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尽量减少蒸发。方法包括沟垄耕法、深松耕法。)、抗旱耕作技术(适时早耕、耕作的适宜深度、耕作措施的适宜配合)、抗旱耕作的适宜方法(深松耕作法、“三深”耕作法、“三墒整地法”、“四早三多”耕作法、平翻耕作法)、少耕免耕方法。
3.5地面覆盖:砂田覆盖、有机物覆盖、塑料薄膜覆盖。
3.6节水灌溉: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滴管、搞好渠道补砌防渗。 第四章洪涝和渍害对农林作物的影响
4.1洪涝和判定标准:土壤含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作物的生长将受到抑制出现涝象。由区域外流来的大量径流或河道决口渍流造成的冲淹称洪,当地降雨积水成灾称“涝”,也叫“内涝”。影响洪和涝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不似旱情那样复杂,多数是用降雨量作为涝灾分级的具体指标。
4.2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形式的特点、涝灾的时空分布、主要作物的涝灾(洪水对水稻的危害、麦湿害、玉米涝害和湿害、棉花涝灾、花生涝害、茶树湿害)、涝灾的防御(治理河流,兴修水利、修好田间排水沟、改良土壤结构、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防涝栽培)。
4.3渍害:渍的发生和类型、低洼地土壤水份人海的模型和机理、渍害分析、低洼地渍害治理、渍害农田水稻的灌溉、人工排渍。
4.4森林的渍涝灾害:水淹与林木生长的关系、地下水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树木对水淹的适应性、树木耐水淹的差异性、树种的耐水性、湿地资源的管理及对策。
第五章森林和水旱灾害
5.1森林调节水分的机理:森林水量平衡、林分林冠截获水分规律及其模型、不同林分林冠截留及模型、不同林分树干茎流模型及其特征。
5.2森林水文效益的计量:林冠截留分析与计量、林冠截留计量技术、防护林地枯枝落叶量及持水量的计量、防护林林地土壤调蓄水量的计量、森林和河流水沙的关系。
5.3水旱防护林的选择:森林减轻水旱作用、土壤的抗蚀、抗冲能力、森林选择模型。 5.4水旱防护林的布局:山地水旱防护林的营建的依据、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湖南雪峰山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水旱防护林布局。
5.5防护林的配置:常见树种、草种耐水湿、干旱和庇荫特性;林分树种配置;防护林体系配置;不同生境尺度和不同经营目标的树种草种配置;水旱防护林类型的生产力和防护能力;林分结构组建;紫色土严重侵蚀地段植被恢复。
第六章水的动力危害及水利建设
6.1我国古代减轻水旱灾害的工程措施:建造不同等级渠道和灌溉工程(都江堰、修建
农田水利和山堰工程);元、明、清的用于灌溉,防洪涝的设施得到了发展,尤其在堤防建设方面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国自秦朝以来,修建了灵渠,大运河等航道,不但促进了各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交往,也起到灌溉和减轻洪涝的作用;黄河、海河、长江、淮河等流域有史以来发生的洪涝灾害。
6.2水对土壤的动力作用及危害:雨滴对土壤的冲刷;静止空气中水滴下落的末速度;雨滴动能的计算;雨滴冲量的计算;雨滴对土壤作用的经验公式;径流对土壤的侵蚀;土壤侵蚀的估算。
6.3泥沙的形成和河床的演变:泥沙的来源(片状冲刷或土壤流失、沟状冲刷或线状侵蚀、河槽冲刷、泥石流、人类活动对冲刷的影响);影响地面侵蚀的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泥沙的分类(悬移质泥沙、推移质泥沙、河底层的半悬移质泥沙、溶解物质);含沙量的计算单位;悬移质年内的变化;推移质移动的问题;水沙移动一般规律;河床演变。
6.4河、湖、地下水的水文特征:地下水;河流的分类;湖水的运动。 6.5调蓄工程:水库;治涝工程;行蓄洪区。
6.6河道整治:河道特点;河道整治工程施工原则和特点;堤防工程;护岸工程;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束水导流工程;裁弯工程。
6.7水土保持:土壤被剥蚀的原因(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治理;荒坡治理;沟道治理;塘坝工程。
6.8南水北调:根据自然地理特点,规划从长江四条路线调水,解决华北平原及西北地区缺水问题,即从江都引水的东线,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的中线,从通天河引水的西线和从安3徽调水引江济淮线。方案调水量初步为的680亿m,仅占长江年入海量的6.8%。
第七章防汛与抢险
7.1防汛准备: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资准备;工程准备;水情测报、预报准备;制定防御洪水方案和调度计划;通信准备;防汛检查。
7.2防汛组织:防汛的组织机构(防汛机构的职责、分级责任制、分包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防汛办公室工作制度;防汛队伍;防汛抢险指挥。
7.3防汛非工程措施:防汛信息;防汛通讯;洪水预报和警报。 7.4险情与抢险:水库抢险;河道抢险;建筑物险情及抢险;堵口复堤。
7.5防洪抢险技术:渗水抢险(临水截渗、反滤沟导渗、反滤层导渗、透水压浸台);鼓水翻沙(反滤围井、反滤压盖、减压围井或称蓄水压渗);管涌抢险;滑坡抢险;漏洞抢
险;跌窝抢险;崩岸抢险;漫溢抢险;涵闸险情抢护;水流中大型漂浮物的排除;有毒物品的处理和转移;抢险爆破技术(土堤爆破、建筑物爆破、基础的崩毁、挖掘树根、金属爆破、水下爆破、爆破危险地带半径);常用防渗修补材料(沥青、环氧树脂)。
第八章水旱灾害的气象水文特征及其预测
8.1旱涝与能量:陆面热量平衡与旱涝关系(陆面辐射平衡、陆面蒸发、土壤热交换量);大气能量与旱涝关系;土壤温度变化与旱涝;地气相互作用和旱涝形成。
8.2水旱气候的形成:大气环流和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西北干旱气候和高原沙漠的反照率作用;青藏高原对我国水旱气候的影响;水分条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8.3我国水旱灾害的气象水文特征:我国水旱灾害的气象特点(普遍性、区域性、季节性、持续性、交替性、阶段性);中国干旱地区水文特征(河流、径流补给水源多样化、水文垂直地带性显著);华北干旱的特点及其成因;我国西北地区干湿变化规律(在干旱波动中的干旱化、近30年的干旱化在加剧、水资源在减少);长江流域旱涝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8.4旱涝预测方法:经验方法;统计学方法(多元分析、时间序列、正交分解、模糊集方法及灰色系统模型、关于统计学方法的讨论);地气相互作用与旱涝长期预报(地表特性异常的持续性、积雪异常与环流变化、积雪异常与旱涝、大范围积雪异常对环流和旱涝的影响);近年我国暴雨预报研究进展;暴雨形成及致洪暴雨预报。
8.5冰凌预报:封冰预报;解冻预报;冰坝预报水库防凌调度预报。 第九章水旱灾害的调控和对策
9.1几种用水、水电站调度模型:水电站水源调度模型;农业水资源的优化分配;灌溉需水量的随机模拟;灌溉的作物效应模拟;应用边际分析确定最优灌溉方案(水分生产函数、最大净效益数学模型、价值生产函数、单位面积最优供水量);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的数值模拟;节水农业系统仿真。
9.2森林对云水资源的影响:森林对大气降水的影响机理;森林对暴雨影响的耗散结构判据;森林对山坡降水的影响。
9.3人工降雨的原理和方法:云和降水物理学概要;人工影响降水;人工降雨的效果检验。
9.4旱涝灾害的调控技术:旱地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分状况的调控技术(修筑梯田、建造沟坝地、小流域综合治理);节水型灌溉对水体转换影响;地下水埋深与作物吸水关系(无地下水作用的土壤水分含量明显偏低、无地下水作用的土壤水分变化深度偏小、地下水作用使土壤水分垂直交换速度加快);渠系节水问题;保水剂;甘肃省河西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
利用(降水资源、冰川资源、地表径流资源、地下水资源、减轻水旱灾害,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农业用水对水旱灾害的影响。
9.5关于我国防治水旱灾害的几点认识:防治功能的不可替代性;普通性;系统集成;喀斯特地区(石灰岩溶地区)问题;南方红壤丘陵的开发问题;森林防护的有关问题;发挥湿地的调节功能;发挥水利设施、减轻水旱灾害的作用。
第十章遥感及“3S”技术在干旱、洪涝检监测中的应用
10.1卫星遥感监测水旱灾害概况:利用水体特有影像来估测水体;利用云系的判读估算降雨量;利用土壤湿度估算旱涝情况;对冻土及雪覆盖监测;全球天气监测计划。
10.2洪涝监测:洪涝水体的鉴别;卫星图像上水陆边界线文件的自动生成;受涝面积的计算;直方图;洪涝灾害NOAA卫星遥感监测作业流程;湖南洪涝NOAA卫星的动态监测;洪涝监测实例。
10.3卫星遥感干旱的动态监测:基本原理;土壤水分遥感的TM数据模型;气象NOAA卫星监测干旱灾害的方法(用热量方法监测土壤干旱、NOAA气象卫星遥感土壤湿度的深度、NOAA气象卫星遥感土壤湿度的方法、植物供水指数法、用距平植被指数监测干旱灾害);气象卫星遥感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实例。
10.4“3s”技术在水旱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PS简述;GPS、RS与GIS的集成。
10.5微波遥感和侧视雷达:侧视雷达(SAR);侧视雷达的载体;SAR的应用(土壤水分监测、水资源调查、星载SAR与TM复合快速评估洪涝灾情、星载SAR与TM的波谱信息复合)。
干旱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影响研究主要内容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较多、灾害损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很多,如气象、洪涝、地质、地震、沙尘暴等。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饿殍遍野”、“易子而食”,造成严重的社会动乱。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约占GDP的6%,不仅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对生态环境恶化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防灾减灾工作一贯给予高度重视,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方面,已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经济高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也干扰了生态平衡,以及气候的周期性变化等原因,我国自然灾害发生平率特别是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增长趋势,形势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