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上海市嘉定区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下载本文

14.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后_____。前一个过程中冻鱼_____(“吸热”或“放热”) 15.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________min________s.

16.如图所示,向右作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5s,则小车做的是_____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已测得每小格是2米)

三、计算题

17.“十一”黄金周,小珊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kg/m)求:

3

3

(1)壶盖的体积。 (2)这种材料的密度。

(3)茶壶的容积为600mL,若用该茶壶装满水时,茶壶中水的质量。

18.度假结束后,老罗一行人驾车回广州。打开导航,选择了“时间少”的方案(如图所示)。

(1)若按此方案准时到达广州,车的平均速度应该是多少?

(2)到达停车场倒车时,倒车雷达发射超声波,车经过0.01s后收到回波。此时汽车离障碍物约多远?(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忽略车速) 四、实验题

19.历史悠久的龙岩沉缸酒如图甲多次获得国际全奖,是闽派黄酒的代表,小华为了测定沉缸酒的密度设计以下实验:

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 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向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酒全部倒入量筒,测出其体积V 实验时称得空烧杯质量为______

,则沉缸酒密度

,图丙所示的烧杯和酒质量为______g,图丁所示酒精的体积为______

上述步骤测得的密度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20.凸透镜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光学器材,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对凸透镜进行以下实验. (1)他们决定先从测凸透镜的焦距开始,如图甲所示: ①在光屏中央画一个与凸透镜直径相同的圆,找出圆心O'.

②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光源、凸透镜光心和_____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③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光源从紧贴凸透镜的位置缓慢向外移动,直到光屏上的光斑_____,就可以从光具座上读出凸透镜的焦距.

④为了验证测出的焦距值是否准确,小明提出可以左右移动光屏,若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变,则测出的焦距准确.若向右移动光屏,光斑变大,说明本次测出的凸透镜的焦距比真实值_____.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他们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_____. ②随着蜡烛越烧越短,小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上方,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把凸透镜向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③为了使光源更加稳定,小明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替代烛焰,使“F”正立面对凸透镜,如图乙所示,给二极管通电,移动光屏至图示位置,此时恰从M处看到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像的形状是图丙中的_____(填写序号)

④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光屏_____透镜或将蜡烛向____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21.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活动中,小华猜想光斑形状可能与孔的形状、孔的大小和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她找来平行光源和图a所示的四种打好孔的卡片。

(1)小华在四种卡片中选择了卡片甲。她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让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卡片上,调节卡片甲与光屏距离,透过孔的光在光屏上形成一个与卡片甲三角形孔相同的光斑;再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甲上,如图b,自右侧无孔处开始,向左缓缓推动乙;起初,观察到光屏上的光斑形状_______,光斑大小________;过一会儿,观察到光屏上出现圆形的光斑,继续缓缓推动卡片乙使透过平行光的三角形孔变小,则光屏上的光斑形状________,光斑大小________。 22.如图所示,一些小冰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判断0﹣t1、t1﹣t2、t2﹣t3各时间段内物体状态及温度变化情况.

23.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如图甲所示,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一个较小的幅度,此实验现象表明了______。

(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随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3)如图乙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______(多选)

A.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B.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波能传递能量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快

(4)假设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乙实验,则左边音叉边乒乓球会不会弹起______?原因是什么? ______

24.几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被测液体的温度为_______℃; (2)如图乙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 (3)如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C D 二、填空题 11.密度 体积 质量 12.倒立、放大 倒立、缩小 放大 13.光的折射 高 14.凝华 熔化 吸热

D D B 15.【答题空21-1】1cm 【答题空21-2】31.0 【答题空21-3】3 【答题空21-4】37.5 16.加速 20 三、计算题

17.(1)14.8cm;(2)3g/cm;(3)600g。 18.(1)72.5km/h(2)1.7m 四、实验题

19.右 85.8 50 0.968 偏大 B、C、A

20.O’(光屏中心) 与圆重合 小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下 放大 C 远离 远离

21.在改变孔的大小过程中,孔的形状保持不变 不变 变小 不变 不变 3

3

22.0—t1固态温度升高、t1—t2固液共存,温度不变、t2—t3液态,温度升高。

2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幅 BC 左边音叉边的乒乓球不会弹起 气,真空不能传声

24.-19 2.13(2.11-2.15均可) 337.5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