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威海分校生物化学练习集 下载本文

性。

41.由于成熟红细胞没有_____________, 完全依赖____________供给能。 42.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含有维生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3.三羧酸循环是由__________与________-缩合成柠檬酸开始,每循环一次有

______次脱氢、________次脱羧和_________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共生成________分子ATP。

44.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5.糖有氧氧化反应的进行的亚细胞定位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每1 分子

葡萄糖彻底氧化可生成__________或__________分子ATP。 46.6—磷酸果糠激酶—l 有两个ATP结合位点,一是__________作为ATP作为

底物结合,另一是_____________与ATP亲和能力较低,需较高浓度ATP才能与之结合。

47.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__途径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__________。

48.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在糖原分解代谢时

肝主要受___________ 的调控,而肌肉主要受___________的调控。

49.因肝脏含有___________酶,故能使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而肌肉中缺乏此酶,

故肌糖原分解增强时,生成 ___________ 增多。

50.糠异生进行的器官主要是___________ ,其次是__________。 二、是非题

1.α—淀粉酶是从淀粉的非还原端开始,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 2.人和动物的小肠粘膜细胞对单糖的吸收不是简单的扩散,而是消耗能量的主动吸收过程。

3.糖酵解只发生在一些厌氧的微生物体内,对于好氧的生物体不存在在此途径。 4.和己糖激酶一样,葡萄糖激酶是一个调节酶,高浓度的6—磷酸葡萄糖可对其进行反馈抑制。

5.胰岛素可以促使葡萄糖激酶的合成,在肝细胞内葡萄糖浓度较高时才起作用,可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而贮存起来。

6.醛缩酶可催化1,6— 二磷酸果糖裂解为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基丙酮,反应是不可逆的。

7.在糖酵解中,共有4个激酶,即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磷酸甘油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它们都催化不可逆反应。

8.碘乙酸可强烈地抑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活性,因为它是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9.丙酮酸脱羧酶存在于酵母或其他微生物中,催化丙酮酸脱羧成为乙醇,此酶的辅酶是焦磷酸硫胺素。

10.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氧化产能的最终共同通路。

11.一摩尔磷酸稀醇式丙酮酸被哺乳动物细胞匀浆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在糖

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都处于正常转运的情况下,可生成15摩尔的ATP。

12.哺乳动物无氧时不能存存活,因为葡萄糖无氧酵解时不能合成ATP。 13.所有与糖代谢途径有关的酶都存在于细胞浆中。

14.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只有丙酮酸脱羧酶E1受到调节。

15.柠檬酸合成酶催化乙酰CoA与草酰乙酸合成柠檬酸,反应所需的能量来自

ATP。

16.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也是一调节酶,但调节的精细程度不如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17.三羧酸循环中有四次脱氢,氢的载体是NAD+ 或FMN。

18.肝脏中,一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共生成32分子的ATP。 19.骨骼肌中,一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32分子的ATP。 20.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时,其乙酰基的2个碳原子分别以两

分子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

21.乙醛酸循环是三羧酸循环的补充途径,也广泛地存在于生物界中。 22.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酰CoA在动物体中能很容易地转变为葡萄糖。

23.在磷酸戊糖途径的第二阶段磷酸戊糖分子的重排反应中,催化二碳片段和三

碳片段转移的转酮醇酶和转醛醇酶的辅酶都是焦磷酸硫胺素。

24.糖异生作用即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实际上是糖酵解的逆过程。 25.由二分子乳酸合成一分子葡萄糖需要消耗5分子的ATP。

26.丙酮酸羧化酶是一个别构酶,当乙酰CoA的浓度很低时,才有活性。 27.肌肉剧烈收缩后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也可以在肌肉细胞中经糖异生而转化

为葡萄糖,继而合成肌糖原。

28.糖原和淀粉分子都具有一个还原末端。

29.和糖原合成类似,淀粉合成中葡萄糖的活性形式也是UDPG。

30.在三羧酸循环中,ATP的产生是通过呼吸链进行的,无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作用。

31.糖原分子中的一个葡萄糖基经酵解作用可净生成2分子的ATP。

32.在糖代谢中,由葡萄糖到丙酮酸的途径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而丙酮酸通过

三羧酸循环氧化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33.丙酮酸羧化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 34.磷酸戊糖途径是在无氧情况下进行的。 35.乙酰CoA和琥珀酰CoA均是高能化合物。

36.A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因此高浓度的ATP可以加快磷酸果糖激酶催化6—磷酸果糖生成1,6—二磷酸果糖。

37.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区别在于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

键,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β—1,4糖苷键。 38.糖酵解中主要的限速酶是己糖激酶。

39.三羧酸循环中的主要限速酶是柠檬酸合成酶。 40.胰岛素和胰高糖素的作用都是降低血糖的浓度。

41.在高等植物体内蔗糖酶既可催化蔗糖的合成也可催化蔗糖的分解。 42.剧烈运动后肌肉发酸是由于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的结果。 43.在有氧条件下,柠檬酸能变构抑制磷酸果糖激酶。 44.糖醇解过程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45.由于有大量NADH十H+存在,虽然有足够的O2,但乳酸仍可形成。

46.糖酵解过程中,因葡萄糖和果糖的活化都需要ATP,故ATP浓度高时,糖酵解速度加快。 47.糖的有氧分解是供能的主要来源,因此糖分解代谢愈旺盛,对生物体愈有利。 48.碘乙酸或碘乙酰胺能与巯基呈不可逆结合,故能抑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话性。

49.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意义是使NAD+再生。 50.糖酵解是将葡萄糖氧化成C02和H20的途径。

51.三羧酸循环提供大量能量是因为经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ATP。

52.磷酸戊糖途径能产生ATP,可以代替三羧酸循环,作为生物供能的主要途径。 53.三羧酸循环被认为是需氧途径,因为还原型的辅助因子通过电子传递链而被

氧化,以便循环所需的氢受体再生。

54.多数肿瘤细胞糖代谢失调表现为糖酵解升高。

55.糖蛋白中的糖肽连接键,是一种共价键,简称为糖肽键。 56.EMP途径和TCA循环都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发生。 57.柠檬酸是6—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

58.D—葡萄糖与L—葡萄糖的区别仅在于离醛基最远的手性碳原子构型不同。 59.同一种单糖的α—型和β—型—型是对映体。

60.D—葡萄糖、D—甘露糖、D—果糖生成同一种糖脎。 61.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于L—构型。 62.转化糖是由右旋糖转化为左旋糖。

63.从热力学上讲,葡萄糖的椅式构象比船式更稳定。

64.肽聚糖分子中不仅有L—型氨基酸,而且还有D—型氨基酸。 三、选择题

1.下列哪种糖无还原性:

A.麦芽糖 B.蔗糖 C.木糖 D.果糖 2.下列有关糖苷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稀盐酸中稳定 B.在稀NaOH溶液中稳定 C.糖苷都是还原性糖 D.无旋光性 3.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显示还原性 B.在强酸中脱水形成5— 羟甲基糖醛

C.莫利旋(Molisch )试验阴性 D.与苯肼反应生成脎 4.葡萄糖的α—型和β—型是:

A.对映体 B.异头物 C.顺反异构体 D。.非对映体

5.下列哪种糖不能生成糖脎:

A.葡萄糖 B.果糖 C.蔗糖 D.乳糖 6.下列物质中哪种不是粘多糖:

A.果胶 B.硫酸软骨素 C.透明质酸 D.肝素 7.下列单糖中哪个是酮糖:

A.核糖 B.木糖 C.葡萄糖 D.果糖 8.下列单糖的分类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A.甘油醛—三碳糖 B.赤藓糖—四碳糖 C.核糖—五碳糖 D.木糖—三碳糖 9.下列糖不具有变旋现象的是:

A.果糖 B.乳糖 C.淀粉 D.半乳糖 10. 下列有关糖原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α—1,4—糖苷键 B.有α—1,6—糖苷键 C.糖原由α—D—葡萄糖组成 D.糖原是没有分枝的分子

11.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纤维素不溶于水 B.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

C.纤维素是葡萄糖以β—1,4糖苷链相连的 D.纤维素含有支链 12.下列关于淀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不含支链 B.淀粉中含有α—1,4和α—1,6—糖苷键

C.淀粉分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 D.直链淀粉溶入水中 13.淀粉和纤维素可用哪种物质区别:

A.KI—I2 B.Molisch反应 C.溴水 D.HIO4

14.下列哪一种糖不是二糖:

A.纤维二糖 B.纤维素 C.乳糖 D.蔗糖 15.组成RNA的糖是:

A.核糖 B.脱氧核糖 C.木糖 D.阿拉伯糖 16.关于新陈代谢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B.在酶或非酶条件下都可自发进行

C.有严格的顺序性 D.对内外环境多变的适应性和灵敏的自动调节

17.关于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

A.各种物质都有特定的代谢途径

B.代谢几乎都在酶的催化下进行.具有灵敏的自动调节 C.在任何情况下,代谢都以不变的速率进行 D.各种物质的代谢都是相互联系的 18.下列蛋白质中 不是糖蛋白的是:

A.免疫球蛋白 B.溶菌酶 C.转铁蛋白 D. 胶原蛋白 19.支链淀粉降解不需要下列哪些酶催化:

A.α—和β—淀粉酶 B.Q—酶

C.淀粉磷酸化酶 D. α—1,6—糖苷酶 20.高等植物体内蔗糖水解由下列哪种酶催化:

A.转化酶 B. 磷酸蔗糖合成酶 C.蔗糖合成酶 D.蔗糖去磷酸化酶 21. α—淀粉酶的特征是:

A.耐70℃左右的高温 B.不耐70℃左右的高温 C.在pH为3.3时活化 D.在pH为3.3时活性高 22.当淀粉磷酸化酶由活性型转变为无活性型时,产生:

A.淀粉分解减少 B.淀粉的合成被抑制 C.淀粉分解加强 D.淀粉的合成加强 23.支链淀粉中的α—l,6支数等于:

A.非还原端总数 B.非还原端总数减1 C.还原端总数 D.还原端总数加l 24.有关糖酵解产生的NADH的去路不正确的是:

A.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B.在有氧条件下最终通过线粒体呼吸链 C.使磷酸二羟丙酮还原为α—磷酸甘油 D.供给脂肪酸合成中某些加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