的平衡关系,FR54应指向左侧,FR54与v4成(90°+φ)角;FR34、Q、FR54三力共点平衡。 ⑷ 对于构件2:

FR32和FR23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FR12和FR21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FR32、FR12、FR52三力的平衡关系,FR52应指向下方,ω2为逆时针方向,所以FR52切于摩擦圆右侧,与FR32、FR12共点平衡。

- 8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3-2 如图所示的导杆机构。已知:机构位置、各构件尺寸,摩擦圆(图中虚线圆)和摩擦角φ,M1是驱动力,Q是工作阻力。求:在M1与Q的作用下,各运动副中总反力的方向和作用线。 解

⑴ 对于构件2:

在此机构中二力构件是构件2,其上作用力FR32、FR1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M1作用下,构件2与构件3在右侧接触,FR32指向右方,与v23成(90°+φ)。 FR12指向左方,ω21为顺时针方向,所以FR12应切于摩擦圆上方。 ⑵ 对于构件1:

FR21和FR1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FR21指向右方。

根据力的平衡关系,FR41与FR2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R41指向左方;因ω1为逆时针方向,所以FR41应切于摩擦圆下方。 ⑶ 对于构件3:

构件3上作用着三个力Q、FR23、FR43,三力共点平衡。 FR23和FR3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FR23指向左方。

根据力的平衡关系,FR43应指向下方;因ω3为逆时针方向,所以FR43应切于摩擦圆右方。

3-3 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及机构的位置,M1是驱动力,Q是工作阻力,移动副中的摩擦角φ及转动副中的摩擦圆(图中虚线圆)如图所示。不考虑各构件的重量与惯性力。在图上画出各运动副反力的方向和作用线。

φ 2 1 B C 3 题3-3图

4 Q A FR41 FR32 FR21 M1 1 v23 3 2 FR12 B FR23 C 4 题3-3答图

Q v4 FR43 φ A ω1 4 3 M1 2 1 B FR41 Q A FR23 FR12 M1 1 ω1 4 3 Q FR21 2 B F R32v23 φ φ C C FR43 题3-2图

题3-2答图 M1 A 解

⑴ 对于构件2:

在此机构中二力构件是构件2,其上作用力FR32、FR1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M1作用下,构件2与构件3在左侧接触,FR32指向左方,与v23成(90°+φ)。

- 9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FR12指向右方,ω21为逆时针方向,所以FR12应切于摩擦圆上方。 ⑵ 对于构件1:

FR21和FR1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FR21指向左方。

根据力的平衡关系,FR41与FR2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R41指向右方;因ω1为顺时针方向,所以FR41应切于摩擦圆下方。 ⑶ 对于构件3:

构件3上作用着三个力Q、FR23、FR43,三力共点平衡。 FR23和FR3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FR23指向右方。 根据力的平衡关系,FR43应指向上方;与v3成(90°+φ)。 3-4 图示定滑轮2的直径为D,虚线圆为转动副A中的摩擦圆,其半径为ρ,F为驱动力,垂直向下。若不计绳与轮间的摩擦力,试: 2 ⑴在图上标出转动副A中的总反力FA R12的位置和方向;

1 ⑵求使重物Q等速上升的驱动力F(用Q表示);⑶求该滑轮的机械效率η。 解

Q F ⑴总反力FR12如答图所示。

题3-4图 ⑵R12=F+Q (F-Q)D/2= R12ρ F=Q(D/2+ρ)/(D/2-ρ) ⑶η=F0/F=(D/2-ρ)/(D/2+ρ)

- 10 -

FR12 2 A 1 ω2 Q F 题3-4答图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四.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4-1 如图所示为一机器转化到曲柄上的等效阻力矩曲线,在一个循环中,等效驱动力矩不变,机组活动构件的等效转动惯量J= 0.12 kg·m2,已知曲柄的角速度ω=30s-1,机器运转的不均匀系数δ=0.02,试确定安装在曲柄上的飞轮的转动惯量JF为多少?

M M Mr 120N·m 30N·m Mr 120N·m 30N·m Md 45N·m 2π/3 2π 0 π φ

0 2/3π π 题4-1图

2π 0 2/3π π 2π φ

a)

题4-1答图

b)

解 在一个运动循环中,驱动功与阻抗功相等,即Wd=Wr。而

Wd=Md×2π Wr=30×2π/3+120×π/3+30×π=90π 所以 Md = 45 N·m 作出一个运动循环中的等效驱动力矩Md曲线,如答图a)所示。 求出各块盈、亏功的大小: W[0, 2π/3]=(45-30)×2π/3=10π W[2π/3, π]=(45-120)×π/3=-25π W[π , 2π]=(45-30)×π=15π

作能量指示图,如答图b)所示。可知:最大盈亏功ΔWmax=25π 装在曲柄上的飞轮转动惯量 JF=

?Wmax2??m-Je=

25?-0.12=4.24㎏·㎡

0.02?3024-2 如图所示某机组一周期内的等效驱动力矩Md和等效阻力矩Mr(常数)图。已知Md和Mr曲线间的面积所代表的盈亏功(单位:kN·m)分别为:s1=250,s2=270,s3=260,s4=280,s5=260,s6=220。等效构件的平均转速为3000r/min,要求运转不均匀系数δ≤0.02。试计算所需飞轮的转动惯量JF(其他构件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忽略不计),并指出发生最大和最小转速的对应点位置。

M 解 设机组a点的动能为Ea,则: Eb=Ea+s1=Ea+250(kN·m) Ec=Eb-s2=Ea-20(kN·m) Ed=Ec+s3=Ea+240(kN·m) Ee=Ed-s4=Ea-40(kN·m) Ef=Ee+s5=Ea+220(kN·m) Ea′=Ef-s6=Ea(kN·m)

- 11 - 0 a Md s3 Mr s1 b s2 c d s4 e s5 f s6 a′ 2π 题4-2图

φ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ΔWmax=Emax-Emin=Eb-Ee=290(kN·m) JF≥

?Wmax900?Wmax2

==146.92 kg·m 222?n[?][?]?m最大转速对应在b点,最小转速对应在e点。

4-3 现有一对齿轮1和齿轮2组成的减速传动,如图所示。驱动力矩M1=常数;而从动

轮上所受阻力矩M2随其转角φ2变化,其变化规律为:当0<φ2<π时,M2=C=常数;当π<φ2<2π时,M2=0。若已知和轮2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1和J2;且z2/z1=3,主动轴平均转速为n1,若不均匀系数为δ。试回答:

⑴画出以构件1为等效构件时的等效阻力矩Mer-φ1图,并求出等效驱动力矩Med=? ⑵求出装在主动轴上的飞轮的转动惯量JF=?并说明飞轮应装在Ⅰ轴上还是Ⅱ轴上为好。 解

⑴加在轮2上的阻力矩M2换算到等效构件1上的等效阻力矩为Mer: Mer=M(= M(=M2/3 2ω2/ω1)2z1/z2)

题4-3图 又因为φ1=(z2/z1)φ2=3φ2,所以等效构件1上的等效阻力矩Mer-

φ1图中一个运转周期的φ1应为0~6π,如答图所示。

M1 ω1 1 ω2 2 M2 Me C/3 C/6 Mer Med 0 3π 题4-3答图

6π φ1

因为Wd=Wr,Wd=Med·6π,Wr=(C/3)·3π=Cπ,所以Med=M1=C/6。 ⑵设运动循环开始时等效构件的动能为E0,则:

Eπ∕3=E0+(C/6-C/3)·3π=E0-πC/2 E6π= Eπ∕3+(C/6-0)·3π=E0 由此可知:φ1=0(或6π)时,动能最大(Emax);φ1= 3π时,动能最小(Emin)。 最大盈亏功ΔWmax=Emax-Emin=E0-E3π=πC/2

等效转动惯量Je=J1+J2(ω2/ω1)2= J1+J2(z1/z2)2= J1+J2/9 装在主动轴上的飞轮的转动惯量JF=

900?WmaxJ2?450C??J=?J?e1? ?2n2???n12?9??4-4 一机器作稳定运转,其中一个运动循环中的等效驱动力矩Med的变化如图所示。机

器的等效转动惯量Je=1㎏·㎡。在运动循环开始时,等效构件的角速度ω0= 20 rad/s,试求: M Mer ⑴等效构件的最大、最小角速度ωmax和ωmin; ⑵机器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δ。

解 因为Wd=Wr,Wd=Med·2π,Wr=100×π/2=50π 所以Med=25N·m

- 12 -

0 Med π/2 π 3π/2 100 N·m φ

2π 题4-4图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等效构件在各位置角时的动能: φ=0 时 E(0) =Jeω20/2 =200(N·m) φ=π 时 E(π) =E0+25π=200+25π(N·m)

φ=3π/2时 E(3π/2)=Eπ+(25-100)×π/2=200-12.5π(N·m) φ=2π 时 E(2π) =E3π/2+25×π/2=200(N·m)

等效构件转角为π时,动能最大;而在3π/2时,动能最小。

1由E=Je?2知:

2ωmax=2E(π)Je?2?(200?25?)= 23.6 rad/s 12E3ωmin=(π)2Je?2?(200?12.5?)= 17.93 rad/s 1δ=

?max??min2(?max??min)= 0.273 ??m?max??min- 13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五.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5-1 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BC=50㎜,lDC=35㎜,lAD=30㎜,试问:

⑴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杆为曲柄,lAB的最大值为多少?

⑵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lAB的最大值为多少? ⑶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lAB应为多少?

⑷若lAB=15㎜,则该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极位夹角θ=?若取AB杆为原动件,则最小传动角γmin=?(用作图法在图上量取) 解

⑴因AD杆为机架,AB杆为曲柄,故AB杆为最短杆,有 lAB+lBC≤lDC+lAD 即 lAB≤lDC+lAD-lBC=35+30-50=15㎜,lAB最大值为15㎜

⑵因AD杆为机架,AB杆和CD杆均为曲柄,故AD杆必为最短杆,有下列两种情况 若AB杆为最长杆,则 lAD+lAB≤lBC+lDC 即lAB≤lBC+lDC-lAD=50+35-30=55㎜ 若AB杆不为最长杆,则 lAD+lBC≤lAB+lDC 即 lAB≥lAD+lBC-lDC=30+50-35=45㎜ 所以AB杆的取值范围为 45㎜≤lAB≤55㎜,lAB最大值为55㎜

⑶因连杆BC不是最短杆,故在满足杆长条件的情况下,一定不是双摇杆机构。在不满足杆长条件的情况下,机构必为双摇杆机构。有下列三种情况 若AB杆为最短杆,则 lAB+lBC>lCD+lAD 故 lAB>lCD+lAD-lBC=35+30-50=15㎜ 若AB杆为最长杆,则 lAD+lAB>lBC+lCD 故 lAB>lBC+lCD-lAD=50+35-30=55㎜ 若AB杆既不是最短杆,也不是最长杆,则 lAD+lBC>lAB+lCD 故 lAB<lAD+lBC-lCD=30+50-35=45㎜

另外,若要保证机构成立,则应有 lAB<lBC+lCD+lAD=50+35+30=115㎜

故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时,lAB的取值范围为15㎜<lAB<45㎜和55㎜<lAB<115㎜ ⑷取μL=1㎜/㎜作图。

极位夹角θ=∠C1AC2=65o

180??65?行程速比系数K==2.13

180??65?取AB杆为原动件,最小传动角: 因为∠B2C2D=0o<∠B3C3D,故γmin=∠B2C2D=0o

- 14 -

B1 题5-1答图 B3 A θ B2 D C2

C1 C3 B C

A 题5-1图

D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5-2 图示铰链四杆机构。已知lAB=62mm,lBC=40mm,lCD=60mm,lAD=19mm。试问:

⑴该机构为何种类型机构,有无曲柄存在?如有,指出哪个构件是曲柄;

⑵当以lAB为主动件时,标注出从动件的压力角。

C A A C α D B 题5-2图

D B 题5-2答图

解 ⑴因为机架AD为最短杆,且lAD+lAB<lBC+lCD,所以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两连架杆AB、CD均为曲柄。

⑵从动件CD的压力角α如答图所示。

5-3 六杆机构如图所示,其运动尺寸为:lAB=30㎜,lBC=60㎜,lCD=60㎜,lAD=50㎜,lCE=80㎜,滑块的导路中心线在固定铰链中心A、D的连线上。若构件AB为主动件,并作匀速转动,滑块为输出件。

⑴按比例作图求出该机构的极位夹角θ及滑块的行程h,进而求出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

⑵在图中画出滑块的最大压力角位置并标出最大压力角;

⑶为保证机构有急回特性,试在图中标出滑块的工作行程方向。

C' C2 C B A D E C1 B' θ A D E1 题5-3答图 B2 αmax 工作行程 E' h E2 题5-3图

B1 解 ⑴取μL=0.002 m/mm作图,得:

1800?? θ=∠C1AB2≈56.5o h=μL·E1E2≈55mm K=≈1.915mm

1800??⑵摇杆垂直于移动副导路AD时,滑块的压力角取得最大值,如答图所示。

⑶滑块工作行程时,曲柄沿顺时针方向由AB1转至AB2,滑块由E1→E2,如答图所示。 5-4 在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中,曲柄AB为原动件,已知滑块行程为80㎜,当滑块处于两个极限位置时,机构压力角各为30o和60o,试求: ⑴杆长lAB、lBC及偏距e;

⑵该机构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⑶机构的最大压力角αmax。

- 15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B2 B A A B1 e e B' C 60o C2 C' αmax 30o 题5-4答图 C1 题5-4图

e??sin30??lAB?lBC??lAB?lBC?138.56e?? 解 ⑴ ?sin60?解得?

l?l?80l?l?BCABBCAB???l?l?cos30???l?l?cos60??80BCAB?ABBC?lBC=109.28㎜ lAB=29.28㎜ e=(lAB+lBC)·sin30o=69.28㎜

180???⑵ θ=∠C1AC2=60o—30o=30o K==1.4 ?180??⑶最大压力角出现在AB垂直于C1C2时

sin?max?lAB?e=0.9019 αmax=64.41o lBC5-5 图示为一六杆机构。杆BC为原动件,其长度lBC=40mm,滑块E的行程H=50mm,行程速比系数K=2,要求最小传动角γmin=60o。试确定各构件的长度。

C C B B θ H E C2 C1 E γmin D 题5-5图 D3

题5-5答图 E3 E2 A D1 A D2 E1 D 解:??180?K?1=60o lAD=H/2=25mm ∠ABC1=(180o-θ)/2=60o K?1lAB=lBC·cos60o=20mm lDE=lAD/cos∠AD3E3=lAD/cosγmin=50mm

- 16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六.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6-1 凸轮机构如图,试用作图法(保留作图线): ⑴求凸轮的基圆半径r0及推杆的行程h; ⑵当滚子分别与凸轮上A、B两点接触时,求推杆的绝对位移sA、sB及压力角αA、αB。 解:

⑴以O'为圆心,过滚子中心作圆,该圆就是凸轮的理论廓线。

作直线OO',交理论廓线于C、D两点,OC为最小向径,OD为最大向径。

题6-1图

题6-1答图 O A C A0 A O r0 B0 O′ D0 D h sB OB αA OA sA αB B B O′ 以O为圆心以OC为半径作圆,该圆就是基圆,其半径为r0。

以O为圆心作圆与推杆导路中心轴线相切,该圆就是偏距圆。

过D点作偏距圆的切线,该切线就是推程终止时推杆导路中心轴线,与基圆交于D0点;则推杆行程h= D0D。

⑵直线O'A与理论廓线的交点OA,就是当滚子与凸轮在A点接触时的滚子中心。此时的推杆导路中心轴线与基圆交于A0,则从动件的绝对位移sA= A0OA,直线O'A与推杆导路中心轴线所夹锐角即为压力角αA。

直线O'B与理论廓线的交点OB,就是当滚子与凸轮在B点接触时的滚子中心。过OB点作偏距圆的切线,该切线就是此时推杆导路中心轴线,与基圆交于B0点,则从动件的绝对位移sB= B0OB,直线O'B与推杆导路中心轴线所夹锐角即为压力角αB。 6-2已知一对心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是一个半径R=70mm的圆,其圆心至凸轮轴距离e=30mm,如图所示。起始时从动件处于最低位置。 ⑴若滚子半径rr为10mm,试画出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取内包络线)。 ⑵试确定从动件的行程h,凸轮的基圆半径r0。

⑶试确定该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αmax,若αmax>[α],试提出改进该机构设计的措施。 解:

⑴实际轮廓曲线为以O'为圆心,R-rr=60mm为半径的圆。 ⑵基圆半径r0=R-e=40mm 行程h=e+R-r0=60mm

- 17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⑶ sinα=O'B/ O'A=(e sin∠O'OA)/R

α A h e O' O R e B O r0 O' R 题6-2图 题6-2答图

当∠O'OA=90o时,αmax=arcsin(e/R)=25.38o

若αmax>[α],则对于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根据其压力角与凸轮机构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tan??ds/d??es?r?e202

可知,改进机构设计的措施有:

①增大基圆半径r0;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增大基圆半径可以减小压力角,使机构传力性能改善,但却会造成机构尺寸增大。改善传力性能和缩小机构尺寸是一对矛盾,设计时的通常做法是,在保证机构的最大压力角αmax≤[α]的条件下,选取尽可能小的基圆半径(当然还应考虑运动失真等因素),以便使机构尺寸较为紧凑。 ②选择合适的推杆偏置方向。当凸轮逆时针转动时,推杆导路应偏于凸轮轴心右侧;当凸轮顺时针转动时,推杆导路应偏于凸轮轴心左侧。这就是所谓的“正偏置”。正偏置可有效地降低推程压力角的值。需要指出的是,正偏置虽然使推程压力角减小,却使回程压力角增大,即通过正偏置来减小推程压力角是以则增大回程压力角为代价的。但是,由于回程时通常受力较小且无自锁问题,所以,在设计凸轮机构时,若发现采用对心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推程压力角过大,而设计空间又不允许通过增大基圆半径的办法来减小压力角时,可以通过选取正偏置,以获得较小的推程压力角。另外,偏距也不能取得太大,否则容易使推杆与导路发生自锁。

- 18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6-3在图中所示摆动滚子推杆单圆盘凸轮机构中,已知圆盘半径R,圆心与转轴中心的距离LOA=R/2,滚子半径Rr。

⑴标出在图示位置的压力角α及推杆摆动的角度ψ; ⑵画出滚子推杆的最大摆角ψmax;

⑶当α>[α]时,对凸轮机构有何影响?如何使压力角减小? 解:

⑴以O为圆心,以(R+Rr)为半径作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圆;以A为圆心,以(r0=R-LOA+Rr=R/2+Rr)为半径作基圆。以C为圆心,CB为半径画弧交基圆于D点,∠BCD为推杆摆动的角度ψ。过B点作BC的垂线,与BO线所夹锐角即图示位置压力角α。 ⑵延长AO与凸轮理论廓线圆交于E点,以A为圆

C 2 α B F B ψmax C 2 ψ E ω1 A 3 O D A O r0 ω1 1 3 1 ?心,AE为半径画弧,交BD题6-3图 题6-3答图

所在圆弧于F点,∠FCD为推杆最大摆角ψmax。

⑶当α>[α]时,将使机构传动效率降低、摩擦磨损严重,甚至发生自锁。可通过增大基

圆半径或增大AC、BC尺寸等方法来使压力角减小。

- 19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七.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7-1现需要一对中心距为144mm、传动比为2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有四只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参数为:

z1=24,da1=104mm; z2=47,da2=196mm; z3=48,da3=250mm; z4=48,da4=200mm。

试分析说明能否从这四只齿轮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一对齿轮? 解:符合传动比i=2要求的,有两对齿轮:①1和3;②1和4。 根据齿顶圆直径公式da=d+2ha=mz+2h*am=m(z+2h*a),可知

m1= da1/(z1+2h*a)=104/(24+2×1)=4mm m3= da3/(z3+2h*a)=250/(48+2×1)=5mm m4= da4/(z4+2h*a)=200/(48+2×1)=4mm 所以,只有齿轮1和4满足正确啮合条件。其标准中心距

a=m(z1+z2)/2=4×(24+48)/2=144mm

因此,由齿轮1、4组成的齿轮传动,符合中心距和传动比的要求。

7-2已知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标准中心距a=350mm,传动比i=2.5,压力角α=20o,h*a=1,c*=0.25,模数m=5mm。试计算:

⑴齿轮的齿数z1、z2;

⑵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1、d2,齿顶圆直径da1、da2,齿根圆直径df1、df2,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节圆直径d1'、d2',啮合角α';

⑶若实际安装中心距a'=351mm,上述哪些参数发生变化?数值为多少? 解:

⑴由a=m(z1+z2)/2=350 及 i= z2/z1=2.5 得 z1=40 z2=100 ⑵ d1=m z1=5×40=200 mm d2=m z2=5×100=500 mm

da1=d1+2 h*a m =200+2×1×5=210 mm da2=d2+2 h*a m =500+2×1×5=510 mm df1= d1-2(h*a+ c*)m=200-2×(1+0.25)×5=187.5 mm df2= d2-2(h*a+ c*)m=500-2×(1+0.25)×5=487.5 mm 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节圆与分度圆重合,所以 d1'= d1=200 mm d2'= d2=500 mm α'=α=20o

⑶若实际安装中心距a'不等于标准中心距a,则节圆直径d1'、d2'及啮合角α'发生变化 由a'=(d1'+d2')/2=351 及 i= d2'/ d1'=2.5 得 d1'=200.571 mm d2'=501.428 mm 由公式 a cosα = a' cosα' 得 α'=arccos(a cosα / a')=20.44o

7-3已知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实际中心距a'=100mm,m=4mm,α=20o,

- 20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h*a=1,z1=20,z2=30,O1、O2分别为两轮的中心,主动轮逆时针方向转动,试按μL=0.001m/mm比例作图,并在图上标出: ⑴两轮的齿顶圆ra1、ra2及基圆rb1、rb2; ⑵理论啮合线N1N2与实际啮合线B1B2; ⑶齿顶圆压力角αa1、αa2与啮合角α'; ⑷分度圆r1、r2及节圆r'1、r'2;

⑸求出基节pb,并按图中所量取的B1B2计算该对齿轮传动的重合度ε。 解:

⑴两轮的分度圆 r1=mz1/2=4×20/2=40 mm r2=mz2/2=4×30/2=60 mm 齿顶高ha= h*am=1×4=4 mm 两轮的齿顶圆 ra1= r1+ha=44 mm ra2= r2+ha=64 mm 两轮的基圆

rb1= r1 cosα=37.588 mm rb2= r2 cosα=56.382 mm ⑵理论啮合线N1N2与实际啮合线B1B2见图; ⑶齿顶圆压力角

αa1=arccos(rb1/ ra1)=31.32o αa2=arccos(rb2/ ra2)=28.24o

标准中心距a= r1+ r2=100 mm,而实际中心距a'= a=100 mm,所以分度圆与节圆重合,啮合角α'=α=20o

⑷两轮的分度圆r1=mz1/2=4×20/2=40 mm r2=mz2/2=4×30/2=60 mm

两轮的节圆r'1= r1=40 mm r'2=r2= 60 mm ⑸基圆齿距pb=p cosα=mπcosα=4×π×cos20o=11.809 mm

从图上量得 B1B2=18.5 mm 重合度ε= B1B2/ pb=1.57

7-4采用标准齿条刀加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如图)。已知刀具齿形角α刀=20o,周节为4π;加工时范成运动速度为v = 60 mm/s,ω= 1 rad/s。

- 21 -

O2 题7-3答图

αa2 α=α' ra1 r1=r'1 rb1 N1 B2 α=α' N2 rb2 r2=r'2 ra2 α=α' αa1 ω1 O1 B1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⑴试求被加工齿轮的参数:m、α、z、d、db;

⑵如果刀具中线与齿轮毛坯轴心O的距离a = 58 mm,问这样加工出来的齿轮是正变位还是负变位齿轮,变位系数是多少?

v

解:

⑴根据正确啮合条件,齿轮模数m=m刀=p/π=4 mm,齿轮压力角α=α刀=20o 因为v=ωr,所以d=2v/ω=2×60/1=120 mm,

db=d cosα=120×cos20o=112.763 mm z=d/m=120/4=30 ⑵因为 xm=a-r=58-60=-2 mm,所以这样加工出来的齿轮是负变位齿轮,变位系数x=(a-r)/m=-0.5 7-5一标准斜齿轮传动,已知z1=28,z2=58,法面模数mn=4 mm,螺旋角β=10o。试求:

α刀 中线 4π a ω O 题7-4图

⑴两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及中心距;

⑵当中心距为180mm时,如何改变参数来满足此要求。 解:

⑴两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d1=mnz1/cosβ=4×28/cos10o=113.73 mm d2=mnz2/cosβ=4×58/cos10o=235.58 mm 两齿轮的齿顶圆直径

da1=d1+2h*anmn=121.73 mm da2=d2+2h*anmn=243.58 mm 标准中心距 a=(d1+ d2)/2=174.66 mm

⑵标准中心距 a=(d1+ d2)/2=mn(z1+z2)/(2 cosβ)

当标准中心距为180mm时,改变螺旋角β,来满足新的标准中心距要求。

mn?z1?z2???cos=17.146o

2a?1- 22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八. 齿轮系及其设计

8-1求图示轮系的传动比i14。已知各轮齿数为:z1=z2'=25,z2=z3=20,zH=100,z4=20。 解:齿轮2—2'、H、1、3组成行星轮系,有

Hi13?n1?nHn1?nH2zz????1?23

n3?nH?nHz1z2?zz20?209 ?1?23?1??z1z2?25?2525Z2

H

Z1

Z2’

即 i1HZ3

齿轮H、4组成定轴轮系,有

iH4?nHz201??4???? n4zH10059?1?9 ?????25?5125?Z4 题8-1图

所以 i14?iHiH?1?48-2 图示轮系z1=2,z2=60,z3=25,z4=50,z5=20,z6=30,又知蜗杆的转数n1=900r/min,

方向如图。试求:

⑴若使轴B转速nB=0,那么轮6的转速n6=?转向如何?

⑵若使轴B转速nB=6 r/min,转向如图,那么轮6的转速n6=?转向如何? 解:

⑴齿轮1、2组成定轴轮系(蜗杆传动),

nz其传动比的大小为i12?1?2=30

n2z16 3 n1 1 题8-2图

5 nB 2 4 B

所以 n2=30 r/min

因为图示蜗轮为右旋,所以蜗杆也为右旋。用左手判断,蜗轮2转向箭头应向下。 nB=0时,轮3、4—5、6及B也为定轴轮系:i36?n3n2z4z6=+3 ??n6n6z3z5n6=10 r/min;用画箭头方法判定,n6转向箭头向下。

⑵ nB=6 r/min时,轮3、4—5、6及B组成差动轮系,B为系杆。

Hi36?n3?nBzz??46=+3

n6?nBz3z5因为 n3= n2与nB转向相反,所以若规定nB为“+”,则n3为“-”。将nB=+6 r/min、

n2=-30 r/min代入上式,解得 n6=-6 r/min,轮6转向与轮2一致,箭头向下。 8-3 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z1=z1'=z2=z2'=z3=z5=20,z4=40,|n1|=10 r/min,|n3|=5 r/min。试:

- 23 -

机械原理习题课教案

⑴计算该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时应予以指出); ⑵该轮系为何种轮系?为了使轮3的转向与轮1的转向相反,齿数z5'应为多少? 解:

5'

⑴轮2或2'是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有一个虚约束: p'=2p'L+p'H-3n'=2×1+2-3×1=1 所以 F=3n-(2pL+pH)=3×5-(2×5+4)=1

1'

或 F=3n-(2pL+pH-p')-F'=3×6-(2×6+6-1)-0=1 ⑵1'、5'—5、4组成定轴轮系;1、2—2'、3及4组成差动轮系;整个轮系为复合轮系。

对于1'、5'—5、4组成定轴轮系:i?n1z5?z4z5?14n??zz? 41?510 对于1、2—2'、3及4组成差动轮系:iHn1?n413?nn??z3??1 3?4z1 由①得 n4?10100zn1?? 5?z5 由②得

10?n4?5?n??1 n54?42

所以

100z?5 5?2z5'=40 - 24 -

5

2' 3

1 4

2 题8-3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