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析(第二版) - 张保会 - 尹项根主编(实用版) 下载本文

邻线路保护以及相邻变压器保护配合的要求。 保护4距离Ⅲ段的整定:

1)整定阻抗:按躲过正常运行时 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有

?ZL.min?ⅢZset.4UL.min?3?0.3UL.max0.83?190.53?=155.93? 1.2?1.2?cos(75?30)=0.9?110Ⅲ=190.53?,Zset.4?KrelZL.min

KssKrecos(?set??L)2)灵敏度校验:

(a)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灵敏度系数为 Ksen(1)ⅢZset155.93.4=9.74>1.5 ??ZBC16ⅢZset.4≥1.2

?K4b.maxZnext(b)相邻设备末端短路时灵敏度系数为 Ksen(2)?ZBC① 相邻线路末端短路时灵敏系数。利用(3)中求灵敏系数的结论,只要令XBK?XBC,XK?0即可,所以有

K4b?1?1X56.02??X12.0?XBC0311?X34.1?XAC1X12.1?[X56.0XX56.0?(1?AB0)(1?)]X12.0X12.0X34.0?XBC0

当X12.1、X56.0分别取最小值,而X34.1、X12.0、X34.0分别取最大值时,K1b就取最大值,即当

X12.1min=12.5?,X56.0min=20?,X34.1max=20?,X12.0max=30?,X34.0max=30?时,有

ⅢZset.4=2.26>1.2

?K4b.maxZnextK1bmax=2.21,Znext?ZAB=24?,Ksen(2)?ZBC②相邻变压器灵敏系数校验,此时 K4bmax=1.99,Znext?Zt=20?

Ksen(2)?ZBCⅢZset.4=2.79>1.2 所以灵敏度校验要求。

?K4b.maxZnextⅡ3)动作时限:与相邻设备保护配合,有tⅡ4?t2??t=1s,它能同时满足与相邻线路保护以

及相邻变压器保护配合的要求。

(5)当AB线路中点处发生BC两相短路接地时,那个地方哪些测量元件动作,请逐一列出。保护、断路器正常工作条件下,哪些保护的何段以什么时间跳开了哪些断路器将短路切除。 答:当 AB线路中点处发生B、C两相短路接地时,接地保护中:B相、C相的接地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动作;相间距离保护中,B、C相间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动作。保护、断路器正常工作条件下,保护1的B,C相的接地距离保护Ⅰ段、BC相间距离保护Ⅰ段、保护2的B,C相的接地距离保护Ⅰ段、BC相间距离保护的Ⅰ段,将在故障瞬间跳开保护1,2处的断路器,从而将短路故障切除。

(6)短路条件同(5),若保护1的接地距离Ⅰ段拒动、保护2处断路器拒动,哪些保护以

- 37 -

时间跳开何断路器将短路切除。

答:保护1的相间距离保护Ⅰ段将在故障瞬间跳开保护1处的断路器,保护4的距离Ⅲ段延时1s跳开保护4的断路器。

(7)假定各保护回路正确动作的概率为90%,在(5)的短路条件下,全系统中断路器不被错误切除任意一个的概率是多少?体会保护动作可靠性应要求到多高?

答:假定保护1在发电厂侧还有1套远后备保护,则线路AB中点短路后应该有4个断路器的跳闸回路被4套保护启动,如果各保护回路正确动作的概率只有90%,则全系统中不被错误切除任意一个断路器的概率是P=0.9×0.9×0.9×0.9=0.6561。 3.19什么是助增电流和外汲电流?它们对阻抗继电器的工作有什么影响?

答:图3-9(a)中母线B上未接I3分支的情况下,I1?I2,此时k点短路时,A处阻抗继电器KZ1测量到的阻抗为 Z1??????UI1????I1ZAB?I2ZBkI1?????ZAB?ZBk?ZAk

在母线B接上I3分支后,I2?I1?I3,k点短路时,A处阻抗继电器KZ1测量到的阻抗为

Z1?UI1????I1ZAB?(I1?I3)ZBkI1??????ZAB?ZBk?I3ZBkI1????ZAk?I3ZBkI1??

即在I3相位与I1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分支I3的存在将使A处感受到的测量阻抗变大,这种使测量阻抗变大的分支就成为助增分支,对应的电流I3称为助增电流。

类似地图3-9(a)中,在母线B上未接I3分支的情况下,I1?I2,此时k点短路时,A处阻抗继电器KZ1测量到的阻抗为 Z1?????????UI1???I1ZAB?I2ZBkI1????ZAB?ZBk?ZAk

在母线B接上I3分支后,I2?I1?I3,k点短路时,A处阻抗继电器KZ1测量到的阻抗为

Z1?UI1????I1ZAB?(I1?I3)ZBkI1??????ZAB?ZBk?I3ZBkI1????ZAk?I3ZBkI1??

即在I3相位与I1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分支I3的存在将使A处感受到的测量阻抗变小,这种使测量阻抗变大的分支就成为外汲分支,对应的电流I3称为外汲电流。

3.20 在整定值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方向圆特性、全阻抗圆特性、苹果特性、橄榄特性的躲负荷能力。

答:在整定值相同的情况下,橄榄特性、方向圆特性、苹果特性、全阻抗圆特性分别如图3-10中的1、2、3、4所示。由该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整定值相同的情况下,橄榄特性的躲负荷能力阻抗能力最好,方向圆阻抗特性次之,苹果形与全阻抗的躲负荷能力需要具体分析,取决于负荷阻抗角以及苹果形状的“胖瘦”。

- 38 -

?

jXZsetjXZset3o12oR

图3-10 四种阻抗特性图

R43.21什么是电力系统的振荡?振荡时电压、电流有什么特点?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如何变化?

答: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失去同步的现象,称为电力系统的振荡;电力系统振荡时,系统两侧等效电动势间的夹角δ在0°~360°范围内作周期性变化,从而使系统中各点的电压、线路电流、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也都呈现周期性变化。在系统两端电动势相等的条件下,测量阻抗按下式的规律变化,对应的轨迹如图3.10所示。

11?11?Zm?(Z??ZM)?jZ?cot?(??M)Z??jZ?cot

222222

jXO’N1Ke?1?1Z?2ZmKe?1Ke?1OR

M21(??M)Z?2

3.22采用故障时短时开放的方式为什么能够实现振荡闭锁?开放时间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答:1、利用电流的负序、零序分量或突变量,实现振荡闭锁。2、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短时开放距离保护允许保护出口跳闸称为短时开放。若在开放的时间内,阻抗继电器动作,说明

- 39 -

故障点位于阻抗继电器的动作范围之内,将故障线路跳开;若在开放的时间内阻抗继电器未动作,则说明故障不在保护区内,重新将保护闭锁。

开放时间选择的原则:Tdw称为振荡闭锁的开放时间,或称允许动作时间,它的选择要兼顾两个方面:一是要保证在正向区内故障时,保护I段有足够的时间可靠跳闸,保护Ⅱ段的测量元件能够可靠启动并实现自保持,因而时间不能太短,一般不应小于0.1s;二是要保证在区外故障引起振荡时,测量阻抗不会在故障后的Tdw时间内进入动作区,因而时间又不能太长,一般不应大于0.3s。

3.23 系统如图3-12所示,母线C、D、E均为单侧电源。全系统阻抗角均为80°,

ⅡⅡZ1.G1?Z1.G2=15?,Z1.AB=30?,ZⅠ6.set=24?, Z6.set=32?,t6=0.4s,系统最短振荡周

期T=0.9s。试解答:

G1A65BC32D1EG24图3-12 简单电力系统示意图

(1) G1、G2两机电动势幅值相同,找出系统的振荡中心在何处?

(2)分析发生在振荡期间母线A、B、C、D电压的变化规律及线路A-B电流的变化。 (3)线路B-C、C-D、D-E的保护是否需要加装振荡闭锁,为什么? (4)保护6的Ⅱ段采用方向圆阻抗特性,是否需要装振荡闭锁?

1答:(1)在系统各部分的阻抗角都相等的情况下,振荡中心的位置就在阻抗中心Z?处,

211则有 Z?=(15+15+30)=30? 即在AB线路的中点。

22(2) 对于母线A、B,有

EG1?EG2?EEG1(1?e?j?)I???

Z?Z?Z??????UA?EG1?IZ1.G1

UB?EG2?IZ1.G2

由于母线C、D都是单端电源,其电压和母线B电压的变化规律一样。

(3) 不需要,线路B-C、C-D、D-E都是单端电源,在保护处所得出来的测量阻抗不受振

荡的影响。

(4) 保护6的Ⅱ段方向圆阻抗特性及测量阻抗的变化轨迹如图3-13所示,此时有

- 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