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 下载本文

分析: (1)甲烷为共价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4个碳氢键,碳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据此写出甲烷的电子式;

(2)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为一种独特键,其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据此写出其结构简式;乙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3)乙醇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乙醇能够与钠反应生成氢气;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碳酸钠溶液.

解答: 解:(1)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碳氢键,甲烷的 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乙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2CO2+2H2O,

(2)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共平面,其结构简式为: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故答案为:

;C2H4+3O2

2CO2+2H2O.

(3)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其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乙醇能够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试管a中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乙酸乙酯的密度

小于水,所以生成的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部, 故答案为:羟基;氢气;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上.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电子式、结构简式的书写、酯化反应、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等知识,明确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取原理. 10.(16分)(2015春?新乡期末)现有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①X原子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②Y的L层电子是K层电子的2倍;③Z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的3倍;④W与X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元素符号为 H ,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第二周期第ⅣA族 ,Z单质的化学式为 O2 .

(2)X与Z组成的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H2O2 ;化合物W2Z2的电子

式为 .

2(3)向Na2SiO3的溶液中缓慢通入过量的YZ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CO2+2H2O+SiO3﹣﹣

═2HCO3+H2SiO3↓ ;分子中有10个电子,则X与Z组成的分子为 H2O 、X与Y组成的分子式为 CH4 .

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专题: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分析: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则X为氢元素;Y的L层电子是K层电子的2倍,则Y为碳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的3倍,则Z为氧元素;W与X同主族,原子序数比氧大的短周期元素,则W为钠元素,据此答题;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则X为氢元素;Y的L层电子是K层电子的2倍,则Y为碳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的3倍,则Z为氧元素;W与X同主族,原子序数比氧大的短周期元素,则W为钠元素,

(1)X为氢元素,元素符号为H,Y为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Z

为氧元素,单质的化学式为 O2,故答案为:H;第二周期第ⅣA族;O2;

(2)X与Z组成的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H2O2;化合物W2Z2为Na2O2,

它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H2O2;

2

(3)向Na2SiO3的溶液中缓慢通入过量的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 CO2+2 H2O+SiO3﹣﹣

═2 HCO3+H2SiO3↓;分子中有10个电子,则X与Z组成的分子为H2O、X与Y组成的

﹣2﹣

分子式为CH4,故答案为:2 CO2+2 H2O+SiO3═2 HCO3+H2SiO3↓; H2O;CH4;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电子式、离子反应等知识点,比较简单,解题时注意根据原子结构确定元素的种类.

11.(14分)(2015春?新乡期末)某研究小组用HNO2与大理石的反应来研究影响反应速度

﹣1﹣1

的因素,所用HNO2浓度为1.00mol?L、2.00mol?L,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K、308K,每次实验HNO2的用量为25.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 (1)请完成以下实验,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

规格 C(HNO2)/mol.L 实验目的

① 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 浓度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实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实验 ④ 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 298 粗颗粒 1.00 ③ ④

(2)实验①中CO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OE,EF,FG三段中, EF 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 EF 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最多.

考点: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分析: (1)比较影响速率快慢的因素,必须是其它条件相同,而只有一种因素不同,来分析比较;

(2)EF段斜率最大,说明这个阶段速率最快;由图OE段、EF段、FG段对应的纵坐标最长,所以EF段收集的二氧化碳量最大. 解答: 解:(1)比较影响速率快慢的因素,必须是其它条件相同,而只有一种因素不同,如实验①和②,是温度、大理石的规格相同,而不同的是来亚硝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又因为实验①和实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其它因素如大理石的规格相同、亚硝酸的浓度相同,所以实验3中,亚硝酸的浓度是2.00mol.L;则实验应是大理石的规格不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其它条件相同, 故答案为: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

规格 C(HNO2)/mol.L 实验目的 ① 298 粗颗粒 2.00 Ⅰ、浓度;

Ⅲ、④.

② 298 粗颗粒 1.00

③ 308 粗颗粒 2.00 ④ 298 细颗粒 2.00

(2)EF段斜率最大,说明这个阶段速率最快;由图OE段、EF段、FG段对应的纵坐标最长,所以EF段收集的二氧化碳量最大,故答案为:EF;EF.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反应速率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信息中提高的条件及图象的分析是解答关键,试题充分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