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与氧气接触,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过程中,热水中的液体完全变红色需要时间比冷水短,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该选项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图中探究的是燃烧需要可燃物,小木块是可燃物,小石头不是可燃物,而小煤块是可燃物,若将图中的小石头换成小煤块,不能得到与图设计相同的结论,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热水能使白磷与氧气隔绝,因此热水的作用之一是隔绝氧气,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20.【解答】解: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合物的质量为4.4g+2.7g﹣4.8g=2.3g,且化合物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 C元素的质量为4.4g×H元素的质量为2.7g×
12
×100%=1.2g, 442
×100%=0.3g, 181.2g+0.3g=1.5g<2.3g,
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O元素;O元素的质量为:2.3g﹣1.5g=0.8g 则化合物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故答案:C H O; 2:6:1。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解答】解:(1)铝是活泼金属,通常铝锅却很耐腐蚀,是因为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1+3O2═2A12O3。 故填:4A1+3O2═2A12O3。
(2)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高温ˉ2H2+SiCl4Si+4HCl。
高温1.2??12
:0.3??1
:0.8??16
=2:6:1,
故填:2H2+SiCl4
ˉSi+4HCl。
22.【解答】解:(1)硫与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汞,方程式是:S+Hg═HgS; (2)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故答案为: (1)S+Hg═HgS
(2)温度上升后,汞原子之间的间隙增大,使水银的体积增大.
23.【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为了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需要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故答案为: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2)该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至刻度1,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填: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3)干燥的布条没有变色,湿润的布条变色,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答案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4.【解答】解:(1)铁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填:A; (2)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填:Fe+CuSO4═Cu+FeSO4;
(3)根据AB可知铁>氢>铜,根据D,可知铁>银,无法证明铜和银的顺序,需设计实验来验证铜和银的顺序,可以将铜丝伸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有无银白色金属析出,故填:将铜放入到AgNO3溶液中,若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
(4)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得到蓝色滤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加入金属的量不确定,故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硝酸银。 故填:①Zn(NO3)2和Cu(NO3)2;②Zn(NO3)2、Cu(NO3)2和AgNO3。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解答】解:(1)仪器②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A装置在试管口处有一棉花团,所以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加热的过程中,会观察到固体减少,并有气体生成,固体颜色由暗紫色变为黑色;
(3)C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开关活塞来控制固液接触和分离,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实验室要制取少量氢气最好选择发生装置C;用试管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由于氢气的密度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在E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如下:
(5)①图表可知5g石灰石样品完全反应生成1.76g CO2,第3次加15g石灰石产生4.4g CO2,可知第3次样品有剩余,酸完全反应,由于第4次与第3次酸的质量一样多,所以生成气体一样,m=4.4。 ②设5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1.76g
100??
=
441.76??
x=4g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4??×100%=80%;
5??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
(2)固体颜色由暗紫色变为黑色;2KMnO4 ˉ (3)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C;;
(5)①4.4; ②80%。 K2MnO4+MnO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