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2(1)(1)(1) 下载本文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一节竞技体育引论

一、名词解释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二、填空题

1、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可以归为:(生物学因素)、(个性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 2、第一届夏季运动会与(1896 )年在(希腊雅典)举行。

3、竞技体育的构成包括 ( 运动员选材 ) 、(运动训练 ) 、(运动竞赛 ) 、(竞技体育管理 ) 四个组成部分。

4、竞技体育的特点有(竞争性)、规范性、(集群性)、(公平性)、 (公开性 ) 、(观赏性 ) 、功利性。 三、判断题

1、竞技体育是以创造优异成绩的社会教育活动。 (错 是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有选材、训练、竞赛三部分组成。 (错 还有竞技体育管理) 3、竞技体育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竞“和”技“两个方面。 (对) 四、简答题

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价值有哪些 答:1)激励人类自我奋斗精神 2)推进竞争合作的道德教育 3)提高现代社会的生活品味 4)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

5)显示国家(地区)和社会(地区)团体的综合实力 6)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 7)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8)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

第二节运动训练学及其理论体系

一、名词解释

运动训练 :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二、判断题

1、运动训练理论课分为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 ( 错 还有项群训练理论) 2、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 ( 错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3、运动员是训练的主体 (错 还有教练员) 4、运动训练学对你从事的专项训练有直接的指导作用错

5、运动训练理论二个层次中,项群理论研究适用于所有项目的规律性问题 (错,三个层次) 三、填空题

1、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 ( 运动成绩)。 2、依理论所覆盖的领域,运动训练理论分为 (一般训练理论 ) 、(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3、(本源性)、(综合性)、(实践性 ) 是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学科特征。 四、论述或简答

竞技体育各构成要件之间的关系

答:从不同的实践过程中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1. 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战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 2. 运动训练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 3. 运动员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竞技能力,只有通过运动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成人,满足社会的需要。

4. 无论是运动选材、运动训练、还是运动竞赛,都必须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下才能获得实施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三节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一、名词解释

运动成绩: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的综合评定。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运动竞赛的胜负或名次。

竞技能力: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二、判断题

1、运动成绩也就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胜负或者比赛名次。 (错 还包括竞技水平) 2、运动训练过程的始发点是确定训练目标。 ---------- 3、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使运动员获得最佳竞技能力。 (错 参加竞赛并取胜) 4、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诊断主要包括运动成绩诊断和竞技能力诊断。 (错 还有训练负荷诊断) 5、运动成绩是由运动员自身在比赛中的表现和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决定的。 (错 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 11、人体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即竞技体育。 ( 错) 12、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也就是其训练水平。 (错)

13、竞技能力由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三者所构成。 (错 还有心理和运动智能) 14、训练水平既可以反映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又可以表达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的能力。 (对) 15、运动员竞技能力要素中某种能力的缺陷,其总体竞技能力就会受到限制,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 --- 三、填空题

1、竞技能力构成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力)、(心理能力)五个方面。 2、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成为(竞技水平)。 3、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包括(对手在比赛中的成绩 ) 、 (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 ) 、(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三个方面。

4、训练目标建立的指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训练负荷指标)。 5、负荷包括(负荷量)、(运动强度)两个方面。 四、简答题

1、状态诊断的意义何在?

答:1)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了一个客观、准确的出发点 2)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 3)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2、训练目标的建立意义何在?

答:1)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2)提出制订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3、如何理解运动训练学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答: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具体表现在:

1. 综合性:运动训练学和其他的学科有着紧密的横向联系。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化等生物学学科,教与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和运动心理学及其他相应专业的理论。 2. 应用性:解决训练实践中的为何练,练什么,怎么练和怎么练的问题。

4、运动训练的目的和任务?

答: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具体任务包括:(1)改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2)提高技战术水平和理论知识;(3)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4)自我训练的能力(5)思想政治教育 五、论述题

简述运动训练学及各训练理论层次的关系。

答:(1)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及有效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和科学专项训练理论是阐明各专项训练规律及有效组织各专项训练活动的行为的科学

(2)运动训练学与专项训练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运动训练学源于专项训练理论,是以专项训练理论为基础,从各专项训练理论中总结,提炼出带有广泛适用性的共性规律,并使其上升为对不同项目的运动训练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

第二章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

一、名词解释

运动训练管理:是指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为实现运动训练的目标,对运动训练系统及训练过程进行计划,并予实施的组织行为。 二、填空题

1、运动训练管理包括(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微观管理)三个管理层次。 2、(国家体育总局)行使运动训练宏观管理的职能。 3、运动队训练管理工作体系包括(训练决策系统)、(训练实施系统 ) 、科技服务系统、(生活与物质保障系统)、(医学保障系统)。

4、根据功能可以把教练员分为 ( 总教练)、主教练、(主带教练)、(助理教练 ) 、(科研教练)。 5、我国在 ( 1987 )年在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

6、高校优秀运动员的来源有(退役队员 ) 、 (体育特长生 ) 两条途径。

7、高校优秀运动员训练比赛经费主要途径有: ( 学校拨款 ) 、 (学校外行政拨款)、(自筹资金 ) 、与企业、体育局合作。

8、职业俱乐部球员来源有 ( 二线、三线队伍的输送 ) 、(球员转会 ) 、(引进外籍球员 ) 。 9、 (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的突出特点。

10、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是金字塔结构体制 。 三、判断题

1、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的显著特点。 (对) 2、优秀运动员成才一般5-6年,(错) 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其实质是对优秀运动员的管理。 4、职业俱乐部可以买卖球员。 (错 可以租借,转会)

(错)

5、职业俱乐部管理模式一般是总经理领导下教练员负责制。 (错 董事会领导下总经理负责制)

6、1995年我国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同年在高校招收优秀运动员。 (错 后者是1987年) 7、国家体育总局代表我国政府行使竞技体育相关事宜的管理权力。 ( 错) 8、运动训练管理的任务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9、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一半。 四、简答题

(错) (错)

1、运动训练管理工作体系分为哪几个子系统?各承担什么功能?P31-38

答:1)训练决策系统 2)训练实施系统 3)科学支持系统 4)医学保障系统 5)生活与物质保障系统 五、论述题

新的社会环境背景下,请结合自身谈谈对“举国体制”的认识。 答:

第三章运动员选材

一、名词解释

1、运动员选材: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测量评价手段选拔适合从事某类运动项目训练的专门人才的过程。

2、遗传度:指某一个特定性状在总的变异中,有多大比例决定于遗传,有多大比例决定于环境因素,一般采用百分率表示。

3、骨龄:一个骨骼发育的程度,即骨骼年龄。 二、判断题

1、运动员选材对象是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少年。 (错) 2、运动员选材是运动训练的起点。 ( 对 )

3、运动员选材的最终任务是为竞技体育选拔、培养和贮备一批优秀后备人才。 (对) 4、运动员选材可以分为经验选材和科学选材。 (错 科学选材) 5、环境是诱发基因突变的基本条件。 (对)

6、遗传度越大说明性状受遗传影响越大。 (对)

7、原则上,遗传度小于30%的指标不作为选材指标。 (错 应该是50%) 8、骨龄代表个体的生活年龄。 (错 生物年龄) 9、早发育即骨龄超过生活年龄2.0岁以上者。 (错) 10、正常发育延展型很难成才。 (错) 三、填空题

1、运动员选材的对象是 ( 训练的专门人才 ) 。

2、运动员选材可以分为 ( 自然选材 ) 、 (经验选材)、(科学选材 ) 三个阶段。

3、竞技能力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基因。

4、基因遗传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 ) 、(多基因遗传 )两种方式。 5、竞技能力遗传具有(连续性)、(相关性)、(阶段性)的规律。 6、遗传变异的原因主要有(基因突变、 ( 基因重组)、彷徨变异)三种。 7、(环境 ) 是诱发突变的基本条件。

8、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有 (阶段性和程序性)、(不均衡性)、(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 9、克托莱指数= (体重(KG))与(身高(CM))的比值×100 10、个体的年龄包括 ( 生活年龄 和 生物年龄 两种。 四、简答(论述)

以某一项目为例,简述该项目选材的基本步骤。 答:P83

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原则: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科学的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原则

3、适宜负荷和适时恢复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负荷后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4、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二、判断题

1、运动训练原则简要地说就是指训练的规律。错

2、训练过程的负荷---恢复 ----提高循环恢复是系统性训练原则的重要依据之一。错

3、运动训练过程之所以要进行区别对待主要是教练对每位运动员的成功期望值不同。错

4、虽然恢复过程从运动时开始,但是运动后即刻观摩对于掌握负荷的疲劳程度,安排下一次负荷是至关重要的。对

5、获得经济效益是现代运动员训练的原动力,传统的教育手段意义已经不大。错

6、两次训练课的总时间相同,如果完成的动作数量相等,而只是完成动作的难度不同,则它们的总负荷也不应不同。对

7、优秀运动员在赛前的负荷安排中,往往采取连续的大负荷训练课,以便让运动员的机体产生更大的超量恢复。错

8、负荷量反应的是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深度。错 9、疲劳程度越深,训练效果越好。错 10、训练适应实质上就是超量恢复。错 11、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要着重发展决定其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因此游泳项目的运动员主要精力是放在技术训练上。错

12、运动负荷越大,消耗力越强,恢复过程越强,超量恢复也越明显。错

13、运动负荷是绝对的,是就某一运动员个体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而言的。错 三、填空题

1、运动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立的组织运动训练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运动训练实践 ) 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2、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 (成功参加比赛) ,实现预期的比赛结果。

3、随着现代运动竞赛竞争日益激烈,运动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都表现出鲜明的 (专项化 ) 趋势。 4、(成功动机)是激励运动员长期、艰苦参加竞技运动训练的内部原动力。 5、运动员在多年的系统训练过程中,要承受 (生理)和 ( 心理)双重的负荷。

6、我国目前现行的三级训练体制中包括 (中小学课外训练)、(业余体校和竞技运动学校的训练)及(优秀运动队的训练)三个层次。

7、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竞技状态的 ( 获得) 、(保持)和 ( 消失 )三个阶段。

8、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消失的生物学机制分别是(适应性机制) 、(动员性机制) 和 ( 保护性机制 )。 9、决定运动周期性安排训练时间的固定因素是 (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变异因素是 (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

10、适宜负荷下机体会出现 ( 生物适应现象),而过度训练负荷条件下机体会出现 ( 裂变现象) 。

11、运动负荷是由 (负荷量)和 (负荷强度)两个因素构成的。

12、运动负荷增加的四种基本形式是 (直线式) 、(阶梯式)和 ( 波浪式 ) 、(跳跃式 )。

13、在运动训练中判断疲劳过程的方法一般包括(自我观察) 、(外部观察)、(生理测试 )和 ( 心理测试)。 14、加速机体恢复应采取的适宜措施有 (训练学恢复手段) 、(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手段)和(心理学手段)手段。 四、简答题

1、各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

运动训练原则有: 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

答:1)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科学性(1)训练目标的导向性与训练内容的趋向性;(2)竞技需要的特异性与训练行为的专项性;(3)竞技能力的层次性与训练手段的选择性

训练学要点:(1)科学设立长远的和阶段的训练目标;(2)依据专项能力结构特点确定训练的内容;(3)围绕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选择训练的方法和手段;(4)根据比赛特点安排训练负荷。

2)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科学基础(1)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2)竞技能力形成的连续性与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3)人体生物适应过程的周期性

训练要点:(1)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年系统训练提供有力保证;(2)分段组织系统训练的过程的实施;(3)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及变异因素的结合。

3)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的原则:科学基础(1)人类社会生活的集群性;(2)运动训练实践的多样性与多变性;(3)运动员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训练要点(1)共同提高与个性发展相结合;(2)共性内容与个别安排相结合。

4)适应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科学基础(1)人体机能能力的适应性机制;(2)机体在过度负荷影响下的劣变性;(3)训练调整时机与恢复时限要求。

训练学要点:(1)正确理解运动负荷的属性;(2)准确掌握运动负荷与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3)科学的探求负荷量的临界值;(4)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一、判断题

1、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的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的方法。对

2、将足球的运球、传球、接球、射门等技术组合在一起,进行八分钟的持续练习,此方法为重复训练法。错 3、采用持续训练法发展运动员的体能时,应注意练习的时间越长负荷的强度越大。错 4、为全面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教练员常常采用循环练习法。对

5、形式变换训练方法的运用主要反映在练习内容、练习方式、练习条件或环境的变换上。错

6、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与模拟性比赛训练方法的不同在于前者在正式比赛的环境下进行,后者则在人为模拟比赛的环境下进行。对

7,间歇训练法是在一次练习后,机体基本恢复后,再进行下一次练习的方法。错 8、持续训练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的动作技术。错

9、对于少儿初学者,在运用分解和完整法技术训练时,应先分解练习后完整练习。对

10、在标枪训练中,先训练“持枪加速跑”:掌握后再训练包括“持枪加速跑”环节在内的“交叉跑”环节,使其衔接为一体:掌握好后再训练包括“持枪加速跑“和”交叉跑“环节在内的”挥臂投掷“动作,直至掌握完整的标枪技术,这种训练方法被称为递进分解练习法。错

11、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先联系过杆及落地技术,接着练习起跳技术,再练习助跑技术,最后把这些动作结合成完整技术进行练习,这种方法称为单纯分解练习法。对

12、分解练习法多用于简单动作的训练,而完整训练法则更多适用于复杂的技术动作。错

13、重复训练法对于运动员的无氧能力,无氧及有氧混合供能能力的提高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 14、长时间重复训练法练习时间长而两组练习间隔比较短,能使运动员能更好的发展有氧耐力。错 二、方法应用题

1、在网球技战术训练中,为提高运员特长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能力,以及在对抗战术训练中运动员的主动进攻能力和防守反击能力,采用如发球上网和接发球破网对抗比赛:随球上网对破网的比赛:底线紧逼进攻与防守的比赛:接第二次发球上网对破网的比赛:模拟比赛及赛前热身赛等。请说明案例采用的运动训练方法,并说明这种训练方法的分类。

答;(1)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案例中的网球技战术训练,采用的是比赛训练法。比赛训练法是根据人类先天的竞技和现意识、竞技能力形成过程的基本规律和适应原理、现代竞技运动的比赛规则等因素而提出的一种训练方法。

(2)比赛训练法的分类;依照比赛的性质可将比赛训练法分为四种,即教学性比赛方法、模拟性比赛方法、检查性比赛方法和适应性比赛方法。

第六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一、名词解释

1、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2、相对力量:(拥有一个参照物或受力物而产生的对比。)指运动员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3、力量耐力:是指运动员在静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相应强度的肌紧张,或在动力性工作中多次完成相应强度的肌收缩能力。

4、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完成单个或成套动作的速度,是技术动作不可缺少的要素。 5、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声、光、触等)快速应答的能力。

6、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是人体基本的动作素质之一。 7、速度障碍: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常会出现进展停滞、难以提高的现象,称为“ 二、填空题

1、运动素质通常包括 ( 速度 ) 、(耐力)、(力量 ) 、(柔韧 ) 和 ( 灵敏)。 2、依据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不同力量素质的特点可将力量素质分为 ( 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三种。

3、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等动收缩训练)、(超等长收缩训练 )和循环训练法)。。

4、速度素质包括 ( 反应速度)、 ( 动作速度 ) 、(移动速度)。

5、有氧耐力的适宜心率= 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60%~70%。 6、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由其(身体形态)、(身体素质 ) 及(身体机能)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7、请列举三种最大力量的训练方法(大强度法)、(极限强度法)、(极限次数法)。 8、超等长的练习时先使肌肉做 离心收缩,然后接着做 向心收缩。 9、提高移动速度的两条捷径,一是(力量训练),另外一个是反复进行(专项训练)。 10、素质训练一般安排在训练课的 前半部。

11、无氧耐力分为磷酸原供能无氧耐力和糖酵解供能无氧耐力。 12、少儿耐力训练必须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 三、判断题

1、构成体能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都是互相独立的,互不影响。错 2、体能在整个训练的比重,以及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的比例是固定的。错 3、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对 4、力量素质与运动专项的关系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错 5、发展运动员最大力量的训练强度一般控制在60%左右。错

6、反应速度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错 7、速度素质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时会出现速度障碍现象。对 8、无氧耐力也叫速度耐力。对

9、少年运动员进行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是间歇训练法。错

10、发展运动员有氧耐力时,无氧供能的消耗可以忽略不计。错 11、动作速度就是指人体在特定方向上位移的速度。错 12、机体在局部疲劳时更适合发展运动员的爆发力。错

13、力量训练中的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指的是动力性和静力性训练。错

14、少年儿童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要全力挖掘他们的竞技潜力。错 15、最大力量练习最好安排在其他训练之后,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错 四、简答题

1、简述力量、速度、耐力素质及其分类。

答:(1)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分类:依力量素质与运动专项的关系,可分为一般力量 和绝对力量;依照与运动员体重的关系,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依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

(2)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和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 分类: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

(3)耐力速度:是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能力。分类;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按耐力素质对专项的影响,可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 2、简述速度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克服手段有哪些。

答;速度障碍:是指速度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常会出现停滞、难以提高的现象,为速度障碍。

原因:客观原因是,由于技能动力定型的形成,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空间时间特征都趋于稳定,随着运动员的水平提高,运动员神经过程灵活性的改进和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提供会遇到更大的困难,而运动员向前移动所需克服的阻力更大。主观原因:过早片面发展绝对速度,基础训练不够;技术动作不合理;训练手段单调,片面,引不起新的刺激等;负荷过度等。

克服:出现速度障碍时,可采用牵引跑、变速跑、下坡跑、带领跑等手段。 3、简述身体形态在体能中的作用及重要意义。

答;意义:(1)一定的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着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竞技水平。 (2)不同项目对身体形态的要求不同。

(3)不同的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素质的发展。 4、少儿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掌握儿童少年力量自然发展的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力量训练

2)儿童少年骨骼系统中软组织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少,骨骼弹性好,不易折断,但坚固性差,易弯曲,因此儿童少年不可进行大强度训练。

3)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少用或不用静力性练习,特别要尽量避免出现憋气动作,以免因胸内压的突然变化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发育。

4)儿童力量训练,不要过早强调与专项运动技术相结合,应着重身体全面发展的力量训练。 五、方法应用题

黑人选手在径赛跑道上、在篮球场上及拳击台上的竞技比赛占有明显的优势,在这些项目的竞技决赛中鲜有亚洲人的身影。请选择一个项目,说明技能能力决定因素:并说明上述现象在未来十年里将会继续下去吗?

答:体能主导类项目的竞技能力主导因素,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径赛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耐力性项群。这些项目是以体能为主导因素。

(2)黑人和亚洲人在竞赛项目上表现出不同的体能特征,黑人的专项素质强,爆发力极高,较亚洲人而言,黑人的心肺功能也占很大优势。

第七章运动技术能力及训练

一、名词解释

1、运动技术: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2、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性化了的、经常表象出来的特征。

3、技术规格:是一种理想的动作模式,是将许多优秀运动员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进行的最有代表性的描述。 二、填空题

1、动作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和(动作节奏) 等七个方面。

2、技术训练的常用方法有 (直观法和语言法)、(完整法和分解法)、(想象法和表象法)、(减难法和加难法)。 3、影响运动技术的主要因素有人体结构力学特征、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协调能力、感知觉能力、动作技能的贮存数量、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和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 4、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有(特长技术)、(运动员的神经类型(气质类型))和(种族特征)。 5、影响运动技术的客体因素有(竞赛规则)、(技术环境)和 (器材设备与场地)。 三、判断题

1、运动技术是以人体结构力学特征为基础,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错 2、跳远项目的动作要素包括助跑、踏跳、腾空和落地四个环节。对

3、乒乓球、网球是隔网对抗性项目,手指肌群等小肌群的感知觉能力对技术动作的影响不大。错 4、在技术训练中,对运动水平较低、年龄较小的运动员应多使用示范等直观手段。对 5、高水平运动员在竞技体育高峰状态主要是创造优异成绩,基本功训练已不重要。错 6、乒乓球的“左推右攻”,是由两个技术动作连接组成的技术组合。对 7、在技术训练的初级阶段或少儿训练中,可不必强调技术的规范性。错 8、竞赛规则制约着运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对 四、单选题

1、运动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身体或者身体某部分的距离属于B

A、动作时间 B、动作速度 C、动作距离 D、动作速率

2、以网球项目的发球动作为例,击球动作在整个发球技术动作过程中属于C

A、技术方式 B、技术基础 C、技术环节 D、技术细节

3、我国跳水界根据运动员少年时期体重轻、心理负荷小的特点,跃进式的发展难度技术,这是有效的处理了A A、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 B、特长技术和全面技术的关系

C、规范化和个体差异的关系 D、合理的内部机制和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 4、下列对于影响运动技术形成发展的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C A、运动技术的合理性依赖与肌肉的协调程度 B、动作幅度主要取决于人体关节的结构

C、竞赛规则只对竞技战术起作用,与运动技术没有关系 D、运动员动作技能储存越多,越容易掌握新的技术动作

5、下列不属于动作要素的内容是D

A、动作轨迹 B、动作时间 C、动作速度 D、动作方向 6、在下列影响技术的因素中,主体因素是B

A、竞赛规则 B、动作技术的贮存数量 C、器材设备与场地 D、技术环境 7、关于技术训练中的减难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A、减难法指在技术训练中,以低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 B、此种方法常用于技术初学阶段

C、女排扣球训练中请男排运动员拦网,此方法属于减难法 D、跳远技术练习时使用踏板的练习方法属于减难法

8、关于技术训练中的加难法,以下表述错误的是C

A、加难法指在技术训练中,以高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 B、此种方法常在优秀运动员训练中使用 C、此种方法常用于技术初学阶段

D、在排球扣球技术训练中,加高隔网的方法属于加难法

9、运用完整法与分解法时应注意C

A、对于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可采用先完整后分解的练习

B、少儿初学者善于模仿,对于一些动作,可先分解练习后再完整练习 C、一般来说,运动技术水平越高,分解练习的比列相应越大一些 D、“先分解后完整”或“先完整后分解”都是固定的学习,训练程序

10、柔道项目中的“得意技”指的是B

A、基本技术 B、特长技术 C、高难度技术 D、全面技术

11、在球类等对抗性项目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技术的A

A实用性 B、规范性 C、合理性 D、经济性 12、在下列关于难点先行的观点论述错误的是D

A、在特定条件下,“难点先行”,即所谓“先难后易”、“先深后浅”,亦可望收到良好的效果 B、“难点先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C、“难点先行”仍是“循序渐进”的一种特例,不同的只是,它是按照新的“序”来进行训练的“ D、“难点先行”意味着不需要“循序渐进”

13、相对而言,下面哪个运动项目更注重技术的外部形态D

A篮球 B、举重 C、马拉松 D、跳水

14、游泳运动员带着脚蹼练习的方法属于B

A、减难法 B加难法 C、念动法 D、表象法 15、跳高训练时采用橡皮绳做横杆属于A

A、减难法 B、加难法 C、念动法 D、表象法 16、对于高难度技术一般应安排在训练课的A

A、前半部分 B、中间部分 C、后半部分 D、任何部分都可以 17、基本技术的训练的表述正确的是D A、青少年运动员以高难度技术训练为主 B、高水平运动员不需要进行基本技术的训练

C、对于球类集体项目,基本技术训练只在准备期安排

D、无论是优秀运动员,还是青少年运动员中都需要进行基本技术的训练 五、简答题

1、动作要素包括哪些?及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有哪些?

答:动作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力量;动作速率;动作节奏。

影响因素:主题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1)人体结构力学特征;(2)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协调能力;(3)感知觉能力;(4)动作技能的储存数量;(5)动作素质的发展水平;(6)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 客体因素:(1)竞赛规则;(2)技术环境;(3)器材设备与场地 2、简述运动技术训练的常用方法?

答;(1)主观法和语言法:直观法在技术指导中,借助运动员的各种感觉器官,使运动员建立起对练习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帮助运动员正确思路,是掌握和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一种常用训练方法。语言法指在技术训练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运动员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训练方法。其作用在于借助词明确技术动作概念,纠正错误,提高技术水平。

(2)完整法和分解法:完整法是指运动员从技术动作的开始姿势到结束姿势,完整的进行联系,从而掌握技术的训练的方法;分解法是指把完整技术动作按其基本环节,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使运动员分别进行练习的方法。

(3)想象法和表想法:指在练习前,通过对技术要领的想象,在大脑皮层留下技术“痕迹”,然后在练习中激活,使动作完成的更顺利。表想法指在头脑中对过去完成的正确技术动作的回忆与现在换气临场的感觉的训练方法。 (4)减难法与加难法:减难法指在技术训练中,以低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加难法指在技术训练中,以高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 3、简述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1)处理好基本技术和高难度技术的关系;(2)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2)处理好规范化和个体差异化 的关系;(4)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5)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关系;(6)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7)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8)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9)重视技术创新

4、简述技术风格及影响因素?

答: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性化了的、经常表象出来的特征。 影响因素;(1)特长技术:特长越显著,风格越突出,技术风格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也是特长技术训练。(2)运动员的神经类型或者气质类型:运动生理学表示一定的气质类型适合于一定的技术风格。(3)种族特征:种族形态与心理特征制约着运动技术的发展方向。 六、方法应用题

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张怡宁,以其球风硬朗,打法凶狠,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特长,获得继邓亚萍、王楠之后第三个包揽世界杯、世乒赛、奥运会三项女单冠军的“大满贯“得主。同时,张怡宁又具备很高的全面技术水平。举例说明高水平运动员技术训练中如何处理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第八章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一、名词解释

1、竞技战术: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表现处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其主要构成有战术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形式和战术行为等。

2、战术意识:又称战术素质,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3、战术观念:是指对比赛战术概念、战术价值功效及运用条件等进行的认识和思维后产生的观念。 4、战术风格:运动员(队)的战术体系中独有的基本定型化的特征

5、制胜规律:是指竞赛规则的限定内,教练员、运动员在竞赛中战胜对手、争取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二、填空题

1、竞技战术有(战术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形式)和 ( 战术行动)构成。 2、战术意识又称战术素养,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的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3、战术意识是由 (战术信息选择 ) 与 ( 战术行为决策 ) 两个前后为序、紧密相连的部分组成。 4、战术观念是对比赛 ( 战术概念 ) 、 (战术价值功效 ) 及 ( 运用条件 ) 等进行认识和思维后产生的观念。

5、战术知识是指关于比赛战术理论及实践运用的知识,有 (经验性知识 ) 和 ( 理论性知识 ) 两种形态。

6、竞技战术以其表现的特点可分为阵形战术、(体力分配战术)、(参赛目的战术 ) 、 (心理战术 ) 。 7、竞技战术以其防守性质可分为 ( 进攻战术 ) 、 ( 防守战术 ) 、(相持战术 ) 。

8、战术能力是指运动员(队) (掌握和运用战术 ) 的能力,是运动员(队) (整体竞技能力) 的重要构成部分。

9、完整地进行战术组合练习的方法称为 ( 完整战术训练法)。 10、模拟训练法是在获得准确(情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与模仿重大比赛中主要对手的主要特征的陪练人的对练,及通过(与比赛条件相似的)环境中的练习,使运动员获得(特殊战术能力)的一种针对性极强的训练方法。 11、实战法是在(比赛 )中培养战术能力的方法。 三、单项选择题

1、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称为C A、战术观念 B、战术指导思想 C、战术意识 D、战术知识

2、在拳击、摔跤、跆拳道、击剑及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单打项目中。主要采取的战术是A A、个人战术 B、小组战术 C、集体战术 D、心理战术 3、在长跑、游泳等体能主导类项群的周期性项目中运用较多的战术形式是C

A、阵形战术 B 参赛目的战术 C、体力分配战术 D、心理战术 四、多项选择题

1、不同竞技项目对运动员(队)战术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对选手战术能力的要求较高的是ABCD A、集体同场对抗项目 B、集体及个人隔网对抗性项目 C、个人格斗对抗性项目 D、个人同道竞速类项目

2、在同道争先项目中,有多名运动员参加的情况下,为获得最佳运动成绩可采用的战术行动是BCD A、个人战术 B、体力分配战术 C、集体战术 D、特殊战术 3、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划分,可将竞技战术分为ABCD

A、阵形战术 B、体力分配战术 C 参赛目的战术 D、心理战术 4、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划分,可将竞技战术分为ABC

A、个人战术 B集体战术 C、小组战术 D、心理战术 5、按战术的攻防性质划分,可将竞技战术分为ABC

A、进攻战术 B、相持战术 C、防守战术 D、阵形战术

6、影响竞技战术与战术能力的因素有ABCD

A、军事学与谋略学因素 B、心理学与思维科学因素 C、形态学因素 D、体能,技能因素 五、判断题

1、为了弘扬体育道德精神,赛前制定的战术方案不能向对手提供假情报。错 2、集体战术以个人战术为基础,并对此加以协调配合。对

3、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称为模式训练法。错 4、对比赛战术概念、战术价值功效及运用条件等进行认识和思考后产生的观念称为展示意识。错 5、速度耐力好的运动员,一般采用前面跟随战术,后面高速度冲刺夺冠。错

6、战术训练的目的是使运动员掌握专项运动的战术,并能在比赛中合理的应用。错 7、战术方案是制定赛前战术训练的基础,一旦确定就不可以改变。错

8、在培养运动员战术运用能力时,应注意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和高度的灵活性。对 9、个人战术是集体战术的核心,是衡量运动集体整体竞技能力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错 10、培养运动员的战术能力是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错

11、为了使对手不能正确进行战术决策和正确实施战术行动为目的,要采取必要的战术干扰。对 12、从运动训练实践看,“想练结合”是培养运动员战术思维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对 13、在比赛中培养运动员战术能力的方法称为模拟训练法。错 六、简答题

1、竞技战术的构成、分类、意义及训练方法?

答:竞技战术由战术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战术思想、展示形式和战术行动等构成。 分类:阵形战术、体力分配战术、参赛目的战术和心理战术等。 意义:

训练方法;分解与完整练习法、减难与加难法、虚拟现实训练法、想象训练法、程序训练法、模拟训练法、实战法。 2、模拟训练法进行战术训练的一般程序和要求有哪些?

答:A模拟训练一般按如下程序进行:明确被模拟对象,确定被模拟系统的边界,设置同态系统并进行相似分析,主练系统与同态系统一起练习。在完成上述程序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被模拟系统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同态系统,从而使两个系统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相似。 B在采用模拟训练方法时,应注意以下要求:第一,模拟训练虽然能帮助运动员或运动队针对特殊对手提高战术能力,但如果运动员或运动队不具有相应的一般战术能力的基础,模拟训练是不会有多大效果的,因此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模拟训练的重要性和实用范围。第二,在模拟训练中,要教育作为主练系统的运动员切实树立“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把同态系统视作被模拟系统,努力提高训练质量,从而提高针对特殊对手的特殊战术能力。 3、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答:1)深刻把握项目制胜规律 2、抓住战术意识培养这一核心环节 3、着重培养运动员战术运用能力 4、处理好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配合的关系

5、重视战术组合。 七、方法应用题

1、请谈一谈自己项目的战术种类及其运用特点

2、以体能主导类竞速项目为例,说明赛前如何制定创纪录战术

答:运用创纪录战术,一般采用匀速位移的计划,同道竞速选手 在比赛之始即主动领先,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其他参赛队员的干扰,主动控制自己的体力和速度,创造新的纪录。

另一种创纪录的战术方法,是与同队的队友合作创纪录的战术,队友在比赛的前半程或更长一些距离,完全按着破纪录队员的速度分配计划领行,破纪录员跟随前进,以节省体力和心理能量,最后冲刺,达到创纪录的目的。 3、相对于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对战术的要求更高。要使集体项目中整个运动队具有更强说我竞争力,应如何处理好个人战术行为和集体战术配合之间的关系?请由篮球、足球或双人花样游泳、艺术体操集体操等项目中任选一个项目,结合训练实际举例说明。

参考要点:A个人战术行为:指运动员在战术活动中表现出的个人行为。是运动员个战术的直接表现,亦是集体战术的基础。分为单兵作战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集体战术以个人战术为基础并对此加以协同配合。战术配合的构成因素:参与配合的人数,每个人的行为方式,个人行动目的与战术目的的关系等。 B战术配合水平取决于:运动员在战术配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活动方式的系统过程,亦称为操作形式的协调程度。战术意识—心理过程的协调,亦称为“默契“ C集体战术的基本条件:严密的组织性,高度的一致性,高度的协调性。

4、我国乒乓球项目在世界乒坛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立了一个包括科研人员、翻译、外援人员等在内的高效率的信息系统。请说明情报信息对制定比赛战术方案的重要性,以及收集情报的内容?

答:(1)情报在战术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就是通过获得情报来实现的。战术方案的制定应以准确的情报为基础。在现代运动竞技赛中,情报是否要及时、准确、全面,将直接影响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并进而影响比赛结果。我国乒乓球项目在世界乒坛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立了一个包括科研人员、翻译、援外人员等在内的搞效率的情报系统,从而保证了我过乒乓球在对此重大比赛中,能针对主要对手制定出有效的战术方案,赛前的模拟训练也极富有针对性,

(2)有关竞赛对手,竞赛环境的情报内容包括:运动员竞技能力情况及比赛风格;教练员指导能力及指挥能力;传统打法及近期是否有创新‘进攻与防守的特点及比赛中常用节奏;主力与替补队员的具体情况。比赛场地、器材、气候、住宿、饮食情况、比赛日期安排、裁判员情况等。

第十章多年训练过程的计划于组织

一、判断题

1、优秀运动员在达到一定水平后所出现的“高原现象”指的就是上高原地区后出现的现象。错

2、在基础训练阶段,儿童少年的训练负荷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要尽可能加大训练负荷,促进其竞技能力的快速提高。错

3、协调能力是发展运动员技能和战术能力的基础,在运动员的基础训练阶段应将协调能力放在训练的首位。对 4、在专项提高阶段中,运动员需要进行大负荷的专项训练,保持负荷在高水平之间起伏。错 5、在最佳竞技阶段中,运动员需要进行大负荷的专项训练,负荷通常要逐年提高。错 6、竞技保持阶段首要的任务是保持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心理稳定性。对

7、在竞技保持阶段,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强度通常低于专项提高训练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同时间断性地保持较高的负荷量。错

8、运动员的全程多年训练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基础训练、专项提高、最佳竞技、竞技保持四个阶段缺一不可。错

9、优秀运动员在全程多年训练过程中一旦出现“高原现象“,就难以再次达到高水平的竞技状态。错

10、运动员在竞技保持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延长自己的运动寿命。错

11、优秀运动员出现“高原现象“的主观原因在于随着运动员进入青年期,各生理系统发育完善,遗传效应减慢或停滞。错

12、优秀运动员的竞技保持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保持专项竞技水平,延长运动寿命,因此是运动员全程多年训练的核心阶段。错

13、儿童少年的竞技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要尽早进行专项化训练。错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阶段是C

A、基础训练阶段 B、专项提高阶段 C、最佳竞技阶段 D、竞技保持阶段 2、优秀运动员在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训练负荷始终保持在高水平区间起伏的阶段是C

A、基础训练阶段 B、专项提高阶段 C、最佳竞技阶段 D、竞技保持阶段 3、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基础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A

A 、协调能力 B、技术能力 C、战术能力 D心理品质

4、运动员在专项提高阶段的主要任务是B

A、发展一般运动能力 B、提高专项竞技能力 C、创造优异成绩 D、努力保持专项竞技水平

5、在基础训练阶段,训练负荷增加的方式是A

A、循序渐进 B、波浪式 C、跳跃式 D 、锯齿试 6、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是D

A、先天遗传 B、生活环境改变 C、社会发展 D、运动训练 7、相比较而言,下列项目中运动员在少年时期就可能表现出世界级竞技水平的是C A、射击 B、柔道 C、跳水 D、举重

8、对游泳这一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而言,最佳竞技阶段首要发展的是B

A、专项技、战术 B、专项运动素质 C、专项心理品质 D、训练理论知识

9、运动员进入最佳竞技阶段之后,可以承受的负荷增加,这时训练负荷的特点是D

A、量小、强度小 B、量小、强度大 C、量大、强度小 D、量大、强度大

10、运动员在竞技保持阶段训练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运动员A

A、保持心理稳定性 B、参加大量比赛 C、提高专项技战术 D、学习训练理论

三、简答题

1、何为“高原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克服办法有哪些?

答:A“高原现象“是指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常常在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之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运动训练学将其命名为“高原现象“ B导致“高原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第一,随着运动员进入青春期,各生理系统发育日趋完善,遗传效应简慢或停滞。第二,由于多年同一教练员同一思路训练,对所采用的习惯性训练方法和手段适应,难以引起积极的适应性反应,训练的效应自然减弱。第三,训练不当(包括过度负荷、局部损伤等)及环境的不良影响。第四,运动员由于训练以及经济、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主观努力的下降。 C克服“高原现象“的方法:第一,随着运动员专项竞技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大训练负荷。第二,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的动态变化,随时调节训练负荷的内容以及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第三,对处于青春期发育期高峰而出现内分泌絮乱、协调性下降、体重增加的青少年选手,特别是女运动员,应及时调整其阶段性训练目的,及时改变负荷的安排及要求。第四,对于已出现明显的过度训练及严重运动损伤的选手,应采取果断措施,保证其健康状况的充分恢复。第五,对因受外界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或放松自我要求的运动员,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强烈的训练动机和成功期望

2、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最佳竞技保持阶段)阶段的训练学要点有哪些?(训练年限、主要任务、训练内容、负荷特点及要求)

答:A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第一阶段,持续时间为3—5年 B主要任务为根据未来高水平专项竞技的需要发展基础运动能力 C训练的重点内容及顺序为:第一,协调能力与基本运动能力,第二,多项基本技术,第三,一般心理品质,第四,基本运动成绩 D安排参加基础训练的少年儿童的训练负荷时,必须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负荷的逐渐增加,会对运动员机体提出更高的要求,导致产生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

竞技能力,不适宜的追求过大的训练负荷,则常常会对儿童少年运动员的机体造成严重损害,以至葬送他们的运动前途

3、简述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含义及阶段划分?

答: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

4、简述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

答:研究与训练实践都已表明,不经过多年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对运动员多年训练制定全程计划也是必要的。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要求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 四、方法应用题

结合实践谈谈全程性多年计划中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训练特征?

答:对运动员从开始接受基础训练,达到个人用的竞技水平的高峰,至停止参加竞技训练活动的整个训练过程的设计与规则,就是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这一过程通常会持续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一般分为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四个阶段。基本训练阶段主要是根据未来高水平专项竞技的需要发展运动员的基础运动能力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专项提高阶段则集中发展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在最佳竞技阶段、最佳年龄区间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最佳竞技阶段是核心,是最主要的阶段,它的任务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一切训练均应围绕着使运动员能在最佳年龄区间处于最佳竞技阶段而组织进行。竞技保持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尽量保持已经达到的竞技水平或尽量减少竞技水平下降的程度,这实际上也就是充分的运用前几个阶段的训练成果,发挥更大的训练效果

第十一章运动员年度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

一、填空题

1、训练大周期是以(成功的参加(1-2次重大)比赛)为目标,以运动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为依据确定赫尔划分的。

2、一个完整的训练大周期包括(准备时期)、(比赛时期)、(恢复时期)三个时期。

3、与大周期的准备期、比赛期、恢复期相对应的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分别是(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消失) 4、年度训练大周期通常有(单周期)、(双周期)和多周期等不同类型。 5、训练大周期时间的确定通常采用((体现目标控制思想的)“倒数时”)充填方式,以主要(比赛日期)为标定点,向回程方向依次确定主要(比赛阶段)和比赛时期,以及完整的大周期。 6、训练大周期准备期的基本任务就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培养和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

7、训练大周期准备期的素质训练以(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技战术训练以(分解训练法)为主。 8、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时,应安排好训练负荷的节奏,使体能处于(超量恢复)阶段。 9、比赛期发展运动员体能的训练以(重复训练)法为主,发展技能以(完整训练法)为主。 10、在年度训练计划中负荷的安排应遵循(由量变到质变)为规律,首先加大(负荷量),再逐渐提高(负荷强度)。 11、按比赛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分为(竞技性比赛)、(训练性比赛)、(检查性比赛)、(适应性比赛)。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里,最佳竞技状态出现的时期应是B

A、准备期 B、竞赛期 C、过渡期 D、适应期 2、对花样游泳、艺术体操等需要长时间创编新动作和套路的项目,年度训练一般安排A

A、单周期 B、双周期 C、多周期 D、混合周期 3、跨栏运动员刘翔在奥运周期的前一年参加了二十多场重大比赛,为了适应这种比赛节奏,他的年度训练应安排C A、常规大周期 B、微缩大周期 C、多周期 D 、双周期 4、在大周期训练准备阶段的初期,运动负荷安排的重点应以增大练习的D

A、密度为主 B、强度为主 C、难度为主 D、SHU量为主

5、对跳水、乒乓球、拳击等技术主导类项群中的表现难美性、隔网对抗性、格斗性项目,在准备时期的开始阶段应将训练的主要精力放在B

A、发展体能 B、发展新技术 C、巩固原有技术 D、发展新战术 6、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大周期里,训练准备期与竞技状态变化相对应的阶段是A

A、获得阶段 B、相对稳定阶段 C、暂时消失阶段 D、恢复阶段 7、年度训练大周期的核心部分是B

A、准备时期 B、比赛时期 C、过渡时期 D、适应时期

8、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大周期里,训练比赛期与竞技状态变化相应的阶段是D

A、获得阶段 B、恢复阶段 C、暂时消失阶段 D、相对稳定阶段

9、训练大周期中比赛时期的负荷特点表现在B

A、量小、强度小 B、量小、强度大 C、量大、强度小 D、量大、强度大

10、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大周期里,训练恢复阶段与竞技状态变化相对应的阶段是C

A、获得阶段 B、恢复阶段 C、暂时消失阶段 D、相对稳定阶段

11、在青少年的短期集训中,对于一些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在安排训练时B

A、以小负荷训练为主 B、以中等负荷训练为主 C、以大负荷训练为主 D 、以诱导性训练为主

12、在中短期集训队伍中长期间断训练的老运动员,在安排训练时首先要A

A、进行适应性训练 B、进行强化训练 C、以大负荷训练为主 D、以小负荷训练为主 三、多项选择题

1、受天气条件、准备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下列项目适宜采用单周期安排全年训练的是ACD

A、十项全能 B、游泳 C、艺术体操 D、速度滑冰 2、在年度训练中,实施多周期安排的基本条件是ABC A、运动员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有效的提高竞技能力

B、运动员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把竞技能力转化为运动成绩 C、全年比赛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

D、运动员要较长的时间学习新的动作技术

3、训练大周期中比赛时期的训练任务包括BC

A、发展运动员的多种竞技能力 B、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 C、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表现自己的竞技能力 D、调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4、训练大周期中准备时期的主要训练任务包括AB

A、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B、发展运动员的基础性运动能力 C、培养和发展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D 、安排运动员参加比赛

5、下列对比赛时期各项目负荷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BCD

A、田径、游泳等项目训练的速度、远度、高度增加,重复次数、训练时间减少 B、体操、跳水等项目成套练习的比例增加,单个动作练习数量减少 C、射击、射箭等项目的实射比例增加,空射比例减少

D、集体球类项目配合训练、实战训练增加,个人技术练习比重减少

6、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的不同点在于ACD

A、持续时间不同 B、包含的时期不同 C、目的不同 D、训练效果不同 7、在制定年度训练计划时,对参赛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包括ABCD

A、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B、主要对手的竞技状态 C、比赛结果的预测 D、主要的比赛条件

8、在训练周期的比赛的时期,运动负荷安排的重点应以提高练习的ABC

A、密度为主 B、强度为主 C、难度为主 D 、数量为主

四、方法应用题

据刘翔全球个人官方网站统计,2005年2月至11月期间,刘翔共参加了22场国内外重大比赛,并一直保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110米栏成绩始终保持在13秒30 以内)。即使在备战08奥运会的调整阶段,2006年上半年也安排有8次重大的国际比赛。很明显,传统的大周期训练理论是不适应这样的比赛频率,使运动员一直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的。

面对越来越多的竞技性和商业性比赛,优秀运动员在年度训练中应如何选择参加比赛?应如何安排好训练的大周期?

答题要点:随着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现代优秀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次数比从前大大增加。优秀运动员在年度训练中药保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就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合理选择参赛,并安排好训练的大周期,并不是比赛越多越好。探索多周期训练模式,将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结合起来。

答:A合理选择参赛:首先,有计划地参加比赛。运动员年度参加比赛的次数与分布,要与全年或者奥运大周期训练计划相一致。例如:刘翔2005年(04奥运会之后)与2006年(为备战08年奥运会的调整)安排比赛的次数差异是很大的,这就要与奥运周期相协调选择参赛 其次,有目的的参加比赛,例如,2006年5月在美国俄勒冈州举行的尤金田径精英赛,刘翔以13秒21的成绩击败了所以对手成功卫冕,打破了“三强会战”不胜的怪圈,也证实困扰了他几个月的脚伤有了明显的好转。最后,比赛次数绝不是越多越好,应根据每名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而定。案例中刘翔之所以能参加如此多的比赛且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平,是因为他的身体经过训练、调整能够承受这样的负荷强度,从而保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 B探索多周期训练模式:传统的大周期训练理论已不适应现代竞技比赛的频率,难以使运动员一直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的。因此,要在合理选择参赛的基础上,探索年度多周期训练理论,将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相结合,即能满足比赛增多的需要,又能使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五、判断题

1、大周期中准备期的任务就是为了保持竞技状态。错

2、准备期为运动员在进入竞赛时期后逐步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创造必要的条件。对 3、常规大周期的准备期负荷强度要高于负荷量。错

4、恢复时期为了消除运动员的体力与精神疲劳,为转入下一个大周期训练做好准备,运动员应该进行休息,可以不参加训练。错

5、采用动力性力量的训练会有促进速度和灵敏素质提高,而过多地进行静力性力量训练原则会制约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协调性的发展。错

6、在大周期的比赛期为了保持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可以同时增加训练的力量和强度。错 7、水平高、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准备期应该长一些。对

8、现代竞技体育比赛频繁,运动员应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以赛代训,没有必要再进行一般训练。错 9、如果能控制好负荷和恢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可保持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对

10、赛前阶段的训练,为了适应连续比赛的要求,教练员往往连续安排不同训练任务的大负荷训练课。错 11、在大周期训练中,为使运动员在比赛时期更好的适应比赛,准备时期就应安排运动员大量参加比赛。错 12、在安排训练负荷时,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同时加大负荷量和提高负荷强度。对

13、对于优秀运动员,必要数量的比赛是充分表现其竞技水平,创造优异成绩必不可少的条件。对

14、在赛前短期集训阶段,跳水技巧等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目的训练要抓住技术细节,使全套动作更加完善。错

第十二章训练周课过程的计划于组织

一、填空题

1、依据训练任务与内容可把周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恢复周)。 2、基本训练周的训练中,主要通过改变(训练负荷),引起机体新的(生物适应现象),以获得(竞技能力)的提高。

3、快速力量性项目以(无氧磷酸原供能系统)功能为主,速度性项目以(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功能为主,耐力性项目以(有氧供能系统)功能为主。

4、基本训练周负荷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周运动负荷的加大)。 5、赛前训练周负荷变化的基本特点是提高(负荷强度),相应的适当减少(负荷量)。 6、依课的主要任务将其分为(基本训练课)、(赛前准备课)、(比赛课)和恢复课:按课的内容组合特征,课分为(综合训练课)和(单一训练课)。 7、每堂训练课一般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主体部分)、(结束部分)等三部分构成。 8、一般来说,准备活动由(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门准备活动)两部分构成。 9、不同的训练负荷包含(结构属性)、(机能属性)、(个体属性)和(专项属性)四种属性。 二、判断题

1、赛前训练周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对 2、基本训练周主要用于多年训练过程的基础训练阶段。错

3、一般来说,训练课中常把素质训练放在前面,技术训练放在后面。错 4、小周期负荷的安排主要考虑每堂课负荷的大小。对 5、基本训练周的训练中负荷量和强度决不能同时增加。对

6、一般地,发展耐力素质或者力量素质的练习应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当运动员感到疲劳时可安排快速力量练习和速度练习。错

7、在给予集体适宜训练负荷的情况下,人体的三个功能系统是同时参加与供能的。错 8、人体功能系统在运动中消耗的能力越多,恢复的越快,训练效果越明显。错 9、比赛周训练的最理想效果是使各种负荷的超量恢复在比赛中同时出现。对

10、一堂训练课的准备活动是为基本部分服务的,因此即使是专门性活动也不能负荷强度太大。错 11、从恢复时间的长短可推断出负荷的大小,即恢复时间短,负荷较大,恢复时间长,负荷较小。错

12、在进行技战术教学与训练时,为保证动作的流畅与战术的完整性,一般采用完整教学法与训练法。错

三、选择题

1、在全年训练中采用最多的训练周型是A

A、基本训练周 B、赛前训练周 C、比赛训练周 D、恢复周 2、最先出现超量恢复的供能系统是B

A、无氧糖酵解功能系统 B、无氧磷酸原供能系统 C、有氧氧化供能系统 D、无氧供能 3、运动员在完成速度耐力性/耐力性负荷时,机体供能消耗较大的是A C

A、无氧糖酵解功能系统 B、无氧磷酸原供能系统 C、有氧氧化供能系统 D三个相同

4、赛前训练周主要适合于D

A、准备期的比赛前 B恢复期的比赛前 C、比赛期的赛间训练 D、比赛期的赛前专门训练

5、小周期的训练中赛前训练周的主要训练任务是B

A、掌握各种技战术 B、提高专项竞技能力 C、成功参加比赛 D、消除心理、生理疲劳

6、赛前训练周的负荷变化特点是C

A、提高训练强度与训练量 B、降低强度提高量 C、提高强度减少量 D、降低强度与量 7、为了检查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应组织的训练课时D

A、身体训练课 B技战书训练课 C、综合训练课 D、检验、测试课

8、下列练习适宜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的是C

A、快速力量练习 B、技术练习 C 、耐力练习 D、速度练习 9、为了更好地体现运动员多种竞技能力的整体性,训练课应多安排D

A、身体训练课 B技战书训练课 C、综合训练课 D、检验、测试课

四、简答题

1、如何做好准备活动及准备活动意义?

答;a首先进行一般准备活动。采用慢跑、一般伸展体操等相对非特异性的手段,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肌肉温度,逐渐激活机体各系统 b接着进行专门准备活动。主要采择与本次训练或比赛中的主体活动相近似、而又在强度和复杂程度上相对较低的系列练习,以便循序地、操作性地为主体活动作好充分准备

意义:作好准备活动能够使有关机能适度激活,体内各环节配合协调,技术联系完全唤醒,能量利用进入节省化的高效状态

2、简述小周期中基本训练周/比赛周/赛前周/恢复周如何计划于组织。

答小周期中基本训练周:训练任务:通过特定程序和反复的练习使运动员掌握和熟练专项技战术,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以获得多种竞技能力的提高训练内容交替安排的项群特点:体能主导类项群,体现在各种素质和技术训练的安排中。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技术训练占突出地位,几乎每天安排技术训练,要根据不同技术训练的负荷特点,予以适当的交替安排,技术主导类对抗性项群,将技术、战术训练的不同内容交替安排在一周的训练之中。负荷安排:基本训练周的课次安排 A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数目及课次有较大区别,随运动员年龄的增长及竞技水平的提高,相应的逐渐增加训练课次。B课次的增加,从增加训练的日数开始,以后再将一周中某些训练日的训练次数增加为两次,最后基本上做到每日两次训练 C每日安排两次课时,通常以一次为基本课另一次为补充课 D一周中安排3—5次大负荷课,应分别安排两种或三种不同任务的训练,使不同训练内容合理交替,恢复性训练课应占周总课次的1/4左右。基本训练周符合的变化:一周的训练分为两半。上半周的训练之后,安排较小的负荷或其他形式的积极性休息作为调整。在下半周训练中,负荷内容及程度常与上半周的某些方面相似。这种结构叫周训练计划的两段结构

第十四章项群训练理论

一、判断题

1、项群训练理论是研究整个竞技体育项目训练规律的理论。错 2、体能对足球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错 3、运动技术对标枪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错

4、竞技体育项目的分类标准仅由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动作结构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三个标准构成。错 5、属于体能主导类项群的竞技体育项目同时也是属于单一动作结构项群。错 6、田径运动中的所有项目,都属于体能主导类项群。对

7、按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划分。乒乓球、排球同属于命中类项群。错

8、按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划分,三大球(篮球、排球、足球)同属于命中得分类项群。错 9、400米跑和400米游泳同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错

10、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比赛是隔网进行的,因此选手竞技水平的发挥较少受对手的影响。错 11、对竞技体操等评分类项目来说,裁判员的职业道德对比赛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对 12、为强化举重、投掷等快速力量性项目的专项力量,要不断加大训练的负荷量。错

13、球类项目都属于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对运动员技战术要求较高,而对身体形态,没有要求错。 14、体能主导类项群的项目同时也都是属于测量类项群。对 15、排球即属于多元动作结构项群,又属于评分类项群。错

16、由于同项群项目竞技能力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所以同项群内部的转项多于异项群之间的转项。对 17、项群训练理论是完全区别于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的独立性体系。错 二、单项选择题

1、从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动因素看,下列运动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是C A、跳远 B、跳水 C、400米跑 D、400米游泳 2、从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看,乒乓球属于的项群是B

A、测量类 B、得分类 C、命中类 D、制胜类 3、在技能主导类项群中,射击,射箭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是A

A、心理 B、体能 C、智力 D、战术能力 4、运动技术在不同项群项目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运动技术起决定作用的项目是C A、跳高 B、标枪 C、跳水 D、跨栏 5、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展示运动技艺与美感的项群是B

A、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 B、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 C、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 D、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 6、下列项目的比赛中,相对受对手竞技能力发挥影响较大的是B

A、拳击 B、射击 C、游泳 D、长跑 7、依据项群训练理论运动员转项成才现象,适合转为跳水运动项目是B

A、跳高 B、艺术体操 C、游泳 D、自行车 8、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目在训练中要努力提高运动员的D A、糖酵解供能能力 B、无氧耐力 C、有氧氧化供能能力 A或C

9、为了培养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项目运动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应在训练中安排C A、柔韧性练习 B、球类活动 C、舞蹈练习 D、表象练习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同属于体能主导类、单一动作结构和测量类项群的项目是AB

A、标枪 B、跳远 C、竞技体操 D、排球 2、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武术套路分别属于BCD

A、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B、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C、多元固定组合项群 D、评分类项群

3、对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BC A、素质 B、技术 C、战术 D裁判 4、影响摔跤、柔道等技能主导类项群项目比赛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包括ABC A、运动员自身的竞技水平 B、对手的竞技水平 C、比赛的结果的评定行为 D、比赛时间、地点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