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选择基本功1-8 下载本文

……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大地王国看动物朋友。

师:现在老师放一段音乐,请大家猜一猜是谁在欢迎你们呢? 教师播放《兔子赛跑》主题音乐。

生 1 :我听声音,像是小白兔在欢迎我们。 生 2 :我听声音,像是小松鼠在欢迎我们。

师:你们都听出是小动物的声音,那么,小动物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生:体积小,灵活,活泼可爱。

师:这段音乐是怎样表现出小动物的特点的? 生 1 :声音比较尖。

生 2 :感觉轻快,有跳跃的感觉。 师:播放《动物狂欢节》的旋律。 生 1 :老虎。 生 2 :狮子。 生 3 :大象。

师:你们听出的是大型动物的声音,那么,这些大动物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生:体型大,凶猛……

师:动物的声音可以运用乐器来模仿,我们一起来模仿其他动物的声音,好吗?

生 1 :用沙锤模仿一动物。 生 2 :他模仿的动物是老鼠。

……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开展小组活动,请大家按照原来分好的组,每一个组展现一种或几种动物形态。展现时,可以编成一个情节或故事,一些人表演,一些人用乐器表现音响,然后请大家来猜一猜,他们表现的是什么动物? 生(主持):现在第一组表演“小动物合唱团”( 4 位同学,站成一排模仿动物唱歌的样子,并做出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相应动作)。 生 1 模仿小兔子。 生 2 模仿小青蛙。 生 3 模仿小猴子。

生 4 用器乐模仿以上几种动物的声音。

生(主持):他们表演得怎么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 5 :我认为他们小组表演得还不错,给动物配音的同学表演得比较好,只是小兔子的动作表演不太明显。 生(主持):现在第二组表演……

师:同学们的表演很精彩!让我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化身为可爱的小动物,听着音乐走出我们的教室吧。 【案例评析】

案例 1 中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师运用了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集体的智慧。教师由以往的主讲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同时,教师也注重《品德与社会》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把课文《妈妈的爱》引入课堂,积极挖掘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只提出了为父母设计生日礼物一项任务,合作的结果只是一种思维的拓展。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分组为父母设计在节日、生日、辛劳、疾病时的慰问方案,就更能体现合作学习的精神,也能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感染作用。

案例 2 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组建“小动物合唱团”的方式,对演奏、表演进行细致分工,通过小组实践探究活动,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学会灵活运用音乐要素来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趣味性活动中共同参与、分工明确、各展所长,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合作的意义,理解了个体在合作组织中的作用,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自觉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理论提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合作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合作学习,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习者完成意义建构。 1 .合作学习的要素

( 1 )合作对象。合作学习不宜集体参与,合作对象一般控制在 4~6 人为宜。

( 2 )合作目标。合作学习目标分为相同和互补两类。合作目标一致,构成互动型合作,能够集思广益;合作目标互补,构成互补型合作,能够取长补短。 ( 3 )合作动机。合作的主导动机是“互利”,其次是“适应”。“互利”是合作的基础,“适应”是合作的保障,只有相互适应,才能将合作进行到底。适应是我国教育应该着力培养的一种合作精神。 2 .合作学习的特点

( 1 )交流性。交流性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特点。合作学习的主要优势就是通过合作者思想和行为的交流获得进步。

( 2 )协同性。合作者的融洽和默契是影响合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强调协同性,尤其是在人数较多的合作学习中,协同性显得更为重要。

( 3 )分享性。合作学习具有与他人分享成功喜悦的特点。合作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融合、沟通,不仅产生合作行为,而且心理上、意识上的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能为自己和合作者的成功感到愉悦,激励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3 .合作者的素质要求

( 1 )倾听。合作需要倾听别人的观点,博采众长,弥补自己思考的不足。通过倾听能够触类旁通,萌发灵感。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学会尊重。

( 2 )交流。合作需要交流,要将信息、思想、观念和创意表达出来,交换意见,明辨真伪。在交流中要学会理解和沟通。

( 3 )协作。密切配合是成功合作的根本保证。合作者不仅要明确协作的重要性,还要学会协作方法,学会接纳人,容忍人,欣赏人,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 4 )分享。通过合作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在分享成功的喜悦时,要学会反思合作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合作能力。 4 .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从性别、兴趣、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合理分组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基本保证。合作小组要分工明确,“主持人”、“记录员”、“资料员”、“汇报员”等要职责落实,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角色转换,使每个成员在合作中都有不同的学习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一般可按五个步骤进行:出示问题、自主学习、组内交流、组间交流、总结点评。 【实践操作】 1 .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教学中,教师发挥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新课程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开展合作学习,转变教师的角色是关键。教师要变知识的传递者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