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捕集 下载本文

公司,也是中国电力环保行业的领军企业。主要从事烟气脱硫脱硝项目总承包(EPC)、建设运营(BOT)、脱硝催化剂制造、水务项目总承包、核电环保服务和电厂节能产品的开发与销售等业务。远达公司注册资本金7500 万元。 远达公司已在全国24个省市和土耳其、印度等国承揽了100多个大型环保项目的总承包建设。

2010-1-22日,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首套大功率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在合川双槐火力发电厂正式投入运行。中电投远达环保二氧化碳捕集装置位于重庆市合川双槐电厂内,是国内目前已投运规模最大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其技术位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投资成本低、烟气适应性广、二氧化碳捕集率高、吸收溶剂耗量少等特点。该装置投运后,每年可处理烟气量最大约五千万标准立方米,从中捕集浓缩得到1万吨液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在99.5%以上。

二氧化碳捕集装置的研发及工程应用是中电投集团2009年重点科技项目“燃煤电厂烟气CO2减排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公司早在2006年便开始研究二氧化碳捕集及综合利用技术,并依托旗下的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着手实施。经过3年多的努力,目前该装置已建成,并于正式投运。

该装置建设采用自有技术,设备全部国产化,具有建设成本及运行成本低等特点。万吨级碳捕集装置投资成本1235万元,其单位碳捕集装置投资成本远低于同类条件下其它技术,更具市场竞争优势。

该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装置的投运,将为我国电厂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大型化、工程化应用探索经验和奠定基础,推动我国在室气体减排领域的技术进步,对于增强我国电厂烟气净化领域低成本建设能力,提升我国在电力环保领域内的国际竞争力,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治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碳捕集装置,每年将捕捉该电厂排放的一万吨二氧化碳,其所得液体二氧化碳已达到工业缎二氧化碳产品标准,可广泛运用在灭火、制冷、金属保护焊接、甲酸、尿素、生产碳酸盐等领域,标志着重庆走出碳减排的关键一步。而在此之前投运的最大捕集装置,为华能集团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年捕集能力仅为3000吨。

统计资料显示,火力发电是当前世界排放二氧化碳的最大行业,火力发电厂

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燃烧同种燃料排放量的30%,大约占全球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的24%,而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40%。所以,降低燃煤电厂碳排放已被视为中国完成碳减排目标的关键领域。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召开前夕,我国已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来源:http://guba.eastmoney.com/look,600292,10004033090.html

南化集团研究院自主研发突破二氧化碳捕集技术

2010年05月10日 08:58:35 来源: 南京日报

减碳是个全球性的话题,南化集团研究院却有办法从烟气中将二氧化碳捕捉到。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如今其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和专利溶剂已经能够实现每年捕集100多万吨二氧化碳,纯度接近100%,前不久应用在上海电厂的项目,减碳量相当于在世博园不远处种下500多万棵树。

  实例:

上海电厂每年减碳10万吨, 相当于为世博会造片森林

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发电厂是上海的主力电厂,去年为了迎接世博会,上马了二氧化碳捕集装置。这套目前全球最大的电厂燃煤烟气二氧化碳捕集装置,由南化集团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每年可以捕集二氧化碳10万吨。以一棵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计算,此举相当于在上海种下了500多万棵树,就像多出一片大森林来净化空气。

据了解,火力发电厂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排放量约占总量的50%。南化集团研究院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正是针对这类排放大户。此外,这种技术还应用在各种烟气、高炉气、窑气等领域,市场占有率达到90%。目前在国内的二氧化碳捕集领域,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市场占有率,南化都是独占鳌头。

原理:溶剂吸收二氧化碳,蒸汽再让其分离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南化开始研究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如今推广的技术更加优化。

在富含二氧化碳的烟气经过除尘、脱硫等步骤之后,进入二氧化碳捕集装置,装置中的“秘密武器”就是南化研制出的复合胺溶液,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将会被溶剂吸收,与烟气分离,此后把溶剂蒸汽加热,就可以提纯二氧化碳了。经过这样

分离、提纯后得到的二氧化碳纯度达到99.5%以上,整套工艺过程的能耗和成本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项技术,拥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至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由于含量是万分之几,目前还没有技术能从空气中收集大量的二氧化碳。

前景:二氧化碳将用于驱油,需求量将激发捕集投入倍增

国内采用南化这项技术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的工业企业已有20多家,年捕集高纯度二氧化碳100多万吨,创造经济效益数亿元。

目前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碳酸饮料等食品工业以及生产尿素、甲醇等化工业,再利用的渠道相对单一。

来源: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10-05/10/content_19735910.htm

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工作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研发投入高。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在试验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过程都需要大量的投入,仅靠企业的投入很难支撑项目的运行,这就需要政府在研发上进行支持,引导企业开展该技术的发展。

二是资源化利用遇到的困难。运行的能耗高是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捕集的二氧化碳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减排温室气体,增加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收益,还可以获得部分收益,抵消部分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促进技术的成熟。但是一些地区的油气田附近,一些企业通过直接开采这些气井获取二氧化碳,在市场上进行廉价销售。还有一些化工企业,通过燃烧石灰石等方法获得二氧化碳,每年消耗数百万吨的石灰石。这些做法不仅与应对气候变暖、减排温室气体背道而驰,还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堵住了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资源化的道路,阻碍了该技术的开展。

三是缺乏跨行业大型企业合作平台。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大规模的二氧化碳用于增产石油和煤层气开发,不仅能够获得资源化利用,还具有大规模封存的潜力,是公认的近中期二氧化碳最重要的封存方式,国外已经在该领域开展了多年的示范,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电力企业华能集团已经在该领域二氧化碳捕集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我国石油企业中的中石油、中石化在二氧化碳增产石油,中煤联在二氧化碳开采煤层气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和示范工作,但另一方面,这些企业间还未建立相互间的合作平台。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未能相互连接,这成为现在阻碍我国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最重要的问题。

亟待建立国家层面的碳捕集与封存规划

针对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以及利用,有关专家建议政府从战略布局考虑,着眼未来,支持该技术的发展,并提出4点建议:

一是,急需编制一个国家层面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规划,由国家统一部署指导和集中该领域的研究。近年国内众多机构开始研究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技术,由于缺乏国家统一部署,部分研究内容重复、分散,而一些重要研究方向存在空白。

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尽快开展几个工业级规模的二氧化碳减排和封存或者利用的示范系统,建立研究平台。一方面开发自主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建立研究队伍,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工业级示范,以全面掌握技术,降低运行能耗和投资成本。如上海1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装置,以科研课题和能力建设方式进行投入,建设成为我国国家级的试验基地。

三是,由国家部委牵头,为我国经济利用二氧化碳寻找出路,协调燃煤电站与石油企业合作,尽快开展二氧化碳捕集与增产石油的示范,并为此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配套优惠政策。

四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关停从气井开采二氧化碳气的气田,为获取二氧化碳而进行石灰石煅烧等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的企业或工艺,鼓励采用化石燃烧过程中获取二氧化碳的工艺,促进我国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开展。

来源:http://business.sohu.com/20091222/n269118817.shtml

捕集二氧化碳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9日 14:48 《第一财经周刊》微博

作为一种减少碳排放的可能方式,要让碳捕集这种技术真正商业化,除了技术需要取得更大突破,投融资体系的建立和政府的支持也是必要条件。

想要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话,把它们捕捉起来然后封存到地层里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