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2020—2021学年复课教学同步英语课时分层作业7LearningaboutLanguage外研版必修50 下载本文

【答案】(1)甜美和乐,按时让他们结婚和出嫁。妻子儿女的衣食常常不能供给,他对此却很安定的样子。

(2)我放了你们,让你们自己谋生,除了供给吃穿以外,剩余的都用来偿还欠款,以一年为期限还足欠款,可以吗?

参考译文:苏颂,字子容。考中进士,担任江宁知县。升任集贤校理,(负责)编订书籍。苏颂在国史馆九年,奉养祖母及母亲,养活姑姊妹和外亲几十人,甜美和乐,按时让他们结婚和出嫁。妻子儿女的衣食常常不能供给,他对此却很安定的样子。(苏颂)提升为知制诰。大臣推荐秀州判官李定,皇上召见,提升为太子中允,任监察御史里行。宋敏求为知制诰,封还谕旨。谕旨又下来,苏颂为知制诰,上奏说:“虽然朝廷急于用人,超越常规,然而毁坏法制,得到的益处少,受到的损失大,不敢起草。”接着到了李大临手中,也封还。神宗说:“台官有缺额,不拘于官职的高低。”苏颂和李大临进奏不止,于是都被罢去知制诰一职,贬为工部郎中班。出任婺州知州。(苏颂)正要逆水而上去桐庐,江水暴涨,船被打偏将要翻了,母亲在船中几乎溺死,苏颂哀叫着扑入水中救她,船忽然自己正过来。母亲刚上岸,船就沉了,人们认为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改任亳州,有豪强的妇人犯罪应受杖刑却生病了,苏颂常常去检查,病没有好。谯簿邓元孚对苏颂的儿子说:“你的父亲高明,且以政绩著称,怎么可以被一个妇人欺骗。告诉医生依法检查,自然不会冤枉(她)。”苏颂说:“万事都依法而办,哪里忍心啊。”不久妇人死了,邓元孚感到惭愧。吴越饥荒,苏颂被选派去治理杭州。一天,他出来时遇见一百多人,悲伤地诉说道:“我们因为转运司责罚拖欠贸易的钱,已经被囚禁,即使死了也没有办法偿还。”苏颂说:“我放了你们,让你们自己谋生,除了供给吃穿以外,剩余的都用来偿还欠款,以一年为期限还足欠款,可以吗?”他们都道谢说不敢负约,果然都如期交上了欠款。担任刑部尚书,升任吏部兼侍读。请求重新造浑仪,皇帝于是任命苏颂为提举。苏颂对于律历有深入的研究,因为吏部令史韩公廉通晓算术,有精巧的构思,苏颂奏请任用他。(苏颂)教给(韩公廉)古代的方法,造了三层高台,在上面放浑仪,中间放浑象,下面放司辰,用一个机关相连接,通过激水带动轮辐旋转,不用人力。时刻到了,司辰就出来报告。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看验时也应验,不差片刻,白天黑夜,都可以推测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自从有了书籍以来,经史、九流、百家之说,乃至于图纬、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苏颂)无所不通。绍圣四年,以太子少师的职位退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4~15题。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明]李攀龙

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 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 21 -

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 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

【注】①李攀龙,明代著名文学家,被尊为“宗工巨匠”。此诗是李攀龙在友人皇甫汸被贬往开州时所作。②玉珂:原指马勒上的饰品,此处代指远行的皇甫汸。③吕虔刀:事见《晋书·王览传》“吕虔为三国魏刺史,有佩刀,相者谓三公可佩。虔以授王祥,祥又授王览” 。后以之为称颂辅相之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以“衔杯”起句,紧扣“送别”的题意,随后又点出了送别的时令与地点,一个“愁”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颔联中的“天涯宦迹左迁多”是诗人对皇甫汸的开导之词:做官被贬是常有的事,大可不必介意。此句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谪的失意之情的宽慰。

C.颈联中的“黎阳”和“瓠子河”均是皇甫汸前往开州的必经之地,夏日送别,诗人预计友人大约初秋可抵达被贬之所。

D.就诗歌的章法、布局和构词看,李攀龙的这首诗带有盛唐送别诗的影子,但细细比较能发现李诗的别具妙旨处,可见他不是一味模仿。

【答案】A [“一个‘愁’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错,诗歌起句虽有诗友分别的淡淡愁云,但从全诗看,基调是高亢豪迈的。]

15.《明诗别裁集》评价这首诗体现了“雄浑沉雄”的诗风,请结合相关诗句对这一风格进行赏析。(6分)

【答案】这首送别诗,虽有朋友离别时的惆怅感伤,但无低沉哀婉之态,诗人宽慰友人看淡官场暂时的失意,激励他建功立业,积极进取,基调是高亢豪迈的。①颔联是对友人的开导。诗人用旷达之语劝慰友人,已在诗坛享有盛名,不必沉溺于被贬的失意中。②颈联想象友人旅途境况,境界开阔苍凉,没有一般送别诗的缠绵悱恻之意。③尾联以激昂铿锵之声令人振奋。诗人勉励友人,相信他会得到贵人提携,定能东山再起,不必虚度光阴。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先说万物各有其主,接着以“ , ”两句勉励人一定要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以妻、妾对自己的态度影射齐王,说齐王目前的处境是“ , ”。

(3)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其中用细节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

- 22 -

。”

【答案】(1)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3)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

改革开放是宏大叙事,而故事中更有无数人命运轨迹的改写。脚踩这片热土的每一个人,从不是被动追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而是 ,为这 的章节贡献着自己的笔墨。若不是从报纸上的一篇《关于如何养牛》的文章中嗅出了“春天”的气息,怎会有当年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的离职创业和中国科技企业搅动全球市场的后话;如果没有恢复高考,作为煤炭工人子弟的刘慈欣就不会离经叛道地创作科幻文学,也许就没有今天世界对中国人想象力的 ……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在造时势。我们纪念改革开放,(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我们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总结好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纪念,更能为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40年 ,让无数人实现了大写人生,让我们国家“赶上时代”。“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让我们继续做时间的驾驭者,用奋斗定义自己的明天,助力我们国家“引领时代”。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奋发图强 波澜壮阔 惊鸿一瞥 栉风沐雨 B.励精图治 惊心动魄 刮目相看 筚路蓝缕 C.奋发图强 波澜壮阔 刮目相看 栉风沐雨 D.励精图治 惊心动魄 惊鸿一瞥 筚路蓝缕

【答案】C [奋发图强:振作精神,努力自强。励精图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惊鸿一瞥:指美女或所仰慕的女子动人心魄的目光。用来借指美女或所爱的女子。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假如当年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没有离职创业,就不会有中国科技企业搅动全球市场的后话

B.当年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就不会离职创业,遑论中国科技企业搅动全球市场的后话 C.中国科技企业之所以能搅动全球市场,原因是当年工程技术员柳传志的离职创业

- 23 -

D.当年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的离职创业是中国科技企业能搅动全球市场的重要原因 【答案】B [A项,语序不当,应把“没有”放到“假如”后面。C项,句式杂糅,“之所以”和“原因是”两个不能连用,去掉一个。D项,搭配不当,提取句子主干是“创业是原因”,主语和宾语不搭配。故选B。]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其实也是在纪念那些在改革开放中奋斗的成功者 B.正因为它为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者提供了最好的时代土壤 C.其实也是在纪念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人生 D.正因为它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轨迹

【答案】C [根据前文“无数人命运轨迹”可知这里说的不是某个人,也不是单独的成功者,“改革开放”经历了几代人,再根据“我们纪念改革开放”可知,下一句应该是进一步解释的句子,所以只有C句符合以上两点,故选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① ,如徐干《情诗》“啸歌倚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志难以实现的悲凉。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服药、弹琴等等一样,成为名士风度的象征。② ,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南朝还有“嵇琴阮啸”的美誉。③ ,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

【答案】①啸可以用来传情达意 ②其中阮籍的啸歌最为著名 ③阮籍能成为啸歌的名家高手的原因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春花秋月伴书声,夏雨冬雪润心田。青春年少的我们只要努力学习了,将来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学。上个好的大学,毕业后才能找到好的工作。在工作中挣到很多钱,你的生活就会过得幸福快乐。

①努力学习了不一定就能考上好大学。

② 。 ③ 。 【答案】②上个好的大学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 ③挣到很多钱,生活不一定就过得幸福快乐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

- 24 -

黏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于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悟和体验?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含义范围,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题目,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依据材料,要求“丰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做人和处事,如果时时处处追求“丰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可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艺术创作上追求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欧·亨利式的结尾”“冰山原则”“留白”等。处理生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留下缝隙。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为自己留后路。朋友、夫妇之间留缝隙,是尊重和爱的表现。给持不同见解者留缝隙,可形成思想的兼容。也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立意: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缝隙(空间)等。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