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声音
臧美华:房价不会大起大落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所所长臧美华认为,“2010年的房价会保持持续平稳的状态,不会大起大落。”臧美华认为,“推动房价上涨而不会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有房子的环境、位置、成本等。
潘石屹:房价增长将放缓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认为:“2010年总体房价的增长会放缓。人们关心房价的背后,实际是关心自己能不能买得起房。”
潘石屹认为,盘活二手房市场是解决住房问题的一大关键。二手房市场应降低流通环节的税费,同时征收物业税,增加持有成本。
委员声音
苏钢:高档住宅价格还会涨
首创集团总经理助理苏钢表示,北京要成为世界的城市,不可避免成为经济实力雄厚人群的居住之选,这部分人群都是高档住宅的购买力,所以高档住宅价格还会涨,尤其是中心城区优质地段的房产。
针对目前的楼市情况,苏钢认为,有经济实力并且确确实实是自住需求的购房者应该适时出手。
而对于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非要买房的理念需要改一改,这部分人应该先租房。(来源:法制晚报)
东北粮仓:新粮收购有点微妙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1日 12:11 经济参考报
多种因素促使素有我国“粮仓”之称的吉林省今年新粮上市后价格高开高走,玉米(1848,-2.00,-0.11%)价格反季节上扬,市场价格高于国家临储价格,加上农民严重的惜售心理,粮食收购进度整体迟缓,粮食收购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微妙形势。
粮食收购进度整体降低了13%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吉林省农安、榆树、公主岭、四平等主产区采访发现,大多数粮库门前都冷冷清清,一反去年农民排长龙卖粮的场面。在四平市南山粮库,看大门的保安告诉记者,他们是执行国家临储政策的中储粮下属库点,去年这时候忙得脚打后脑勺,农民排大队排出去好几公里,可今年到目前一点都没动,粮库里平时都没几个人。
吉林省粮食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1月10日,全省入库新粮1000万吨左右,新粮入库进度是商品量的42%,而去年同期粮食入库进度为55%,粮食收购进度整体降低了13%。
从收购主体看,去年政策粮为主体,今年市场粮占大头,根据吉林省农发行统计,去年截止1月10日,临储粮已经收购626万吨,而今年只有14万吨。据了解,今年已经收购的商品粮304万吨,依靠农发行贷款的仅占32%,收购的大头主要是南方用粮企业。
吉林省粮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笑然分析,受全国性强雨雪天气影响,粮食运输受阻,销区到货量减少,用粮企业库存薄弱,加之降雪导致中原地区玉米湿度增加,运往南方安全得不到保证,中断了中原地区对南方地区粮食的有效供给,致使用粮企业不得不转向东北集中采购玉米,加上国家运费补贴政策激励,多种因素共同促使吉林玉米价格反季节上扬。历史罕见的高开高走,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国家临储价格,目前平均每吨高100元,“主渠道”作用丧失,整体收购进度放缓。
在四平市,粮食局副局长周长安介绍说,今年四平粮食总产在555.5万吨左右,商品量450万吨,截止1月5日已经收购粮食97.2万吨,其中玉米91万吨,而去年同期已经收购玉米147.8万吨,粮食收购进度是去年的60%左右。他说:“已经收购的97.2万吨,有27万吨在公主岭,是吉粮集团的收购量,目前看真正的国有企业没有伸手,非国有企业收购53万吨,粮食加工、商贸、转化企业收购40多万吨。”
先卖先吃亏,后卖肯定多赚
吉林省一些粮食部门干部认为,今年粮食收购进度慢,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家临储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国有主体难以真正入市;另一方面农民惜售心理依然浓重,对未来粮价仍有更高期盼;此外,国家对南方企业的运费补贴政策,客观上造成了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挤压了产区本地企业收购数量。
公主岭市粮食局办公室主任杜兴中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目前公主岭国标三等玉米折干粮价格1.56元/公斤,而国家临储价格只有1.5元/公斤,市场价高于临储价,所以临储粮收购基本没动。他说:“今年国家政策很明确,对临储粮收购贷款敞开供应,但执行国家价格根本收不上来,国家临储价出来之前一些购销企业多少还收点,临储价出台之后基本就没人收了,再收就是赔钱。”
农民心态方面,四平市农委副主任周一平说,最近几年玉米价格基本呈“先低后高”态势,农民卖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心理定式:即先卖先吃亏,后卖肯定多赚。在榆树市先锋乡,农民张延庆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他家里1公顷地,由于干旱减产只打了不到1万公斤玉米,目前还在家里放着没有出手。谈到对粮价的看法,他说:“目前的市场价格和去年比确实高不少,平均每公斤高将近一毛钱,但大伙都认为后期价格还能再往上涨,这几年都是这样,等到节后卖干粮普遍能多卖不少。”据他介绍,现在卖粮的都是家里急着用钱的,还贷款或者买年货,有点家底的基本都不着急卖,都指望着从价格上把减产的损失找回来。
政策方面,国家今年鼓励南方销区用粮企业到东北采购,南方饲料企业、用粮大户和国字头的粮食购销企业,给予一次性定额费用补贴。天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宪宇说,产区本地的加工企业,把玉米加工成淀粉后还是要卖到南方去,南方企业有了每吨70元的补贴,就相当于在原料环节降低了成本,对于北方产区企业来说形成不公平竞争。产区本地的粮食商贸企业更加艰难,记者从吉粮集团了解到,正常他们往南方运玉米,一吨的纯利润能达到70元就不错了,可如今南方企业直接降低70元成本,他们的买卖根本没法做了。
刘宪宇说:“省内所有的加工企业,正常到这个阶段都应该收购一部分粮食,够用到五一左右,可我们目前库里收上来的粮食只够用一周,很多企业都是这样,辽宁不少企业因为没有原料已经停产。我们现在价格已经给到了每吨1630元,还是收不上来。”据他介绍,他们企业目前在四平地区一共仅收购了6.2万吨干粮,而去年同期已经收购30多万吨了。
存粮霉变风险加大,储粮安全隐患堪忧
周长安认为,一旦后期市场粮价回落,临储价达不到农民心理预期,将会出现因农民储粮设备简陋、储存时间长而形成坏粮的现象。“农民对临储粮收购的概念一般都只论等级,却忽视了霉变率的硬指标。”他说:“霉变率超过2%就不在国家临储收购范围内了,去年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粮食收购进度迟缓,大量粮食滞留在农民手中。专家认为,后期伴随南方企业收购量饱和,本地企业收购数量萎缩,后期粮价仍然存在回落风险,届时即使国家临储敞开收购托底,集中收购烘干能力也将出现问题,而且春节过后气温逐渐回升,农民手中存粮霉变风险加大,储粮安全隐患堪忧。
农安松源玉米生化有限公司负责人邹作海曾经在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工作过,他说:“吉林省粮食产量年年增加,但是粮食烘干能力并没有增加多少,而且多数烘干能力集中在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手里,由于这些企业不收粮或者晚收粮,浪费了大量的烘干时间。这些都是补不回来的,目前就是把农民手中的余粮全部收到粮库来,即使开足马力全力烘干,也会有相当数量的粮食无法脱险。”
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当务之急应综合运用政策、市场手段调控玉米等粮食市场价格,谨防粮价虚高,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力度,鼓励农民适时、择机卖粮。此外还需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春节过后玉米集中销售烘干的相关准备工作,迎接节后售粮高峰到来,谨防坏粮现象出现。
业内人士提出,国家对南方企业运费补贴政策规定,当东北地区从农民手中直接收购玉米价格回升到平均1.6元/公斤(国标三等)以上时,中央财政停止补贴,但目前市场收购价格很多地方已经超过这个价格,中央补贴还没有停止,建议有关部门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最终达到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