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艺知识点 下载本文

? 优点:大批量生产时,尺寸链为多环条件下,统计法计算的合理性很高;在公差设计计算时,可以获

得比极值法计算更大的组成环平均公差。 ? 缺点:计算比较发杂,并且必须已知祖传尺寸的分布规律。

3 完全互换法、不完全互换法、选择装配法、调整装配法、修配装配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a.

完全互换法:装配时相关零件不需要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称为完全互换装配法。

? 原理:以极值法为理论依据,根据封闭环的公差等于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分配各零件的公差,只要

各零件满足公差要求,装配时不需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满足装配精度要求 ? 特点:优点:装配简单,便于协作生产;缺点:对组成环精度要求高,生产率低,特别当封闭环精度

要求高且组成环较多时,组成环公差值较小,难加工 ? 应用范围:适用于组成环数目较少,或组成环数目较多,但是装配精度要求低的各种生产类型场合 b. 不完全互换法:

? 原理:以统计法为理论依据;大批生产时,零件处于极限尺寸的概率很小,所有组成环都处于极限尺

寸的概率更小,根据合格率要求,忽略一定的小概率事件,对各组成环的公差要求可以降低,使绝大多数产品达到合格率要求 ? 特点:优点:可放大零件制造公差,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公差放大值与装配精度合格率有关,

合格率越低,公差放大值越大,公差放大值与组成环尺寸分布特征有关,可以证明,组成环正态分布时公差最大;缺点:有一定的不合格率,可在后期的实验、检测阶段剔除或修复 ? 应用范围:应用于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且组成环较多的场合 c.

选择装配法:

? 原理:装配精度要求很高,各零件公差很小,难加工时;将各零件的公差放大,挑选合适的零件进行

组装 用于精度要求很高,组成环较少的场合;通常用极值法解尺寸链

? 特点:优点:零件制造精度不高,但是可以获得高精度的装配精度。缺点是:零件加工完需要使用精

密的仪器进行测量分组,并分组储存,增加部分制造成本; ? 应用范围:组成环很少,装配精度要求很高最广泛的是一孔一间隙的三环装配尺寸链。 d. 调整装配法:

? 原理:先放大各组成环的公差,装配时再通过调整达到装配精度要求

? 特点:1)可放大组成环的公差2)可动调整可达任何间隙3)零件磨损后,可恢复原有精度4) 装配

简单 5)必须有可作调整的零件6)适合用于环数较多的场合

?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成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组成环环数又较多的机器结构中。 e.

修配装配法:

? 原理:先放大各环的公差,装配时对某一零件再加工

? 特点:优点:组成环公差可以放大;通过修配可以达到很高的装配精度;缺点:零件不能互换;增加

修配和测量工序,生产率低;修配工时无法估计,不易流水作业

?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单件、中小批量生产中,大批量的汽车制造中也有应用,适用于装配精度较高,

而用其他装配方法不易保证装配精度的场合

4工艺尺寸链有哪几种基本应用形式

① 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 以工序尺寸为组成环 间接保证设计尺寸 设计尺寸为封闭环

② 对工序尺寸进行加工时

以上工序和本工序的工序尺寸为组成环 分析确定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为封闭环

5 进行装配尺寸链和工艺尺寸链的计算(作业题)

第六章 机械加工过程工艺规程的制定

1 工艺规程、基准重合、基准统一、组合机床、成组技术、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 工艺规程:将工艺过程用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

? 基准重合:尽量选设计基准或工序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 ? 基准统一:尽量在多个工序中用同一组定位基准称为基准统一 ? 组合机床 ? 成组技术

?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 工序集中:把较多的加工内容集中在一道工序内 ? 工序分散:把加工内容分散成多道工序进行

2 加工阶段如何划分,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 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

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 1)保证加工质量

粗加工:切削余量大;切削力、夹紧力、变形、热变形大

半精加工:为精加工做准备 精加工:

定位面精度高,切削余量小 变形小,加工精度高 光整加工: 减小表面粗糙度

粗糙度小的表面最后加工,以防碰伤 2)及时发现毛坯缺陷 粗加工切削余量大、效率高 发现毛坯缺陷及时予以报废 3)合理使用机床

功率大、精度低、刚度强的机床用于粗加工 精度高、价格高的机床用于精加工 切削力小,机床寿命长

4)便于安排热处理、检验等工序 时效处理:一般在粗加工后 淬火:一般在精加工之前 中间检验:一般在关键工序前后 3 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粗基准选择原则:用精度要求高的面作粗基准 以将来不再加工的面为粗基准 以光洁、平整的表面作粗基准 尽量避免多次安装使用同一粗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尽量选设计基准或工序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尽量在多个工序中用同一组定位基准

应保证工件的装夹方便、稳定可靠

4 机械加工工序安排有哪些原则

1) 用作精基准的表面优先加工 2) 按先粗后精的顺序加工

3) 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4) 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第七章: 汽车产品设计的工艺性

1 如何保证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性

1) 零件结构要素的标准化 2) 尽量采用标准件和通用件 3) 提高产品的继承性 4) 采用切削加工性好的材料 9) 零件加工时应具有足够的刚性

5) 有便于定位和夹紧的表面 6) 易于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7) 保证以高的生产率加工

8) 保证刀具能正常工作和改善刀具的工作条件

2 在零件设计时如何保证以高生产率加工

1) 加工表面形状简单 2) 尽量减少加工表面积

3) 减少零件加工时的安装次数 4) 减少加工时的工作行程次数

5) 将复杂的零件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零件

3 零件主要尺寸的标注方法和原则,零件的自由尺寸如何标注 零件主要尺寸的标注方法:

1) 根据设计要求标注设计尺寸 2) 根据设计和工艺要求标注尺寸

零件的自由尺寸:自由尺寸只按工艺要求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