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要点 下载本文

在颞叶。海马——记忆,杏仁核——情绪,下丘脑——进食和饮水。 2、整体说

大脑是以整体发挥作用

弗洛伦斯,鸡和鸽子,局部损毁法,开始很少运动,后来会恢复,认为,功能的丧失与特定部位无关与受损面积有关。

拉什利,白鼠,脑损毁术。结论也是功能的丧失与特定部位无关与受损面积有关。从了提出了均势原理:大脑各个部分几乎也相同的程度对学习发生兴趣。总体活动原理:学习效率与受损面积成反比与受损面积无关。 3、机能系统说

鲁利亚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机能系统。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损,会影响高级心理机能。并把大脑分为三个机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动力系统。负责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 第二机能系统,信息处理系统。负责信息接受,加工,处理。 第三机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 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彼此间又各自起不同的作用。 4、

模块说

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有高度专门化,并且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

施复杂而精细认知功能的基础。

后记:

拉什利后来做的实验比弗洛伦斯先进之处在于原先的鸡和鸽子,没有新皮层,而白鼠有。虽然实验几乎一样。结论也差不多。基本上国外稍有点改进就会马上作为一个新理论提出,吐槽下。

另外机能系统说的提出真是认知心理学兴起的时候,所以带有早期认知的色彩,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大脑,认为,大脑先激活然后加工最后产生行为这么个简单的机制。

模块说是认知心理学占主导以后,这时主要是和电脑进行类比,把人脑看做电脑。正因为,cpu,硬盘,内存的巧妙结合,电脑便能工作了,认为人脑也是如此。

三、意识和注意(一般两道单选或一道简答,09年还考过综合) 要点:四大品质+六大理论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

(1)意识是一种觉知(觉察存在)(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调控心理活动)(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觉醒、警觉) 2、意识的种类

无意识:个体不曾觉察要的心理活动过程

无意识现象:1、无意识行为,自动化行为(边骑自行车边讲话)2、对刺激的无意识,没有觉察到刺激对他们行为产生的影响(在电视节目中插播一个短到你看不见的广告,但无意识能觉察到,

你对它的好感度就会上升)3盲视,由脑损伤引起的对刺激的无意识。(一个盲人穿过一条摆满杂物的走廊——他没有碰到任何障碍物,顺利通过了,现场的研究人员也没有发现他使用过什么特殊伎俩。这就是曾在科学史上引起巨大争议的盲视现象:眼睛看见了某个物体,自己却不知道,而且很多正常人也拥有这样的“超能力”。)。

前意识: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一瞬间未被意识到,但随时可以进入意识。(比如你的长时记忆,不问你的话是不会去提取的) 潜意识:对正在进行的某种心理活动和行为,本身毫无察觉。(口误,笔误) 3、意识的功能

1、觉知功能,不仅能意识到客观物体的存在,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行为与环境是否和谐,内在关系怎样。 2、计划功能,人的心理与行为是有计划的,动物没有

3、选择功能,人能够选择最有效的刺激,过滤并限制无关信息的输入,减少不断输入的能量。

4、监控功能,了解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信息,调节和控制他们之间的关系 4、睡眠与梦

睡眠包括四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 觉醒:β波,频率高,波幅小 休息:α波,频率较低,波幅稍大

第一阶段:浅睡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波,持续10分钟,容易惊醒。

第二阶段:偶尔出现,短暂爆发,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叫睡眠锭,持续20分钟,较难唤醒。

第三阶段: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δ(德尔塔)波(频率更低,波幅更大),有时也会出现睡眠锭,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大多数脑波开始呈现δ波时,说明进入深度睡眠阶段,有时发生梦游,梦呓(说梦话),尿床。

后两个也叫慢波睡眠(sws)前四个阶段大概要持续1个小时到90分钟。

快速眼动睡眠:脑电迅速改变,δ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α波出现(与清醒时类似)。眼球开始左右上下运动,报告梦境。另外血压和心率不规则,呼吸急促,如清醒时一样,但肌肉依然松软。

解释:1、功能恢复理论:工作了一天,累了,身体要休息。有人提出,快速眼动睡眠对心理健康很重要。

2、生态学理论:祖先晚上躲山洞里,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进化后,演变成周期性变化的一个环节。

睡眠的特征:1、普遍性2、必须性(人都是要睡的,不睡会死的) 梦:在睡眠中产生想像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 梦功能的解释:

1、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