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下载本文

按照“扶优扶强”原则,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搞好农产品加工,尤其是黄栀子、优质稻、蚕桑、蜜梨等系列产品的深度开发,提高附加值。支持企业搞好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农业的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创造具有金溪特色的优质名牌产品,形成市场优势。

努力打造农业生产基地。即以秀谷、合市、左坊、石门、双塘为中心,建成20万亩有机黄栀子生产基地;沿316和206国道,以黄通、何源、对桥、陆坊、秀谷、左坊、琅琚、合市为中心,建设20万亩优质大米生产基地;以秀谷、琅琚、陆坊、对桥为中心,建成6万亩无公害早熟梨生产基地;以何源为中心,建设6万亩蚕桑生产基地;以华侨农场、秀谷、对桥、何源为中心建设1万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以秀谷、左坊、琉璃、石门、合市为中心建设2万亩无公害西瓜生产基地;以秀谷、浒湾镇为中心建设1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合市为中心建设1万亩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以石门、琅琚、浒湾为中心建成万亩南丰蜜桔生态基地;以秀谷、琅琚、双塘、琉璃、浒湾、合市为中心建设年出栏10万头的无公害生猪、2万只波尔山羊等畜牧养殖基地;以高坊、秀谷、华侨农场为中心建设万亩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以秀谷、对桥、浒湾为中心建设万亩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巩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日元贷款、长防林工程及公益林等项目建设,积极培植毛竹、湿地松等工业原料林基地。

第二节 加大农业产业化扶持力度

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合理使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商品基地设施建设资金,集中扶持重点生产基地和高科技、深加工、外向型龙头企业;通过协调贷款和低息贷款支持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地建设,以扩大规模,成为优势产业;在税收方面重点扶持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运销企业;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推行反租倒包、竞标承包、租赁、转包耕地,大力争取并实施良种繁育、病虫防治、标准粮田、现代农机装备项目,进一步巩固我县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使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亿斤

左右。全面放开放活山地、水面经营使用权,鼓励城乡能人、机关干部、客商参与耕地经营权流转,竞买、租赁山地、水面搞开发。加大对农业产业化服务力度,一是信息支持。农业部门及社会咨询服务部门应当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及时发布国内外市场的商品供、需情况、价格、技术等信息,切实做好服务工作;二是科技支持 。要建立科技研发、推广同生产高度结合的农业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要建立政府、农业生产单位及龙头企业以及社会单位或个人资金的多元投资主体,加大科技投入, 发展技术市场 ,使科技成果市场化,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操作水平,力争“十一五”期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达到70%。

第三节 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

要加强农民培训力度,用现代科技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来武装广大农民,锻炼和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业教育体系,增加广大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普及科工贸知识,培养农村发展经济能人,加快生产、经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创造条件,着力培养大批既懂农业经济又懂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大胆选拔和使用能够带领群众共同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带头人,培养和造就农村新型的企业家队伍,以保证农业产业化更快发展。

第四节 构筑农业产业化市场环境

要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是在大宗、重要农产品的产地或集散地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建设和完善农贸市场,形成批发与零售相衔接的市场网络体系。二是加强龙头企业营销组织、农村流通组织、农民联合运销组织和专业批发销售组织的建设,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运销效率。三是利用先进的手段,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供求与价格变化的动态,做到产品适销对路。同时要积极培育和规范土地、资金、技术等各类要素市场,为产业化发展创造相配套的市场条件;加强市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行为;发展和规范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商品流通中的服务、沟通、公证和监督作用;大力组织农村营销队

伍,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

第五节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落实对农村学生免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的政策。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强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着力实施好“农业科技工程”,推进农业良种、农业科技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标准化和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七大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发展农村通信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努力开展科技扶贫,继续抓好社会扶贫,因地制宜实施移民扶贫,切实搞好扶贫重点村建设。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第六节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注重投资效益,把农村生产生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打通珀干-陆坊-余江公路,增加出县通道。加大乡村公路硬化建设力度,实现乡至行政村100%通水泥路、乡至自然村40%通水泥路的目标。积极配合廖坊水库灌渠工程建设,搞好高坊、马街、芦河三大灌渠改扩建,重点对马街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加强灾害天气自动监测网建设,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能力,争取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加强境内抚河圩堤除险加固,使防洪标准提高到二十年一遇。继续做好水土保持和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2平方公里,修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270座,兴建小型蓄引提水工程780座。搞好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改造电排灌泵站114座,总装机2380千瓦。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56万人,使农村自来水率达到75%,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5%。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太阳能和节柴节煤灶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燃料替代问题。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兴建仙源庄、赛源岭及何源三座水电站,使全县总装机量达到4300千瓦。建设三江口、

琅琚、对桥、琉璃、黄通、石门35kv变电站6座,铺设线路116公里。改造三江口至石墨矿线、浒湾至琉璃、合市至陈坊等输电线路。兴建各乡、镇计生服务站办公用房。重建陆坊卫生院,开展浒湾、石门中心卫生院搬迁,改、扩建对桥、何源、合市卫生院住院部,完成全县乡镇卫生院的危房改造工作。抓好金溪第三中学、对桥中学的改扩建工作。新建浒湾、何源、陆坊敬老院,扩建秀谷、双塘、琅琚、合市、陈坊、琉璃、左坊、对桥、石门、黄通乡(镇)敬老院。

第七节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力推动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形成新机制、建设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快以“奖励、优惠、保障、扶助”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体系建设,减轻农民后顾之忧。以“六改四普及”为突破口,狠抓改房、改栏、改水、改厕、改路、改环境,着力普及沼气、有线电视、电话、太阳能,因地制宜搞好乡村规划,优化乡村布局,着力解决乱建房屋和“有新居无新村”的问题,大力整治脏乱差,加快村庄和庭院的绿化、美化,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培养有文化、讲道德、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和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增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生态环保意识、文明卫生意识。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推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完善村民自治,提高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

第四章 推进城镇人性化, 切实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使人们在城市各种活动中,更加安全、方便、舒适,满足人们对城市不断增长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第一节 在城市构架上突出人性化

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坚持“严格规划、适度开发、规模运作、强化管理、打造品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