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句子是( )
A、拜书送于庭 B、善刀而藏之 C、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D、复举剑拟之
2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C、技经肯綮之未尝 D、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2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 B.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25、下列加点字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B、燕赵之收藏 ...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D、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 ...
26、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直夜溃围南出 B.项王则夜起 ..
C.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D.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
2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例句划线的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
例句:天雨雪。
A、羝乳乃得归 B、檠弓弩 C、左右欲刃相如 D、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28、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C.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D.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
A、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B、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29、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 C、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30、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子卿尚复谁为乎? B、何以知之?
C、 遂行泛彭蠡口 D、自书典所记,末之有也
31、下面是对不同年龄的代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立 ②花甲 ③ 耄耋 ④始龀 ⑤弱冠 ⑥古稀 ⑦知命 ⑧不惑 A.④①⑤⑦⑧②③⑥ B.④⑦①⑧②⑤③⑥
3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对人的称谓时常先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如“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
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B.古代自称时则常用谦词,帝王则自称“孤”“寡人”,如“寡人之于国也”;而一般人则自称 “愚”“仆”等,如“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报任安书》)。
C.古代若对他人不敬时常用贱称,如“小子”“竖子”等,如“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D.古代在称谓前加“先”表示对逝者的尊称,如“妪,先大母婢也” (《项脊轩志》);在称谓前
加“从”则表示叔伯关系,如《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
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④⑦⑤②⑧①⑥③ D.④⑤①⑧⑦②⑥③
B.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00多年的历史,行文结
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C.“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
御、书、数。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前四史”。
3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代散文分为史传文、政论文、赋三类,《资治通鉴》是汉代史传文的代表作,贾谊、 晁错、王充是汉代政论文的代表作家,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 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甘泉》《羽猎》、班固的 《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等都是汉代著名的赋文。 B、有司,古代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和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C、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D、三辅,又称“三秦”,本指西汉武帝至东汉末年(前104---220)期间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
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同时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方。
3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 ......身体,回家乡去。
B.臣请就汤镬: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镬,古代的一种刑具。 ..C.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 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 ...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D.天子射上林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 ..马相如曾作《上林赋》。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39题。(20分)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36、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欲以此驰骋当世 ②其后以博学宏诃,授集贤殿正字 ..B. ①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② 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C. ①晚乃遁于光、黄间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 ①呼余宿其家 ②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 ..
37、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