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和“XX”等特色品牌。
5、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农牧业科技推广应用,建立一支过硬的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建立完善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科技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广应用新机制,二是通过联系大中院校、上级科研站所,引进新技术,应用新成果,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科技含量。三是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经济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十三五”期间,全镇计划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XX个,涵盖畜牧、种植、水产、农资农具等领域。
6、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积极争取资金,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三五”期末,完成全镇农业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鼓励非农主体投资,通过多元投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激发农村发展活动。
(二)第二产业
“十三五”期间,要继续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重点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依托XXX开发区和XXX“XXX”,无限放大我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相关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快资源转换。进一步转变招商引资思路,丰富招商引资的内容,加快全镇工业发展步伐,争取全镇工业有突破性进展。认真完善落实优
9
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着重引进一批附加值高,财政贡献率高、耗能低、污染小,对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十三五”期间,全镇计划引进投资XX亿元以上项目X个,投资X亿元以上项目X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X个。到2020年,计划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X亿元,年均递增X%。
(三)第三产业
以建设XXX开发区北部综合配套服务基地为目标,以增加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带动就业、扩大辐射为重点,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加快发展物流、中介、农村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房地产、商贸、社区服务、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推动全镇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1、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以物流业为龙头的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与工业化战略相适应,与工业化水平相吻合的产业服务支撑体系。物流业,抢抓XX、XX铁路大规模开发建设机遇,尤其是要牢牢抓住XX铁路在XX村设置站点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仓储物流等三产项目。做好XX公路、XX高速,XX公路、XX、XX铁路等骨干线路的客货运输,监管好出租汽车和货运汽车的运营。中介服务业,积极推动信息、就业和人才劳务中介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全镇以及XXX开发区的企业及时提供各类信息、输送各类人才。农村服务业,积极引导、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优质服务,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
10
化服务体系。
2、生活性服务业。一是发展房地产业。紧紧抓住XXX开发区发展机遇,抓住XXX作为XXX开发区北部综合配套服务基地的机会,大力发展房地产业,适时组建房地产开发集团,专门运作房地产建设。二是发展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业。改造和提升传统商贸业,发展以连锁超市、购物中心等为主体的新型商贸业,完善商贸服务网点,积极推进连锁超市、连锁餐饮进乡村工程。
3、劳动经济。紧紧依托XXX开发区企业用工需求,开辟劳务市场,扩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把劳动力技能培训纳入重要日程,加强就业指导,开辟建立稳固的劳务市场,积极吸引劳动力就地转移。同时,鼓励有志青年回乡创业,拓宽就业渠道。
二、基础设施建设 (一)生态建设
坚持巩固更新、定期养护的原则,用全新的理念重新设施开展生态建设。做到乔、灌、草结合,人工造林与自然封育结合,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结合,建设与保护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实施公益林建设、高效经济林建设、公路与村庄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十三五”期间全镇林业要做到产权明晰,消除林权纠纷,调动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扩大造林规模,增加科技含量,提升生态建设质量。 “十三五”期间,重点做好XX公路两侧和村庄内部的林木补种
11
和养护。
(二)环境保护
认真宣传贯彻《环境法》,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损害担责”的原则,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倡导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在生产经营中体现科学环保意识,不乱施化肥,不乱用农药,合理处置秸秆、垃圾、粪便等。巩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成果,打造“优美、洁净、舒适”的人居环境。强化对工业企业的监管,禁止一切乱排乱放行为,严格控制废渣、废气、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十三五”期间,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建立环境卫生保护长效机制。到“十三五”末,镇内全部村庄环境卫生均实现物业化管理。
(三)水利基础建设
把水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纳入重要日程,做到保护到位、利用科学、配置合理,做到充分利用地表水,有效储蓄天上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十三五”期间,加强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管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更新老化陈旧的水利设施,改善农用水利条件,降低用水成本,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加大水源开发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最大限度地扩大水浇地面积。“十三五”期间,全镇计划新打机井XX眼,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四)道路交通建设
1、加强对镇内现有水泥路的保护力度,防止水毁和人为破坏。同时,加强村内硬化路面管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