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远道寻来,喜出望外,恐其饥馁,急捧一食盒出迎,二人喜甚,俱为僧侣,开山立庙,称“寒山寺”。“寒山”、“拾得”二仙形象,常出现于画幅及工艺品中,两人蓬首笑面,着绿衣,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借“荷”、“盒”谐“和”、“合”,取其“和谐合好”之寓意。 关公:名羽,字云长,三国名将,文武双全、忠勇仁义,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后人尊其为“武圣”、“武财神”,道教尊为“关圣帝君”。民间相传拜关公,能保佑仕途官运亨通、平步青云;能保佑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保佑学业识文知书,学贯古今;保佑生活家业兴旺,人生平安。台湾“拜关公”尤为盛行,2040万人中关公信徒达800多万人,关帝庙达3000多座。
刘关张(桃园结义):述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志同道合、意气相投的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于桃花盛开的季节,在一个桃花绽放的园林中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西王母:又称王母、金母、王母娘娘,住在昆仑之巅的金宫玉殿,左有瑶池,右有翠水,每逢蟠桃成熟的三月三,王母就大摆寿筵,邀众仙赴会瑶池庆寿,为此人们将王母视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群仙祝寿:图案为众多仙人各持礼物为王母娘娘祝寿的场面。传说三月三日王母娘娘寿诞之日,各路神仙前来祝贺,以此取其吉祥喜庆之意。
玉跪人:“玉”与“遇”谐音,“跪”与“贵”谐音,玉跪人,即遇贵人之意。 童子:童子天真活泼,逗人喜爱。与童子有关的题材非常多,例如送财童子、欢喜童子、麒麟送子等。
子承大业:画面常见一个笑逐颜开的童子手执一张造型夸张的大荷叶。“叶”与“业”同音,寓意子嗣兴旺发达,承前启后,家族昌盛。 喜相逢:两个童子相遇,谈笑风生,意指彼此相见欣喜不已,称之为“喜相逢”。
福源善庆:老人带着童子,拿着蒲扇,童子拿着石磬玩耍,天空飞舞蝙蝠。“蝠”与“福”、“扇”与“善”、“磬”与“庆”同音,意为福源善庆,寓意善良、吉庆会带来福气。
吉庆有余:图案为一磬一鱼或一磬双鱼,一童子击磬一童子持鱼,意为“吉庆有余”,寓意吉祥、欢乐和富裕。
四喜人:横向与纵向都喜笑颜开的四个手足相连的童子称“四喜人”。人们认为“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四件喜事,也有人将享有福气、高官、长寿和好运之人称为四喜人。 加官晋爵:画面以童子向官宦敬酒表示,过去酒杯称爵,敬即晋,意指升官晋级。
五子登科:画面以五个童子争夺一顶冠表示,夺魁是争取第一之意,科举分五经取士,每经第一名称经魁,殿试第一名称大魁。 百子图:由一百个形态各异的童子构成,表示子孙众多,人丁兴旺,家业辉煌。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三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也有人认为五常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画面由五个人在品尝三只缸中的酒表示。
指日高升:画面由一个身穿官服之人指着高高升起的太阳构成。寓意在短时间里将晋升高官。
女娲补天:中华上古大神,是中华民族人始之初的三皇之一,相传是人类的始祖,“炼石补天,捏土造人,立极造物,别男女,通婚姻,造笙簧”。民间传说,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作战落败,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不周山乃撑天之柱,天柱折断,于是山体崩塌,大地向东南倾斜,海水向陆地倒灌。水灾泛滥,猛兽肆虐,人类遭受了空前的灾难,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后女娲娘娘炼五色石补天,折断鳌足支撑四极,战洪水,驱野兽,使人类安居乐业。故而“女娲补天”有国泰平安、天下太平之意。
后羿射日:传说太阳是天帝的儿子,其母名羲和,生有十个太阳。在日月图中一边羲和捧日,一边常羲捧月。太阳居住在汤谷的扶桑树上,由阳鸟每天驮载一个太阳升至天空,给人类带来光明。可是在尧帝时
期,十日并出,使得庄稼晒死,草木焦灭,百姓无法生存,尧便命神箭手后羿射十日,连续射下九日,留下一日,保留至今。
夸父逐日:民间传说,夸父族首领,为挽救苍生,累死在追日途中。传说夸父为了追求光明,跟着太阳跑,终于在禺谷这个地方追上了太阳。但是夸父又累又渴,他喝干了黄河和渭河的水,又去喝北方大泽的水,但还是在半路渴死了。他的身躯变成了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变成了大片郁郁葱葱的桃树林。
嫦娥奔月:嫦娥,神话中后羿之妻,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私自偷吃长生不老药后飘然飞天,住在月中广寒宫,与捣药的玉兔和砍树的吴刚为伴,人们将嫦娥称做月神。
状元及第:殿试第一名即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殿试后列榜有甲、乙次第,通常前三名由天子赐进士及第,后七名赐进士出身。图案通常以戴冠童子乘龙构成。“冠”与“官”谐音,戴冠寓言为高中状元。鲤鱼跃龙门可以变成龙,童子乘龙寓意“独占鳌头”而喻“状元”及第。
麻姑献寿:麻姑,传说中的仙女,住在蓬莱岛,传说她能掷米成珠。每年三月三,王母寿辰,举办蟠桃盛会,麻姑在绛珠河畔用灵芝酿酒,携酒前去向王母献寿礼。祝贺女寿星时常用此语。图案多以仙姑手托酒盘或寿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