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全一册检测(含解析)【共33套253页】 下载本文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形成的

解析:选B。A项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10 m之间;C项NaOH溶液与FeCl3

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不能制得胶体;D项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形成的。

15.下列各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9

-7

解析:选B。 A项属于蜡烛的不完全燃烧;C项小苏打与柠檬酸发生反应产生了CO2;D项为鸡蛋壳中的CaCO3与醋酸的反应,均属于化学变化。

16.(2019·杭州七中高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无关 B.硅是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C.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故能消毒杀菌

D.塑化剂是一种化工塑料软化剂,可以大量添加到婴幼儿玩具中

解析:选C。A项,道路扬尘、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的粉尘等是PM2.5的主要来源,PM2.5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关;B项,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为二氧化硅;D项,塑化剂是一种有毒的化工塑料软化剂,若大量添加到婴幼儿玩具中,婴幼儿可能会通过咀嚼、吮吸直接吸入,对婴幼儿健康不利。

二、非选择题

17.对牙膏中物质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牙膏 摩擦剂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 两面针牙膏 氢氧化铝 佳洁士牙膏 碳酸钙 中华牙膏 二氧化硅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________(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如下:

①高温②加水

石灰石――→生石灰――→石灰水 ③加Na2CO3溶液

――→碳酸钙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2)摩擦剂的作用是通过摩擦去除牙齿上残留的食物,可知摩擦剂应为难溶的物质。(3)所发生的反高温

应依次为①CaCO3=====CaO+CO2↑;②CaO+H2O===Ca(OH)2;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答案:(1)两性氢氧化物 盐 氧化物 (2)难溶 高温

(3)①CaCO3=====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18.用数轴表示化学知识,并按某种共性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有简明易记的效果。例如:根据碳素钢的含碳量,将其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利用数轴的分类法可将其表示为

请根据这一分类法将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粗略地表示在如下数轴上:

解析: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

答案:

19.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KCl、Na2SO3、Na2CO3、NaCl、NaOH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研究方案:

方案Ⅰ: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方案Ⅱ:将它们按照钠盐、钾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1)根据方案Ⅰ进行分类时,经实验测得KCl、NaCl溶液的pH等于7;H2SO4溶液的pH

小于7;Na2SO3、Na2CO3、NaOH溶液的pH大于7。由此有的同学按分类法思想把Na2SO3、Na2CO3与NaOH都划分为碱类是否合理?为什么?

(2)在方案Ⅰ中,某同学发现盐类物质中的KCl、NaCl两种物质在与其他物质混合时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你能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区分这两种物质吗?

(3)在方案Ⅱ中,三种钠盐用其他物质中的________可加以区分,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2SO3、Na2CO3属于盐类物质;(3)Na2CO3与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CO2,Na2SO3

与硫酸反应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SO2,NaCl与硫酸不反应。

答案:(1)不合理,Na2SO3、Na2CO3的水溶液因水解呈碱性,但从化合物的分类来看它们都应属于盐。

(2)利用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的为KCl、焰色反应呈黄色的为NaCl。

(3)H2SO4 Na2CO3+H2SO4===Na2SO4+CO2↑+H2O,Na2SO3+H2SO4===Na2SO4+SO2↑+H2O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一、选择题

1.(2019·宁波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实验室配制1 mol·L的盐酸250 mL,下列不需要的仪器是( )

A.250 mL容量瓶 C.胶头滴管 答案:B

2.(1)将106 g Na2CO3固体溶于1 L水配成溶液;(2)将1 mol Na2CO3·10 H2O固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两份溶液相比,下列量一定相等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 B.溶质的物质的量 C.溶液的体积 D.质量分数

解析:选B。两份溶液中的溶质都是1 mol的Na2CO3,但前者溶液的体积不是1 L,故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不同。

3.(2019·浙江名校联考)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的是( ) A.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C.将0.5 mol·L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标准状况下,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10 g

-1

40 g·mol-1

解析:选C。A项,c(NaOH)==1 mol·L;

0.25 L80 g

-180 g·mol-1

B项,c(H2SO4)==1 mol·L;

1 L

C项,蒸发掉50 g水后,溶液的体积并不是50 mL,Na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不是1 mol·L

-1

-1

-1

-1

B.托盘天平 D.烧杯

22.4 L

-122.4 L·mol-1

D项,c(HCl)==1 mol·L。

1 L

4.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 mL 0.10 mol·L的硫酸铜溶液,下列实验用品及实验操作

-1

正确的是( )

选项 容量瓶容积 溶质质量 实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