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套精题细做: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双基题组+高考题组,含解析) 下载本文

速下降。

(3)若池塘施肥过量,一段时间后,池塘内上述三个优势种群消失了两个,它们是________,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仅存的一个优势种群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如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要清楚三个优势种群的营养关系,并写出食物链,即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A→鳙鱼。(1)生态系统中只有生产者才能利用肥料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物,因此施肥会使浮游植物B种群数量增加。野杂鱼中有许多是次级消费者,与鳙鱼属于同一营养级,在食物、溶解氧、生存空间上存在竞争关系。(2)从营养关系上看,大量捕捞鳙鱼会使浮游动物A的天敌减少,浮游动物A种群数量增加,捕食大量的浮游植物B,导致短时间内浮游植物B种群数量下降。(3)施肥过量,肥料中的有机物会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水体中溶解氧量下降,浮游植物A和鳙鱼因缺氧而死亡,它们的尸体又会造成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体变黑发臭。

【答案】 (1)浮游植物B 食物 氧气(或溶解氧)

(2)浮游植物B (3)浮游动物A和鳙鱼 氧气(或溶解氧) 分解者

12.(14分)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项目的调查,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叶面积指数 光能截获率(%) 总初级生产量 (t/hm·a) 净初级生产量 (t/hm·a) 2-1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2.48 20.3 17.43 6.61 42.3 55.50 11.28 88.9 116.61 17.76 95.9 150.81 2-11.50 ·9·

14.52 23.88 26.00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演替,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对该地区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测定群落中植物丰富度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以获知群落的垂直结构。

(2)请在图中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3)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随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能力增强。

(4)当各项调查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判断此生物群落发展到了顶级群落。

【解析】 (1)该地区森林从1953年到1996年间的演替为次生演替。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森林群落的丰富度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的。丰富度是群落中的物种数目,因此,测定植物丰富度的方法就是识别植物并列出名录。

(2)生产者的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 (3)从表格中可总结光能截获率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4)顶级群落是指群落演替到最后阶段所形成的群落。

【答案】 (1)次生 逐渐增加 识别这些植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 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层

(2)

(3)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 自我调节

·10·

(4)长时间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长时间地相对稳定)

13.(12分)(2013·海南高考)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

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地某双子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法。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________稳定性较低。

(4)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解析】 (1)植物和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样方法,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2)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差。(4)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答案】 (1)样方 标志重捕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恢复力 (4)垂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