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 下载本文

*稍,渐渐。 ②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要是豕没有出现,我们恐怕就会认为“人”是主语。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文意区分。 b、表示对人的态度。 ①虏使其民。(《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②高后儿子蓄之。(《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c、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和遵循的准则。 ①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③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金曰磾(mìdī)传》 d、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①童子隅生而执烛。(《礼记·檀弓上》)

第二节 动词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以及其他活动现象的词。

2.1 动词的分类

按其特点可以分为动作动词、判断动词和助动词三大类。 大多数动词能够带宾语,成为“及物动词”;不可以带宾语的,称为“不及物动词”。

(一)判断动词。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 这里的“为”就是先秦常用的判断动词。而“是”,只是指示代词。 ②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到了两汉,“是”才开始作判断词。 先秦作为指示代词的“是”,翻译常作“这是”,故渐渐演变为了判断词。 《论语·微子》: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段话中有多个“是”,如果都解释成“这是”恐怕不是很合适的。所以看来,有些“是”在先秦的文章里,其实也就只是单纯的判断词而已。这也是正常的,需要我们注意。

(二)助动词。

助动词也常常被称为能愿动词。它经常用在主要动词前起辅助作用。但有时助动词也能够单独作谓语。古汉语中常见的能愿动词有“可、能、得、愿、宜、敢、肯、欲、足”等。 助动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可以连用。

①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上》) ②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

2、可以省略动词而独立使用。 ①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孟子·梁惠王上》) ②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孟子·滕文公下》) 也可以承前省略助动词后的主要动词。

3、有时,省略了主要动词的助动词还可直接与宾语或补语相接。 ①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先进》) 其中,“之”是宾语。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韩愈《马说》) 其中,“千里”是补语。

(三)表示被动。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汉书·贾谊传》) *“被”在现代汉语中为介词,引出动作的发出者。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见~于~,其中“于”是介词,引出动作发出者。“见”被认为是助动词,表示被动。

(四)常见用法。 1、动词作状语。

①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②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 ③立而饮之。(《史记·项羽本纪》) ④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以上四个例子,在王力先生看来,其中①②为活用,③④因为用了连词,所以并不是活用。 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些都算是或用么? 2、动词作主语、宾语。 ①喜生于好,怒生于恶。(《左传》) ②教亦多本矣。(《孟子·告子》) ③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形容词作主语、宾语。

①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左传·哀公七年》) ②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韩非子·安危》) ③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汉书·项籍传》)

①③句中,我们可以在形容词后,补出一个名词中心语,因为这类形容词,还没有完全具有名词的特征,所以称其为本用的活用;②句中的形容词后面,却不可能补出什么东西来,它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名词来看待,所以称其为非本用的活用。

3、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古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它实质上是以动宾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但比兼语式的句法要更精炼。 例:

①父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生即使死人复生,肉即使骨长肉。

10

②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以上例子中的动词,都是不及物动词,但是却带了宾语。 例:

①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②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③不如先斗秦越。(《史记·项羽本纪》)

以上例子中的动词都是及物动词,但是它们后面的宾语并非都是动作所涉及的对象。

4、动词的为动用法。 ①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诗经·小雅·伐木》) 鼓,为我击鼓;舞,为我起舞。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死国,为国而死。其后的宾语,也并不是受事者,而是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③文嬴请三帅曰。(《左传·僖公三十年》) 请三帅,即为三帅求情。 ④夫人将启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启,指为之启。

11

第五讲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提出,首先是从《马氏文通》的“字类假借”开始的。

一、动字假借。

“动字既类,其用不紊,其为体也无方,名字、代字、静字、状字皆假借焉。” 1、有假借公名、本名为动字者。(注:公名,即一般名词;本名,即专有名词。) 微儿子者,楚不国矣。(《左传·哀公十六年》) 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2、有假借代字为动字者。 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庄子·大宗师》) 吾,指称我。相与吾,就是相互称“我”。 3、有假借静字为动字者。 上老之。(《礼记·大学》) 4、有假借状字为动字者。 何甚乎郑伯?(《穀梁传》) 为什么要批评郑伯呢?

二、状字假借。

1、有假借名字为状字者。 庶民子来。(《孟子·梁惠王上》) 2、有假借静字为状字者。 是以十九年入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老师以为,这里的新字,其实本来就是一个副词。 3、有假借动字为状字者。

生拘矻(kū)而问自公之死焉。(《左传·哀公十六年》)

“活用”二字,最早由陈承泽提出。 那么,什么才叫作“活用”呢?

陈承泽认为,活用是与本用相对而言。不同于其基本用法即活用。 原本作为固定的词类,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分也应该是固定的,而有些词却临时改变了其功能、充当了与原来的用法不同的作用。但是,一旦离开的语言环境,便没有这样的意义了。 说起来,词类活用的理论,与其用来证明的例句里面的词,常常是有着矛盾的。

我们这里主要讲一下其他词类活用作动词的情况。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活用为动词的一般用法。

活用的这个词,在意义上保留了原来名词的意义,但又是产生了新的意义的。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鄙,把?作为自己的边界。 ②日事,遇朔曰朔。(《穀梁传》 日,记载日期。

2、活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