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高效作业知能提升:第一单元 第3讲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Wo 下载本文

解析:动物细胞间的物质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用胰蛋白酶可以分离动物细胞。主动运输与协助扩散均需要载体蛋白参与,但主动运输消耗ATP。C蛋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酶,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F蛋白是催化转录过程的RNA聚合酶,该酶可以与DNA分子上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结合,催化转录过程。

答案:(1)胰蛋白酶 (2)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浓度差 (3)空间结构 信息交流(细胞通讯、细胞识别) (4)蛋白质 (5)一种或一类底物 (6)RNA聚合酶

[素养提升]

11.(2020·湖南衡阳期末)下图是人体细胞内氨基酸的转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异亮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 B.图中显示的是一种正反馈调节机制

C.细胞内过多的L-异亮氨酸可能改变了苏氨酸脱氨酶的空间结构 D.苏氨酸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解析:选C。L-异亮氨酸在人体细胞内可以合成,是人体的非必需氨基酸,A错误;由题图可知,L-异亮氨酸对苏氨酸脱氨酶有抑制作用,显示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B错误;由题图可知,L-异亮氨酸对苏氨酸脱氨酶有变构抑制的作用,细胞内过多的L-异亮氨酸可能改变了苏氨酸脱氨酶的空间结构,C正确;苏氨酸中不含肽键,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12.(2020·河南平顶山名校入学质检)下图为某胰岛素分子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若该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该分子的表达只能在胰岛B细胞内且在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

B.该胰岛素在合成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为50 C.该胰岛素分子中游离的氨基、羧基数至少是2、2 D.在局部放大图中能标志不同氨基酸的标号是①③⑤

解析:选D。胰岛素分子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即人体内该分子的表达只能在胰岛B细胞内且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该胰岛素含两条链,由51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所以在合成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为49个,即脱去的水分子数为49个,B错误;由于①中也含有氨基、⑤中也含有羧基,所以该胰岛素分子中游离的氨基、羧基数至少是3、3,C错误。

13.(2020·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模拟)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构象:一种是PrPc,一种是PrPsc,它们的比较如下表:

朊病毒蛋白 空间结构 溶解度 致病性 肽链中氨基 酸排列顺序 由此可以推测这两种蛋白质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是( ) A.溶解度不同 B.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C.空间结构不同 D.氨基酸的数量不同

解析:选C。由表中信息可知,两种蛋白质的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由此可确定,两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是它们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

14.(2021·预测)假如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羧基端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两侧的肽键。某四十九肽分别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PrPc 以螺旋为主 高 不致病 相同 PrPsc 以折叠为主 低 致病

A.此多肽中含2个赖氨酸

B.苯丙氨酸位于四十九肽的17、31、49位

C.短肽D、E与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相同,氮原子数减少2个 D.适宜条件下酶1和酶2同时作用于此多肽,可形成5条短肽

解析:选C。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两侧的肽键,由图中酶2作用后的肽链情况可知,此多肽中赖氨酸位于23位,A错误;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羧基端的肽键,由图中酶1作用后的肽链情况可知,苯丙氨酸位于16、30、48位,B错误;短肽D、E与四十九肽相比减少两个肽键和1个赖氨酸,氧原子数相同,氮原子数减少2个,C正确;适宜条件下酶1和酶2同时作用于此多肽,可得到短肽1~16、17~22、24~30、31~48,4条短肽和23位、49位两个氨基酸,D错误。

15.(2020·江苏淮安二中期末)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均会使蛋白质变性。现提供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等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B试管加入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

解析:(1)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5滴蒸馏水,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③取少量等量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配制成斐林试剂。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说明乙醇能使

淀粉酶(蛋白质)变性;②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也出现,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乙醇,对照组是A试管。 答案:(1)①5滴蒸馏水

③取少量等量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配制成斐林试剂

(2)①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不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也出现,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有无乙醇 A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