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简答题

【30259】 简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主导作用有何意义?

答案: 首先,国有经济是与生产的高度社会化相适应的,集中在能源、交通、通讯、金融、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基础。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国家从全局和长远的需要出发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总体结构,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克服单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

其次,国有经济是公有制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公平与效率、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统一;有利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国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以及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和重大风险的能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加速国内资本的集中和积累,加快产业结构的重组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增强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经济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对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单项选择题

【30193】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以后,还必须经过一个过渡时期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过渡时期,无产阶级的最初任务是( )。 A. 消灭阶级 B. 消灭国家 C. 消灭商品生产 D. 大力发展生产力

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80836】 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 A. 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

B. 建立计划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大力发展生产力

答案: C

论述题

【58592】 试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组成内容。

答案: (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一判断表明,①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这样既坚定了社会主义方向,又使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

(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根本问题作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中共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进一步深入的认识,从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对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定义。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中共十六大进一步阐明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和要求。

(3)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中国改革的性质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改革的方式上强调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在判断改革成效的标准上,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提出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改革。

(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新的体制。

(5)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对外开放中,我们认识到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

(6)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政策。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这一理论不是凝固不变的,它要不断反映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深化和完善。

单项选择题

【80834】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A. 消灭剥削 B. 消除两极分化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30219】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是( )。 A. 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 B.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C.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答案: C

多项选择题

【80958】 邓小平提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结底,要以( )为标准。 A.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B.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E. 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定

答案: A,B,C

单项选择题

【121805】 以下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分工消失

B. 按需分配

C. 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D. 社会化大分工细化、完善

答案: D

多项选择题

【121833】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 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 在各个经济领域都占绝大比重 E. 不应涉足竞争性领域

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

【30177】 以下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科学社会主义是从人类公平、正义等理性原则出发来批判资本主义 B. 科学社会主义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

C. 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和动力规律的深刻分析 D. 科学社会主义热衷于设计和描绘未来社会的细节

E. 科学社会主义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

答案: B,C,E

单项选择题

【3016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性地继承( )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B. 保守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理论 C. 封建的社会主义理论

D. 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 A

多项选择题

【80959】 以下各项中,属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有关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政策的是( )。 A. 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工作的首位,尊重农民权益,把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保护农业发展,大力增加农业投入,推广科教兴农,加快城镇化进程 B. 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C. 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D.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E. 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答案: A,B,C,D,E

单项选择题

【30245】 以下选项中,( )是旧中国的官僚资本不具有的性质。 A. 国家垄断的性质

B. 民主革命的性质 C. 封建性 D. 买办性

答案: B

第十一章 多项选择题

【80960】 以下属于建国初期传统计划经济中国家行政手段的是( )。 A. 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对国有企业实行统收统支,产品统一调拨

B. 在价格上,国家对农产品实行垄断低价,对工业品特别是加工工业产品实行垄断高价 C. 资金分配上实行供给制

D. 生产管理上实行以实物指标为主的指令性计划 E. 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分配方式

答案: A,B,C,D,E

单项选择题

【8012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 )。 A. 在流通领域中发挥自发的调节作用

B. 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自发调节生产,达到生产与需要的平衡 D. 完全摆脱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答案: B

论述题

【59195】 试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案: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在中国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脱胎而来的,建国初期经济极端落后,现代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国内国际的阶级斗争非常尖锐。极低的生产力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严重制约着国内资金积累能力的提高,当时的历史环境也不允许我们通过大规模的引进外资来弥补国内资本积累的不足。在这种条件下,为了在较短时期内缩短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摆脱国内外面临的种种困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加速资金积累,集中国内有限资源,加快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集中的计划经济正是当时这种粗放型发展阶段的产物。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还与以下一些特殊的条件有关:

(一)中国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比较的落后的基础上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传统。

(二)在建国初期,中国既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经验,又缺乏成熟和具体的理论,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照搬苏联的模式。

(三)由于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封锁和包围,因而存着盲目冒进、急于求成的情绪,易于导致唯意志主义和对行政方法的迷信。

(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盛行对领袖人物及其思想盲目崇拜的倾向,这种倾向不适当地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加以绝对化,妨碍了人们对于这些理论的科学认识和发展与创新。

单项选择题

【30194】 兰格模式中,中央计划当局采取( )得出\均衡价格\体系。 A. 试错法 B. 观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