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 下载本文

的重要内容.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概括出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是数学建模的重要过程.借助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认识用字母表示数.不但使学生了解数学“符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渗透初步的数学建模的思想.其次.《数学课程标准》不再单纯要求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而是强调“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突出了方程的数学模型思想.让学生在用方程表示具体等量关系中理解方程的实际意义.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相等)的数学模型.在传统的教学中.注重的是有关的概念和技能.如方程的等价性、方程解的讨论、方程的解法等.历来被看作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重视给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机械的列出方程.解答问题.更有甚者.把问题进行分类.并就某一类问题提供主要的等量关系和解题套路.如.行程问题.浓度问题.工程问题等.这样的教学缺乏探索性、研究性和挑战性.学生体会不到方程是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更没有经历到数学建模的过程.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空话.《数学课程标准》把“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单列出来.就是要强调方程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方程和实际问题的联系.体会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基本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第三.《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而不是原《大纲》教材中的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作为解方程的依据.突出了方程的“代数”思想以及和初中知识的衔接.鉴于上面的变化.新教材与传统教材在知识建构思想和内容编排上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第一、教材安排和设计思路不同.传统教材中.方程的内容一般分三个小节(1. 用字母表示数;2. 简易方程;3. 列方程解应用题)集中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以后.先学解方程的方法, 再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首先把式与方程的内容分两个单元分别安排在四年级下册和和五年级下册(本单元).另外.打破先学解方程的方法.再学列方程解决应用问题的教材体系.在学生认识、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后.把学习方程的解法和解决应用问题整合在一起.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如.手写字和电脑打字问题、猜数奥秘、向山区小朋友捐书等.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找到具体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学会求解方法.教材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呈现问题情境——数学模型(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尝试解答——互动学习.

第二、解方程的依据不同.传统教材中.把小学阶段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作为解方程的依据.初中则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这种小学、初中解方程思路和方法的不一致.使小学阶段的学习非但起不到打基础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初中学习解方程的难度.新教材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初中解方程的依据和思路一样—用等式的基本

9 / 41

性质解简单方程.考虑到学生还没有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本套教材删去了a-x=b 、a÷x=b的方程基本类型.

第三、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内容不同.传统教材中.列方程解决的应用问题都是学生以前用算术方法能够解答的问题.首先.因为两种解题方法的思路不同.加上学生长时间学习用算术方法解答.习惯于算术方法的解题思路.所以学习用方程解决应用问题时.往往受到算术方法解题思路的干扰.影响学习效果.另外.传统教材一般采取先鼓励学生用算术方法解答.再讲用方程解答.而且.把用两种方法解答作为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的要求.这样一来.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学习.不但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方面的混乱.新教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首先降低“应用题”的难度.不安排用算术方法解逆思考的应用问题.不单设应用题单元.把解决应用问题和学习计算方法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这些应用问题都是学生熟悉的、用基本数量关系和四则运算的意义能够解答的简单问题.用方程解应用问题时.则选择一些简单逆思考的或适合用方程解答的问题.强调用x表示具体的量.通过对具体情境中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到等量关系.然后.利用等式的 解决问题.这样的教材设计.一方面.减轻了学生学习用算术方法解决稍复杂问题的负担.避免了算术方法对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干扰;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形成数学思维方法.有利于中、小学知识的衔接.

本单元共安排7课时.主要内容有:认识等式和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结合单元内容.在探索乐园中安排了 “鸡兔同笼”问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探索活动.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通过具体情境.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每一步计算和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5、感受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获

10 / 41

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第1课时.认识等式和方程.教材选择了天平这个直观教具.呈现了六幅不同的用天平表示物体质量关系的情境图(其中有两幅图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不同).提出了“观察天平图、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关系”的要求.在学生观察、按要求写式子.以及对写出的式子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认识等式和方程.“试一试”给出了具体的式子.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练一练”安排了三个练习题.第1题.用三幅括线图呈现了已知数量和用x表示的未知数量的关系,让学生尝试列出方程.第2题.说明用x表示的未知量和已知量关系的文字叙述题.让学生列出方程.第3题.是把文字叙述的方程“翻译”成方程式的练习.教学时.有条件的可以用天平操作.或用课件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写出式子.再通过比较和讨论等.认识等式和方程.做“练一练”的题目时.要帮助学生理解x表示的具体意义.如.一本书x元.3本的总价就是3×x=3x元;一辆汽车的载重量5吨.用这辆汽车运x次.可以运40吨的次数.也就是说5×x=40.

第2课时.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材仍然用天平设计了两个观察小实验活动.分别探索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和同时乘、除的规律.实验一.用六幅天平图呈现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在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的过程、算式.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一规律.实验二.用两组天平图呈现了操作方法.在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的同时.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这一规律.由于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基础和依据.教学时.教师要给予特别重视.可以用课件进行演示.或用天平操作.给学生提供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交流自己发现的空间.切实理解等式的性质.“试一试”和“练一练”中.分别安排了在○里填运算符号.在□中填数的模拟解方程练习.练习时.要让学生看懂题目的要求.特别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也就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做的.为下面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做准备.

第3课时.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应用问题.教材首先用括线的方式呈现了一件上衣58元.一条裤子x元.一共92元的情境图.通过兔博士的话 “一条裤子多少元?” 把x和要求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然后.鼓励学生借助直观图列出方程.并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交流时.通过“方程两边为什么都减去58?”的问题.启发学生交流解方程的依据.学会解方程的思路和方法.另外.教师要注意指导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如:要先写“解”字.各行的等号要对齐等.接着.选择了王叔叔手写和用电脑打字的事例.以文字叙述和人物口述的方式呈现了“王叔叔用电脑每分钟打120个字.电脑打字的速度是手写速度的3倍”等信息.提出了“王

11 / 41

叔叔每分钟手写多少个字?”的问题.这是一道关于倍数的逆思考的问题.也就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学时.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王叔叔每分钟打字速度和手写速度之间的关系.然后说明列方程的方法和步骤.如:先写“解”字.设未知数x等.引导学生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然后让学生尝试解方程.交流时.重点说一说“为什么两边要除以3.依据是什么”.掌握解方程的思路.即方程左边3x除以3等于x.要使方程两边结果不变.就要同时除以3.依据的是等式的基本性质.

第4课时.列方程(ax±b=c)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问题.教材首先设计了一个猜数游戏.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说明了游戏的方式和过程.通过让学生自己想一个数.并进行“把它乘2.再加上10.等于多少”的运算.教师马上猜出学生想的数这个既神秘、又有挑战性的游戏.引起学生探求猜数奥秘的兴趣.接着.通过“大头蛙”的话“老师是列方程求出来的”引出列方程解答的问题.即:设学生想的数为x.根据游戏规则和学生算出的结果列出方程.然后.学习解ax±b=c方程的思路和方法.最后.介绍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这两个概念.教学时.首先教师和学生要进行实际的猜数游戏.利用游戏中生成的课程资源组织教学.不要简单地讲游戏或模仿教材上的师生对话.解决了游戏中的问题后.选择了五年级(1)班同学献爱心向山区小朋友赠书的事情.以文字和对话的方式呈现了“聪聪捐了34本书.比亮亮捐书本数的2倍少4本”的信息和“亮亮捐多少本书?”的问题.这是传统教材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程是:2x-4=34.解这个方程的思路方法与前面的相似.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学时.要帮助学生了解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及其含义.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如“比亮亮捐书本书的2倍少4本”就是不到亮亮捐书本书的2倍.比2倍少4本.所以.亮亮捐书的2倍减去4就等于聪聪捐书的34本.然后鼓励学生自主列出方程.并求解.交流时.结合求出的方程的解.说明检验的必要性和方法.再由学生自行检验.

第5课时.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教材以文字叙述加示意图的形式呈现了北京到上海的路程.乙车的速度.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后到相遇所用的时间.以及“甲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的问题.这个问题中有多组等量关系.所以提出了“找出等量关系.试着列方程解答”的要求.以学生进行算法交流的形式.呈现了两种思路 不同的解法.教学时.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另外.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方程的机会.如果学生列出:1463-7x=87×3的方程.首先要给与肯定.对解答正确的给与表扬.但不作要求.提示学生.尽量不要把带未知数的量作减数.“试一试”选择了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从两端开凿一条隧道的事例.以图文形式提供了隧道的长度、计划完成的时间、

12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