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三、四、五章归纳总结 下载本文

第三章 货物入库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货物入库接收、货位安排

商品入库是指到商品入库通知单后,经过接运提货、装卸搬运、检查验收、办理入库手续等一系列作业环节所构成的工作过程。入库业务具体分为货物入库准备、货物接运、货物验收、货物入库交接和登记,其作业流程如图所示:

入库准备 提货 接运 收货 验收准备 验收 核对资料 验收商品 安排货位 搬运 入库 堆码 办手续 一、编制商品入库计划 二、入库准备工作

1) 熟悉入库计划

1

2) 掌握仓库库场情况 3) 制定仓储计划 4) 仓库妥善安排货位 5) 做好货位准备

6) 准备苫垫材料、作业用具 7) 验收准备 8) 装卸搬运工艺设定 9) 文件单证准备

三、货物接运

货物接运也称之为接货是接货方与托运方办理的交接手续,能够安全的接运回库。

四、接运方式

货物接运方式是指仓库物品来源的方式。接运可在车站、码头、仓库或专用线进行,因而可以简单分为到货和提货两种方式。

1) 到承运单位提货 ( 提货前的准备、提货时、货物到库后) 2) 到供货单位提货

3) 供货或存货单位送货到库 4) 铁路专用线接货

第二节 入库货物的验、收入库交接手续办理

一、货物验收

货物验收是按照验收业务作业流程,核对凭证等规定的程序和手续,对入库货物进行数量和质量检验的经济技术活动的总称。凡货物进入仓库储存,必须经过验收,只有验收后的货物,方可入库保管。 1货物验收的标准

(1) 买卖双方约定的货物接受标准

(2) 采购合同或订单所规定的具体要求和条件 (3) 以议价时的合格样品为标准

(4) 以各类产品的国家品质标准或国际标准为依据

2确定抽检比例的依据

(1) 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 (2) 货物的理性化能 (3) 货物价值的大小

(4) 生产技术条件及品牌信誉 (5) 物流环境

3货物验收方法

(1) 视觉检验 (2) 听觉检验 (3) 触觉检验

(4) 嗅觉、味觉检验

2

(5) 测试仪器检验‘ (6) 运行检验

4验收的作业流程及其作业内容 验收准备、核对凭证、实物检验 5验收差异的作业处理 二、入库资料管理

1交接手续 接收货物、接收文件、签署单证

2登帐 主要内容:物资名称、规格、数量、累计数或结存数、存货人或提货人、批次、金额 ,注明货位号或运输工具、接货经办人。

3立卡 货物入库或上架后,将货物名称、规格、数量或出入状态等内容填在料卡上。 4建档

(1)货物的各种技术资料、合格证、装箱单、质量标准、送货单、发货清单等。

(2)货物运输单据、普通记录、货运记录、残损记录、装在图等。 (3)入库通知单、验收记录、磅码单、技术检验报告。

(4)保管期间的检查、保养作业、通风除湿、翻仓、事故等直接操作作业。 (5)出库凭证,交接签单、送出货单、检查报告等。

(6)回收仓单、货垛牌,仓储合同、存货计划、收费存根等。 (7)其他有关该货物仓储保管的特别文件和报告记录。

第三节 入库作业信息化管理

1入库计划管理

业务概述:仓储公司接到业务单据针对货物的情况进行入库计划管理 功能:制定入库计划,录入入库计划单相关数据。 2入库货物到达 业务概述:当客户将计划数据中的货物送抵本仓库时,仓储公司做货物到达确认。 功能:根据之前的计划单信息,给已到的做到达确认。 3入库卸货

业务概述:货物运抵仓库后并开始做卸货作业。 功能:对已到达的货物做卸货确认。 4入库作业分配

业务概述:仓库将已入库的货物,通过堆垛机自动分配库位。 功能:分配入库货物的存放库位。 5入库作业确认

业务概述:堆垛机将所有入库上架货物入库完成后做入库作业确认。 功能:对已入库上架的货物做最后的确认。

第四章 货物在库保管作业规划

第一节 货物的储位管理

一、储位管理的原则

1) 明确标识储位 2) 有效定位商品 3) 及时更新记录

3

二、储位管理的对象

1) 保管商品

2) 非保管商品 包装材料、辅助材料、回收材料 三、储位管理的要素 1 .储位管理的基本要素

(1)商品:供应商、商品特性、进货规定、数量、品种。

(2)储位空间:不同类型仓库的主要功能也不尽相同。有的强调保管功能, 有的强调配送功能。

(3)人员:规模较大的仓库,人员分工也比较细致,包括保管员、搬运员、 拣货员等。

2.储位管理的关联要素 搬运与输送设备、储放设备

第二节 货物的分区与分类

一、储位的规划 1仓储分区

2安排储位空间

1) 充分利用库房高度 2) 有效利用平面区域 3储位确定

1) 根据商品周转率确定储位 2) 根据商品相关性确定储位 3) 根据商品特性确定储位

4) 根据商品体积﹑重量特性确定储位 5) 根据商品先进先出的原则确定储位

二、储位编码 地址式、区段式、品项群式、坐标式

商品储存方法 定位储存、随机储存、分类储存、分类随机储存、共同储存 三、物品编码管理

货物的编码是将货按其分类内容进行有次序的编排,用简明的文字、符号或数字代替货物的名称、类别及其他有关信息的一种方式。 1物品代码结构

(1)代码长度:一个代码中所包含的有效数字符的个数。 (2)代码顺序:代码字符排序的逻辑顺序。

(3)代码基数:编制代码时所选用的代码字符的个数。 2物品编码的原则

(1)简易性:应将货物化繁为简,便于货物活动的处理。 (2)完全性:使每个货物都有一种编号代替。 (3)单一性:每一个编号只能代表一种货物。 (4)一贯性:要统一而有连贯性。 (5)充足性:有足够的数量来编号。

(6)扩充弹性:编号能按照需要自由延伸,或随时从中插入。 (7)组织性:应有组织性,便存档或查询相关资料。 (8)易记性:选择易于记忆的文字、数字或符号。

(9)分类展开性:应使用渐进分类的方式做层次式的编号。 (10)应用机械性:编号应考虑与事务性机器或电脑的配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