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贝尔教具恩物使用方法 - 图文 下载本文

美的形式

其他的恩物能自然地形成对称、几何图形。玩珠子时使用格子板,会再次鼓励孩子们制造出新型的图案。通过让孩子们创造自由风格的图案,你也能从他们的创造中找到美和结构。 珠子的恩物游戏和画画——福禄贝尔的职业之一――联系很紧密。在职业和恩物间的一条区别是:恩物可以恢复成原来的样子(福禄贝尔说过关于世界的一个基本法则:没有什么是被毁灭的——只是改变了形式)。画画是一种职业,因为它不能轻易地回到原始状态。

在这段中,帮助你理解恩物九。通过恩物游戏,孩子们会开始用立体、表面、线和点的角度来看世界。在绘画中,孩子可以将线理解成为一系列连接的点。木珠子也是以三维形式存在的。恩物十,最后一个恩物,同时使用点和线能够制造一种外形的框架。

GABE J1框架结构

通过多种游戏,可以了解球、圆柱、正面体的特征,每只都有孔,都可以用绳子串起来,可以搭成汽车、飞机、桥梁等,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有触觉、视觉、听觉,有助于大小肌肉发达,让孩子了解立体图形的构成。

恩物是按逐渐推进的顺序而组织起来的,是一种逐渐的从立体形式的具体概念到点的抽象概念的转移。最后一套恩物带来了循环的全过程,将点和线结合起来制造立体物体的框架结构。通过这种方式,立体的形式变成了一个抽象概念,由点和线任意组成(充满想象的三维立体物)。为了得到这样的经验,所有先前的恩物游戏已经为孩子内化这样的经验打下了基础。 为了更好地解释恩物十,这里必须重提一下福禄贝尔的思想体系。福禄贝尔将他的幼儿园活动分成游戏和工作。游戏是这样的一些材料: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而工作则是工艺,即不能回复到原始状态。受限于技术方法,早期的幼儿园没有框架结构的恩物游戏。真正框架结构的操作活动可以在豌豆活动中得到展现。它需要将干燥的豌豆浸泡一夜,这样它们就变得很柔软,牙签就很容易把它们连接在一起。一旦豌豆变干了,这个创造物就定型了。 许多奇妙的玩具,包括那些能够再次使用的建筑性玩具,都是在福禄贝尔时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所有的这些材料的功用,如果以福禄贝尔的方法介绍的话,都是和恩物十一样的。所有福禄贝尔恩物的理念并不是想使材料变得复杂,而是想丰富孩子们的体验。如果结合点和线而形成立体物的框架结构的这一概念被孩子体会到了,那么,这些材料无疑可以被称做恩物十。

至于介绍这些经验的方针,其他基本的原则还是适用的。起初,限量地给出材料(点和线),直到孩子们准备好体验更复杂的安排。也许你可以通过回到恩物二中的立方体来介绍这套新

的恩物。让孩子认出点和线,自然地组建二维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等等)。孩子会自然地将这些先前游戏的概念联系起来,因为他/她慢慢接受了这样的概念。 曲线型恩物 可分割的圆柱体

和他的许多恩物一样,曲线型系列恩物是在福禄贝尔死后发展起来的。福禄贝尔在他的书《通过发展的教育》(Education by Development)中为他的这些恩物打下了哲学基础,但是直到很久以后才成形。纯化论者反对将新的发展增加到传统的恩物系列中,然而福禄贝尔在他的著作中很明确地提倡曲线型恩物。

我们的曲线型恩物是在Miton Bradley 公司所售的圆柱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我们将圆柱分割成三个0.5英寸厚的同心圆,但垂直地割成3层而不是4层。通过这样的方式,3折叠的区分就有两个方向。

Belle Woodson,芝加哥幼儿园学院的讲师以及Minnie Maud

Glidden,一个幼儿园工作者兼Pratt学院讲师,由于她们的推广,曲线型恩物在美国最受欢迎。这两位妇女都是Elizabeth Harrison (她的书《幼儿园建筑恩物》中含有了她们的思想)的同事。曲线型恩物系列是否被广泛地运用还不太清楚,但是他们无疑为积木游戏和福禄贝尔所有的方方面面增加了一个精彩的元素。 曲线型恩物可以被认为是恩物五的一个引申,它加大了恩物二中的圆柱体,由2英寸变到3英寸,正像恩物五中立方体的变化。曲线型游戏是一个更复杂的分解,因此更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像恩物五,这套新的恩物特别适合建筑的搭建。 曲线型系列恩物的介绍是在Frank Lloyd

Wright离开托儿所之后才开始的。但是他知道像使用刮板一样用恩物进行设计。Frank Lloyd Wright在许多设计中利用相似的曲线型木块,包括Guggenheim 博物馆和他为玛丽莲·梦露设计的夏威夷的家。 展示

这套恩物的展示和其它是一样的。盒子是翻过来的,把盖子抽出来,使木块保持成一个完整的圆柱体。孩子会认出圆柱,检查并发现它们有哪些特性,与福禄贝尔其他的积木有区别。孩子们会注意到分割次数和中心轴。 生活的形式

和其他恩物一样,孩子们会使用曲线型恩物来搭建他们的世界中的物体。可能会有充满想象能力的创造物,如:一个圆顶建筑、一个城堡或者金发姑娘这个故事和三只小熊中的三把椅子。因为完整性和统一的概念是恩物游戏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孩子游戏时要确保充分利用所有36块曲线型恩物。 知识的形式

孩子们可以这样玩:把曲线型圆柱体分成两部分、三部分、四部分等等。环、盘、弧、直径、半径和中心这些概念,可以通过游戏而被理解。轴可以以不同的方向被旋转,促使关于“curving

over”和“curving under”的讨论。曲线型恩物的四分之一轴,也可以用来给年龄较大的孩子们拼字母表中的字母。 美的形式

像恩物八中的环和半环一样,曲线型恩物能够制作出一些优雅的美丽的图案。年龄梢小的孩子一开始以少量的积木(一层12块)开始游戏,然后在拼图案中逐渐增加到使用全套的恩物。

GABE J2

有八种颜色构成,每种颜色15粒,共120粒,让孩子学习点、线、面的关系,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旋转珠子,增加手的灵活度,通过在限度空间里的活动游戏,可以熟知尺度的概念。

一、福禄贝尔及思想 孩提时候所受的启发

福禄贝乐的父亲早晚在家做家庭礼拜,使他们全家得到宗教的信仰,到入学时,进入乡下一所女子小学。女子小学的教育主旨是安静、优雅、秩序。也影响他的精神生活,整天在家过着孤独内向的日子。乡村里的人们遇到不能解决的事就找他父亲商谈。他在旁听了许多夫妇及男女间等等的问题,少年的他虽然不能十分了解,但亦形成他悲天悯人的个性。童年时代的他感觉到在冥冥中有一们主宰,因而福氏住在森林中常想的问题已渐渐明白起来了。以后几年,福氏教育的特色是他深深体会到神所创造的大自然和人类心灵关系,由大自然到神,由有限到无限之哲理。 受到舅家的影响

1792年他刚好十岁,舅舅荷尔曼来访,与他小住些时候,深觉福氏情景可怜,乃将他带至自宅。 舅舅是位忠诚坚贞的传道人,深深地影响少年的他,再加上在学校宗教课领受的更是让他获益无穷──跟随耶稣的脚踪。福氏日后教育思想的中心,即源于此──人、自然与造物主,三者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所谓教育,必须达到这三者的联结和谐。 二、青年时代福氏受斐斯塔洛齐的影响

1805年至瑞士参观斐斯塔洛齐的学校之教法,喜爱斐氏的教学,因其教学法是活的,启发学生的兴趣,而确定了他努力的方向。福氏从瑞士回来至模范学校教书,自己收了四十名儿童(9至11岁),他按照斐斯塔洛齐主观教学法,每周一次带儿童到郊外让儿童自由玩耍,特别引导他们接近大自然,由栽培花草、树木来培育儿童的爱心,由图画的教学来启发心智 ,线的平面关系、立体的空间关系,由简单进入复杂,让幼儿去发现和了解,这些教学法获得大家的好评。福氏决心将自己的一切奉献于教育界,又更增加他的信心去研究卢梭──爱弥乐的教学法──“经验是来自儿童”,福氏思考斐氏和卢梭、亚伦多的教育,并且由教育生涯中知道人类教育的意义──哲学的思想。教育是什么?基础教育是什么?理想的教育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都是思索的中心课题。

福氏对斐斯塔洛齐教育法非常感动,他觉得这种教育法才是真正给予人类幸福。但福氏并不盲从,他辨别斐氏教育法的优、缺点,特别研究户外游戏,了解游戏是发展儿童精神、情绪、身体的强大力量,观察全神贯注做游戏的幼儿、儿童、少年、青少年,可以发现他们充满着高贵的神情和强壮的体力,游戏陶冶了优良的精神,在散步中发现大自然对人类的益处,培养人们高尚、安静、思考力各种优良的精神,所以,人类当常常和大自然共同生活。

福氏一生难忘斐氏的鼓励,但福氏觉得教育法并不完美。在精神方面缺乏统一,因此,福氏决心离开而回到故乡。

福氏再进入德国大学,研究自然科学,1811年进Gottingen大学, 感觉要研究人类的教育必须广泛地

在各方面学习,所以,他研究了语言及物理、化学、矿物、天文等自然科学。 三、“人性之教育”的实践

1820至1824年福氏写了七篇论文,1826年出版了《人性教育》Menschen-eryiehung,由本书我们可以了解福氏的教育思想,当时(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一般德国的思想,内容上尚未有如福氏这样的调和了宗教、哲学及艺术的思想教育。《人性教育》的基础论是提倡神、自然和人类的关系,人性教育目标及教育原理。

福氏的宇宙观是万物中有一永久不灭的法则,此法则乃万物赖以生存,并支配及统一万物,此统一者就是神。他的人生观“永久不灭法则”神所创造的事物──人、自然。能了解自然科学的法则,而制定法则者就是神。福氏认为宇宙乃是一个调和、伟大的有机体,把自然科学和基督教的神使之浑然一体乃福氏\人性教育\的基础论。 四、“人性教育”的内容 自我活动的原理

辅导幼童本身的活动,让幼童自己决定自己的行动,成人不加以干涉,让幼童藉此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辅导他们自我操练,通过他们的行动、工作,启发他们的潜在力量。 连续发展的原理

“连续发展”这一句话在福氏的“人性教育”基础论中已有论述,人类的成长乃是连续的发展,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倡“教育乃从受胎同时开始”。

福氏认为人类生命的发展,是由一点连续进行,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人类发展阶段,连续由内部进行,彼此是有关连的。福氏曾批评一般父母,说有的父母对青少年时期的儿女,要求他们的行为各方面要像青年。这种父母要反省自己的幼年、青少年时期是怎样过来的,是如何才达到成年的呢?

福氏特别期望父母不要对自己的子女有如此错误的要求,生命的发展乃是连续性,如此的要求会妨碍他们未来的种种发展。福氏曾特别强调,对正常的儿童,不能从小就施予特殊的教育。 劳作和宗教的原理

福氏认为人之劳动和生产活动是连续发展的关系。在福氏的那个时代,对一般生产活动的劳动,认为勤劳是人之精神本质的基本概念。人的劳动、生产,不只是维持衣、食、住,而是要把隐藏内部的精神、神性表现出来,为了认识自己而劳动和创造这是最主要的,而对劳动所得的结果如衣、食、住是次要的东西。如每人用自己的力量及神的力量充分的使用,一定能过着很好的生活,所以人不能怠惰而应当勤劳。 生产活动和勤劳教育

福氏说小孩应早期开始教育勤劳的生活,这是人性之要求。福氏提倡不论幼童、表少年、青年每天至少要有一小时或两小时(依年龄的不同)专心的于制作而从事生产活动,由学习中来体验,理解。 现在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科,要知道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就是等于停止了“能发展的无限的力量”,如果父母、教师能改善、重视勤劳教育,便能够挽回,这就是福氏创设幼稚园的时候,提倡生产活动、勤劳的原因。为了要给幼儿早有劳动精神,就设计了恩物Gift(教具)。福氏设计这恩物,让幼儿活动、思考、创造──这些都是教育的第一目标。 社会原理

福氏对婴儿的看法,认为其不只是家族的一份子,也是全民族、全人类的一员。所以,婴儿的成长发展有关的,我们可由人类发展的现在、过去、未来的必然结合中,来观察小孩。福氏在基础论中说过:“小孩的教育,对人类发展的现在、过去、未来的要求能结合、调和而一致,是有神的素质、自然的素质和人的素质的人、神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在自己本身有统一性、个别性和多样(元)性”。 宗教心、道德性的发芽及教育法

在人性教育基础上,福氏最强调的是宗教心、道德性的萌芽,福氏说幼儿期的感情,特别是幼儿的微笑是共同感情最初的表现。这社会性的感情是连结在父母、兄弟、姐妹精神的基础上,就是说,共同感情是真实的宗教心的最初萌芽和发端,是由母亲培育的。

福氏恩物使用方法

http://shop.06abc.com/products_show.asp?id=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